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智慧与管理定律
内部市场化
不少培训师都在提“内部市场化〞,也更有不少公司,在搞“内部市场化〞。不得不说,“内部市场化〞是味好药,但是,是药三分毒,药效好,毒性也大;内部市场化,其实也不是一个新东西,在很早很早之前,许多公司就有这种制度,比方大家都知道的微软,腾讯;内部市场化,就是用工程的“活〞奖励强者,用工程的“死〞惩罚弱者,无情地翻“生死牌〞,这种制度,也受到很多管理者推崇,因为能激发团队和个人的生存意识,倒逼更高战斗力,催生出更好的产品来,就如腾讯的赛马制一样,3个团队同时做微信,但是大家却只记住了来自广州研究院的张小龙团队,另外两个团队的努力,付诸东流。再有就是6个团队同时做“吃鸡〞,有4匹马跑到一半就死了,另外幸存的两匹,上线再比,结果跑着跑着,又有一匹马死在了路上,被证明是发育不良;最后,只有一个团队能一骑绝尘,那些跑不动的,跑死的,都解散了;不仅微软、腾讯,韩都衣舍的“小组制〞也一样,海尔的“生儿育女〞也一样,内部市场化都一样,都是残酷的竞争和淘汰。 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
如果仔细检查我们过往犯过的那些错误就会发现:绝大多数过失都是我们自己的“思维局限〞带来的,所以人的思维和认知必须保持开放,要随时接纳各种新鲜信息,这就是我们思维的兼容性。成功需要朋友,更大成功需要敌人。所有的问题都要拉到时间的维度来思考,所有的规划都要拉到战略的维度去执行,没有对错,只有利弊,没有喜不喜欢,只有应不应该。要想改变我们的人生,第一步就是要改变我们的心态。只要心态是正确的,我们的世界就会的光明的。面对困难、挫折、挑战只要你肯相信自己,不断努力的付出,哪怕你现在的人生是从零开始,你都可以做得到。 刺猬法效应:
与员工保持“适度距离〞
点评: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适宜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致于被扎。
“刺猬〞法效应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领导者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这样做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与下属保持心理距离,防止在工作中丧失原效应。
硕士博士毕业就拿高工资?
不少人认为说,大学生、甚至硕博生出来,就应该有个好工作,工资就应该很高,这太扯了,什么叫“应该〞?工资是给职位的定价,由职位交付价值的大小来决定的,也就是说,
职位背后是责任,承当的责任越大,交付的价值越大,职位的定价就越高,这是工资背后的真正逻辑。所以好工作、高工资与你到底是不是大学生无直接关系。 手表定律:
别让员工无所适从
点评: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的方法,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同时指挥,否效应,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
手表定理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效应,你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商业思维语录
普通人只看见“差不多〞,高手总能看见“差太多〞。很多时候,不是能力决定一个人的上限,而是态度。80%的能力问题,其实都是态度问题。在抵达目标之前,我们常要走一段漫长的路。人到半山路更陡,因为已经付出了很多,却还没看到终点。此时,沉住气、踏实走好每一步,你就不会迷失。掌声可能来得很晚,但只要不放弃,它就不会缺席。 一个人越混越差的8个致命原因:
1、拖延、懒惰2、沉迷电视剧3、不爱社交、不爱学习 4、情绪不稳定,做事凭心情 5、目标很大,执行力很差6、不懂的管理时间7、心态急躁,有依赖心理 8、做事3分钟热度,自控能力差 互惠关系定律:
爱你的员工,他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
点评:“给予就会被给予,剥夺就会被剥夺。信任就会被信任,疑心就会被疑心。爱就会被爱,恨就会被恨。〞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互惠关系定律。人是三分理智、七分感情的动物。士为知己者死,从业者可以为认可自己存在价值的上司鞠躬尽瘁。当你真诚地帮助员工的时候,员工才能真正地帮助你!
