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天津2020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天津2020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来源:爱玩科技网
2020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试卷

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

(满分12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30分。1—3小题,每题2分;4—11小题,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污秽(huì) 干涸(ɡù) 惟妙惟肖(xiào) ...B.丑陋(lòu) 绯红(fēi) 深恶痛疾(wù) ...C.酝酿(niànɡ) .D.匿名(nì) .

朔方(shuò) 锐不可当(dǎnɡ) ..

称职(chènɡ) 恪尽职守(kè) ..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 出光彩。 (2)传统书信 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 (3)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灾难中铸就了不屈的精神, 了无尽的力量。 A.散发 承载 凝结 B.焕发 承载 凝聚 C.焕发 承担 凝结 D.散发 承担 凝聚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B.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C.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的实现,需要每个炎黄子孙的共同努力与大义担当。

B.有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阳光、空气、水和笑容。”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5.下面情境中,小林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小林晚上要参加少年宫组织的一项活动,放学后打电话告诉妈妈准备晚饭。 A.你马上给我准备晚饭,我六点半要去参加少年宫的活动。

B.妈妈,你必须早一点准备晚饭,我六点半要去参加活动,别耽误我的事。 C.妈妈,您能早一点准备晚饭吗?我六点半要去参加少年宫的活动。 D.快点儿给我做饭,我六点半要去参加少年宫的活动。 6.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两句诗运用新颖奇特的比喻,描绘出眼前梨花满树、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这两句诗慷慨激昂,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C.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沁园春·雪》)

这两句承上启下,前一句对上片的写景作出总评,后一句引出对历代英雄的评论。 D.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作者借助“海峡”这一物象,来表现两岸相隔的断肠离情,从而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思。

阅读《苏州园林》的节选文字,回答7—8题。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7.下面对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修剪讲究对称。 B.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栽种注重季节变化。 C.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 D.游览者在苏州园林感到欢欣和喜悦。 8.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选文按照先概括后具体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条理清晰。

B.选文以古老的藤萝为例,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修剪着眼在画意。 C.文中加点的“这”指“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D.文中“盘曲嶙峋”“珠光宝气”等描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平实、准确的特点。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节选文字,回答9—11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

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服衣冠 服:衣服 .B.明日徐公来 明日:第二天 ..C.窥镜而自视 窥镜:照镜子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偏爱 .10.下面选文中的句子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D.皆以美于徐公

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选文先介绍邹忌是一个美男子,为下文写与徐公比美做铺垫。 B.妻、妾、客的回答从不同角度真诚赞美了邹忌的美丽。 C.邹忌从妻、妾、客的赞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D.邹忌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第Ⅱ卷

二、(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2.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 (2)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4)国破山河在, 。(杜甫《春望》)

(5)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谈笑有鸿儒, 。(刘禹锡《陋室铭》)

13.诗中有画,是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点之一。如果说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 (1) ,谁家新燕啄春泥”是一幅具有柔性美的图画,那么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 (2) ”则是一幅具有刚性美的图画。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16题。

陶公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

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

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节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

[注] 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②正会:元旦集会。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咸不解此意 咸: (2)值积雪始晴 值: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译文:

16.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答: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阅读《一棵树的智慧》,回答17—20题。

一棵树的智慧 秦若水

①我喜欢这片黑槐林。它就在我们学校四百米跑道内的操场绿地里,一棵连着一棵,排着有序的队列,像出操的莘莘学子。我更喜欢把它们比做宁静的港湾,它们随着跑道成弧形排列,真的很像静谧的怀抱。早晨或者傍晚,它们沐着阳光而肃立,我就静静地站在某棵树的下面,看它的绿意葱茏,看它的枝繁叶茂,看它的子女成群,看它的合家幸福,常常看得我满心欢喜。

②我最喜欢的是看黑槐树开花。黑槐树开不出惊世骇俗的艳绝丽绝之花,它的花很小、很白,一蓬蓬,一穗穗,那么小心,那么内敛,那么自得,默默地开着自己的花。不争艳,不媚俗,只开自己心喜之花,只做自己的白衣仙子。然后,会结荚子,名曰槐角,字连墩,清清爽爽开花,

利利落落做树,可以与他人无关,确实与他人无关。

③所以,我一直在等黑槐林的黑槐开花。从第一片叶子,到叶满枝头,再到浓荫铺地,我天天都去观望。有布谷路过、鹊鸟登枝,却没有看到黑槐开花。走过春,走过夏,黑槐林一直沉默着,没有开花。如果不是因为太心伤,我相信它们是不会这样做的。它们在无声地着什么。

