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2015年8月 技术论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钢轨伤损病害形成及预防整治 朱扬真 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侯马北工务段助理工程师 山西侯马043000 摘要:随着铁路运输运量增加,钢轨的使用状态不断出现恶化情况,疲劳、波磨、孔裂等伤损情况,线路设备质量状况难以控制。 维修任务所面临的形势严峻,面对线路车间线路设备质量的困境,正确认识和掌握钢轨伤损的规律,主动超前地进行控制防范, 是每个工务线路车间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钢轨伤损;病害;形成;预防;整治 中图分类号:U21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586(2015)40.0252—01 1钢轨伤损的原因分析 钢轨伤损的原因形成含有多种因素的,既有钢轨自身的生 产过程中先天不足,又有铁路运量、机车机型、线路条件、气 侯和维修管理上等因素的影响,分析钢轨伤损主要原因如下: (1)钢轨的材质、断面设计和冶炼浇铸加工质量的先天 不足。(2)钢轨运用、管理上的不当,致使钢轨伤损发展快, 隐患大。(3)养护维修上的原因。铁路线路养护不按标准, 钢轨轨面不平顺,会严重地影响钢轨的使用寿命。因此,提高 线路工作质量,精心养护好线路,这是防止钢轨伤损的首要任 务。 线路养护不良地段,很容易发生伤轨的情况是: 钢轨接头如养护不良,而形成接头病害。据统计分析常见 的病害接头是:低塌接头;、掉盖接头;大轨缝和连续瞎缝接 头;马鞍型接头;双枕失效接头;支嘴接头、异型接头、非标 准短轨接头。 轨面几何状态不良。由于养护质量低劣,造成轨面几何状 态失格和超限,当列车运行时,在不平顺处应力集中、冲击加 剧,促使钢轨伤损、断裂。 现场轨面几何状态不良,伤轨多见地段是:一是钢轨擦伤 而未焊补处:二是轨枕失效、歪斜和间距不一处;三是扣件失 效处.四是扣件与轨底边侧离缝不密靠,钢轨被挤轨距扩大处. 五是不均匀的爬行地段和爬底线路处;六是捣固不良,道碴支 撑状态不均匀,线路下沉处。以上这些因素,都是造成钢轨伤 损的重要原因。 道床和路基的病害,更加剧了钢轨伤损的进程。道床、路 基状态不良,导致伤轨的因素有:一是道床厚度不够、线路的 弹性强度低。二是道床被沙、尘土和煤粒所污染、充填,道床 脏污、板结,排水不利、弹性失去,加大了震动、冲击,而致 钢轨破损;三是路基存在翻浆冒泥、下沉、冻害等病害,轨道 基础不稳,轨面几何状态难以保持平顺,行车摇晃,冲击破坏 增加,伤损轨便相应增加。 轨底坡和曲线超高设置不合理。钢轨受到偏心荷载和横向 推力作用而外倾,轨头及下颚部拉应力增加,轨颚处发生纵裂, 扩展而成伤轨;曲线超高不适,则上股钢轨内顶圆弧磨损,下 股压溃、掉皮,加之铁路运能运量增大,钢轨伤损程度不断加大。 作业方法不当。钢轨在使用过程中,往往由于工作不慎、 简化作业程序、违章作业等原因,使钢轨遭受到意外的磕碰和 击打,疲劳强度降低,甚至使整根钢轨断裂。 2断轨发生的特征和规律 如上所述,钢轨损伤、折断,其原因是诸多方面的,攻克 防断难关,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综合防治。超前控 制的根本在于管理,欲变被动为主动,就一定要下功夫探求钢 轨伤损规律和特点,只有抓住了伤损钢轨的关键,才能有把握 及时发现伤损轨和消除行车安全隐患,确保运输安全。 2.1对伤损钢轨的发生、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作了一些认真探 索 2.1.1伤轨所在地段的线路特征 (1)线路不平顺处,伤轨发生的频率大。(2)伤轨地段的分布 特点:基本情况可归纳为“六多六少”:即曲线上钢轨损伤多、 直线地段少;坡道上多,平直地段少;制动地段多,其它地段 少;无缝线路的缓冲区多,其它区段少;道岔的基本轨伤损多, 导曲轨少;岔后引轨的伤损,又是直向引轨多,侧向引轨少。 2.1.2断轨的部位规律 (1)从宏观上看:一般钢轨伤损发生在接头和小腰处多,而 大腰部位少;曲线地段则是上股多;下股少;桥梁和道口处, 是两头部位伤轨多,其它部位少。(2)就同一根钢轨断面上分析: 钢轨伤损、断裂多在轨头、轨颚和轨腰部位,而轨底破裂伤损少。 2.1.3钢轨伤损的时间分布规律 (1)从季节上分析:断轨多发生在冬、春季两季;从我段各 线路车间来看,在春融乱道时期,钢轨的脆断更加明显,所以 应更加关注和警惕。(2)从月份上看:断轨一般多发生在每年的 11月下旬至次年的4月上旬,其它月份,伤轨虽少发,少见, 但也不能防松警惕,坚持“常年防断”,防断工作才能见实效。 (3)就一昼夜时间来看:气温最低的0时至4时这段时间里,钢 轨折损出现多。 2.1.4钢轨伤损与运量的关系 查资料统计分析: (1)疲劳伤损:50公斤的钢轨,通过总重达2亿吨后,出 现伤损征兆,当通过总重达4亿吨以后,伤轨明显增加。(2)孔 裂破损:一般在通过总重1.5亿吨以后,开始发生孔裂,倘若 养护不良,还会成倍增加。 2.1.5伤损钢轨外观异状特征: 正线上的钢轨,一旦发生如下的异状特征:如轨面光带扩 大,暗光和黑线变化;轨头肥大、下垂:轨腹鼓包以及表皮剥 落,透锈时,则意味着钢轨有伤,应严格加强检查与监控,以 防止意外。 3断轨的防治方法 解决好钢轨的防断问题,必须坚持超前防范。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并实施整体优化,防断工作才能见实效、保稳定, 为了集中力量,坚持不懈地抓好防断工作,应认真解决好以下 六个方面的问题。 3.1进一步深化防断意识。坚持全年抓好防断 车间一定要从提高防断意识入手,增强防断责任,采取切 实有效的措施,紧紧依靠职工,始终如一地坚持全年、全方位 地抓好防断工作,科学、有效地控制住断轨。 3-2从需要出发,加快轨道结构重型化的进程 积极铺设60公斤及以上的重轨,尽量采用淬火轨,大力 发展无缝线路,努力改善轨下弹性,保证道碴的质量和道床的 厚度,增加新型轨枕,运用弹性扣件,同步更换新道岔,推广、 发展新型高强道岔,大力整治桥、路基等各种病害,以实现全 系统技术设备状态的良性循环,确保整个轨道的强度与日益增 长的运量真正匹配,不留欠帐。 3.3通过线路设备整体创优来延缓和控制断轨发展的进程 科学养护线路,全面开展安全优质活动,是搞好防断轨的 重要环节。按照工务维修要求,定期全面对线路进行动、静态 检查,用以指导维修作业,及时消灭轨道失格与三级病害;推 广四新项目,综合保养好钢轨接头,适时清筛道床、道岔,消 灭爬底线路;矫正、调直硬弯、低头,打磨焊补钢轨,保持轨 面平顺;下大力气整治路基病害,整修排水、防护设备,改善 和加强路基状态;修理、更换各种零配件,始终保持其良好的 工作状态。 参考文献 [1]陈岳源.铁路轨道嗍.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