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陕南移民搬迁后续产业发展的思考_李超芳

对陕南移民搬迁后续产业发展的思考_李超芳

来源:爱玩科技网
对陕南移民搬迁后续产业发展的思考 李超芳 □ 商洛地处陕西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鄂、豫、陕三省结合部,境内峡谷峻岭密集,河流密布,川垣丘陵较多,土地资源十分紧缺,其中耕地面积只有300万亩,仅占总面积的10%。多年来,由于立地条件较差,自然灾害频发,加之山区农户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致使群众生存生活环境恶劣,脱贫致富的难度较大,按照省上2500元的扶贫标准,目前全市仍有贫困人口73.4万人,分别占农业人口和总人口的50%和30.2%。陕南大搬迁实施几年来,我市按照“建设小城镇、产业支撑和避灾扶贫搬迁”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加大资金投入,稳步推进移民搬迁工程,对于保障山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移民增收致富,推进建设绿色现代、开放和谐、文明宜居幸福商洛产生了重大意义。按照规划,商洛2010-2020年将对受洪涝、地质灾害威胁且生存环境恶劣的18万户72万人实施移民搬迁。然而,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初始阶段,经济基础薄弱,城镇化水平低,服务业不发达,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随着陕南移民搬迁工程的持续实施,十年规划搬迁群众的后续生产和发展问题日益凸现,如何扶持后续产业发展,促进移民稳定增收,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一基本要求落到实处,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检验陕南移民搬迁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笔者认为在稳步推进搬迁工程建设的同时,应统筹抓好后续产业配套,在促进移民稳定增收方面做文章。重大机遇,按照关天次核心城市的功能定位,重点推进商洛中心城市、六县城和沙河子省级重点镇建设,启动17个市级重点镇建设,特别是构建以商洛中心城市为主体、以丹凤和洛南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战略格局,这些都将为我市加快城镇化建设,顺利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彻底改善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在推进陕南移民搬迁工作中,各级要树立统筹城乡的规划理念,自觉将陕南移民搬迁纳入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之中,做到移民搬迁与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开发同步考虑、同步规划,在集中安置点选择上,要优先考虑“一体两翼”中心城市、六县城周边地区、省市确定的重点小城镇、新农村示范点、工业集中区、旅游景区等远离自然灾害威胁,而且产业发展条件优越地区,为陕南移民搬迁后续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现实基础。突出特色,积极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商洛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赋予自身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矿产、生物和旅游资源。全市现有林地1539万亩,已探明并列入陕西省储量表的矿种有46种108处,大型矿藏35个、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超过3400亿元,加之农林特产、中药材种类繁多,生态优势得天独厚。“十一五”以来,随着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的改观,我市现代中药、绿色食品、矿产建材、生态旅游为主导的四大产业已初具规模,辐射带动农村形成了一批种养业基地、劳务市场和农家乐经营服务,扩大了农民工就业岗位,主导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民稳定增收。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拓宽思路,继续围绕做强现代中药、做特绿色食品、做好矿产建材、做精生态旅游,大力引进、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引导产业开科学规划,夯实后续产业发展基础。“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紧紧抓住国家持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推进关天经济区建设的38520132013年 第五期市县经济发与移民搬迁结合,支持龙头企业配套建设移民小区,对高山农户进行整体搬迁,通过集中流转土地林权、置换房产,鼓励搬迁群众通过生产资料入股参与产业分配,减少企业融资成本,盘活产业开发资源,推进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确保移民稳定增加收入。

培训,大力实施市外输出就业培训和市内就业创业培训,通过“雨露计划”、实用技术培训、对口交流培训,培育一批种养殖能手、农机作业能手、公益岗位能手和企业技术工,力促每个搬迁户都有1-2名劳动力有一技之长。在引导移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同时,要发挥各级劳务输出机构的“桥梁”作用,引导富余劳动力去中西部省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务工,从事劳务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促使农民向技术工人、市民转变。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工业

化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的不断提高,强农惠农的有效驱动,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现代生产要素和管理手段。一是要依托境内丹凤华茂、商南朝阳、商州秦土地等农产品经营企业,推行“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引导搬迁群众利用原有土地、山坡地或租赁闲置土地,大力发展核桃、油茶、板栗、茶叶、食用菌、中药、蔬菜和猪、牛、羊、鸡等种养殖业,开发山地农产,为企业生产配套稳固的原材料基地,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增效、移民增收;二是在加快规模化生产的同时,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支持其参加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加强与批发市场、大型连锁超市以及酒店的对接合作,拓宽市场,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促进搬迁群众稳定增收;三是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生产和经营能手集中,大力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促使移民在取得土地租金回报同时参与务工,挣到“双份钱”。

扶持,保障陕南移民增收致富。要打破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对搬迁群众的政

策束缚,逐步实行居住证制度或者以身份证代码为惟一标识的认可登记制度,保障外出务工群众与都市居民一样享有子女教育、医疗保险、基本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和劳动就业权利。加快土地物权化改革和农村土地交易市场建设,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推动土地流转出让,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要降低信贷门槛,鼓励农民以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作为抵押,为产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制定产业发展的鼓励,进一步加大财政对移民产业发展的投入,建立移民创业基金和相关减免,落实产业发展保险机制,最大限度分散风险等级。要建立农产品“绿色通道”,加快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推广电子商务,减少流通经营环节。要健全种植、养殖、加工等不同类型的科技服务组织,强化对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的技术指导,做特产业、做精产品,不断增强产品的附加值。

作者单位:商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强化组织,加强陕南移民技能培训。 从目前调查的情况看,我市陕南移民收入的

主要来源依靠劳务产业。因此,要强化组织领导,围绕现代农业生产、社会管理、城市服务业、企业用工等市场就业需求,积极抓好陕南移民职业技能

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