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卖油翁
一、(2022·山东德州·中考真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2.文末康肃公的笑,有人认为是尴尬的笑,有人认为是会心的笑,还有人认为是嘲讽的笑,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1.(康肃公)曾经在自家园子射箭,有个卖油翁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没有离开。2.示例:①我认为是会心的笑。卖油翁的演示让他顿悟:熟练是任何技艺达到高水平的诀窍。他赞同卖油翁的说法,以微笑加以肯定。
②我认为是嘲讽的笑。他觉得卖油翁倒油的小技不能跟他高超的箭术相提并论,也不认同卖油翁的说法。
③我认为是尴尬的笑。康肃公箭术高超,引以为傲,却被卖油翁以倒油小技上了一课,这让他很没面子,只能尴尬一笑。
【解析】1.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本句重点词语:家圃,家里(射箭的)场地;释担,放下担子;而,表承接;睨,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去,离开。
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文章叙写了卖油翁沥油的过程,表现了他高超和熟练的技术,却仍然毫不夸饰地说:“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这与陈尧咨的“自矜”态度相对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文章的最后写陈尧咨神态“笑”字,写出了陈尧咨态度的转变。这个“笑”字既表现了陈尧咨从卖油翁的酌油过程中受到启示并心悦诚服;又通过这一神态描写来掩饰自己的尴尬。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我认为是心悦诚服的笑。卖油翁的演示让他明白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他认可了卖油翁的说法,用微笑表示赞同。
【点睛】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成,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打发走了。
二、(2022·山东济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释:放下 .C.尔安敢轻吾射 轻:轻视 .A.尝射于家圃 皆朝于齐 ..
B.睨之久而不去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C.徐以杓酌油沥之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杂然而前陈者 ..
5.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欧阳修,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家之一。
B.“置、覆、酌、沥”,四个动作一气呵成,卖油翁身手不凡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C.本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D.本文故事短小,记述简洁生动,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答案】3.B4.C5.C
【解析】3.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B.但微颔之 颔:下巴 .D.康肃笑而遣之 遣:打发 .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句意: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释:放下; B.句意:只是微微对此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颔,点头; C.句意: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轻:轻视,看轻; D.句意: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遣:打发; 故选B。
4.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介词,在/介词,向; B.代词,他/结构助词,的; C.均为介词,均译为“用”;
D.表转折,但是、却/表修饰,不译; 故选C。
5.C.选文中“睨之”“但微颔之”,为神态描写,准确而传神,既表示对陈尧咨熟练的射箭技术的肯定,又写出他尚有不满意的静观神情;“康肃忿然曰”“康肃笑而遣之”陈尧咨从盛气凌人,对卖油翁轻视的态度,转变为“笑而遣之”,表明陈尧咨从卖油翁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并心悦诚服;这些是对人物的神态描写;“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为动作描写,准确地描述了卖油翁沥油的过程,表现了他沉着镇静,从容不迫的度态;“康肃问曰……”“翁曰……”“因曰……”等是对人物的语言描写;故本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来塑造陈尧咨的自命不凡、知错就改,卖油翁的纯朴厚直、怀技而谦谨的形象;选文并未运用心理描写;
故选C。
【点睛】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箭,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三、(2022·湖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以我的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戴嵩①画牛
苏轼
蜀中有杜处士②,好书画,所宝③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④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⑤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选自《唐宋家散文鉴赏》)
【注释】①戴嵩(sōng):唐代著名画家。②处士:有才德而不愿做官的人。③宝:珍藏。④拊(fǔ)掌:拍手。⑤搐(chù):紧缩。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公亦以此自矜(矜:同情) C.一日曝书画(曝:暴露)
B.尔安敢轻吾射(轻:重量小) D.尾搐入两股间(股:大腿)
7.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B.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C.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D.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8.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2)处士笑而然之。
9.小李同学平时只埋头读书,不愿参与实践活动。请结合以上两则短文揭示的道理,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6.D7.A8.(1)我并没有别的(本事),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2)杜处士笑了,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9.示例:不赞成小李的做法。《卖油翁》和《戴嵩画牛》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实践出真知。作为学生,不但要静心读书,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才能有益于个人全面发展。