④去年七月,那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景象。黑槐林里每一棵黑槐树都约好了似的憋满了槐米,串串蓬蓬,喜气洋洋。那真是个夏天的样子啊。再过些时日,就会有白色的小米粒样的花开,然后那些叫槐连墩的娃娃们便会跑出来,吹着淡淡的药香,浸润着整个林子。

⑤那个时候学校已经放假,静寂的林子是鸟鹊们的天堂。清晨或者傍晚,我还是常常踱过去,享受清闲宁静。有一天,暮色四合时,我踱过去,突然发现一地残枝断叶,抬头望,一树槐米皆被乡里街坊们尽数采去,原来密不透风的叶盖已经稀稀疏疏、透天望月。

⑥枝折花去,满地凄凉。饱受磨难的它们是应该的,就像那倔强骄傲的牡丹。 ⑦三年前,有个女学生从自家牡丹园里移了一棵叫“洛阳红”的牡丹给我。欣喜之余,我忙买了一个超大号的白瓷花盆栽种,那“洛阳红”在田里已长多年,年年花开如酒,香醇香艳无比。学生送我时,它已有花蕾待放。我精心呵护,时时察看,期待它硕大的花朵开放。有个朋友对这棵“洛阳红”也垂涎得很,天天过来探望,并请求我分些给她。手起刀落,我在花盆里切了半株牡丹,连根带叶带花蕾送给了她。一个月后,朋友告诉我,那半株牡丹花没开便好端端地死去了。我的何尝不是?我留下的半株牡丹虽然成活,但自缩花蕾,不再开花。秋来时,它早早褪下叶子,关了家门。

⑧三年过去了,任我怎样浇水施肥,它也只是长些绿叶,不见开花。移了它的魂,切了它的骨,它变成了冷美人,不给花貌,不给笑容。它静默着,用不开花的方式。

⑨所以,我想,今年黑槐林拒绝开花已成定局。去年断枝断骨,妻离子散,换了谁都会抗

议。

⑩又是暑假,学生离校,林子寂静。前两天清晨,我去黑槐林做瑜伽,猛抬头,看到有树头顶小小黄黄的花蕾,一锥锥,一蓬蓬。槐米!我惊呼。接下来的几天里,它们都次第捧出各自的花蕾,整个黑槐林黄绿绿地静默着。

痛,谁也不会忘记。但黑槐们和牡丹不同,它们选择了继续开花,并且用开得更好更美

的方式去往年的不公,同是用静默,牡丹贞洁,千年冷漠,誓死不理;黑槐智慧,漠视痛苦,淡泊宁静。它默默地活好在自己的季节里,尽职尽责,按时开花,活好在当下,用最自然最朴素的方式。

我惊叹一棵树的智慧。

——(选自《知识窗》2012年第8期,原文有改动) 17.请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文中黑槐树的经历。(3分)

时间 (1) 今年由春到夏 今年暑假

一树槐米皆被乡里

经历 (2) (3)

街坊们尽数采去

18.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②段画线的句子。(4分)

黑槐树开不出惊世骇俗的艳绝丽绝之花,它的花很小、很白,一蓬蓬,一穗穗,那么小心,那么内敛,那么自得,默默地开着自己的花。

答:

19.“我”推想“今年黑槐林拒绝开花已成定局”的原因有哪些?(4分) 答:

20.文章使用什么写法来凸显“一棵树的智慧”?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智慧”的内涵。(4分) 答: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

(一)综合性学习(4分)

今年4月23日是第十八个“世界读书日”。某学校开展了“好读书,读好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回答21—22题。

材料一 数学家华罗庚读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字一句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

材料二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学识渊博,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读透全书。

材料三 西汉时期匡衡,年轻时非常喜欢读书。但因家里贫穷,点不起灯烛,见邻家灯烛明亮,匡衡便在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在洞前映着光刻苦读书。

材料四 爱因斯坦读书时,分成三个步骤。他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然后在此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

材料五 范仲淹青年求学时期,过着人不能堪的苦读生活。五年间未曾脱衣而眠,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便以水沃面。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

21.上面是某同学为“名人读书方法”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两则材料...是 、 。(2分)

22.下面是某同学摘抄的读书名言,请你依照这句名言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2分) 名言: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仿写:一本书像 。 (二)名著阅读(6分)

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23—24题。

23.阅读下面对《水浒》中人物的点评,填写与之对应的人物。(只填序号)(3分) ①林冲 ②鲁智深 ③武松

A.他性格直爽,豁达明理,侠肝义胆;他拳打镇关西,巧救金氏父女;他打抱不平,大闹野猪林;他在战斗中总是勇往直前。

B.他武艺高强,景阳冈打虎,威震天下;他性情刚烈,嫉恶如仇,为兄复仇斗杀西门庆;他有恩必报,为报答施恩醉打蒋门神。

C.他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生性安分,屡受却一忍再忍;火烧草料场后,他被逼无奈,雪夜投奔梁山;他追随宋江东征西战,立下赫赫战功。 A. B. C.

