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现状与发展思路

浅谈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现状与发展思路

来源:爱玩科技网
浅谈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现状与发展思路 栾 艳 (夷陵区畜牧兽医局, 湖北宜昌443100) 摘 要:动物产地检疫是指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动物、动物产品 现场检疫具有工作量大、检疫面广等特点,全面有效地实施产地  在离开饲养地和生产场之前所进行的检疫,是防止染疫动物及其 检疫还有一定难度。(2)工作经费不足,检疫检验设备设施不足。虽然近年来政 产品进入流通环节的关键措施,也是把疫病消灭在产地的最小范 围内,最大限度的降低危害的关键措施。所以,加强产地检疫工 府加强了对基层动物卫生检疫监督的投入,为中心站添置了部分 作是控制动物疫病传播、促进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首要环节。 关键词:动物产地;检疫现状;对策 1 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针对国内动物卫生和食品安全的问题,各级采 取了一系列对策,动物检疫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作为一名基 层动物检疫人员,对这些改进深有感触。从笔者所在的宜昌市宜 都市在动物检疫方面的做法,可以看出这种实实在在的进步。 宜都市在动物产地检疫方面的做法 (1)建立健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体系建设 2008年,市编委下文设立了宜都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加挂动 物检疫站和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大队牌子,机构级别为副科级,属 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负责依法实施动物防疫的监督与管理、 动物产品安全监管、畜牧兽医综合执法等法定职能。市动物卫生 监督所按流域下辖陆城、枝城、红花套、王家畈四个分所,共有 35人,官方兽医26人,其中25~4O岁8人,40—50岁14人,50岁以 上4人,文化结构为硕士1人,本科3人,大专17人,中专及高中5 人;协检员9人,1专,其余的均为中专生。为使监管体系向 下延伸,根据动物饲养量以及交通条件,以村级报免室为依托落 实村级动物免疫检疫申报点,以防疫员为基础建立村级协检员队 伍,按照“六有”的要求在全市规范建设22个村级动物免疫检疫 申报点,达到一个乡镇2个村级动物免疫检疫申报点的要求。, (2)完善产地检疫工作体系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了《农业 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通知》(农医发[2010145 号)文件精神,继续推进市(县)、乡、村“三级”动物产地检 疫工作体系、工作责任制,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陆城、枝城、红 花套、王家畈四个分所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村级动物报检(免) 室的支撑作用,有效的调动了全市村级协检员和兽医工作人员的 积极性,保障了产地检疫工作顺利开展。 (3)完善官方兽医制度。官方兽医制度实施以来,宜都市按 照全省统一要求,依据官方兽医资格条件,对全市各级动物卫生 监督机构现职人员学历、专业知识、法律知识、品质等进行了审 核,经省农业厅确认,首批任命了官方兽医21人。首批官方兽医 的任命,使动物检疫执法主体、执法资格得到确认,依职权的行 政执法逐步规范化。 但是,在具体工作的实施中,由于各基层动物产地检疫工 作开展不平衡,还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问题,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加 强。 2当前动物产地检疫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的饲养摸式,增加了产地检疫工作难度。近几年 来,在宜都市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推动和指导下,兴建了一些养 殖专业小区和规模化养殖场。但同时也应看到,规模化养殖场的 存栏牲畜占全市总存量不足40%。养殖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相 对较低,养殖小区分散,散户养殖占有的比重仍然很大,小规模 分散饲养还是畜禽养殖业的主要生产形式,官方兽医到场到户到 仪器设备,但是,由于目前存在基层人员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大 部分基层站的设备不能很好的利用,只能进行一般性的常规检查 的低级水平。2015年3月份开始,宜都市全面免征动物及动物产品 检疫费,本次免征的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收费,包括动物及动物 产品的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等收费项目,免征后的动物卫生监督 执法经费缺口纳入宜都市财政全额预算。但是该经费缺El落到实 处,还需要各级各部分的大力支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地制 约和了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在乡镇的开展。 (3)养殖户对产地检疫认识不到位,主动报检意识差。当 前,宜都市有4个动物卫生监督分所,每个乡镇均有1个检疫申报 点,公示报检电话,检疫人员24h值班,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很 多养殖户认识不到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不能积极支持和配合这项工作。即使产地检疫受理率能够达到 100%,但是覆盖面难以达 ̄U90%。 3做好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重视产地检疫 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个别地方、养殖业主到普通百姓, 对产地检疫的职责和重要性认识不充分,所以,各级兽医行政主 管部门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科技宣传、科 技咨询等多种途径,宣传和普及《动物防疫法》、农业部颁发的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让社会各界重视产地检疫, 关心、支持并配合产地检疫工作,对于提升动物检疫监督管理水 平至关重要,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工作就好开展。 (2)加快畜牧产业集约化发展,助力产地检疫工作开展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出现了一批规模化养 殖企业、肉联厂等,极大促进了产业升级。然而整个产业集约化 程度还不高,分散养殖、定点屠宰点和产地检疫报检点设置偏少 等情况仍然存在,影响了产地检疫效率。所以,加快产业升级改 造,加快养殖小区建设,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法 整合散在养殖资源,大力发展大型养殖企业和肉联厂,同时增设 定点屠宰和产地检疫报检点,以便于集中检疫,提高检疫效率。 (3)建立产地检疫数据库,加快产地检疫信息化建设 建立完善的养殖业主档案,该档案应涵盖养殖业主报检记 录、检疫记录,饲养管理记录(消毒记录、无害化处理记录等记 录)、票证管理、人员内部管理和出境检疫等模块。其次,建立 黑名单制度,对于有违法从业、违规操作前科的业主,建立其相 关信息记录,并录入电脑,实行信息化管理,以便于将来重点监 督检疫,随时掌握其行业动态。同时产地检疫信息化建设还涉及 软件开发和网络化建设,使得产地检疫辖区内养殖业主的档案管 理、执法卷宗等信息能实现电子信息化和网络化,实现用户信息 资源共享和适时查阅。 参考文献 [1]高代宏.浅谈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J.中国畜禽种 、I .2011,(7):26—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