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测试题
1.【答题】“劈山救母”的故事情节出自( )。
A. 《葫芦娃》 B. 《宝莲灯》 C. 《白蛇传》 D. 《拔萝卜》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课外阅读积累能力。
【解答】《劈山救母》又名《宝莲灯》,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一。其情节多说的是刘沉香劈开华山救出其母三圣母的传说和二郎神杨戬劈开桃山救母的故事。
2.【答题】下列不属于民间故事的一项是( )
A. 《八仙过海》 B. 《田螺姑娘》 C. 《草房子》 D. 《刘三姐》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辨析体裁的能力。
【解答】《草房子》是作家曹文轩创作的一篇小说,不属于民间故事。
3.【答题】下列民间故事与国家或地区不对应的一项是( )
A. 《小拇指》——印度 B. 《日月潭的传说》——中国
C. 《聪明的牧羊人》——欧洲 D. 《曼丁之狮——松迪亚塔》——非洲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对民间故事的掌握。
【解答】A《小拇指》——法国。
4.【答题】根据下面的文字描述猜故事,选一选。( )
刚结婚不久的女子,亲自去长城寻找丈夫,得知丈夫已死,她痛哭了三天三夜。
A. 《神笔马良》 B. 《三个和尚》
C. 《孟姜女的传说》 D. 《梁山伯与祝英台》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课外阅读积累能力。
【解答】题目中文字描述的故事情节出自《孟姜女的传说》。
5.【答题】根据下面的文字描述猜故事,选一选。( )
一位酷爱画画的放牛娃勤学不辍,获得了仙人赠送的神笔,他用这支笔造福贫苦人民。
A. 《神笔马良》 B. 《三个和尚》
C. 《孟姜女的传说》 D. 《梁山伯与祝英台》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课外阅读积累能力。
【解答】题目中文字描述的故事情节出自《神笔马良》。
6.【答题】根据下面的文字描述猜故事,选一选。( )
富家小姐女扮男装入学堂,与穷书生相爱遇阻拦,最后二人双双化蝶。
A. 《神笔马良》 B. 《三个和尚》
C. 《孟姜女的传说》 D. 《梁山伯与祝英台》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课外阅读积累能力。
【解答】题目中文字描述的故事情节出自《梁山伯与祝英台》。
7.【答题】根据下面的文字描述猜故事,选一选。( )
一座寺庙里,三个和尚没水喝,寺庙失火后,三人同心协力救火,合作打水。 A. 《神笔马良》 B. 《三个和尚》
C. 《孟姜女的传说》 D. 《梁山伯与祝英台》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课外阅读积累能力。
【解答】题目中文字描述的故事情节出自《三个和尚》。
8.【答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我国民间故事描写了许多精彩的人物,如机智的徐文长、聪慧的巧姑等。( 【答案】√
)
【分析】本题考查对民间故事的阅读积累能力。
【解答】徐文长是民间故事中有名的机智人物,人称“北有阿凡提,南有徐文长”。代表故事有《卖布断案》、《智胜打赌》、《题写店名》等。聪慧的巧姑,代表故事《破解镇物》、《假舅报恩》、《》等。
9.【答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民间故事是一种口头艺术,一般没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 )
【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对民间故事的掌握。
【解答】民间故事是一种口头艺术,一般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故题目中说法错误。
10.【答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非洲大地上有很多口耳相传的故事。有时大家会让一个人来领唱优美的故事,听众则伴以合唱。( )
【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对非洲民间故事的掌握。
【解答】非洲绝大多数地区文字出现得比较晚,很多故事都是通过代代口耳相传得以保存。
11.【答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欧洲各国的民间故事也很有趣。我们跟随小牧羊人,可以看到善良又正直的列那狐是如何捉弄其他动物的。( )
【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对欧洲民间故事的掌握。
【解答】列那狐的故事讲述的是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列那狐在面对狮王的强权、公狼的霸道、雄鸡的弱小无助时,总是能以自己的聪明机警左右逢源。它一方面欺压平民百姓,一方面同强权豪门勾心斗角,乃至战胜强大的对手。
12.【答题】民间故事推荐。
在课外阅读中,你一定读了很多民间故事,请把你最喜欢的一个民间故事介绍给同学吧!
故事名:《_____________》
故事中最喜欢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木兰从军 花木兰 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是一个有孝心的巾帼英雄。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课外阅读量及口语表达能力。
【解答】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平时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只有这样,才能有话可说,说话时要注意有条理,内容要具体,观点要明确。
13.【综合题文】我会阅读。
列那狐的故事(节选)
“我就不相信你不下来,我总会等到你下来的那一天。”
“那你准备等多长时间?亲爱的列那先生。”
“我发誓一直等下去,我可以在这儿守七年!”
“七年?啊!这太让我伤心了!”蒂贝尔假装悲伤地说,“想到你七年不吃不喝,还真叫我伤心呐!你已经发过誓了,你可不能再离开这儿了。”
列那气急败坏地瞪着蒂贝尔。蒂贝尔瞟了列那一眼,然后又不慌不忙地吃起了香肠。
突然,列那把耳朵竖起来了,显得有些紧张。
“蒂贝尔,你听这是什么声音?”他问。
“不过是一段美妙的乐曲声,”蒂贝尔回答,“可能是一支的队伍在唱歌。唱得真好听!”
但是,列那知道蒂贝尔是拿自己开心,因为远处传来的明明是猎狗的叫声。
于是列那坐立不安起来,准备要逃跑。
【答题】“蒂贝尔瞟了列那一眼”中的“瞟”字表现了蒂贝尔对列那的( )。
A. 轻视 B. 厌恶 C. 关心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句的理解。
【解答】对于短文词句的理解、掌握,都是基于读懂文章的基础之上,很多词句都不是字面上的意思,可以选择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
【答题】列那说了要守着蒂贝尔七年,却因为要逃命而食言了,这说明列那是一只( )的狐狸。
A. 诚实守信 B. 懂得自保 C. 忘性大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阅读理解能力。
【解答】说明列那是一只懂得自保的狐狸。
【答题】列那很怕猎狗,猎狗是狐狸的天敌,你还知道狐狸有哪些天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狼 金雕
【分析】本题考查课外拓展能力。
【解答】做此类的题目,要求我们多积累课外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答题】读了选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能轻易相信别人的花言巧语。
【分析】本题考查阅读理解能力。
【解答】做此题可以根据选文内容,插上想象的翅膀,但要切合实际,围绕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