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杜家俊

杜家俊

来源:爱玩科技网


南京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

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杜家俊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系

1. 前言

体操普修课作为体育教育专业9门主干课程之一,在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体操教学还是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中心,特别是随着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调整,体操课时数不断减少,由20世纪90年代的288学时锐减到现在的108学时。由于教学时数的大幅缩减,南京体育学院现行的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的教学内容和项目也做了很大的调整,但相比较旧的内容体系,学生体操教学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加强反而减弱了,学生感到目前体操课上所学的内容不能适应社会和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缺乏实用性、健身性和趣味性。如何在现有的教学时数下,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制定出适应社会要求,具有时代特征的体操教学大纲,使体操的教学更合理有效,更好地满足学生、学校体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院培养出更合格更优秀的体育专门人才,作为一名体操教师,我觉得有必要对南京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同时为下一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修订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南京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分别在南京体育学院图书馆、中文期刊网查阅和检索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参阅了近几年的《体操》教材以及中学《体育与健康》教材;收集了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徐州矿业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的教学大纲。

2.2.2问卷调查法

对南京体育学院2005级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和南京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实习学校实习指导老师共发放问卷份,其中对南京体育学院2005级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发放问卷39份,回收39份,有效问卷为38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7.4%;对南京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实习学校实习指导老师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48份,有效问卷47份,回收率为96%,有效率为97.9%。

2.2.3专家访谈法

就本文研究的有关内容分别向南京体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扬

1

州大学以及实习学校的部分专家进行了访谈。

2.2.4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南京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现状 3.1.1南京体院体操普修课程场馆、器材设施的调查

南京体育学院现有教学体操房一座,面积大约有1000平方米。经统计(表1),轻器械体操中现有体操棍35根、实心球36只、木哑铃48付,其他的轻器械体操如跳绳、小旗都没有,因此相应的教学内容在大纲中也就没有安排。从调查中发现,体操棍、实心球、木哑铃的数量不足,另外,这些轻器械体操由于使用许多年,一直都没有得到更新,质量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出现段裂,有的出现腐烂,有的表皮明显破损,这些都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安排和使用,影响到了学习效果的保证。

表1 轻器械体操数量

轻器械体操 体操棍 实心球 木哑铃 数量 35根 36只 48付 从表2、表3中我们可以看到,体操教研室现有器械体操双杠5付、单杠4付、吊环1付、鞍马1付、平衡木1付,其它体操器械有山羊2只、跳箱2只、跳马2只、跳板2块、技巧垫74张。调查表明,由于这几年南京体院开展了本科院校教学水平评诂工作,学校教学工作得到了院、系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增加了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因此南京体院体操教研室这几年都得到了相应的教学器材经费的投入,这些体操器械都是近3年新购置的,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能满足南京体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的需要。

调查结果表明,除了轻器械体操的数量和质量外,其它体操器械和体操教学场地都能较好地满足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的需要。调查中还发现,部分体操器械人为的得到了损坏,这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同时需要加强课间和课余对场地和器材的监管,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练习条件。

表2 器械体操数量 器械体操 双杠 单杠 吊环 鞍马 平衡木 数量 5付 4付 1付 1付 1付

表3 其它体操器械数量

体操器械 山羊 跳箱 跳马 跳板 技巧垫 数量 2只 2只 2只 2块 74张

3.1.2南京体院体操师资队伍现状

随着教育的发展,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应该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知识结构,汲取更多的知识,同时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对教师的需要,为此各学校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进行教师的职后培训工作,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

南京体院体操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11人,兼职教师3人,共14人,其中能

2

担任体操普修教学的教师有11人。

表4 南京体院体操教师年龄结构

年龄 21-30岁 31-40岁 41-50岁 51-60岁 合计 人数 3 3 5 0 11 比例% 27.3 27.3 45.4 0 100 从表4调查表明,南京体院担任体操课程的教师年龄在21-30岁的有3名,占27.3%;年龄在31-40岁的有3名,占27.3%;年龄在41-50岁的有5名,占45.4%;50岁以上的教师没有,平均年龄只有37.7岁。从以上统计来看,体操教研室的教师以中青年为主,处在身体健康、年富力强的阶段。

