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阅读题《母亲 我 狗》

阅读题《母亲 我 狗》

来源:爱玩科技网


阅读题《母亲 • 我 • 狗》

小时侯我极怕狗。现在想来,虽称不上是“谈狗色变”,也确有些“说狗心寒”,对狗的怕简直甚于想像中的鬼怪。每到夜间,远处的几声狗叫都能把我的心吊起来,好长时间才在母亲的细语柔抚下慢慢落下去。

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求上早学。可整个村子上三年级的就我一个,另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学生在校住宿。我作难了:学校和我们村子之间正好有一个“恶狗云集”的大庄子,白天和别人一起倒还不怎么怕;这早上起来,黑咕隆咚的……

邻居大婶也来劝母亲:“别让洪水上了吧,就弟兄一个,他爹又不在家,万一有个好歹咋向他爹交代呢?”母亲笑着谢了大婶,摸摸我的头说:“我送他,

学不能不上啊。”大婶瞪了母亲一眼:“你,能行吗?”母亲顿了一下,点点头。

第二天早上,我一觉醒来,发现母亲已点着灯在忙碌了。 “五点半了,起来吧。”母亲见我醒了,转身为我打来洗脸水。 待我洗好脸,她到院里找了一根木棒拿在手中,夹上我的书包,然后拉上

我:“走吧。”

摸了摸母亲手中的棍子,拉着母亲的手我顿时觉得安全多了。

到了那个村子,我的心也不再那么恐惧了,只是紧紧地攥着母亲的手。母

亲紧张地盯着周围,像是怕狗突然从暗处扑上来似的。忽然,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我抬头看着母亲,母亲赶忙俯下身拍拍我的头:“洪水,别怕!有妈在,狗子不敢来的。”我便像置身于一把保护伞下似的,心慢慢的安稳下来。

以后,母亲每天早晨起床后总是先把我送到学校,然后再回去做饭。

几年过去了,有一次同大婶闲谈,一句话说得我心猛的一颤:母亲对狗的

怕其实一点也不亚于我!她小时候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母亲那湿漉漉的颤抖的手在眼前一闪,我真想跑到正忙碌的母亲身边,抱住她大哭一场----为她那颗受苦受累还经常受着惊吓的羸léi弱的心!

如今我已不再是那个怕狗的小孩子了,而母亲依然很怕狗。于是每次外出,我总细心的守护在母亲的身旁----因为,我忘不了那个怕狗的童年;忘不了母亲那只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

选自《听雨轩——精短美文》)

➊第二自然段“恶狗云集\" 中的引号,作用是( )。 A. 表示特殊含义 B. 表示突出强调 C.表示讽刺、嘲笑 D.表示直接引用 2文中两处破折号的作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声音延长 C.表示意思转折 D. 表示意思递进

3“于是每次外出,我总细心地守护在母亲的身旁—— 因为,我忘不了那

个怕狗的童年,忘不了母亲那只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这句话表达了作者( )。

A.对童年的怀念 B. 对母亲的怀念 C.对母亲的感激 D. 对母亲的思念

4.文中三次写到母亲湿漉漉的手,具体作用是( )。( 多选题) A.表现母亲对狗的怕 B. 衬托母亲对“我\"的爱 C.表达“我”对母亲的感激 D.表达“我”对童年的怀念

5.“我”并不是一开始就知道母亲其实很怕狗。对此,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母亲送“我”去上学时,“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流的,有些发抖,说明“我”当时已经知道母亲很怕狗

B.几年后,大婶在闲淡时告诉“我”母亲小时候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

“我”才知道母亲很怕狗

C.与大婶闲谈时,“我\"突然想起了母亲湿漉漉的手,才猜测母亲可能很怕

D.母亲送“我”去上学时,手里还拿着一 根木棒,“我”由此知道母亲

其实也很怕狗

6.“大婶瞪了母亲一眼:‘ 你能行吗?’母亲顿了一下,点点头。”联系下

文说- 说能否去掉句中的“顿了一下”,并说明理由。

7.本文第八自然段画“ ” 的句子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母亲的?通过这

些描写,你体会到了什么?

8.用简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案:1.B 2.A 3.C 4.ABC 5.B

6. 不能去掉,“顿了一下,”表明母球没有立即回答大婶的话,心里可能

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被狗咬过而差点儿丢命的经历,心里害怕,甚至有过犹豫,这样写,不仅符合母亲当时的心理,而且更能衬托出母亲对“我”的爱。去掉“顿了一下”不仅语言表达不准确,也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了。

7. 从神态、动作、语言方面描写母亲。通过这些描写,我不仅体会到了

母亲当时对狗的害怕,还体会到了一位母亲对儿子伟大的爱。正是这种爱给予母亲的力量,使他成功地战胜了自己内心对狗的恐惧。

8. 因我害怕狗,在母亲的帮助下顺利上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