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Special
致敬岁月 创造伟大
不忘初心 青山常在
——青山纸业60周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
⊙ 兰国标
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通过业务维度、资产维度和资本维度等三个方向,
着力构建“一核三极”(纸业为核心,医药、光电子和纸品为三极)的发展战略,通过创新驱动,做大公司规模,提升公司价值。
26
第39卷第21期 2018年11月
Special专题
前身青州造纸厂始建于1958年,造纸车间1970年简易投产(左图),1970年建成土碱回收炉(中图),1971年进口碱回收系统建成,工厂正式全面投产(右图)。年产10万吨纸袋纸生产线青山纸业股份公司创立大会2000年,时任福建代的到青山纸业调研
连续蒸煮器(瑞典KAMYR技术)
福建省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青州造纸厂,始建于1958年,1993年4月改制为股份制企业,1997年7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经过60年的发展,已成为集制浆、造纸、发电供热、碱回收、医药、光电子、原料林基地开发于一体的国有大型上市企业。
截止到2017年末,总资产47.91亿元,公司员工2555余人,有10多家参股控股子公司,是全国纸袋纸重点生产企业,全国1000家重点发展企业、福建省重点骨干企业,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海关高级认证等国际标准认证证书。
公司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各类工程专业技术人员400多人,技术力量雄厚。公司主体设备由福伊特、维美德、奥斯龙等国际先进造纸设备制造商制造,拥有四条国际先进制浆造纸生产线,年产量55万吨。
公司“青山”牌系列产品主要有70-110克/米2系列普通及伸性纸袋纸、70-150克/米2牛皮包装纸、溶解浆、漂白木浆、本色木浆、竹浆板等。产品行销全国各地和国
际市场。纸袋纸系列产品是国家质量免检产品,其中80克/米2普通纸袋纸获国内目前同类产品最高奖——国优银奖。质量与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遇与挑战,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竞业至新”的企业理念,按照“造就时代的青山人,创造世界的青山牌”的企业宗旨,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确立袋用包装纸在行业中的独特优势地位,努力打造制浆造纸综合性大型包装纸基地。
青纸的发展经历了从1958年到1983年的创业期,从1984年到1993年的成长期,1994年到如今的改革发展期。也是企业从单一品种到多品种直至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从上,也是从国营到国有再到股份制上市公司的过程。
(1958~1983年)1 创业期
青州造纸厂创建初期是轻工业部直属企三上两下:
业,经国家计委批准筹建,并委托轻工业部上海轻工业设计院设计,由当时苏联专家帮助选址。1958年下放给
China Pulp & Paper IndustryNov., 2018 Vol.39, No.2127
专题Special
福建省,同年8月成立“国营青州造纸厂筹备处”,1959年,由福建省第八建筑工程公司破土动工。为缩短基本战线,同年5月,省决定下马,10月,又批准复建,列为1960年省重点工程。1961年8月,省又决定停建,至1962年全部停顿,当时有正式职工1200余人,精简后余248人留守。1963年1月,轻工业部收回部管,1965年初,国家计委批准正式复建,由北京设计院重新设计,并改由福建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施工。经国家经委、轻工部决定,大口径削片机、洗选、蒸发、喷射炉等设备自国外引进。同时,分别从吉林、佳木斯、石砚、保定、广州等造纸厂调进各类生产骨干201人(其中厂级领导5人,工程技术人员48人,行政干部12人,工人136人)。复建前已竣工的有:铁路专用线和公路改线工程、机修车间、进水泵房筒体、办公楼、200米长的造纸车间厂房框架等。复建后,其他建筑工程及安装项目相继展开。1966年列为国家重点工程之一。中途由于受到“”干扰,施工进度缓慢。到1969年,制浆、造纸、自备电站等主要生产系统先后建成并部分投产,已能用进口漂白浆试产《选集》用纸。
自建土炉:
由于从芬兰引进的碱回收炉设备尚未到厂,制浆用的碱无法回收,广大职工为尽快实现投产愿望,主动外出学习取经,土法上马,自己动手,筹建土碱回收炉。经过四个月的连续苦战,终于建成一台日产30吨的土碱回收炉。同时自己制作配套了皮带运输机等设备,并抓紧完成生产车间大量安装收尾项目,提前在1970年“五一”简易投产。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半时间,为国家多生产了急需的纸袋纸36140吨,创税利1822万余元。同时,也形成了青纸人自己的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土炉精神,并成为“劲松精神”的雏型。
正式投产:
1971年10月,进口碱回收系统建成,至此,工厂正式全面投产,当时总投资7468万元,引进奥地利VOITH公司先进纸机设备,设计产能为5万吨/年纸袋纸,到1973年收回全部投资额,1976年纸袋纸产量达到5万吨的设计生产能力。尔后,又经过三年的挖潜、革新、改造,到1979年产量突破6万吨大关。1982年纸袋纸产量达到6.2万吨,超设计生产能力的24%以上。
2 成长期(1984~1993年)
纸机改造:
1984年10月4日起工厂引进先进技术和设28
第39卷第21期 2018年11月
备,对原纸机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同年12月14日一次放料试车出纸,总投资34万元人民币,年生产能力由原来6万吨达到8.5万吨。同时引进了伸性纸设备和专利技术许可,除可生产80克/米2普通纸外,还可生产80~100克/米2等规格伸性纸和70克/米2低定量高强度纸袋纸等系列新品种,填补了国内纸袋纸两项空白。之后,企业又进行了多项填平补齐的技术改造,使纸袋纸生产系统的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际80年代的先进水平。1998年8月企业又对纸机进行改造,纸机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浆板扩建工程:
1985年,青纸人提出了扩建年产15万吨商品木浆项目的建议书。1991年4月18日国家计委正式批准项目开工。1991年5月,扩建工程被列为国家“八五”期间轻纺工业发展的重点项目。1993年8月扩建工程项目完成建安。1994年1月开始试生产。3 改革发展期(1993年以来)