飞轮效应:
成功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努力
点评: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力气,一圈圈反复地推,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转动得越来越快。到达某一临界点
后,飞轮的重量和冲力会成为推动力的一局部。这时,你无须再费更大的力气,飞轮依旧会快速转动,而且会不停地转动。
人在进入某一新的或陌生的领域的时候,都会经历这一过程。如果要让飞轮转起来不花太大力气,条件是要有足够的坚持,这也意味着得用时间足够来保证。
人生一大悲剧
便是只懂得在心里谋局布阵,生活中却瞻前顾后,浑噩度日。理想的生活不会无缘无故地到来,奔跑起来才能够得着心中的明月。想变瘦变美,今天就开始运动健身;想升职加薪,就打起精神先做好手头的工程;想去看诗和远方,就先迈出困在格子间里的脚。 自来水哲学:
以品质优良的制品和消费者能购置的价格,像自来水一样源源不断地为顾客提供出来。 点评:自来水哲学是松下幸之助一生经营活动的总结和写照。他之所以能够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因为他运用了他自己提出的独特经营管理思想。\"自来水经营哲学\"是松下电器公司最根本的经营理念,相当于中的总纲。
这是松下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受到自来水的启发而总结出来的。他的经营信念即在于此:“如果一切东西都像自来水一样,能够随便取用的话,社会上的情形就将完全改变了。我的任务就是制造像自来水一样多的电气用具,这是我的生产使命。尽管实际上不容易办得到,但我仍要尽力使物品的价格降低到最廉价的水准。〞1932年5月5日,在松下电器公司的创业纪念日上,松下向全体员工说明了自己的这种信念,并把它确定为公司的经营哲学,要求全体员工遵照执行。松下在演讲辞中讲道:\"大抵生产的目的,不外乎丰富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以充实生活的内容。这也是我生平最大的愿望。
自来水哲学的核心,按松下自己的说法,就是永远为民众效劳,即通过丰富和不断增多的物质使人们得到生活的安定和幸福。他从生产电扇阻盘开始创立松下电器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他逐渐悟到经营企业的真正使命--为群众效劳。这种经营思想始终贯穿在松下经营的过程中。创业之初生产的电扇阻盘和配线器材就充分表达了这一宗旨,以后松下又先后设计生产了双灯用的插头、炮弹型电池式电灯、方形电灯、熨斗电炉、收音机、电唱机等生活用品,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顾客争相购置。
二战爆发前后,日本许多企业为了生存都和结成财团,生产军需产品。松下公司却以极大的勇气甘愿冒险,仍以民需为主要目标,以提高民众生活的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制造出质量更好、价格更廉价的商品为己任。
在松下的经营史上,曾有几次危机,但松下幸之助在困难中依然坚守信念,不忘为民众效劳的经营思想,使公司的凝聚力和抵御困难的能力大大增强,所以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迈克尔•戴尔效应演绎了美国的自来水哲学版本。迈克尔•戴尔这个年轻的电脑奇才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就开始关注个人电脑生产企业的工作模式,并且发现了一条更好的路子。这种方法可以免除许多不必要的本钱,让人们以更低的价格买到自己想要得到的电脑。这条更好的路子就是向客户直销,绕过了分销商这个中间环节。戴尔电脑公司从消费者那里直接拿到订单,接下来自己购置配件组装电脑。这就意味着戴尔电脑公司无需车间
和设备生产配件,也无需在研发上投入资金。消费者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电脑配置,戴尔公司也防止了中间商的涨价。戴尔电脑公司的直销商业模式就是利用现有的价值链,并且除去了一个不必要的、本钱昂贵的环节〔在经济学术语中,称之为\"非居间化\"或\"脱媒\"〕。 松下和戴尔的故事,意义其实相当简单:为客户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和效劳的同时,自己的公司也会得到长足的开展和丰富的利润回报。使顾客常受益,乃是企业获益的最大源泉。
布里特定理:
充分运用广告的促销作用
提出者:英国广告学专家S•布里特
点评:要推而广之,先广而告之。如果商品不善于做广告,无异于在黑暗中向心爱的姑娘打飞眼。
广告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无疑正日益在搞活经济的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效应好的广告,能起到诱导消费者的兴趣和感情,引起消费者购置该商品的欲望,直至促进消费者的购置行动。
