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某高层建筑转换层梁模支撑体系设计

某高层建筑转换层梁模支撑体系设计

来源:爱玩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建筑设计与装饰 广东建材2006年第l1期 某高层建筑转换层梁模支撑体系设计 谢水生 (连州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廖恒 (连州市方圆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摘 要:介绍我国高层现浇混凝土结构转换层施工的几种模板支撑体系,通过工程实例,着重介绍 了叠合浇筑法的应用 关键词:转换层;模板支撑;叠合浇筑法 1工程概况 2支模方案的确定 某工程地下室2层,地面以上26层,总浇筑面积 目前我国高层现浇混凝土结构转换层施工,模板的 31000m ,总高度82m。转换层设在第6层,标高+23.2m, 支撑体系通常有以下几种: 面积1279m ,该转换层为梁式结构,楼板厚度为300mm, (1)常规浇筑法,将转换层荷载通过支撑逐层传递到 梁截面为500 ̄2000mm×lO00 ̄3000mm,转换层结构的 首层或地下室的底板,适用于转换层标高较低的情况。 钢筋总重量720t,混凝士量达2826m。,整个转换层重量 (2)叠合浇筑法,应用叠合梁的原理将转换梁或厚板 达8000t。转换层以下1~5层为混凝土框架结构,以上 分两次或三次浇筑叠合而成。其特点是支撑系统只考虑 20层为混凝士框架剪力墙结构,第5层楼面的设计活 第一次浇筑混凝土自重和施工荷载。 载为32kN/m ,标高+l8.7m。其余各层楼面的设计活载 (3)荷载传递法,将转换层梁或厚板荷载通过若干层 为2.0~5.0kN/m 。 楼板共同承担,必要时加厚转换层的楼板厚度和梁截 本转换层的特点是梁的跨度、截面和混凝土自重均 面,也可通过梁两端柱子上的牛腿或斜撑斜拉将大部分 较大,梁的竖向施工荷载为30.78 ̄86.48 kN/m ,板的 荷载直接传给柱子。 竖向施工荷载为l1.75kN/m2,因第5层楼面的设计活 (4)埋设型钢浇筑法,在转换梁内埋设型钢或钢桁 荷载为32kN/ ,因此本转换层支模施工的难点是解决 架,通过型钢或钢桁架与模板共同承受大梁全梁自重及 蛏向荷载大于32kN/m 的转换梁的施工荷载。 施工荷载,大梁一次浇筑而成。此法特点是节约模板和 后排入市政管道。 井、集水井等降水疏排水系统,其可靠性是能够保证的。 8结语 地下室与基坑支护水平支撑梁面标高合理的确定,将基 坑支护水平钢筋混凝土支撑梁的拆除施工进行合理安 建筑地下室的抗浮设计,应针对工程的具体问题具 排等,既保证了基坑的安全,缩短了建设工期,又节省了 体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抗浮设计施工措施,每项工程因 个体情况的不同,除应通过技术与经济的分析比较外, 工程造价,使巨大的工程建设投资早日发挥经济效益社 会效益。对于南方及沿海地区、旧城区且地质复杂的情 还应深入了解施工技术措施和方法,对设计施工方案作 况下,这…成功的工程实例所提出的抗浮设计施工基本 出正确合理的判断和选择,虽有已建成的工程参考,但 思路和方法可供参考与借鉴。● 不宜照搬照套。现代的建筑工程设计‘,需要知识面广 、因 地制宜、综合应用的工程师,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更加 【参考文献】 经济,更加合理,这是时代赋予工程师的职责。 (1)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中圈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本工程施工至四层楼盖时,基坑已回填,停止疏排 (2)』~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卜2003).中国 水措施的实施,停止了抽水工作,其施工过程情况良好, 建筑工业出版社. 经实际观测,主体结构与基坑结构的实际水平位移与竖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向沉降满足规范要求。实践证明,只要设计得当,严格按 社.2002. 照既定的施工程序与质量控制,采取盲沟、排水沟、降水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 2001).