表5 南京体院体操教师学位结构

学位 博士 硕士 学士 其他 人数 0 3 8 0 比例% 0 27.3 72.7 0

从表5调查表明,目前南京体院担任体操课程的教师还没有人取得博士学位,取得硕士学位的有3人,占27.3%,其他8人都是学士学位,占72.7%,与教育部规定的“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到2005年以教学科研型高等学校要到达6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应达到15%以上)”相比,相差三十几个百分比。由此可见,南京体院担任体操课程的教师高学历的较少,学历结构不太合理,与教育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6 南京体院体操教师职称结构

职称 助教 讲师 副教授 教授 合计 人数 3 2 6 0 11 比例% 27.3 18.2 54.5 0 100 从表6调查表明,目前南京体院担任体操课程的教师中助教有3名,占27.3%;讲师2名,占18.2%;副教授6名,占54.5%,目前还没有一名教授,职称以中、高级为主,但还没有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教师对本课程的教学研究开展的还不够,特别是年轻教师对职称晋升和科学研究还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

3.1.3南京体院体操普修课程教学时数

体操课程一直是体育教育专业9门主干课程之一,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在不断加快,课程设置重新调整,使各主干课程教学时数在不断压缩。1980年教育部颁发的教学计划中,体操普修课的教学时数规定为342学时;1986年教学大纲中,体操普修课教学时数规定为210学时;到1991年缩减到了170学时;1997年又调整为90学时。

从图1可以看到,随着教育部颁发的教学计划中体操普修课程的教学时数的不断压缩,南京体院根据教育部的规定,也在不断压缩体操普修课程的教学时数,从1980年开始的288学时4个学期到1996年缩减为208学时3个学期,2000年又调整为190学时3个学期,从2004年到2008年学校各专业又分别进行了2次教学计划的修订,体操普修教学大纲也进行了修订,学时数为108,开设时间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分别是54学时。

3

350300教学时数2502001501005002882081901081081980年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

图1 南京体院体操普修课程教学时数的变化

3.1.4南京体院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

南京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的教学内容分成2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共7章节,14学时,具体内容见表7。

表7 理论课内容

内 容 学 时 授课形式 体操概论 2 讲授 体操术语 2 讲授 基本体操 2 讲授 体操教学法与动作技术分析 2 讲授 保护与帮助 2 教法作业 团体操 2 讲授 群众性体操比赛的组织与裁判 2 讲授

第二部分是实践部分,包括队列队形练习、徒手操和轻器械体操、形体练习、身体素质练习、团体操、男子体操动作技术、女子体操动作技术。

3.1.5教学信息的反馈

体操普修课程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所规定的9门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大、中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形式和途径。

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体操普修课作为专业基础课的看法有很大的差异(图2),其中只有13%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认为重要的学生占26%,有61%学生认为重要程度一般,这说明绝大部分学生不认为体操普修课非常重要。

4

13%非常重要重要61%26%一般

图2 学生对体操普修课重要程度的看法

南京体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教育实习中所教授的体操内容有徒手体操、器械体操、技巧、支撑跳跃、轻器械体操、专门器械体操和实用性体操等。经过实习的锻炼,大部分学生都能胜任自己所上的体操内容,但仍有部分学生不能胜任部分所上的体操内容(表8)。

表8 学生不能胜任的体操内容

内容 人数 百分比 器械体操 14 36.84 技巧 12 31.58 专门器械体操 11 28.94 轻器械体操 10 26.31 徒手体操 8 21.05 实用性体操 7 18.42 徒手体操 6 15.79 通过对南京体院体育教育专业实习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的调查(表9),调查表明实习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对南京体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体操教学能力大多数的评价是一般,还有部分能力评价为较弱,其中有12.8%的实习指导教师认为学生的发现问题及纠错能力较弱;认为领操能力强的只占14.8%;认为编操能力强的只占12.7%,其它能力被评价为强的都没有超过百分之十;有53.2%教师认为动作示范能力较强,46.8%和48.9%的教师评价编操能力和体操场地布置能力较强。

