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一班共有学生52名,其中男生25名,女生27名。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优等生出色,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
二、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50个字,会写25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三、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
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习课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有的宜在学习课文中,如连句成段的两种方法(总分和并列),有的可在学完课后再次总结,如说一段话的意思。在学法指导时不必过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五、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 1.古诗三首 2.燕子 3.荷花
第二周 4*.昆虫备忘录 口语交际 习作 语文园地一
第三周 5.守株待兔 6.陶罐和铁罐 7.鹿角和鹿腿
第四周 8.池子和河流 口语交际 习作 语文园地二 快乐读书吧
第五周 9.古诗三首 10.纸的发明 11.赵州桥 单元检测
第六周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综合性学习 语文园地三
第七周 13.花钟 14.蜜蜂 15.小虾
第八周 习作 语文园地四 16.小真的长头发 单元检测
第九周 17.我变成了一棵 习作例文 习作
第十周 18.童年的水墨画 19.剃头大师 20肥皂泡
第十一周 21.我不能失信 习作 语文园地六 单元检测
第十二周 22.我们的奇妙世界 23.海底世界 24火烧云
第十三周 口语交际 习作 语文园地六
第十四周 单元检测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第十五周 口语交际 习作 语文园地七
第十六周 26.方帽子店 27.漏 28*枣核
第十七周 口语交际 习作 语文园地八
第十八周 单元检测复习
第十九-二十周 总复习 迎接期末考试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一)识字、写字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2.激发学生对学习汉字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3.学会250个生字,认识250个生字。
4.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识字能力。
5.能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二)阅读
1.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对习作有兴趣。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完成课内习作8次。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二、本册教材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提高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
2.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指导学生练好钢笔字。
3.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4.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抓住重点与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2.多渠道、多角度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钢笔书写的习惯。
三、教材浅析
本册教科书仍然以学习板块的形式组元。全册共八个单元,每个单元暗含主题,但不单一,比较宽泛,内容的信息量大。全册 28 篇课文,包含 21 篇精读,7篇略读,一个阅读引导“快乐读书吧”,一个综合性学习,一个中华传统节日,四个口语交际,七个习作引导,七个语文园地。各部分间互相联系,具有整体性。
四、教学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多角度、有创意阅读”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提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课程标准在“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之后还有这样的表述,“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不难发现,“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是“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的手段,换句话说,阅读形式的选择必须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与教师的指导。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种理念的确立,主要目的是力图规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灌输”行为,代之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去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重视阅读的指导。重视阅读的指导包含不同的层次和内容:第一,指导什么;第二,如何指导。
五、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方法
1.在语文教学中,把德育教学渗透在每一节课中,加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党,热爱社会主义,重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品质教育。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不怕困难等方面的科学态度。
3.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向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具有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5.了解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6.学习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树立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
7.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
8.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六、本期将要采用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1.谈话法2.朗读法3.讨论法4.讲授法
教学技巧:1.课堂导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手段:把幻灯机、投影仪、计算机、挂图、卡片等搬入课堂。
七、具体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习课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有的宜在学习课文中,如连句成段的两种方法(总分和并列),有的可在学完课后再次总结,如说一段话的意思。在学法指导时不必过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八、教学进度安排表
第一周 第1—3课
第二周 第4课 口语交际 习作 语文园地
第三周 第5—7课
第四周 第8课 口语交际 习作 语文园地 第五周 一二单元测试
第六周 第9—11课
第七周 第12课 综合性学习 语文园地
第八周 第13—15课
第九周 习作 语文园地 三四单元测试
第十周 第16.17课 习作例文
第十一周 习作 第18.19课
第十二周 第20.21课 习作
快乐读书吧
第十三周 语文园地 五六单元测试
第十四周 第22—24课
第十五周 口语交际 习作 语文园地
第十六周 第25—27课
第十七周 第28课 口语交际第十八周 七八单元测试
第十九周 复习
第二十周 考试
习作 语文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