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精选8篇)

202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精选8篇)

来源:爱玩科技网
202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精选8

篇〕

202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精选8篇〕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1

作为中国短跑第一人苏炳添,现年31岁的苏炳添〔2023年8月29日即将年满32岁〕,虽然在很多人看来他已经度过了自己的巅峰年龄,但是在之前完毕的2023年中国田径分区邀请赛上,苏炳添却跑出了出人意料的9秒98,以绝对优势拿到了第一名,第二名的谢震业足足有0.18秒,足以证明苏炳添的实力有多强,逆风的情况下苏炳添都能跑出这样出色的成绩,那么换成顺风,他的成绩可能还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苏炳添做到了!亚洲“飞人”苏炳添凭借着自己强悍的实力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速度,国人为之骄傲。

奥运会是一项家喻户晓的大型的受人欢送的活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100多年来,奥运会在延续,奥运精神也流传至今,就像奥运圣火的火焰熊熊燃烧,生生不息,而世人的身上也都散发着拼搏的芳香。这次,我的思想主题那么只有十六个字:“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砾志拼搏,走向成功。”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2

第 1 页 共 10 页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15时54分成功对接天和核心舱。自1992年工程正式启动以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打破西方国家的重重封锁,自力更生,艰辛奋斗,数次在浩瀚苍穹写下精彩纷呈、振奋人心的中国故事。

牵引航天梦,航天梦助力。筑梦太空,离不开同志对一代又一代广阔航天人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自立自强、创新超越,夺取空间站建造任务全面成功,为全面建立社会现代化国家做出新的更大奉献的殷切期盼。

筑梦太空,离不开党的科学决策和坚强领导,靠的就是社会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靠的就是各部门、各地区、各学科的协成作战。从神舟一号的一飞冲天到神舟十二号与天和核心舱的自主交会对接……中国在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领域所获得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神舟载梦,承载的是中华民族千年以来的飞天梦。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29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29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29年,是创造辉煌开拓将来的29年。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航天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向实现、强国梦、航天梦的宏伟目的砥砺奋进。我们既是伟大航天事业开展

第 2 页 共 10 页

征程的观察员,也必将成为全面建成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见证者。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3

2023年12月17日凌晨,一颗亮堂的“流星”划过夜空,这是刚刚从38万公里外的月球带回月球样品的嫦娥五号返回器。1时59分,嫦娥五号带着1731克月球样品顺利返回地球,中国人终于实现了千百年来“上九天揽月”的梦想。

至此,中国探月工程实现“六战六捷”,“绕、落、回”三步走规划收官。

2023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驶上火星外表,留下了中国人在火星上的第一条印记。

2023年,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乘组,已完成太空出舱等多项任务,并在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进展了首次太空授课。

30年来,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短期停留到中期驻留,中国人正一步一个脚印走进属于自己的太空家园——空间站。伴随着一次又一次起飞,中国人在太空中走得越来越远,而我们的梦想却越来越近。

第 3 页 共 10 页

随着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升空,我国终于建成了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近____间,几代北斗人坚守建立中国人自己卫星导航系统的初心使命,建成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奔向新时代,北斗人将踔厉发奋、笃行不怠,继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奉献北斗力量。

嫦娥探月、天问问天、神舟逐梦、北斗环宇。几十年来,中国航天人从未停下对宇宙探究的脚步,探究宇宙,是一代代中国航天人不变的情怀与浪漫!将来,中国航天必将走得更稳、更远!

二十年磨一剑,“感动中国”评选已经走过二十个年头。二十年来,这一评选备受好评,有人说,它书写下“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挺立起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还有人说,经由评选,二十年中那些你我身边萌发、舒展、跳动的中国故事,构成了属于这个时代、属于当代中国人的“心灵史”。表扬背后是抒情,更是寄托,因为我们需要感动,我们已被感动。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4

播送电视总台《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今天〔3月3日〕播出,本年度《感动中国》的特别致敬环节聚焦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中国航天人。

第 4 页 共 10 页

从1970年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今天,中国人探究太空的脚步从近地走向深空、从无人走向有人、从月球走向火星。“敢上苍穹揽月,不畏艰险启航,豪情问天,壮志报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道路上,中国航天人勇攀顶峰、自立自强,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把梦想化作现实。

《感动中国》节目制片人、总导演告诉我们,中国航天近年来的开展成绩斐然,给中国人带来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将荣誉献给中国航天人,实至名归。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5

本次,感动中国特别致敬中国航天人。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为了实现上天航天器研制的“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航天人把“成功是硬道理”的理念融入实际工程理论中,把“严慎细实”刻进了骨子里。____曾说:“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新时代继承和发扬载人航天精神,要充分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张蓝图一干到底,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以“特别能战斗”的姿态,持之以恒做到工作一流、过程一流、成果一流,

第 5 页 共 10 页

从全局着眼,把小事做好,不断以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开展,加速推动航天强国建立。