股份制改制:1993年4月1日,经福建省体改委以闽体改(l993)037号文批准,由福建省青州造纸厂牵头,同时约请国家机电轻纺投资公司、福建华兴信托投资公司作为共同发起人,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福建省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当时总股本为20944万股。1997年,企业抓住机遇,利用出台的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上市募集发展资金的,实施资产重组,把原企业分立为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州造纸厂两家企业。1997年7月3日经资产重组后的福建省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8000万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后,总股本为244万股。经资产重组后的青州造纸厂为国有独资企业。2000年,青州造纸厂利用出台的“债转股”,成功实行债转股,并更名为“福建省青州造纸有限责任公司”。“青州造纸”拥有年产15万吨未漂硫酸盐针叶木浆生产线。2010年9月30日,青山购买股东资产暨大股东欠款诉讼得到妥善解决,完成接收资产的盘点、清查、对帐、接收和财务并帐工作,青山青纸整体上市。经过多次的配售、送股、转增、股权分置改革以及定向增发,至2017年1月19日过户完毕,青山公司总股本增加至177371万股。Special专题
年产20万吨高瓦生产线2018年9月17日上午,福建青铙山新材料有限公司引线纸项目竣工投产青山纸业厂区全景截止2017年底,公司前三大股东分别是福建省盐业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轻纺(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金皇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持股占流通股比例分别为11.27%、4.45%、3.85%。1998~2003年,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多元化经营:竞争,公司坚持“以效益为目标、市场为导向,通过资本营运,实行上下游结合,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增强入市能力,实现滚动发展”的经营发展战略。在主业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积极推进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公司于1996年6月26日,与厦门中技科仪设备发展公司、轻工部北京规划设计院共同发起设立厦门青润技术发展有限公司;1997年8月7日注册成立福州开发区青榕纸品有限公司;1998年2月注册成立厦门中坤化学有限公司;1998年5月控股青山漳州香料有限公司。为进一步拓展纸产品和原辅材料的国内外市场,公司于1997年8月4日注册成立福州保税区青嘉实业有限公司,1997年8月15日注册成立安徽芜湖青山纸业商贸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2003~2007年,公司对多元化进行整合梳理。先后注销、转让福州青榕纸品公司、厦门中坤化学品公司、深圳镭波光电子公司、安徽芜湖青山纸业商贸公司等,对外租赁青尤公司。先后落实深圳宝鼎投资公司、北京中科信托有限公司股权,并对包括逾期借款、资金被诈骗、废纸资产被侵占、帐户被冻结等13起案件实施司法起诉,其中胜诉12起、公司主动撤诉1起。经过整合梳理和发展,目前公司对外投资逐渐形成以漳州水仙药业公司、深圳恒宝通公司、惠州闽环纸品有限公司、福建青铙山新材料有限公司为主体的三大产业龙头:即制药、光电和纸品产业。随着国家林业的调China Pulp & Paper IndustryNov., 2018 Vol.39, No.2129
专题Special
整,公司逐步退出林业基地建设。现有明溪青珩林场有限公司、泰宁青杉林场有限公司、连城林场和尤溪公司。 上市后公司继续做强做大主业。牛皮箱纸板生产线:
青山公司1998年从韩国引进年产15万吨牛皮箱纸板生产线,同年12月29日举行技改工程项目奠基,2000年6月24日项目顺利投产。2005年4月公司对该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2008年又投资2500万元实施技术改造,继续优化产品结构,除生产牛皮箱纸板外,可生产伸性纸袋纸。高瓦生产线:
2004年青山公司提出建设高强瓦楞原纸生产线意见。2005年8月28日年产20万吨高强瓦楞纸技改工程项目奠基。2006年1月21日高瓦项目被确定为本年度省重点建设项目,2007年5月5日投入试生产。浆粕生产线:
2010年10月20日年产9.6万吨的青山纸业制浆系统技改工程(浆粕生产线)奠基,2011年10月24日试生产。为进一步强化浆纸核心业务,公司分别于2010年和2015年,对高强牛皮箱纸板生产线和高强瓦楞纸生产线进行改造。进一步巩固公司纸袋纸在国内的主导地位。目前公司拥有55万吨伸性纸袋纸、溶解浆等四条浆纸生产线。经过不断地发展,2008年至2017年公司共生产纸袋纸、纸板、浆粕2885910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09781.1万元。4 品牌建设、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
品牌建设:
公司十分重视品牌的培育和发展,始终坚持走“以质量保品牌、以品牌拓市场”的品牌发展战略。早在1985年,公司就注册了“青山”商标。1995年,公司纸袋纸产品荣获福建省首批名牌产品称号;1998年,公司“青山”牌商标获得福建省首批著名商标称号;2004年公司牛皮卡纸产品获得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历来重视安全管理工作。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结合多种形式的“大会战”开展安全大检查。进入新世纪,企业多次开展全康杯安全竞赛和安全生产月活动,提出“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管理理念。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而又科学的安全管理办法。多次获得全国、全省安康杯竞赛先进单位称号。企业把环保工作当成生命线。30多年来,青纸投资30
第39卷第21期 2018年11月
近数亿元,建成10余项(套)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污染治理设施,实现了达标排放和最大资源化,是最早开展清洁生产的企业之一,省循环经济示范企业。通过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多次受到上级环保部门的表彰。此外,企业加强生活区和厂区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同时,企业坚持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先后在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和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中公司与员工共捐款捐药350(含水仙药业捐赠的药品)万元,给灾区人民送去了一份温暖和爱心。在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三明、南平部分市县遭受水灾之际,企业也慷慨解囊,捐款捐物,价值27万元。此外还开展脱贫攻坚、村镇挂点帮扶等工作。企业文化建设:
