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百烟村小学 吕静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和新词,理解“作料、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2、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
3、体会老班长忠于、舍己为人的精神。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
学习重难点 :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确定目标。
1、同学们,了解长征吗谁能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长征故事。
2.你们见过鱼钩吗是什么颜色的
3、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一位红军老班长的关于鱼钩故事。
──板书课题:金色的鱼钩
4.看着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自由提问)
5、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探究,提出问题。
1、生字词检测。
(1)读音。
颧骨 两鬓 作料 斑白 搪瓷 严厉 收敛 疙瘩青稞面 喜出望外 热气腾腾 无边无涯 昏迷不醒 (2)理解词语的意思。
支吾 弥漫 勉强 嚼着 收敛 奄奄一息
2、自主思考:
(1)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环境
(2)你划下了哪些令你最感动的句子
搀扶 粗糙奄奄一息
抽噎 红锈 宿营地
三、小组交流,释疑解难。
1、快速默读课文,小组讨论:(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2)全文可分几段说说段意。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一)
齐读第一段,说说关于老班长的描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
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注意体会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看你从文中体会到什么
(1) 你觉得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老班长对我们非常负责
(2) 当小梁发现老班长不吃鱼汤却嚼草根,咽着鱼骨头时,老班长地神态有什么变化划出有关词句 。
(3) 想象一下,老班长的神态变化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内心活动
(4) 画出小梁神态变化的句子,想象一下,他当时心情怎样
(5) 写老班长的一忧一喜,为什么忧,为什么喜这说明了什么
(三)默读课文第三段
(1) 老班长始终不肯吃鱼,仅仅是因为鱼太少了吗
(2) 课文写老班长,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作题
(四)默读课文最后一段。
为什么说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最后一句话有什么含义在写法上有什么作用
四、团队竞赛,激励评价。
1、下列带点字的声调标对了的,请打上“√”。
和(huó)着青稞面 暖和 (huo) 勉强(qiáng) 富强 (qiǎng) 2、比一比,再组词。
禁( ) 衰( ) 饵( ) 森( ) 哀( ) 耳( ) 3、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光:①光线。 ② 一点不剩。 ③只。 ④露着。(1).光吃草根野菜怎么行呢 和泥(huò) 倔强(qiàng 搪( )
塘( )
)
)
(
(2)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 ( )
(3)他光着脚在池塘边钓鱼。 ( )
(4)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 )
五、训练提升,小结巩固。
同学们,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是无数的先辈的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让我们一起再一次说说课文主要内容以及老班长的品质!
六、达标测试,检查验收。
1、把词语补充完整。
奄奄一( ) ( )出望外 目不( )睛 热( )腾腾
无边无( ) ( )卫填海 艰苦( )绝 坚( )不屈
2、搭配词语。
新鲜的 身体 喜出望外地 咽着
斑白的 情绪 整夜整夜地 不合眼
衰弱的 光芒 目不转睛地 跑回来
低沉的 毅力 大口大口地 看着
饱满的 脸 热气腾腾的 草地
3、给下面的句子选择正确的含义,在后面打“√ ”。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A.鱼钩被水浸和受空气影响,生了许多锈,但还有一点亮光。 ( )
B.象征老班长忠于党、忠于、舍己为人的精神永远放光芒。 ( )
C.鱼钩永远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事迹。 ( )
4、课文精彩回放。( 阅读文中片段,完成后面问题。)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1).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正确理解是( )
A.我看到老班长精心照顾三个病号,自己却忍饥挨饿,内心极为沉重。
B.我几天没有吃饭,没有力气。
C.草地上能吃上鱼很不容易,我舍不得喝下少之又少的鱼汤。
(2)“意思只有我知道”,老班长的意思是( )。
(3)用线画出这两段中描写老班长神态的句子。前后不同的神态表现了老班长( )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