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卷第4期 2014年4月 黑龙江科学 HEILONGJIANG SCIENCE Vo1.5 No.4 April2014 钢管桩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刘扬 ,孙若峰z,齐东峰z (1.吉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地基基础研究所,长春130103; 2.吉林省地质勘探技术研究所地基检测研究室,长春1 30103) 摘要:结合吉林市某小区21号楼桩基础加固实际处理情况,介绍钢管桩在回填土地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及技术。 关键词:回填土:钢管桩:桩基础加固 中图分类号:TU75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646(2014)04—0256—01 1概况 吉林市某小区21号楼为吉林市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 建的一栋砖混结构的回迁楼,楼高6层,建筑面积6 966 37m 。 基础采用混凝土预制方桩,桩径为300 mm×300mm,承载力 特征值为450KN,设计桩长为7l5m,桩端持力层为卵石层。该 楼的东侧原为地势低洼的沟状地形,后经人工回填,回填土结构 松散,回填最深处超过5.5m,施工单位在打桩前并未对回填土 进行处理。2011年冬天完成了桩基础施工,2011年7月份当该 楼施工至5层时出现了预制桩下沉、墙体开裂等情况。出现问题 后建设单位召集省内勘察、设计、施工方面的专家对事故进行分 析,结论为:第一,预制桩尖未按设计要求进入卵石持力层。第 二,地勘报告23号孔、29号孔位置为沟状地形处,亦原为排水 沟,回填土较深,在3.5~5.3m。回填土解冻后,在白重、上部荷 载、雨水浸泡湿陷等因素作用下固结下沉,使得桩周土产生较大 的负摩擦力。 2 处理方案 我院2011年8月受建设单位委托,承担了该楼桩基础加 固的处理施工任务。接受委托后我所先对出现问题的部分工程 桩进行了低应变检测,检测结果桩身完整,桩长与打桩记录中的 桩长吻合。然后又对该楼出现问题的位置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补 勘,补勘结果持力层深度超过原勘察,持力层的土质性状并不符 合卵石层的特征,很可能是冬季回填时冻土层,如果桩长按照施 工记录上的7_5m计算,部分工程桩的桩端并未进入有效持力 层。经与建设单位沟通,综合考虑加固造价和工期等因素,拟定 了以下处理意见:根据补勘报告及送桩情况,难以判定所打桩尖 所处的位置,但根据现场实际,可初步判定(A)~(F)X(13)~ (20)轴间预制桩尖未到持力层。故根据原设计单位提供的上部 荷载,先对(F)X(1 3)~(2O)轴段承台梁下增设钢管桩,再从内 墙起增设钢管桩至(A)X(13)~(20)轴段。加桩时必须观测上 部结构的变形情况。补钢桩后,对所增设钢管桩范围内的原有预 制桩与地梁逐个断开,在控制荷载下送预制桩,最后一级荷载要 观测其沉降量。 地梁加固宜采用化学灌浆、加大截面法进行加固。墙体裂缝 采用灌缝及墙两侧增设钢筋网片进行加固。楼板裂缝宜采用化 学灌浆法进行加固。 3加固参数及工艺的确定 3.1钢管桩 加固方法采用静压法,加固依据为《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 范》(GB50367—2006)。加固数量为14根,施工终止压力值控制 在9O0KN,施工终止条件为达到终止压力值且沉降稳定。 3-2原混凝土预制方桩 加固方法采用静压法,加固依据为《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 范》(GB50367—2006)。加固数量为25根,施工终止压力值控制 在9O0KN,终压条件为达到终止压力值且沉降稳定。 3.3工艺要求 测量定位:由甲方提供坐标主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压桩前 先放好桩位,并经检查、复核、报验合格后方可施工。 桩尖就位、对中、调直,将桩尖对;隹桩位。 压桩:通过全自动静载控制仪,将压力施加到桩上,根据压 力表读数以判断桩的质量和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接桩:当下一节桩压到露出地面O.3~0l5m时,接上一节 桩。接桩时上下桩段保持对直,上下表面用铁刷子等清理干净, 并清除油污和铁锈。焊接时先在坡口周围对称点焊4~6点,待 上下桩节固定后再分层施焊,施焊时对称进行。焊缝应饱满连续 且根部必须焊透,等焊接接头自然冷却后再继续沉桩。 压桩结束:当桩长达到设计要求或压力表读数达到规定值, 便可停止压桩。 4 加固质量技术措施 4.1压桩施工 压桩施工时的桩位对点误差应控制在20ram以内。 桩身入土后的垂直度应控制在O.5%以内。 压桩过程中要连续观测,发现桩身垂直度发生偏差和桩身 位移时,要及时通知主机操作人员进行调整,确保每根桩的垂直 度的误差控制在规范之内。施工中利用小卷尺测量送桩器的送 桩深度,并做好详细记录。 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与甲方、设计院、监 理取得联系,商量对策及时解决。 4.2接桩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 焊接时上下桩段应保持对直,错位偏差不大于2mm,焊接 前应先确认管桩接头是否合格,上下表面用铁刷子等清理干净。 焊接时先在坡口周围上对称点焊4~6点,待上下桩节固定后再 施焊,施焊必须对称进行。焊接接头应在自然冷却后才可继续沉 桩,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后立即沉桩。 5加固效果检测 加固完成7d后,我所对加固的钢管桩和原混凝土预制方桩 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单 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达到450KN,满足设计要求,经低应 变检测桩身完整。 在加固开始至加固完成后6个月,施工大包单位对该楼进 行了沉降跟踪观测,观测结果稳定。 但201 2年年初发现又有3根原混凝土预制方桩出现了下 沉,经分析是回填土的固结仍没有结束。土体、地形及多重消极 因素的影响导致该工程基础仍处于不稳定状态。经观测这3根 桩的下沉仅造成了地沟墙的开裂及下沉,对整栋建筑的上部结 构部分没有影响。为保险起见,我所针对这三根下沉桩分别进行 了处理。 6结语 钢管桩静压法对加固处理这种原施工未达到设计承载力或 者接层项目的工程有很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该方法加固施工 工艺相对简单、操作方便、加固效果明显。但是针对本项目,该方 法何a,-t; ̄n固还有待商榷,经总结最好的加固时间应为回填土的 固结相对稳定后,或者对回填土在加固前进行注浆等方法处理 后再施工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