【解析】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A.“公亦以此自矜”的意思是:康肃公也凭这种(本领)自夸。矜:自夸。选项错误;B.“尔安敢轻吾射”的意思是: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轻:轻视。选项错误;
C.“一日曝书画”的意思是:有一天,他晾晒书画。曝:晒。选项错误;D.“尾搐入两股间”的意思是: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股:大腿。选项正确;故选D。
7.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语句“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的意思是:有戴嵩画的《斗牛图》一幅,(他)特别喜爱,用锦缎作画套,又用玉装饰卷轴,并经常随身携带。“有戴嵩《牛》一轴”是交代画作;“尤所爱”是写主人对画作的态度;“锦囊玉轴”是对画作的描写;“常以自随”是主人对画作的具体行为。根据句意,正确的句读是: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故选A。
8.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亦(也)、惟(只)、尔(罢了)”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笑(苦笑)、然(认为正确)、之(代牧童的话)”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9.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与概括。《卖油翁》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和“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戴嵩画牛》叙写著名画家戴嵩的画遭到牧童的拍手大笑,暗含了“实践出真知”和艺术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而“小李同学平时只埋头读书,不愿参与实践活动”,实则就是只知道一味读书,而缺少实践活动,这样,人就不能得到全面发展。所以,小李同学做法是不正确的。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一)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在世界上没有第二人(能同他相比),康肃公也凭这种(本领)自夸。(有一次)他曾在自己家(射箭的)场地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场边斜着眼看他(射箭), 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翁)看见康肃公射十箭能中箭,(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
康肃公问(他)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精深吗?”老翁说:“(这也)没有别的(原因),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听后)气愤地说道:“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就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注入,但钱币却未被打湿。(卖油翁)于是说:“我并没有别的(本事),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苦)笑着打发他走了。
(二)蜀中有一位杜处士,喜好书画,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数百件。其中有戴嵩画的《斗牛图》一幅,他特别喜爱,于是用锦缎作画套,又用玉装饰卷轴,并经常随身携带。有一天,他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道:“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吗?牛在互相争斗时,力量用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互相争斗,错了。”杜处士笑了笑,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
古人说:“种田要问耕种的农民,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这个道理是不变的。 四、(2021·上海·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三段选文,完成小题。
【甲】 卖油翁(节选)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核舟记(节选)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丙】 口技(节选)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0.《卖油翁》作者是______ 代的________(人名)。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12.【甲】文形象地表达出______的道理;【乙】文细致地说明了核舟体积小、“容量”大的特点;【丙】文则生动地表现出宾客深信“火起”而______的样子。我们可以用【乙】文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来赞叹卖油翁、核舟雕刻者、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
【答案】10.宋 欧阳修11.可是计算核舟的长度,还不满一寸。12.熟能生巧 惊慌失措 技亦灵怪矣哉
【分析】10.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卖油翁》是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
11.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重点词语:而:可是。其:代词,指核舟。曾:竟然。盈:满。
1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从甲文“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可知,道理是熟能生巧;从丙文“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可知,宾客的样子是惊慌失措;从乙文“嘻,技亦灵怪矣哉!”可知,是赞叹艺人的高超技艺。
【点睛】参考译文 甲
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乙
总计一条船,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箬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计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还(竟然,尚且)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嘻,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丙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五、(2020·山东日照·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
13.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康肃公善射 善:擅长 .B.公亦以此自矜 矜:矜持 .C.尔安敢轻吾射 安:怎么 .D.康肃笑而遣之 遣:打发 .
1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尝射于家圃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醉翁亭记》) ..B.见其发矢十中 其真无马邪(《马说》) ..