青纸在全力打造企业品牌的同时,全力打造先进的企业文化。上世纪70年代初期,以自建土炉为标志,形成了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为主要内容的“土炉”精神;80年代中期,主要以纸机改造为标志,总结提炼出“扎根山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献身造纸”为内容的劲松精神;90年代中期,以成立股份有限公司为起点,树立起“竞争创新、敬业奉献”的“青山”精神。2001年公司建立了《福建省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塑造了企业新形象。5 企业未来发展展望
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通过业务维度、资产维度和资本维度等三个方向,着力构建“一核三极”(纸业为核心,医药、光电子和纸品为三极)的发展战略,通过创新驱动,做大公司规模,提升公司价值。深耕加码浆纸主业。发挥制浆优势,建立制浆造纸设备和技术研发、生产、销售、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纸品加工等较为完备的产业链体系。实现由生产型向平台型企业转变,推动产业升级。做大医药产业。通过并购重组等低成本扩张手段,建构营销新模式和新品体系,迅速扩大规模,提升品牌价值。做强光电子产业。通过机制再创新,筑建“引智平台”或“合作互补”,以高位嫁接、组装配套等方式,促进技术创新,实现技术领先,带动产品和客户两个结构调整,推进规模快速发展和竞争力快速提升。China Pulp & Paper Industry
1979年创刊 半月刊
Start Publication:1979 Semimonthly
英文摘要
第39卷第21期(总第445期) 2018年11月·上半月刊 Nov.,2018 Vol.39,No.21
P26 Qingshan Paper Industry: Retrospect of 60 years’ development and future outlook The development courses of Qingshan Paper Industr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including the start-up period(1958-1983), fast-growing time(1984-1993) and a stage of reform and developing(1994 till now). During 60 years’ development, Qingshan has realized products diversification and transferred from a state-owned company to a listed one successfully.P31 Zaozhuang Huarun Paper: twenty years’ history of hardworking made a great difference During twenty years’ development, Huarun Paper has transferred from a small paper mill to a leading gypsum cover paper maker, with its capacity growing from 10 thousand to over 500 thousand tons and total assets from 20 million to 2.6 billion yuan. Its success can be mostly attributed to the hardworking of all the company staff. And it is the united efforts that made the company develop rapidly all the time.P47 China’s zero import target of foreign wastepaper by 2020, likely to affect domestic wastepaper price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import ban on solid waste, wastepaper import is also likely to be curtailed to an unprecedented lowest point, which may directly affect China’s paper industry. It’s predicted that by 2020, China’s wastepaper import will be curtailed from 25.72 million tons in 2017 to a rather low level-even zero import in 2020. There are only 8.53 million tons of wastepaper imported by Chinese paper mills in the first seven months in 2018, registering a 49.8% decline compared with 2017. The importation quota for each paper mill is predicted to be further cut down gradually step by step.P50 Analysis on China’s imported wastepaper decline in 2018 2018 witnessed an obvious decline of imported wastepaper by China. Customs data shows that China’s imported wastepaper volume totaled 11.53 million tons in the first nine months, down by 46.8% compared with the same period of 2017. There are two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the importation. A more tightened wastepaper policy carried out by the authority constituted one reason. And the uncertain Sino-US trade environment also set more restrictions in the importation of US waste by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