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1 一92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广东建材2006年第11期 建筑设计与装饰 支撑材料,适用于转换梁跨度火且转换层下部层高大 由于实际混凝土浇筑中采用斜面分层工艺,且在振 时,此时,宜将转换梁设计成钢骨混凝上组合结构。 动时振动棒的作用范围很大,故当跨距较小时叮近似认 根据奉 l 程的特点,允分利用第5层楼面的没计承 为活荷载为均布且同时作用于各跨,即不考虑最不利荷 载能力。经比较,决定采用叠台浇筑法。楼板和梁截面高 载分布。 度为lO00mm或以内的粱一次浇筑;梁截面高度为1000 设纵方木跨距为L,查表得Kin=0.107,Kv=0.607, mm ̄2OOOmm的梁,作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高度为1000 Kw:0.632;胶合板设计强度 nlll或浇至板底,余~F的第二次浇筑;粱截面高度为2000 f =1.2 N/mm ,f :20 N/mm ,弹性模量 mm- ̄3OOOmm的梁,作三次浇筑,第一次浇筑高度为i000 E:6500 X 0.9=5850N/mm ; mm,第 次浇筑高度lO00mm或浇至板底,余下的第三次 I= X 1000 X 18: ̄486000mm。 浇筑。第1层混凝土浇筑后进行养护,待该层混凝土强 上 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此时混凝t梁能承受自重, W=61---bh , 方进行第_。:层混凝土的施工,第:_二层混凝土浇筑后进行 养护,待该层混凝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此时 M=K ・P承・I :0.107 X 30.78 X 0.2872:0.27kN・m 混凝十梁能承受自重,再进行第3层混凝土的浇筑。因 o= = 一 一—丽 =5.02N/mmz‘川川  fm 2ON/J川h 心 1】mz,满足 此,模板支撑系统只承受1次浇筑混凝士的自重和施工 抗弯要求; 荷载。 V=Kv"P・L=O.607 X 30.78 X 0.287=5.36kN 根据计算,楼板混凝士浇筑时产生的荷载为 : ii.75kN/m ,每层梁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的荷载等于或小 _vⅢ: : Q: 2bh 2×l000X 18 于30.78kN/m ,而第5层楼面的设计活荷载为 =0.45N/mm <f =1.2N/mm ,满足抗剪要求; 32kN/m ,凶此,转换层的浇筑混凝土的自 和施工荷 w: : 型: : : 璺: 璺 !: 载,通过模板支承系统,传给第5层楼面,由第5层楼面 100El l00 X 2850 X 486000 承担即町。 :O.43mm<[W]=min[I /250,1]=lmm,满足挠度要求。 3转换层梁模支撑体系及验算 3.1.3梁底纵向方木验算 (1)荷载取值:由多跨连续粱在均布荷载下受力情况 3.1转换层梁底模板支撑体系及验算 可知,最大支座反力出现在连续梁的第2支座B处,查 3+1.i结构布置 表得:KⅦ^:=0.607,KvB右=0.536 梁底模板支撑采用钢术混合支撑,底模为18ram厚 RR=(KvB, +KvB右)・P承-L 胶合板,方木采用50×100红松,钢管为 48×3.5。梁 =(0.607+0.536)X 30.78X0.287 下立杆问距纵向574mm,横向400mm,分别向梁两端扩展 =0.1kN 约50ram,纵横方向设2道水平拉杆,纵向木跨距287mm。 在B处支座纵向方木反力 3.1.2梁底模板计算 F =10.1kN/m。 (1)荷载取值: (2)纵向方术内力:方木为红松E=9OOON/mm ,查表得 ①恒载标准值gk=25.8kN/m ,其中包括1.Om厚混 R 0.105,Kv=0.606,K 0.644, 凝十自重24kN/m X1.0=24kN/m ;钢筋1.5 kN/m。X w= bh。0 u-告X O 50 X i00。:83333mm 1.O=1.5kN/m :模板自重0.3kN/m 。 ②活荷载标准值gk:2.0kN/m ,取振捣混凝土时的 亩bha=亩×50×i00 4-17×10%m4 均布荷载2.0 kN/m 。 M=Ko ̄F ・I (L 为横向钢管跨距) ③荷载承载力设计值 =O.105×10.1×0.4 =0.17kN・m P =1.1gk+1.2gk=30.78kN/m , 。:旦: ④荷载刚度设计值 W 83333 ! :2.04N/mm ̄<[o]=11.7 P}9II=1.1gk:28.38kN/m2。 N/mm ,满足抗弯要求。 (2)内力验算: V=K ・q・L=0.606×lO.1 X 0.4=2.45kN 一9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了 ; { ; 建筑设计与装饰 一广东建材2006年第11期  ; l : 2bh _:v 呈: 2×50×100 1 的最大侧压力取下列二式计算,取其较小值: F=O.22・Voto・B ・B,・V F Y・H =0.74N/mm。<f =1.64 N/mm。,满足抗剪要求。 w= = 0.644×l0.1×l0: ×4004 1_0_一 而]> 1 丽 式中:F为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产生的最大侧压力 (kN/m ); =0.45mm<[w]=min[L/250,1]=lmm,满足挠度要 求。 3.1.4梁底横向钢管验算 (1)荷载计算:纵向方木最大支座反力在第2支座B 处,查表得VB左=0.606,VB =0.526 F=R【r(KvB虎+KvB卉)・q・L =0.606+0.526)×10.1×0.4=4.57kN (2)内力计算:钢管参数W=5.08×lO ̄nm。, I=12.19×10 mm ,E=2.1×10 5fI1Pa,f ̄=2OSmPa 查表得K 50.188,Kw==1.497 M=Km・F.【. (L为梁下立杆纵距) =0.188×4.57×0.574=0.49kN・m 。: :Q: 望 ! -W 5080 96.5N/ram。<f =205N/mm ,满 足抗弯要求。 w: :”  : : : 皇! : : ! IOOE1 100×2.100×12.19×l0 =0.5lmm<[W]=L/250=1.8mm,满足挠度要求。 3.1.5直角构件抗滑移及抗破坏能力验算 中问支座处所受支座反力最大,查表得: KvR左==KⅦ 0.668 R=F+(KvR在+KvB )F=4.57+(0.688+0.688)4。57 =10.9kN>[V]=lOkN(抗滑移试验荷载)<[V]=25kN (抗破坏试验荷载) 应采用双也杆和双扣件才可满足要求,故在受力区 域增加一立杆。 3.1.6立杆稳定性验算 立杆相关参数如下: A=4.89×10。mm ,g=3.84kg/m, I=15.8mm,E=2.1×10 MPa, f:205 MPa,入: =1800/15.8:1 14, 1 中=0.534。 IN]= ・A・f=53.5kN,设1道水平杆距地1.8m,即 L=I.8m,立杆及相关横杆重量 G=(0.327+0.574+0.574)・go lo/1000=0.16kN, R=V+G=I7.79+0.16;17.95kN<[N],满足要求。 3.2梁侧模拉结构件的验算及模板系统 根据《建筑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在侧模板上 ——94—— Y为混凝土的比重(kg/m ); t。为混凝土初凝时间,按to=200/(T+15);(T为入 模温度)计算; V为浇筑速度(m/h); H为侧压力至混凝土面顶的高度; B 为外加剂掺加系数,不掺加时取1.O,掺加时取 1.2: B。为坍落度系数,当坍落度为<3cm,5 ̄9cm,11~ 15cm时分别取0.85,1.0,1.15。 本工程Y=26 kN/m。,T=30℃ B =1.2,B,=1.15,V=lOm/h,则: F= ×1.2×1.15 x x/ig- =42.7kg/m F=Y・tt=26kN/mm 取两者中较小值,即F=26kN/mm。。再考虑振捣影响, 附加水平施工荷载2kN/mm。,故最大侧压力 F=26+2=28kN/mm2。 采用 12对拉螺栓,通过钢管、夹子拉紧两边侧 板。每个 12螺栓可承受的拉力 f=NA=3 10×1 13=35030N=35kN 所以每m 需用1个对拉螺栓即能满足模板侧压力 要求。但考虑模板支撑的抗弯、抗剪、抗挠及整体稳定要 求,螺栓间距为500ram×500ram。模板用18厚胶合板,竖 向方木用50×100红松,纵向用钢管中48×3.5。经验 算,此模板支撑体系满足抗弯、抗剪挠度要求。具体验算 过程略。 4结语 本工程结构转换层的框支转换梁施工采用“叠合浇 筑法”,成功地将浇筑混凝土自重分解成若干部分,使下 一层楼面能承受浇筑混凝土自重和方式荷载,减少了荷 载传递的楼层,从而减少了支撑,从而降低施工成本,降 低造价。●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o0。lO) (2)《建筑施工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oo0.1O)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