可口可乐公司的前任老板伍德拉夫有句名言:\"可口可乐991%是水、碳酸和糖浆,如假设不进行广告宣传,谁去喝它呢?\"可口可乐畅销全世界,打进了一百三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被人们视为是美国精神的象征。可口可乐如此受人们喜欢,除其他原因外,广告作用不可低估。\"可口可乐\"公司从1886年开始,就不惜工本,充分利用广告手段来扩大产品销路。1886年可口可乐公司的营业额仅有50美元,广告费就花了46美元;1901年其营业额为12万美元,广告费花了10万美元;如今的广告费每年平均6亿美元以上。我们细算可口可乐广告费占营业额的比例:1886年为92%,1901年为83%。可能正是这个惊人之举使991%都是水、碳酸和糖浆的饮料,卖了个世界第一名。
提高商品的知名度是企业竞争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广告效应是提高商品知名度不可缺少的武器。精明的企业家,总是善于利用广告,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名声\",从而抬高\"身价\",推动竞争,开拓市场。
广告在传递产品信息方面,是最迅速、最节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好的产品借助于现代化科学手段的广告,其所发挥的作用不知比人力要高多少倍。好的广告不仅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还有利于树立企业的社会形象。广告能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很好地结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企业整体机能作用就能更好地得到发挥。
华盛顿合作定律:
团队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
点评:19年3月凌晨3点的时候,在纽约一位年轻的酒吧女经理被一个杀人狂杀死。作案时间长达半个小时,附近有38人看到或听到女经理被刺的情况和呼救声,但没有一个人出来保护她,也没有一个人及时给打 。
事后,美国大小媒体同声谴责纽约人的异化与冷漠。然而,两位年轻的心理学家——
巴利与拉塔内并没有认同这些说法。他们专门为此进行了一项试验。
他们寻找了72名不知的参与者与一名假扮的癫痫病患者参加试验,让他们以一对一或四对一两种方式,保持远距离联系,相互间只使用对讲机通话。事后的统计数据出现了很有意思的一幕:在交谈过程中,当假病呼救命时,在一对一通话的那组,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四个人同时听到假病人呼救的那组,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
两位心理学家把它叫做“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更简单地说,就是“旁观者效应〞。他们认为: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正是因为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每一位旁观者都无动于衷,旁观者可能更多的是在看其他观察者的反响。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正在于“旁观者效应〞,与人们一般以为的世态炎凉之类的社会气氛或看客的冷漠等集体性格缺陷没有太大关系。
如果把这当作一次合作,效应合作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旁观者效应〞,众多的旁观者分散了每个人应该负有的解救责任。因此,社会学家认为责任不清是华盛顿定律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在这种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力都为1,效应,10个人的合作结果有时比10大得多,有时,甚至比1还要小。因为人不是静止物,而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相互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效应一事无成。
我们对合作研究得不多,最直观的反映就是,目前的大多数管理制度和行为都是致力于减少人力的无谓消耗,而非利用组织提高人的效能。换言之,不妨说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让每个人做到最好,而是防止内耗过多!