C.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D.以钱覆其口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15.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睨之”“但微颔之”,写出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技术不屑一顾,陈尧咨因此不满。 B.“取”“置”“覆”“酌”等一系列动词,写出卖油翁倒油动作一气呵成,非常娴熟。
C.传神的对话描写是突出的写作特色之一,文章通过对话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和个性特点。 D.在作者笔下,陈尧咨傲慢不逊,卖油翁内敛沉稳,人物形象生动,性格特征鲜明。 【答案】 13.B 14.C 15.A 【解析】
13.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的意义。B项“公亦以此自矜”意思是“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矜”是“夸耀”的意思。故选B。
14.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的意义。 A.在/从;
B.代词/加强反问语气; C.都是“于是”的意思; D.用/来; 故选C。
15.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A项中“不屑一顾”理解有误。“睨之”“微颔”神态的描述,准确而传神。既表示卖油翁对陈尧咨熟练的射箭技术的肯定,又写出他尚有不满意的静观神情。故选A。
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箭,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六、(2020·广西初三学业考试)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6.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陈康肃公善射 称善者久之 ..B.但微颔之 微斯人 ..C.汝亦知射乎 温故而知新 ..D.徐以杓酌油沥之 清风徐来 ..
17.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亦以此自矜 不以物喜 ..B.睨之久而不去 已而之细柳军 ..C.而钱不湿 朝而往 ..D.以钱覆其口 其色丹 ..18.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面对卖油翁观射时不以为然的态度,康肃在质问时称呼、语气的变化,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傲慢无礼、骄矜暴躁的个性。
B.酌油术表演后,卖油翁以一句“我亦无他”来教训康肃“你亦无他”,举重若轻,一个沉稳老练、从容自得的长者形象跃然纸上。
C.从康肃的“射箭”到卖油翁的“酌油”,从康肃“自矜”“忿然”到“笑”“遣”,行文跌宕有致,富有戏剧性。 D.故事虽短,但生动有趣,通过比喻,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做人要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善于向他人学习的道理。
19.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2)尔安敢轻吾射!
【答案】 16.D 17.D 18.D
19.(1)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2)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 【解析】
16.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本题是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考查,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A.善:善于/好 B.微:稍微/如果没有 C.知:懂得,了解/获得 D.徐:都是“慢慢地” 故选D。
17.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本题是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考查,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A.以:凭借/因为 B.之:代词/去,往 C.而:表转折/表修饰 D.其:都是代词 故选D。
18.D.有误。本文是通过一个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寓言故事,由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及其对技能获得途径的议论,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19.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
“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的得分点有:
(1)他,别的;惟,只。 (2)尔,你;安,怎么。 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七、【2019年中考四川成都卷】阅读下面三个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康肃问曰:“单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的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共口,徐以构的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丙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2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B.吾射不亦精乎(精湛) .C.康肃笑而遣之(遣:打发) .D.故不错意也(同“措”,安放) .
2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下车引之/介冑之士不拜 ..B.以钱覆其口/醒能述以文 ..C.而钱不湿/博学而笃志 ..D.且秦灭韩亡魏/年且九十 ..
22.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A.即使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轻易(答应),哪里能直接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 B.即使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就交换)呢? C.虽然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轻易(答应),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就交换)呢? D.虽然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能直接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 23.下列对文段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三组对话皆聚焦冲突。三组选文中的人物对话,分别围绕“谁未守信”“本领是否值得炫耀”“要不要服从秦国要求”进行、
B.三组对话均展现应答智慧。甲文元方有理有据,睿智回应;乙文卖油翁现身说法,类比说理;丙文唐雎据理反诘,沉稳应对。
C.三组选文皆用对比。甲文客人冲动无礼对比元方有礼有节,乙文康肃神闲气定对比卖油翁骄傲自信,丙文唐雎不卑不亢对比秦王盛气凌人。
D.三组选文语言简练。甲文仅“引”字就写出友人惭愧示好,乙文只用“安敢”就显出康肃居高临下,丙文以一“否”字就表现出唐雎态度鲜明。
【答案】 20.A 21.B 22.B 23.C
【解析】
20.A.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21.A.代词,指代元方/结构助词,的。B.都是介词,用。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D.连词,况且/副词,将近。故选C。
2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关键词语:虽:即使。易:交换。直:只是。故B正确。 23.C项分析有误。乙文应是:卖油翁神闲气定对比康肃骄傲自信。 译文参考
【甲】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乙】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丙】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我,这是为什么呢?况且秦国已经灭了韩国亡了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才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像你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是五百里呢?”
