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学风建设的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与分析

基于学风建设的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与分析

来源:爱玩科技网


基于学风建设的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与分析

[摘 要] 学风建设是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对某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现状调查分析发现,目前高校在学风建设上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主动性不强、缺少规划;课堂学习状态不佳,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不够充分;对待考试的态度不端正;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学术科研氛围不够浓厚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应加快采取建立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和联动机制,营造良好的学风建设氛围,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强化校园学风建设。

[关键词] 学风建设;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与分析

一、学习状况调查概况

(一)调查方法

调查以某高校在校本科生为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形式的抽样调查方法,共发放问卷4710份,回收有效问卷4592份,有效样本回收率为97.49%。调查问卷共设计48个问题,其中单选题37道,多选题9道,主观题2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充分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对调查所获数据,运用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二)样本特征

将所获样本依据性别、年级、政治面貌、家庭是否困难、在校任职、专业和学习成绩在班级所处水平等指标进行分类汇总,可知调查样本的基本特征:第一,女生所占比重略高。有效样本中男生1948人,女生24人,分别占42.4%和57.6%,男女比例为1:1.36。第二,年级构成合理。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年级分别占32.6%、29.4%、24.4%和13.6%,结构合理,有代表性。第三,政治面貌以团员为主体。团员所占比重为78.6%。党员占比为14.8%。第四,贫困生所占比例适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占比重为39.3%,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比为60.7%。第五,学生干部与普通同学占比基本持平。担任班级、学院和学校学生干部的同学占46.6%,普通同学占53.4%。第六,专业涵盖经、管、工、法、文、理、医学、艺术等学科门类的52个本科专业。第七,被调查学生学习成绩在班级处于不同水平。在班级中处于前30%的学生占29.3%,中等水平(班级排名为40-60%)的学生占24.6%,成绩较好(前10%)和稍差(后30%)的学生分别占19.8%和7.4%。

二、调查对象学习状况分析

(一)整体学习状况

1.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个人兴趣、学习氛围和教师的

授课水平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三个主要因素,三者样本数分别占总样本的52.8%、29.0%和11.8%;教学设施和其他因素也对学习有一定影响,但是重要性略低,两者仅占6.5%。

2.学习中遇到的主要问题。63.7%的学生认为缺乏学习动力,厌学,为考试而学是当前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49.5%的学生认为浮躁不踏实,考试前突击复习是主要问题;47.0%的学生认为教学质量一般,没有学习、学术氛围是主要问题;此外,创新性不强,轻实践能力;学习纪律意识弱,迟到旷课现象严重;易受外界引诱,迷恋上网游戏也是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三者占比都在30%以上。

3.最吃力的科目。42.2%的学生认为高等数学是最吃力科目,其次是专业课和外语,选择这两个科目的学生分别占21.8%和20.2%,而选择专业基础课和其他科目的学生较少,分别占14.8%和1.2%。

(二)调查对象的学习规划

1.学习目标。调查显示,当前多数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其中为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占29.0%,为取得英语、计算机证书的占24.3%,为获取专业资格证的占21.6%,为成为单科状元的占12.8%,而学习仅仅是为了不挂科的学生占8.0%。

2.对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态度。55.8%的学生认为感兴趣就参加,25.3%的学生认为要积极参加,13.9%的学生认为非强行规定就不参加,而从不参加的占5.0%。

3.想学的技能或想考的证书情况。有想学技能或想考证书的学生占98.3%,没有这一想法的学生仅占1.7%;在想学的技能和证书中,专业资格证书成为多数学生追捧的对象,选择它的学生占41.1%,占比最高;其次是英语,占比为35.9%;也有部分学生选择了计算机和非专业资格证书,两者分别占14.0%和7.3%。

4.是否准备考研。调查显示,认真考虑过是否考研这一问题的学生占95.5%,没考虑过这一问题的学生仅占4.5%;在认真考虑的学生中,确定不考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为26.7%,不一定考的学生占比次之,为25.6%,确定要考和初步打算要考的学生分别占23.3%和19.9%。

(三)对教学管理的评价

1.对目前课程设置的评价。分析调查结果可知,19.7%的学生对学校的课程设置较满意,38.3%的学生比较满意,32.2%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一般,而不满意和没感觉的学生分别占8.7%和1.1%,人数较少。总体来看,有58.0%的学生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满意。