对一个组织来说,进行详细的职务设计是绝对必要的,只有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才能遏制“华盛顿合作现象〞的发生。
经典商业思维语录
无论心情怎样,都要面带微笑。不要太把一件失败的事放在心上,因为挫折经历的太少。所以才把一些琐碎的小事看得很重要。你所有的付出,都会是一种沉淀,都会默默铺路,让你成为一个更强的人。如果你不认真行事,你就失败了。我们在大自然宇宙中发现,成功起源于人类的意志力,一切皆由人类的精神状态所决定。如果你想到落后,你就落后了,如果你想要实现最高地位,在胜利到手之前,必定要拥有我一定能做得到的信念,人生的战果并非强势快速就能到达。所有最后获得胜利的人,都是坚信我一定能做得到的人。 特里法效应:
坦率地成认自己的错误。成认错误是一个人最大的力量源泉。 提出者:美国田纳西银行前总经理L•特里 点评:正视错误,你会得到错误以外的东西。
谁都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当我们犯错误的时候,脑子里往往会出现想隐瞒自己错误的想法,害怕成认之后会很没面子。其实,成认错误并不是什丢脸的事。反之,在某种意义
上,它还是一种具有\"英雄色彩\"的行为。因为错误成认得越及时,就越容易得到改正和补救。而且,由自己主动认错也比别人提出批评后再认错更能得到别人的谅解。更何况一次错误并不会毁掉你今后的道路,真正会阻碍的,是那不愿承当责任,不愿改正错误的态度。 勇于成认错误和失败也是企业生存的法效应。市场不是两军对垒的战场,企业不是。成认失败,企业可以防止更大的市场损失,可以重新调整自己的市场策略,也就可以重新取得市场时机。
人生的两次挫折
人生最棒的事就是,每天都是崭新的一天,无论生活给予了你多少考验,世人对你有多少误解,都没关系,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没有曲折的人生就会少看到许多沿途的风景!人生的两次挫折:第一次是因为无知,第二次是因为膨胀。有的人倒在了第一次,从此暗淡无奇;有的人倒在了第二次,从此背负骂名;但凡能走出这两次困难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人生。 经典商业思维语录
当我们学会从未来看现在的自己,我们将变得不再迷茫;当我们学习多角度辩证地处理问题,我们将变得智慧;当我们用更广阔的视野去实现自己,我们将变得沉着坦然。救一个人,要先救他的思维;教一个人,要教他改变心态;帮一个人,要帮他养成良好习惯;助一个人,要助他自己做完事情。改变思维和心态可以令人裂变,授人予渔可以令人的创造,授人予鱼只会让人养成索取的习惯。遇到贵人相助要感恩,遇到有时机学习要抓住,遇到好的建议要吸收,遇到好的平台要参与。人的一生,就是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改变自己、不断的突破自己,才是精彩的人生!! 犬獒效应:
让企业在竞争中生存,困境是造就强者的学校。
点评:当年幼的藏犬长出牙齿并能撕咬时,主人就把它们放到一个没有食物和水的封闭环境里,让这些幼犬自相撕咬,最后剩下一只活着的犬,这只犬称为獒。据说十只犬才能产生一只獒。
我们生活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挑战和机遇同在,竞争是它的最显著特征。竞争是一种刺激,一种鼓励,也意味着新的选择和新的机遇。竞争出生产力,竞争出战斗力。只有主动迎接竞争的挑战,我们才能成为强者。
比斯高公司行政主管唐纳•肯杜尔认为:在生意上遇到强劲、精明的竞争对手,是用钱都买不到的\"好事\"。在他看来,竞争乃是重燃斗志,维持成功的真正力量。\"有很多人苟且偷生,毫无竞争之志,最后终于白头以终。对于这类人,我只感到悲哀。打从做生意以来,我一直很感谢生意竞争对手。这些人有的比我强,有的比我差;但不管其行与不行,他们虽令我跑得更累,但也跑得更快。脚踏实地地竞争,最足以保障一个企业的生存。\"
沃尔森法效应:
把信息和情报放在第一位,金钱就会滚滚而来。 提出者:美国企业家S•M•沃尔森
点 评:你能得到多少,往往取决于你能知道多少。
要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你就必须准确快速地得悉各种情报:市场有什么新动向?竞争对手有什么新举措?……在获得了这些情报后,果敢迅速地采取行动,这样你不成功都难。