八、【2019年中考广西梧州卷】课内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2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陈康肃公善射 多谋善断 ..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手不释卷 ..C.惟手熟尔 深思熟虑 ..
D.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置之不理 ..
2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亦以此自矜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睨之久而不去 已而之细柳军 ..C.而钱不湿 何苦而不平 ..D.以钱覆其口 其业有不精 ..
2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面对卖油翁观射时不以为然的态度,康肃在质问时称呼、语气的变化,淋滴尽致地表现了他傲慢无礼、骄矜暴躁的个性。
B.酌油术表演后,卖油翁以一句“我亦无他”来教训康肃“你亦无他”,举重若轻,一个沉稳老练、从容自得的长者形象跃然纸上。
C.从康肃的“射箭”到卖油翁的“酌油”,从康肃“自矜”“忿然”到“笑”“遣”,行文跌宕有致,富有戏剧性。 D.故事虽短,但生动有趣,通过类比,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做人要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善于向他人学习的道理。
27.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
【答案】
24.C25.D25.D
26.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解析】
24.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
A.相同,均为“擅长”的意思; B.相同,均为“放下”的意思; C.不同,熟:熟练/熟:反复、仔细; D.相同,均为“安放”的意思。 故选:C。
25.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对文言虚词做好积累,将其用法结合例句进行整理。解答此类问题,主要依靠平时的积累,另外还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A.不同,以:凭借/以:因为;
B.不同,之:代词他,指康肃公/之:动词,去、往、到; C.不同,而:表转折关系/而:表目的连词,不译; D.相同,均为“代词,他(它)的意思。”
故选:D。
26.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内容和写法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得出答案。
D.有误。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不是类比。
27.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矢”“但”“颔”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作者:欧阳修 年代:北宋
参考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尴尬地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九、【2019年中考山东东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①?
——欧阳修《归田录》
(乙)族兄中涵知旌德县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邑人请曰:“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乃遣吏持币往。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大失望,姑命具食。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遂命役导往。役至谷口,不敢行。老翁哂曰:“我在,尔尚畏耶?”入谷将半,老翁顾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童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寸,横半之,奋臂屹立,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视之,自颔下至尾闾,皆触斧裂矣。乃厚赠遣之。
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其臂使壮夫攀之,悬身下缒不能动。《庄子》曰:“习伏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此句为作品原有内容。(庖丁)“解牛”是说透彻把握牛之筋节骨肉等内在结构,才能游刃有余。
(轮扁)“斫轮”是说斫轮奥秘难以传授,需要在实践中领悟。
2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无他,但手熟尔____ .②尔安敢轻吾射____ .③老翁手一短柄斧____ .④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____ .
29.你从两文中两位老翁身上分别获得怎样的教益?
