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27卷 第4期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Jourb.a[0f Jilin Institute 0fPhysical Education 2Ol1 V01.27 No.4 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梳理 及发展趋势的探索研究 张玉兰朱书祥 (商洛学院体育教学部,陕西商洛72600o)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根据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对体育教学模 / 式的概念、特征等进行系统梳理,着重对现代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整优体育教学模式群是现阶段高 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最佳方向;“俱乐部型”教学模式将成为未来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主旋律。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发展趋势 ’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65(20l1)04—0097—02 The Theory Carding and Development Trendency of P.E.Teaching Model in Universiites Yulne,ghu Shufieng (Department 0f P.E.Teaching,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Shengluo,726000,Shaenxi,China) Al d:By usiflg literature,c0叫)arative analysis,expert interview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aeeov ̄ng to the development 0f P.E.teaehmg chflBc— teristics andlaws,this paper combsthe concept end character ofP.E.teadlingmodel,anditfoucesonthemodem develpoment of pIIy8ical educationmodel researchtrends:thewhole group of山 caleducationmodelis excellent atthis stage ofdevelopment ofP.E.tt ̄,hingthe best direetion;“dub”teaching physicaleducationwill bethefuture development 0fthetheme. Key words:universities;P.E.teaching;trends 1引言 2i ̄i-1-o.2.2特征 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 1)系统性 全国所有普通高校中施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如雨后春春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有一套系统的结构,在实施当中必须 笋全面展开,一时间成为体育教学领域的热门话题。体育教 遵循教学规律,即:学生的认知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运 学模式的探讨与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但是多数理论研 动负荷规律、情感体验等,只有理论成熟了才能指导实践教 究层次不深,造成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混乱。为了使体育教 学,两者相互作用,最后系统形成一个完美的体育教学模式。 学模式的研究更顺应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有必要对体 正是教学模式的这一特性使它能驾驭理论与实际经验,产生 育教学模式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为今后的高校体育教学模 优化效果。 式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依据。 2)稳定性 一2体育教学模式的界定 套完整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是在理论或教学思想上 提出来,然后经过反复的实践证明,所以它具有相对的稳定 2.1教学模式 性。它是教学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 美国教育家乔依斯(B.Joyce)和韦尔(M.Welly)首次提出 学活动,带有普遍规律性,它不涉及具体的学科内容,只是为 教学模式的定义: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选择教材,提示教师 教师提供了一个教学行为框架,通过运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 活动的一种范型和计划。根据我国《教育大辞典》:“教育模 系,使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并实现程式化,便于教师 式是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为实现某种教学的任务相 在课堂上有章可循,运用自如。 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从以上对教学模式的认识, 3)概括性 可以初步确定教学目标、理论假设、操作程序和操作策略,构 体育教学模式是某一理论的浓缩和实践的提炼简炼的 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框架。 语言、象征的图像、明确的符号,具有很强的概括性。 2.2体育教学模式 4)优效性 2.2.1概念 体育教学模式的确立必然依赖于一系列相应教学方法 综合学者研究结果(表1),体育教学模式可界定为:教学 的优化组合,必须经过教学实践的不断验证完善而形成,目 理论和实践的纽带,是对体育教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的整体 的在于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使教学环节更为科学 *收稿日期:0211—04—05;修回日期:0211—06—06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09Jk069)。 第一作者简介:张玉兰(1976一),女,青海乐都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 ・97・ 第27卷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第4期 化。如果一个体育教学模式达不到这种效果,将会被教学实 践所淘汰。 5)针对性 育教学模式要根据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所处地域和学校实际 的特点来确定适用范围,使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一 味追求体育教学模式的“”是不客观的。特定的教 学模式要达到特定的教学效果,因此,每一种教学模式都要 任何一种体育教学模式不是万能的,它有一个适应范 围,由于现在高校体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都呈 有其明确的效果评价的标准。 现出多元化的局面,决定了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所以高校体 表l备学者对教学模式的界定 姓名 概念的界定 教育大辞典 只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为实现某种教学任务的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 体育科学大辞典 按一定的体育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设计,具有相应结构和功能的体育理论或教学活动模型。 在一定的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具有一定典型意义而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结构。它是人们可遵循的标准样式、标 力建捌 准结构。 ~ 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教学单元和教学 …… 课的设计和实施上。 蕴涵特定体育教学思想,针对特定体育教学目标,在特定教学环境下实现其特定功能的有效教学活动结构和框架。 …一 是以简化形式表达的体育教学思想理论和教学组织策略,是联系体育理论与体育教学实践的纽带。 撼临 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设计和组织体育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体育教学活动的范型,它 ~… 以简化的形式稳定地表现出来。 按一定的体育教学原理和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而设计的具有相应结构和功能的教学活动的模式系统工程。它是由 刘瑞平 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或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应和相关条件等六个即相对,又 彼此关联的程序工程系统组成。 球周桐 鬣成规定韵教学黥而形成的规范化程序’包括相对稳定 学过程结梅和教学方 肖焕禹、平杰 : 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而形成的规范化程序,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教学方 3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发展趋势的探索 多种体育教学模式并存是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 一个特征。俱乐部型体育课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较理想 3.1 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趋势 的体育教学模式,它最大的优越性在于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体 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 育教育,使学生在接受体育时有选择权,使体育教学弹性化。 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 这种“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增强了大学生的体育意识, 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 培养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使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这 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现代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是重视 有利于把大学生的体育教育过程延伸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 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性,即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体育的兴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因此,从发展趋势来 趣和能力,懂得体育的内涵,形成体育意识,使体育朝“快乐 看,“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将是未来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 化、生活化、终身化”的方向发展,这是当代体育教学模式的 模式。 时代特色。 3.2整优体育教学模式群是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发 参考文献: 展最佳方向 [1]曲宗湖.体育教学模式问答[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现代高校体育教学新思想不断涌现,《纲要》体现出高校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体育课程的发展目标多样化: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 [3]邵伟德.体育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这势必将会出现多种体育教学模式 [4]方建新.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1996(1). 并存的发展趋势。诸如“三段”型体育教学模式、“俱乐部型” [5]樊I临虎.教学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OO2. 体育教学模式、“分层次型”体育教学模式以及“学分制”体育 [6]郑旭东.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类型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J]. 教学模式等。每一种教学模式只能适合于特定的教学情境, 福建体育科技,20叽(5). 这就要对已有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整合,将各种教学方法和手 [7]张磊.体育教学模式基本属性的系统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 段按照教学目标要求进行优化组合、综合运用,对于整合的 报,2008(6). [8]聂东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现状与趋向分析[J].西安体 体育教学模式,倡导以科学的理论为先导进行创造,并实验 育学院学报,2oo5(2). 对比,来证明其合理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形成比较稳定的 [9]郑李茹.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与发展趋势[J].武汉体育学院 教学模式。 。 学报,2O02(6). 3.3“俱乐部型”教学模式将成为未来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 主旋律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