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银行体系稳定之谜

我国银行体系稳定之谜

来源:爱玩科技网


我国银行体系稳定之谜

问题严重的银行系统

我国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主导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银行业得到较大发展,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得到建立和发展,银行贷款和存款都保持了较快增长,为国民经济提供了大量资金。同时我国银行体系还保持了稳定,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银行危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银行体系是健康和充满活力的。我国银行体系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巨额不良贷款

2002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宣布,到2001年底为止,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25.37%,照此推算,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大约为2.3万亿。

高比例的不良贷款,降低了银行的流动性和支付能力,潜伏着支付危机与挤提风潮。同时,一个银行的危机可能传染给其他银行,从而引发整个银行系统的危机。

资本充足率低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资本充足率普遍偏低,19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为6.97%,到1995年下降到3.75%。为弥补资本金不足,财政部在1998年发行了2700亿元特别国债,资本充足率有所回升,但到2000年,其资本充足率又降到5.51%。远远低于巴塞尔协议要求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的规定。

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

资产结构过于单一,国有银行的资产最主要的是企业贷款。据统计,国有银行的贷款占总资产的70%-80%,而国外一般不超过50%,因为贷款占总资产的比例过高且呈刚性(即贷款一般都是中长期的,流动性比较差),很难在短时间降低,导致中国银行的流动性比较差,隐含着银行挤兑的风险。另一方面负债结构不合理,存款结构向个人倾斜。城乡居民存款占各项存款比重约为55%左右,且呈上升趋势。

盈利水平低

据《银行家》杂志2001年度对世界1000家最大银行排名,工、中、农、建

四大国有银行按一级资本排名分列7、18、21、29位。但在按资本利润率或资本收益率排名中,最高名次仅为730名(中国建设银行平均资本收益率),最低为922名(中国农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基本上都属于最差的20%之列。

我国银行体系保持稳定的根源

我国银行业问题如此严峻,而我国银行体系却保持了稳定和增长,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国家担保(张杰2003)。由于信息不对称,公众对银行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缺乏充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了可能出现的银行挤提(陈学彬2002)。我国资本项目的不可兑换性,使我国金融体系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免遭国际游资攻击(易刚、郭凯2002)。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与我国居民高的边际储蓄倾向源源不断的给银行体系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填补了银行体系资本金不足。本文分析认为,前面三个条件是我国银行体系稳定的必要条件,而第四的一个原因才是我国银行稳定的充分条件,因为只要有资金的不断注入,银行危机就会被暂时掩盖起来,前面的条件只是为资金的流入提供了前提。下面用一个存款增量模型来说明存款增长对我国银行稳定的重要意义,模型假定银行要正常运转必须满足:

M0+Di+Lri+Bi≥Ddi+Li+CiM0是本期银行各种准备金及在银行存款余额,Ddi、Di分别是本期存款提取额和增加额,Li、Lri分别是贷款增加额和回收额,Bi是借入资金,Ci是运营成本。上式可以变为:

M0+Di+Bi-(Li-Lri)-Ci≥Ddi

令F、H分别代表贷款正常扩张和坏账,有

M0+Di+Bi-F-H-Ci≥Ddi

由于M0和Bi较小,可以忽略,即

Di≥Ddi+F+H+Ci

Di-Ddi≥F+H+Ci

对t求导得:

其中D为存款净流入。从上式可以看出,我国银行保持稳定的首要条件是存款净流入的增长大于坏账增长、营运成本增长与信贷扩张三者之和。其次存款

净增长的幅度取决于坏账、营运成本与贷款扩张的速度。其蕴含的经济意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坏账增长越快,需要的存款净流入增长越快,同样,存款扩张速度越快、银行营运成本增长越快,需要的存款净流入增长越快。否则,银行危机将立即显现出来。在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存在巨额不良贷款并迅速增长的现实下,存款净流入的增长更凸显其重要意义。

我国银行体系由于历史的原因积累了巨额不良贷款,从技术上讲我国银行早就资不抵债,处于实质性破产的境地。我国之所以没有发生严重的银行危机,有多方面的原因,本文研究认为,我国高速增长的经济与存款的高速增长向银行系统不断注入资金,暂时挽救了我国脆弱的银行体系。在存在外资银行、其他融资渠道对存款分流的条件下,改善银行管理,降低经营成本,适当减缓信贷扩张对我国银行稳定就显得至关重要。

参考资料:

1.易刚、郭凯,《中国银行业改革思路》,《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10期

2.郑鸣,《我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与市场化改革》,《中国经济问题》,2003年第3期

3.陆前进,《银行风险的防范及银行重组》,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张杰,《中国国有银行的资本金谜团》,《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5.陈学彬,《当代金融危机形成、扩散与防范机制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6.何问陶、田晔,《中国金融体系演进的内在逻辑初探》,《经济改革》,2003年第4期

7.王晓枫,《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第10期

宋伦进,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银行风险度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