30.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共同之处及其作用。
【答案】
28.(1)只 (2)轻视 (3)手持,手拿 (4)竟然,原来
29.示例一:卖油翁:高超的技艺“无他,惟手熟尔”(或高超的技艺,没有其他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猎虎翁:“习伏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或身怀绝技的人能够折服天生神巧的人,天生神巧的人不敢经过身怀绝技人的家门)。
示例二:卖油翁:只有反复实践把握事物内在规律,才能达到得心应手境界(或遵循事物内在规律才可熟能生巧)。猎虎翁:高超的本领、深厚的功夫需要持之以恒的艰苦磨练、专心致志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去获得。
30.示例一:借事说理。作用:两文叙述真人真事,从中引申出普遍的规律或道理。这种写法深入浅出,启人心智,发人深省,更具说服力。
示例二:描写细致传神。作用:甲文“睨之”“但微颔之”的细节将人物轻蔑自负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或连用“置”等一系列动词描述酌油过程,将娴熟技艺和自若神情具体细致地展现出来)。乙文用“搏”“扑”“跃”和“奋臂”“屹立”等一系列动词描述杀虎的惊险情景,将虎之凶猛与翁之武艺高强栩栩如生的表现出来。
示例三:擅设悬念。作用:甲文先说射技“举世无双”,而卖油翁“但微颔之”,这一悬念令读者产生了心理期待。乙文写请来的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这样的人焉能伏虎?此外老翁先除虎再吃饭的请求,使用武器的短小简陋,把虎唤醒等都形成了悬念。这样写令故事富有传奇色彩,情节跌宕曲折,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解析】
28.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 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古今异义词,手:手持,手拿。“但”为古今异义;今:有表转折意思;古:只,不过。
29.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
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如,卖油翁:不管本领有多大,都应含蓄内敛。猎虎翁:不管是练就精湛高深的技艺功夫,还是要获得成功,都须有坚毅的心志。
30.两文在写法上的共同点有:都运用对比写法,都是借事说理,也都对人物神态动作做了细致的描写等,任选一个解答即可。如,运用映衬(衬托)。作用:甲文两人身份、神态、对话构成映衬关系,使人物形象特征鲜明生动,主旨更加突出,行文充满趣味。如:康肃公的“忿然”、“尔安敢轻吾射”,自矜傲慢之态溢于言表;卖油翁酌油时,“取”、“置”、“覆”、“酌”、“沥”,连贯熟练的动作,写出了他娴熟的技能,而“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平静坦然的话语,则充分体现了他的朴实、沉稳。乙文“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与老翁深厚的功夫互相映衬,本领之高低优劣显而易见。罕见的猛虎与一位年迈的老翁互相映衬,衬托对唐打猎的绝技的赞叹。
译文:
甲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在世界上没有第二人(能同他相比),康肃公也凭这种(本领)自夸。(有一次)他曾在自己家(射箭的)场地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场边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翁)看见康肃公射十箭能中箭,(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
康肃公问(他)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精深吗?”老翁说:“(这也)没有别的(原因),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听后)气愤地说道:“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就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注入,但钱币却未被打湿。(卖油翁)于是说:“我并没有别的(本事),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苦)笑着打发他走了。
乙文,同族哥哥中翰主持旌德县县政的时候,县城附近发生虎害,伤了几个猎人,却无法捕杀(老虎)。当地个人请求中涵说:\"不请来徽州的唐打猎,就无法铲除这个虎害。\"于是派了一个小官吏带着礼物前去。使者回来报告,唐打猎挑选了两个武艺精湛的人前来,而且快到了。到了,却是一个了老翁,头发胡子全白了,还不时咯咯咳嗽,和一个小伙子,十六七岁罢了。中翰非常失望。姑且吩咐给他们准备饭食。老翁察觉到中涵不满意,单腿跪下说: \"听说这只老虎离城还不到五里,先去捕杀老虎,再请我们吃饭不迟。\"于是命令差役带路前往。差役到了山谷入口,不敢向前走。老翁微笑着说:\"有我在,你还害怕吗?\"进入山谷将近一半的路途,老翁回头看着小伙子说: \"这个畜生好像还在睡觉,你把它叫醒。\"小伙子模仿老虎的呼啸声,老虎果然从林中出来,直扑向老翁。老翁拿着一把短柄斧子,长约寸、宽是长的一半,举起右臂,巍然站立。老虎扑到,老翁侧头避过老虎。老虎从老翁头顶跳过,已经流着血扑倒在地。看那老虎,从下巴到尾巴根部,都撞上斧头刃被割裂了。中翰于是赠给他们丰厚的礼物,并送他们回去。
老翁自己说,他练臂力十年,练眼力十年。用毛扫帚扫他的眼睛,眼珠不转动;他的胳膊让壮汉子当杠子攀,身体悬空吊着往下坠,胳膊一动不动。《庄子》上说:\"技艺熟练能使技艺超群的人们佩服,能工巧匠也不敢在技艺熟练的人门前经过。\"确实是这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