24.《傅雷家书》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在傅聪长大成材的道路上,作为父亲的傅雷,从哪些方面给予儿子悉心指导?请结合书信内容具体分析。(3分) 答: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5.作文。(50分)

有人说生活太平凡,幸福很遥远。其实,点点滴滴的幸福在你的生活中俯拾皆是。只要用发现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感恩的心态采撷生活,你就能够收获许多幸福的印记。课堂上一声真诚的赞许,赛场上一句热情的鼓励;手机里一张张欢聚的照片,餐桌上一盘盘温暖的饭菜;抑

或是一次快乐的远足,一次春雨中的漫步,一次醉心的阅读,一次成功后的哭泣……同学们,用心捡拾生活中的幸福吧,把它装入行囊,伴你快乐成长!

请以“捡拾幸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全解全析:

1.答案 B A.“涸”应读“hé”。C.“当”应读“dāng”。D.“称”应读“chèn”。

2.答案 B 本题考查的是近义词的辨析和运用。“散发”的意思是“释放出某种东西”;“焕发”的意思是“光彩四射,一般指精神面貌”。“承担”的意思是“担当,担负,敢于担当责任与义务”,主要用于“承担责任”;“承载”的意思是“承受支撑物体”,句子的意思是“书信承受着文化内涵和沉甸甸的敬意”,因而这里用“承载”。“凝结”的意思是“由气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成固体”;“凝聚”有“聚集、积聚”的意思,句子的意思是“灾难中,我们积聚了力量,铸就了精神”,因而这里应该用“凝聚”。

3.答案 A B.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C.“提高”与“管理”搭配不当,应把“提高”改为“加强”。D.前后不一致,应删去“能否”一词。

4.答案 D D项从语意来看是个选择问句,应把“懦夫”后面的问号改为逗号。

5.答案 C A项中的“马上”,B项中的“必须”,D项中的“快点儿”都带有命令的语气。妈妈是长辈,作为孩子,小林说话用命令的语气不得体。

6.答案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树枝上的白雪比喻成了梨花,其实枝头并非真的有雪白的梨花出现。

7.答案 C 选段首句即点明了说明的内容。第二、三句侧重说明了苏州园林“栽种”树木着眼在画意。第四、五、六句侧重说明了苏州园林“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 评析 本题考查理解段落说明内容的能力,难度不大。

8.答案 D “平实、准确”有误。说明文的语言常有“准确、简洁、平实”的特点。但是在说明文中运用形容词、动词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能起到形象、生动的作用,可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文中用“盘曲嶙峋”“珠光宝气”这两个形容词,形象、生动地烘托出园林的繁华气氛。

评析 本题考查理解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能力,难度不大。

9.答案 A “朝服衣冠”中“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名词用作动词,意为穿戴。

评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要关注特殊的语言现象并结合语境理解词义,难度不大。

10.答案 D “皆以美于徐公”,翻译过来就是“(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所以这句话省略了主语和直接宾语。以,就是以为,认为,是这句话的谓语动词,直接宾语“我”省略了。 评析 本题考查理解特殊文言句式的能力,要结合语境理解句子,难度不大。

11.答案 B 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一句可看出妻、妾、客的赞美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评析 本题考查准确理解文本的能力,要把握作品内容和主旨,难度不大。

12.答案 (1)悠然见南山 (2)风正一帆悬 (3)落红不是无情物 (4)城春草木深 (5)了却君王天下事 (6)往来无白丁

解析 本题为直接型默写,需要关注的易错字有“悠”“悬”“却”等。 13.答案 (1)几处早莺争暖树 (2)长河落日圆 (2分)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理解型默写。需要关注的易错字有“莺”“圆”等。 14.答案 (1)全,都 (2)遇到,碰上……的时候 (2分) 解析 “咸” 属于古今异义词,对“值”的解释注意结合语境。

评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属于课内知识课外考,作答时要结合语境理解

词义,难度不大。

15.答案 都用锯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入)一点也不受妨碍。(2分) 解析 注意“之”指代地面,“都无所妨”前省略的句子成分,翻译时要补全。 评析 本题考查对省略句的理解能力,要结合语境理解句子,补全省略内容。