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创新。当今世界科技强国的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的力量。“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高程度科技自立自强,不仅是国家科技事业开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中国开展的战略基石。无论是“天和核心舱”上的机械臂,还是“长征五号”的一飞冲天,它们都见证着中国创新爬坡过坎的顽强拼搏,见证着航天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不断攻关创新的韧劲。征程漫漫,唯有奋斗。新时代继承和发扬载人航天精神,要坚持目的导向,瞄准瓶颈短板,以“排雷兵”的行动,努力打破更多核心关键技术,全面提升自主创新和自主可控程度,让中国人探究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在无私奉献中赤心为国。心怀“国之大者”方能为民族复兴立身立行。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航天人心中祖国的分量最重、人民的利益。为了成就载人航天飞行的伟大事业,中国航天人无私奉献、默默耕耘,他们不求名利地位,不计个人得失,大方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聪明才智、甚至珍贵生命。爱国,是中国航天人的精神底色。____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广阔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的学习中激发信

第 6 页 共 10 页

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决‘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热诚奉献的坚决理想。”

筑梦太空,任重道远,站在开启“十四五”规划新征程的重要节点,我们要继续发扬航天精神,以高昂斗志阔步前行,不断建立现代化的航天强国、科技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助力添彩。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6

“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中国核动力事业可以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中华民族可以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离不开一大批像彭士禄院士这样忠于党、忠于人民、热爱祖国、热爱科技事业的科学家。

回望历史,他们为了国家富强,选择上草原、进沙漠、蹲山沟、踏海浪,逆风而行,奔波于祖国大地,与炎炎烈日、凛冽风沙做伴,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回望历史,他们为了理想信念,选择隐姓埋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把生命置于危险之中,把国家置于平安之地。

历史是的教师。全党目前正集中开展党史的学习教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科技部明确提出,紧抓三个结合点,把学习领会党领导我国科技事业创造辉

第 7 页 共 10 页

煌成就的历程、我国科技事业改革开展的珍贵经历和科技界创造的伟大精神融入学党史的全过程,推动党史的学习教育细化深化,实在增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指导科技创新工作的本领。可谓正当其时、针对性强、非常必要,必将为科技创新事业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走向将来。深切缅怀彭士禄院士,就要把他与祖国同行、与科学共进的科学家精神汇入到中国力量、想中,让我们在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7

咏世德之骏烈,诵祖先之清芬。人如其名,顾诵芬院士投入航空事业70年,在我国航天事业仍处于“一张白纸”的背景下,直接组织、领导和参与了低、中、高三代飞机中的多种飞机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为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展作出了卓越奉献。70载风雨兼程,从青丝到白发,他将毕生献给了祖国的航天事业,用行动诠释了一名____员日日行不怕千万里的不懈追求。广阔青年干部应以典范为标杆,学习典范事迹,传承典范精神,立志做“请党放心”的优秀____员。

信念坚决,传承一片丹心为祖国的爱国情怀,做青春追梦者。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幼年时,从小小的航模开场立下了“一定要搞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飞机!”的铮铮誓言,从青葱年少到意气风发再到如今年逾九旬,在一项项难

第 8 页 共 10 页

题、一次次试验中,他一直践行着自己的誓言,无畏前行,如利剑出鞘般执着而无畏,丝毫不顾高速飞行对身体带来的影响和潜在的坠机风险,决然亲自带着望远镜、照相机,在万米高空观察,拍摄飞机的动态,解决了一个个飞机技术难题,在科研一线上奋斗不止。他的眼里有星辰大海的辽阔蓝图,脚下更有不畏征途坎坷的勇气和毅力,践行心中不变的理念,保持着迎难而上、不怕艰辛的冲锋姿态,为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奉献。信念如磐,一脉相承。作为党员干部要以“荡胸生层云”的旷达,以“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的热诚,凝练坚韧的信念支撑,多打打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做到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让信念照亮前行的路。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8

在吴天一身后,是许许多多跟他一样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党员医务工作者。他们有的一生扎根在艰辛偏远的边疆、山村,默默守护当地百姓的安康平安;有的日夜奋战在寂静的实验室里,在技术攻关和药械研发路上披荆斩棘;有的常年与蚊虫、钉螺、病毒打交道,用坚韧与汗水筑起防控疾病的铜墙铁壁……他们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为了人民,在各自岗位上顽强拼搏,不计较个人得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____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他们都是得意可敬、值得铭刻的平凡英雄。荣光,同样属于他们。

第 9 页 共 10 页

致敬英雄,的方式就是向他看齐。这些优秀的____员就在我们身边,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他们用行动证明,每名党员都可以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今天,卫生安康事业在迎来宏大开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各种风险挑战,需要党员医务工作者以先进典型为典范,继续锤炼坚强党性,牢记初心使命,用忠诚与坚韧,用专业与仁心,为卫生安康事业开展作出新的奉献,在平凡岗位上铸就医者的荣耀与梦想。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