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城市实施方案
—晋江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建设生态城市的要求。
一、我市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
我市自1992年5月撤县建市以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5.4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园林绿化总面积455.8公顷,园林绿化覆盖面积515.9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3.5%,公共绿地面积62.2公顷,人均公共绿地7.01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29.6%,市区自来水普及率达98.9%,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3%,市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城市品位不断提高。
二、建设生态城市的思路和目标
以人为本,建设有利于身心健康,资源节约利用,自然宜人,布局合理,生态协调和谐的、具有亚热带特色的生态型城市,生态型小区,为广大市民提供方便、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着重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步伐,高效整治城市居民生活环境,推进城市环境设施产业化,建设市区绿色街道和道路体系,重中之重是抓好生态绿化建设,扎实推进城市绿色生态小区,建设实施“蓝天碧水”工程,绿化、美化城市,增设一批高质量的城市广场、公园及中
1
心绿地,真正让市区绿起来,美起来,营造优美和谐的城市环境,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目标是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绿化环境,优化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方案的重点
实施生态城市建设,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按照点、线、面相结合,分期建设的原则,抓好市区街道、道路、公共绿地、公园、居民小区、旧城改造街区的景观建设。
2、整治内沟河及其两侧绿化带,建设双沟江滨公园、竹园水上游乐中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美化、净化、绿化、亮化市区环境。
3、控制环境污染,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治理生活和工业污水,促进生态平衡,推进污水处理厂产业化。
4、加快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治理生态环境。力争远期实现垃圾收集容器化、粪便排放管道化、环卫作业机械化,废弃物处理无害化、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科学化。
5、加快裸露山体的植被恢复绿化工程,改善生态环境。 四、重点实施的区域
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是市区新建项目和原有设施的绿化改造及生态环境治理,包括世纪大道、十四号路的
2
绿化,黎刹广场、世纪公园的建设和绿化,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建设,旧城改造区域的绿化和旧街区的绿化改造以及开工建设江滨公园、竹园水上游乐中心。
五、实施的重大项目
(一)、市区生态绿化建设和整治。城市园林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提高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塑造城市特色,深化城市内涵的重要内容,代表着城市的风貌和现代化水平。主要的工作是不断优化市区园林绿化结构,增强生态功能,重点抓好城市道路绿化、住宅小区绿化和中心绿地绿化建设。注重城市绿化层次、绿化规模和绿化景观效果,建设园林绿化精品,全面推进城市园林绿化上水平、上档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世纪大道绿化工程 世纪大道全长3.7公里,占地15.26公顷。路段12米分隔带和人行道外10米绿化带的绿化,是一条高标准的道路绿化带。通过提高道路绿化量,可以巩固路基,降低噪音,防治污染,美化环境,维护良好的行车条件,改善道路生态条件。
2、市区道路三纵两横整治工程 三纵即中干道、泉安路、东环路,两横为迎宾路、南环路。主要是进行绿化的补缺补漏,以泉安路、东环路的整治工作为主。
(1)、泉安路:全长5.8公里。在原2米绿化带上补种行道树,如黄花槐,株距6米,共种710株;大叶紫薇,株距6米,共种754株。以此增强生态绿化效果。
3
(2)、东环路:绿化带长10856米。把绿化带上原有的509株假槟榔移到世纪公园、敏月公园、赤西河滨绿地、内沟河等地种植,而选种胸径为8厘米以上的垂榕,大大提高道路绿化功能,提高生态绿化的整体水平、档次。种植的垂榕株距为7米,共种植1550株。
(3)、重要地点的充实:
①新店广场、新邮电大楼周边绿地、吊杠头绿地、阳光广场、市标、佘店交叉路口绿地,主要进行补充大树、花木,增加绿含量,其中以吊杠头周边绿化为主。
②在阳光广场、新邮电大楼周边绿地各添加5个花球,在帝豪广场配备灯外饰,烘托夜景气氛。