日本尼西奇公司原是一家生产雨伞的小企业。一次偶然的时机,董事长多博川看到了一份最近的人口普查报告。从人口普查资料得悉,日本每年有250万婴儿出生,他立即意识到尿布这个小商品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按每个婴儿每年最低消费2条计算,一年就是500万条,再加上广阔的国际市场,潜力是巨大的。于是立即决定转产被大企业不屑一顾的尿布,结果畅销全国,走俏世界。如今该公司的尿布销量已占世界的1/3,多博川本人也因此成为享誉世界的\"尿布大王\"。
多博川从一份人口普查报告中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得益于他对市场的敏锐观察力和及时出击的战略。获取情报重要,快速对情报作出反响更重要,这就要求商家要善于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原来的思路和方案,采取相应的对策,做到市场变我也变。
在与竞争对手的征战中,情报尤其重要。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自己处于优势,怎么都能将对手挤出竞争领域,这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关键是很多时候都是胜负难料的,在对击败竞争对手根本没有什么把握,市场也看不出来对自己的公司多么有利时,怎么办?精工舍钟表公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妙的案例。
20世纪60年代以前,历届奥运会的计时器供给权都被瑞士名表行欧米茄公司垄断。19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交给了日本。日本精工舍钟表公司看到了这是一个对欧米茄发动攻势的时机,于是要借机对其发起进攻。为深入了解自己的对手,精工舍派出了一只高素质的\"间谍\"队伍对欧米茄的计时器进行了侦察。他们发现,欧米茄公司的计时器都是机械表式的,误差较大。要想战胜欧米茄,就必须在减少计时器的误差上下功夫。精工舍对症下药,组织大批研发人员开发一种误差更小的计时器。终于,不久以后,一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951Ⅱ石英表研制出来了。这种计时器每天的运行误差只有0.2秒,而欧米茄的计时器误差效应在30秒以上;与当时类似于小卡车大小的计时器比拟起来,951Ⅱ石英表只有3千克,已经够轻巧了。
石英表的这些优势很快赢得了国际奥委会的认同,不久,他们就做出了将19年计时器供给权交给精工舍的决定。精工舍终于取得了在计时器上对欧米茄的竞争成功!
精工舍的成功得益于自己对竞争对手的全面了解,和针对其弱点进行战略突破的策略。它的成功,给我们以不小的启示。
“垃圾桶〞理论:
有效解决员工在工作期间偷懒的问题
点评:荷兰有一个城市为解决垃圾问题而购置了垃圾桶,但由于人们不愿意使用垃圾桶,乱扔垃圾现象仍十分严重。该市卫生机关为此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法。第一个方法是:把对乱扔垃圾的人的罚金从25元提高到50元。实施后,收效甚微。第二个方法是:增加街道巡逻人员的人数,成效亦不显著。后来,有人在垃圾桶上出主意:设计了一个电动垃圾桶,桶上装有一个感应器,每当垃圾丢进桶内,感应器就有反响而启动录音机,播出一效应故事或笑话,其内容还每两周换一次。这个设计大受欢送,结果所有的人不管距离远近,都把垃圾丢进垃圾桶里,城市因而变得清洁起来。
在垃圾桶上安装感应式录音机,丢垃圾进去播出一效应故事或笑话,效果远比那些惩罚手段好得多,既省钱,又不会让人们感到厌恶。同样,要解决员工在工作期间偷懒的问题,用监管和处分的手段实际上也是很难奏效的,因为员工的工作成效主要还是要靠其用心努力。员工偷懒,是成心偷懒还是忙里偷闲?是员工自身的原因还是公司管理出了问题?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在处理员工偷懒问题上,加强沟通很重要。须注意的是,让员工超时且拘束地工作,已是不合时宜的管理方法;给员工多点理解、关心和体谅,会有助于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