16.答案 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陶公是一个节俭、勤勉的人。(3分)

解析 首句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对第一件事的概括,依据原文关键语句“敕船官悉录锯木屑”“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对第二件事的概括,依据原文关键语句“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通过陶公平日废物利用,可看出他是一个节俭、勤勉的人。

评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概括事件、分析人物的能力,难度适中。

[译文]

陶侃性情俭省而严厉,对政事十分勤勉。他任荆州刺史时,命令监造船只的把锯木屑全部收集起来,不论多少。大家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后来元旦集会,恰好遇到久雪初晴,处理政事的厅堂前的台阶扫去雪后还很湿。这时陶公就让人都用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入)一点也不受妨碍。官府用的毛竹,陶侃总是命令把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收集起来,(以至于)堆积得像山一样。后来桓温伐蜀,把战船组装起来的时候,都用这些竹头作钉。 17.答案 (1)去年七月 (2)沉默,没有开花

(3)次第捧出各自的花蕾,黄绿绿地静默着。(3分)

解析 第(1)空对应的经历在第⑤段,据“那个时候”往前可以找出④段中的“去年七月”。第(2)(3)空对应⑨⑩段的内容,抽取关键字概括即可。

评析 本题考查感知并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难度不大。

18.答案 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槐花不争艳、不媚俗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槐花的喜爱之情。(4分)

解析 首先要准确判断修辞方法,“小心”“内敛”“自得”“默默”把槐花拟人化,同时运用三个“那么”又构成了排比。其次要概括修辞句所突出的特点。最后从中概括作者借物所要抒发的情感。

评析 本题考查判断、理解、赏析修辞句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19.答案 去年黑槐断枝断骨,妻离子散,换了谁都会;养了三年的牡丹受到伤害后,用不开花的方式被移魂切骨。(4分)

解析 推想的原因有两个。一是⑥段和⑨段的提示“饱受磨难的它们是应该的”“去年断枝断骨,妻离子散,换了谁都会”。二是类比⑦⑧段同样遭受磨难的牡丹用不开花的方式而知。

20.答案 对比(插叙、衬托);黑槐尽管去年受到伤害,但是它今年仍然开出更美更密的花蕾,体现它漠视痛苦、淡泊宁静、尽职尽责、坚守自己的生存智慧。(4分)

解析 记叙文常用的写作手法有呼应、象征、对比、衬托、先抑后扬等。结合第17题可知,黑槐从拒绝开花到重新盛开构成了对比的手法。文末卒章显志,解读了“智慧”的内涵。 评析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写作手法及主题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21.答案 材料三 材料五 (2分)

解析 材料三和材料五是从如何刻苦读书的角度介绍人物的,这与活动主题不符。 评析 本题考查提炼材料信息,并根据信息进行探究,形成认识的能力,难度不大。 22.答案 (示例)一本书像一盏灯,指引我们走入别样绚丽的人生旅途。(2分)

解析 原句运用比喻的修辞突出了读书的意义。仿句也要从修辞和内容两个角度入手进行仿

写。

评析 本题考查仿写的能力,难度不大。 23.答案 A.② B.③ C.① (3分)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名著的积累。完成本题需要对《水浒》中主要的人物形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包括人物的名字、绰号、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等。再结合题目要求中的提示作答。如A项中由“性格直爽”“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这些关键点可知点评的这个人物是“鲁智深”。B项中由“武艺高强”“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这些关键点可知点评的这个人物是“武松”。C项中由“八十万禁军教头”“火烧草料场”“雪夜投奔梁山”这些关键点可知点评的这个人物是“林冲”。

24.答案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做人要谦虚,严谨,面对困境不气馁,面对顺境不骄傲,礼仪要得体等;对待艺术要真诚,有艺术尊严,有民族荣辱感,做“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劳逸结合,正确理财,正确对待恋爱婚姻等。(3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学名著的理解概括能力。完成本题一定要依据题目要求中的关键信息。例如“哪些方面”“给予儿子”“悉心”“指导”“结合书信”“具体分析”。这样就可以将《傅雷家书》中关于“教导儿子”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熟读《傅雷家书》,不难发现,书信是从“做人”“对待艺术”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三个方面给予儿子悉心指导的。

25.[写作指导]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为动宾短语,“捡拾”的含义为“捡取;拾取”,宾语是“幸福”,即要我们留意生活中不经意放走的或暂时未发现的幸福。另外,细读提示材料,也可帮你打开思路。本文应选取身边小事,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幸福的理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