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光伏发电工程规划报告编制办法

光伏发电工程规划报告编制办法

来源:爱玩科技网
 光伏发电工程 规划报告编制办法(试行) GD001-2011 1 目次 1总则 ................................................... 1 2编制依据和任务 ......................................... 1 2.1编制依据 ........................................................................................ 1 2.2基础资料 ........................................................................................ 2 2.3编制任务 ........................................................................................ 3 3编制内容和技术要求 ..................................... 4 3.1概述 ................................................................................................ 4 3.2规划原则和编制依据 ..................................................................... 4 3.3光伏电站选址 ................................................................................ 5 3.4建设条件 ........................................................................................ 6 3.5规划装机容量及发电量估算 ......................................................... 7 3.6接入电力系统初步方案 ................................................................. 7 3.7环境影响初步评价 ......................................................................... 8 3.8投资匡算 ........................................................................................ 8 3.9开发顺序 ........................................................................................ 9 3.10规划目标及工作建议 ................................................................... 9 2 1总则 1.0.1为合理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确保光伏发电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特制订本办法。本办法规定了编制光伏发电工程规划报告应遵循的原则、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应满足的工作深度和技术要求。 1.0.2本办法适用于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光伏发电工程规划,其他区域光伏发电工程规划可参照使用。 1.0.3光伏发电工程规划应贯彻保护资源、统一规划、综合平衡、合理开发的原则,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保持一致,并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和电力系统发展相协调。 1.0.4光伏发电工程规划保护按照本办法3.1~3.10的规定进行编制,将“概述”列为第1章,依次编排,并在报告最后附上必要的附图、附表和附件等。 1.0.5光伏发电工程规划报告的编制除应符合本办法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编制依据和任务 2.1编制依据 光伏发电工程规划报告应依据国家、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等进行编制。 1 2.2基础资料 对规划光伏电站的建设条件进行调查,收集并分析、归纳以下基础资料: 1 已有的太阳能资源普查及光伏电站规划选址成果。 2 太阳辐射资料 1) 规划光伏电站附近参证测站基本情况,包括位置、高程、周围地形地貌状况、资料观测记录和相关观测仪器、以及周围环境状况和观测设备变迁资料等。 2) 规划光伏电站附近参证测站近30年历年各月太阳总辐射数据。如有条件,应收集规划光伏电站场址区或附近已有连续一年以上的现场实测太阳能辐射数据和有关太阳能资源评估成果。 3) 规划光伏电站附近参证测站近30年历年各月日照时数。 3 气象资料 1) 多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 2) 多年平均降水量和蒸发量。 3) 多年最大冻土和积雪深度。 4) 多年平均风速、多年极大风速及主导风向。 5) 近30年灾害性天气资料,如强风、沙尘、雷电、暴雪、冰雹等。 4 规划光伏电站所在地区行政区划图,规划光伏电站及周围比例尺不小于1:50000的地形图,地形图范围应在场址范围基础上2 向四周延伸10km。 5 规划光伏电站所在地区已有的其他大型工程项目(如工厂、工业园区、道路交通等)的规划。 6 规划光伏电站所在地区的工程地质资料。 7 规划光伏电站所在地区交通运输现状和规划的资料。 8 规划光伏电站所在地区电网地理接线图,各级开关站、变电站的分布图,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规划。 9 规划光伏电站所在地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军事用地、文物保护用地、已查明的重要矿产资源分布等资料。 10 规划光伏电站所在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相关资料。 2.3编制任务 光伏发电工程规划的基本任务包括以下内容: 1 确定规划目标、规划范围和规划水平年和实施年份。 2 根据各地区太阳能资源及其分布,并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等初步选定规划光伏电站站址。 3 对各初选光伏电站站址的太阳能资源、地形、地貌、工程地质、交通运输及施工安装等建设条件进行分析,确定各规划场址位置和范围。 4 初步估算各规划站址的装机容量及上网电量。 5 初步分析规划光伏电站的接入电力系统条件,提出各规划光伏电站的接入系统初步方案。 3 6 对各地区规划光伏电站进行环境影响初步评估。 7 对各地区规划光伏电站进行投资匡算。 8 经综合比较,提出规划光伏电站的开发时序方案。 3编制内容和技术要求 3.1概述 3.1.1简述工程所在地区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电力系统、交通条件、太阳能资料、土地资源等情况。 3.1.2简述本工程规划的目的、必要性。 