表9 实习指导教师对南京体院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体操教学能力的评价 体操教学能力 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弱 口令运用能力 6.38% 36.2% 55.3% 2.12% 0 动作示范能力 8.51% 53.2% 36.2% 2.09% 0 讲解能力 2.13% 17.0% 76.6% 4.27% 0 教法运用能力 2.13% 40.4% 55.3% 2.17% 0 发现问题及纠错能力 2.2% 23.4% 61.6% 12.8% 0 编操能力 12.7% 38.3 46.9% 2.1% 0 领操能力 14.8% 46.8% 38.4% 0 0 体操场地布置能力 8.51% 48.9% 40.4% 2.19% 0 调查表明(图3),有44%的学生认为非常需要加强体操教学能力的培养,40%的学生认为比较需要,13%的学生认为一般需要,只有3%的学生认为不太需要。另外,从表10中可以看出有72.34%的学生要求加强教法运用能力的培养,有超过一

5

半的学生要求加强发现问题及纠错能力以及讲解能力的培养。

13%3%44%非常需要比较需要一般不太需要40%

图3 学生对加强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的要求 表10 学生要求加强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的内容排序 内容 百分比 教法运用能力 72.34 发现问题及纠错能力 63.83 讲解能力 59.57 口令运用能力 48.94 编操能力 34.04 动作示范能力 31.91 体操场地布置能力 25.53 领操能力 21.28 序号

1 2 3 4 5 6 7 8 3.2南京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3.2.1转变教学思想观念

长期以来,由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的教学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以竞技体操运动为主的教学模式。

今天,在“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应改变过去单一的体育教育观念,尤其要突破以运动技术为主的教学观念,树立体育与健康教育观;改变过去阶段性的学校体育为终身体育的观念,改变以传受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代教育观;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从根本上打破以往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健康第一”为出发点,使体操课程教学适合21世纪体育教育人才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重创新”的需要。

3.2.2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

南京体院体操教师中目前还没有一名教授,没有一名博士,只有3名硕士,硕士的比例只有27.3%,远远低于教育部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加强体操教师的进修和培训,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勇于创新,大胆改革,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提高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加强教师间的协作,发扬团队精神,努力成为体操教学优秀团队,早日把体操普修课办成省内外精品课程。

3.2.3适当增加教学学时

6

目前南京体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的教学总学时为108学时,6个学分,第一学期14周54学时,第二学期18周54学时。从表11中可以看到,部分高校体操普修课的学时数都高于120学时,其中苏州大学的学时数最高,为162学时,成都体院和沈阳体院分别为128和144学时。近几年来,由于教学时数的锐减,南京体院体操普修课把学生准备部分教学实习和体操技术教材教法教学实习的内容也删减掉了,而且这两个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体操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近几年大部分学生的体操教学能力在减弱,这与教学时数的减少,教学实习内容的删减有直接的关系。根据以上情况,南京体院体操普修课可以适当增加课时,把第二学期18周从54学时增加到72学时,总学时为126学时,这样就可以增加教学实习内容,加强体操教学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水平。

表11 省内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学制、学时统计

高 校 学 期 学 制 学 分 目前学时 苏州大学 1、2、3学期 1.5年 6 162 徐州师范大学 1、2学期 1年 4 108 扬州大学 1、2学期 1年 4.55 90 沈阳体育学院 3、4学期 1年 8 144 成都体育学院 1、2学期 1年 7.5 128

3.2.4更新教学内容

调查中发现,目前省内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的理论内容主要是以体操绪论、体操术语、基本体操、保护与帮助和体操教学为主,部分高校增加了体操健身指导和体操比赛的欣赏等新内容,绝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安排团体操的理论内容,体操动作的技术分析也只有少数高校还在上,所以南京体院有必要根据社会和学校体育的发展需要调整体操普修课理论教学内容。