3、曾井山改造。对山体进行登山小道、观景亭、平台及山体绿化的建设,同时把靠体育场一面的裸露山体进行水泥塑石,形成一道山体景观。通过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增加了一个休闲的去处。
4、敏月公园的整治。敏月公园建设时没有正规的设计,建设随意性大、起点低,路网、供电、供水、排水不完善,景点建设少。对敏月公园主要进行水池堤岸灌浆,更换路灯,园门管理。共投入50多万元对月亮池及周边护坡挡土墙进行建设,修建花架、广场、假山塑石、雕塑小品;安装公共健身器材;增加部分样式新颖的庭院灯、节日灯,烘托公园气氛;设置30个垃圾箱;进行绿地改造,增加植物造景,提高生态环境品位。
4
(二)、污水处理厂产业化。污水处理厂产业化方案中,将厂区建设和管网建设分开,分段实施。工程采用BOT(建设-运行-移交)方式。投资方在确保污水厂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运营期内收回投资并得到略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息的投资回报。
污水处理厂在产业化工作小组的运作下,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对投资范围,项目建设及经营期污水处理费的支付方法,投资方的投资条件,工程质量,各项预付费用的回收,处理后的水质标准,用电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经过多次谈判已和凤竹集团草签了协议并上报上级及有关部门审批。
在污水处理中拟逐步引入生物处理污水理念,通过植物的净化作用,对污水进行层层过滤吸收处理,净化水质,既降低运营成本又绿化美化城市,调节生态平衡。
另外,实行给、排水一体化经营,发挥技术、人才、管理的优势,达到优势互补,形成一体化起步,产业化经营,多元化投资,规模化发展的产业战略。
通过污水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净化水质,改善生态条件,促进生态平衡。
(三)、垃圾处理产业化。现已拟出垃圾处理厂建设项目的概况,拟投资8000万元,占地80亩,日处理垃圾能力为300吨,工艺采用综合分选,即将垃圾分选成可燃物、有机质和可回收资源,再分别用焚烧、生化制肥、资源再
5
生处理,达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每年可提供3万吨有机复合肥、再生塑料、胶合板、建材及数量可观的蒸汽热源。
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方案中,将对垃圾综合利用项目进行重点关注,对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堆肥生产有机肥,填埋沼气利用等垃圾资料利用成熟技术的应用优先入选,利用城市垃圾生产热力、电力或经高温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料实行优惠,重点扶持,并组织推广。
同时,改革垃圾收集方式,大力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培育规范废旧物质回收市场,制定调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标准。通过垃圾处理,减轻污染,治理生态环境。
(四)、内沟河整治。内沟河原为市区一条卫生极差的排水沟,、市从98年开始连续3年把内沟河整治列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分期对其改造,先后投入7100万元用于疏通河道,美化、净化、绿化、亮化内沟河及其两侧环境,使其成为市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由于市区污水厂尚未投建,市区污水全部排入沟中,致使水体发黑、发臭、污染严重。为治理内沟河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经有关部门和专家现场踏勘调研已确定在内沟河开工建设4座闸门、一座泵站、改造两座桥梁,以净化水质,总投资1300万元。同时:
1、完善内沟河两侧绿化,增加小品建筑和绿地设施,进一步完善、充实、提高生态绿化水平,形成滨河带状绿
6
地系统,营造水树相映的园林绿化景观。
2、彻底解决市区污水排放问题,杜绝市区污水以任何形式排入内沟河。。①拟加快市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步伐,解决污水最终出路问题;②拟在内沟河两侧增设截污管道,通过截污管道将污水排入干管,最后排到污水处理厂。
(五)、建设双沟二期住宅、江滨公园、竹园水上游乐中心工程:
双沟二期建设工程规划总用面积88.2亩,工程总投资1.3亿元,拟在该地块建设中高档高层住宅楼和低层别墅以及配套的地下车库、多功能会所及商业用房等设施。
江滨公园建设面积为117亩(包括水面),工程总投资2000万元。拟建水上花园、文化广场、江滨广场、紫藤水屋四大景区和以生态绿地系统、以水为基调的山水系统,建设姑苏旧韵、江枫渔火、曲水绿漪、生态绿地的具有现代气息的新江南山水园。
竹园水上休闲游乐中心占地113亩,总投资1000万元。拟建9大景区,其中一期工程将完成7个景区,即平湖秋月,滨水赏花、河塘木屋、祥云夕照、入口广场、玉泉真趣、香树绿漪等。
以上工程已完成方案设计并报有关部门审批,近期通过评审后将逐步开工建设,不久的将来,市区生态环境会有较大的改观。
7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必须持之以恒地进行绿化建设和绿化改造,治理各种污染,优化生态结构,调节生态平衡,让广大市民拥有一个绿色的人居环境,实现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
晋江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
二OO三年六月六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