3.1.3简述项目的总体规划布局、开发年限及其对应的装机容量;简述规划区域的站址情况、气候条件、太阳能资源、接入系统情况及其分年度静态投资等。 3.1.4附表: 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资源概况汇总表。 3.1.5附图: 各规划光伏电站地理位置示意图。 3.2规划原则和编制依据 3.2.1简述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确定规划范围、规划水平年。 3.2.2列出光伏发电工程规划的主要依据,包括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其他相关文件。 4 3.3光伏电站选址 3.3.1根据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太阳能资源普查成果及其他相关资料,简述本地区太阳能资源及其分布特点。 3.3.2结合光伏电站的建设特点以及我国现行的可再生能源,提出光伏电站规划选址的原则。 3.3.3根据收集的土地利用规划资料,简述规划所在地区的土地性质及其利用情况,重点叙述可用于建设光伏电站的土地情况。 3.3.4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太阳能资源条件、气候特征、电网、交通运输等条件,按照选址原则,初步选定具有开发潜力的规划光伏电站场址。 3.3.5简述初选光伏电站场址范围与其他大型工程项目(如工厂、工业园区、交通运输等)规划的地理位置关系。 3.3.6复核各初选光伏电站场址是否避开基本农田、自然保护区、军事敏感区、文物保护区、已查明存在重要矿产资源区,以及重要的供水、电力、通信、燃气、石油等管线。 3.3.7对各初选光伏电站场址的极端气象条件、太阳能资源、地形、地貌、工程地质、交通运输及施工安装等建设条件进行分析,经综合比较确定各规划光伏电站场址,并绘制各光伏电站站址范围示意图。 3.3.8对规划选址的各光伏电站场址,征求土地、环保、电网等职能部门及军事部门意见,并将各部门意见作为规划报告的附件。 3.3.9附表、附图、附件: 1 附表:规划光伏电站所在地的太阳资源特征表。 5 2 附图:规划光伏电站所在地的太阳资源分布图、各规划光伏电站站址范围示意图。 3 附件:相关职能部门对光伏电站选址的书面意见。 3.4建设条件 3.4.1太阳能资源及气象条件分析 1 根据收集的各规划光伏电站附近参证测站资料和有关太阳能资源普查成果,分析该地区太阳辐射年变化及季节变化规律、日照时数年变化及季节变化规律,对当地的太阳辐射特征和太阳能资源作出分析和评价,并绘制附近参证测站连续30年的太阳辐射年际变化直方图、太阳辐射年变化直方图、太阳日照时数年际变化直方图、太阳日照时数年变化直方图。 2 尽量收集各规划光伏电站现场或场址附近的太阳能辐射观测资料,对光伏电站场址的太阳能辐射特征和太阳能资源作出分析和评价,并绘制光伏电站测站全年的太阳能辐射日变化曲线图。 3.4.2工程地质 收集规划区域的有关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和地质灾害的评估成果,简述各规划光伏电站区域的水文地质概况、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和对光伏组件支架基础影响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结论。 3.4.3交通运输及施工条件 结合收集的各规划地区的交通运输现状及规划资料,简述各规划6 光伏电站的交通运输及施工条件,并绘制各规划光伏电站区域周边交通条件地理示意图。 3.5规划装机容量及发电量估算 3.5.1综合考虑规划光伏电站的太阳能资源、工程地质、土建工程布置、交通运输及施工安装条件,在地形图或平面图上分析光伏利用价值高的区域,拟定光伏电站站址范围,绘制各规划光伏电站站址范围图。 3.5.2对站址非常平坦、地形简单的规划光伏电站,本阶段可暂按照20MW/km²来估算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对复杂地形光伏电站,应根据光伏电站太阳能资源,交通运输及施工安装条件,结合地形条件初步布置光伏组件,估算光伏电站规划装机容量。 3.5.3经分析初步确定各规划光伏电站区域的太阳能多年平均总辐射量,估算各规划光伏电站的理论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初步确定规划光伏电站的发电系统总效率,估算各规划光伏电站年上网电量。 3.5.4汇总提出光伏电站规划装机容量及年上网电量汇总表。 3.6接入电力系统初步方案 3.6.1简述规划光伏电站所在地区电力系统的用电要求、负荷特性、网架结构、电源组成等电网现状。 3.6.2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及电力发展规划,概述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电源建设情况,并初步分析电网关于光伏发电的承受能力。 7 3.6.3根据当地电源与电网的规划水平年发展规划,结合各规划光伏电站装机规模,初步提出各规划光伏电站与电力系统的连接方式、输出电压等级,初步拟定规划光伏电站配套升压变电站的布局和规模,并绘制规划光伏发电工程接入电力系统地理接线图。 3.6.4对接入微网电力系统的光伏电站项目,应提出开展接入电力系统相关专题研究的建议。 3.7环境影响初步评价 3.7.1收集规划光伏电站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资料,进行初步现场调查,分析、识别、筛选出主要环境因素,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 3.7.2对规划光伏电站站址主要环境要素的影响进行初步预测评价,对主要不利影响提出初步对策措施。 3.7.3进行环境影响总体评价,对近期工程从环境角度初步分析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3.7.4规划光伏电站位于环境敏感区域,并对环境敏感目标有较大影响时,应征求有关部门对光伏电站建设的意见。 3.8投资匡算 3.8.1各规划光伏电站投资匡算应提出工程静态投资及分年度投资。 3.8.2各规划光伏电站投资匡算应采用统一的价格水平年。价格水平年可暂按照规划报告提交的年份。 3.8.3附表: 8 光伏电站规划投资匡算及分年度投资表。 3.9开发顺序 3.9.1根据规划光伏电站前期工作进展、建设条件、接入电力系统条件等,经综合比较进行光伏电站建设排序,列出开发顺序技术经济比较表,并提出规划光伏电站开发顺序。确定开发顺序的主要因素如下: 1 规划光伏电站现场测光等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2 太阳能资源条件。 3 接入电力系统条件。 4 项目规模。 5 工程地质、交通运输及施工安装条件。 6 工程投资。 7 其他。 3.9.2附表: 规划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及开发顺序表。 3.10规划目标及工作建议 3.10.1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电网发展规划,结合规划光伏电站开发顺序,提出近5年及15年发展规划,并提出相应的投产规模。 3.10.2提出促进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的有关措施,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如规划区域太阳能资源测量和评估、接入电力系统专题研究等。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