根据调查,目前中学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的部分体操技术动作(表12),没有被南京体院体操普修课教学大纲所纳入,出现了学的内容学生用不到,而需要用的内容学校又没有教的现象。所以,我们要根据社会需要和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合理调整体操技术动作的内容,使学生通过体操课的学习,能够掌握体操的基本技术,满足学校体育教学和社会对体操的要求,养成基本的体操观念和意识,以及运用体操手段科学地锻炼身体,达到健身的目的。

表12 南京体院体操普修课所缺少的中学体操技术动作

技巧:兔跳、向侧滚动、俯撑挺身滚动、摆越和全旋、后滚翻推手起成蹲立(男) 单杠:骑撑单挂膝后回环(男)、右腿骑撑,右腿同侧摆越,同时向右转体90°下、 悬垂摆动后摆下

双杠:支撑前摆向内转体90°下、杠中正立,手握前杠跳上成坐撑,两腿侧摆越

后杠成正俯撑(女)、外侧坐向内转体90°同时后腿跪杠,另一腿后举成正跪撑(女)、一腿后举正单膝跪撑——后摆下(女)

3.2.5加强学生的体操教学能力培养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大部分要从事教学工作,教学能力是他们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能力。体操教学能力带有综合性,表现为多种能力的协调活动,包括口令指挥能力、动作示范能力、讲解能力、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保护与帮助的能力和教学设计的能力等,这些体操教学的基本能力是相互联系的,必须通过有效的训练和培养才能获得。

7

比较上一轮的体操普修教学大纲,现在的大纲由于教学时数的锐减,把学生准备部分教学实习和体操技术教材教法教学实习的内容删减掉了,而且这两个内容也正是培养学生体操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相比较体操教学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加强,反而减弱了。所以,近几年学生的体操教学能力在减弱,这与教学实习内容的删减有直接的关系。在对学生进行的是否需要加强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的调查中发现,有44.8%的学生认为非常需要,39.5%的学生认为比较需要,13.2%的学生认为一般需要,只有2.5%的学生认为不太需要。在对实习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的调查中发现,有73%的教师认为要提高学生的教法运用能力,有%的教师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60%的教师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讲解能力。所以,南京体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有必要增加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的手段,进一步加强学生体操教学能力的培养。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南京体院体操普修课,除了少数轻器械体操的数量和质量外,其它体操器械和体操教学场地都能较好地满足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的需要。

4.1.2体操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目前还没有教授,没有博士,只有3名硕士,职称层次和学历层次还不够高。

4.1.3体操课内容多,动作难度大,目前学时略显不足。

4.1.4体操普修课理论内容和技术内容没能很好地和社会及学校体育接轨,出现了学的内容用不上,要用的内容却没有学的现象。

4.1.5南京体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体操教学能力一般。

4.2建议

4.2.1转变传统的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观念,贯彻“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

4.2.2加强体操教师的进修和培训,提高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职称层次和学历层次。

4.2.3适当增加学时,把第二学期54学时增加到72学时,总学时达到126学时,这样就可以增加体操教学实习内容。

4.2.4根据社会需要和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合理调整体操理论和体操技术动作的内容,满足学校体育教学和社会对体操的要求。

4.2.5增加学生准备部分教学实习和体操技术教材教法教学实习,加强学生体操教学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张永虎.我国体育院校体操普修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5(5):-93.

[2] 化洪斌.体育院系体操普修课程创新构想[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报

2008.8(8):85-90.

[3] 荆光辉,孙定福,郑烨.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体操教材内容变更

8

与设置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3(3):28-30.

[4] 周卫.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改革的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究

2007.6(2):-92.

[5] 谭长青,童昭岗.体育院校体操普修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

报,2006.10(10):1406-1408.

[6] 刘静.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

2005.2(2):245-247.

[7] 邓国忠.构建体操与人文、健康相融合的体操课程新体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

报,2006.1(1):101-103.

[8] 赵兴.素质教育观下的普通高校体操监狱改革的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

报,2006.5:77-79. [9] 王美红.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改革的对策研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

报,2007.5(10):97-100. [10] 王赞,郝庆威,孙立平.沈阳体育学院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研究

[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6(12):84-86.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