2.对使用教材的评价。调查显示,认为教材内容很好的学生占调查总数的

31.7%,认为个别教材内容陈旧落后的占34.4%,认为教材与老师授课内容关系不大的占27.6%,而认为不需要教材的占6.3%。由此来看,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使用教材的管理。

(四)对形成良好学风的建议

调查学生对形成良好学风的建议:一是从学生自身做起。认为加强学生自身素质是形成良好学风的关键,选择这一选项的学生调查总数的65.1%,占比最高。二是提高师资水平。认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授课水平是主要措施的占62.9%。三是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供一个优雅的学习环境,占比为49.4%。四是加强学生管理,严肃课堂纪律和考勤,选择这一项的学生占比为48.8%。五是加强学术交流,多开选修课和讲座,占比为45.0%。三、影响学风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主动性不强、缺少规划

调查中尚未制定阶段性学习目标的学生占26.5%,在制定阶段目标的学生中,未实施者占总数的43.2%;调查结果显示,学习过程中,需要督促的合计占61.8%,这说明多数学生学习主动性还需进一步提高。加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管理引导与课后的思想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部分学生课堂学习状态不佳

从出勤率、课堂表现和师生互动情况三个方面考察:30.50%的学生对旷课持无所谓的态度,经常有逃课行为的学生占调查对象的16.9%;有50.2%的学生在课堂上做过与学习无关的事(7.4%的学生经常做),课堂上极少参与互动的学生占21.9%,从不参与互动的学生占到了6.7%。

(三)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不够充分

在课余时间安排的调查中,排在前两位的是上网和闲聊,学习只占到了第三位,有18.5%的学生平均每天课余学习时间不到1个小时;课余时间偶尔去图书馆或教室上自习的学生占47.4%,没去过的学生占9.9%;偶尔不交作业和作业完成不认真的学生占14.7%;每学期一本课外书也不看的学生较多,占10.9%,看1-3本书的学生占41.2%,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自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四)部分学生对待考试的态度不端正

平时不注意学习,只靠考前突击过关的学生占调查对象的35.9%,懒散松懈对成绩无所谓、平时不学习只靠打小抄的学生占16.6%。考试中有过作弊想法但没有行为的学生占38.7%,有过作弊行为的学生占比为23.1%,其中经常设法作弊的学生占3.9%。可见,部分学生对待考试的态度不够端正。

(五)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学术科研氛围不够浓厚

一是学生学习实践和科研活动的参与面还不够广,有相当部分学生的专业能力、科研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都比较薄弱;二是教师参与学生学习实践和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不够高,指导学生参与课外学习及科研活动的力度不够,导致部分学生对科研缺乏兴趣和必要动力;三是校园文化的学术底蕴不浓厚,学生搞科研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够强,因而科研质量不够高,甚至个别学生的科研作品抄袭现象严重,影响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

四、强化学风建设的对策建议

优良的学风是明确的学习价值取向、端正的学习态度、严格的学习纪律、刻苦的学习精神、科学的学习方法等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综合体现,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锻炼学生意志品质、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自主创造性、引导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塑造高校品牌形象的必要条件。因此,针对当前部分高校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此强化学风建设。

(一)建立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从狭意上讲学风建设是学校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在校学生的学习价值取向、治学精神、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和学习考核诸方面施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日常管理活动。优良学风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精心培育,所以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长效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建立长效机制。要把学风建设作为学校加强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纳入到各年度的工作计划之中,持之以恒,长抓不懈。

(二)建立各部门学风建设联动机制

学风建设是一项立体工程,不仅是学生管理部门和教学部门的常规工作,也是学校各级领导必须高度关注的重要工作;学风建设不仅是以学生为对象的工作,也是和教风、机关作风、乃至校风建设整合在一起的工作;学风建设不仅要抓考风、抓学习纪律这样一些环节,还关系到教学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更加广泛的内容。要建立健全校院两级学风建设组织机构,完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建立起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紧密配合,学校领导、教师、员工、学生全员参与,共同努力的学风建设联动机制。要齐抓共管、一以贯之、标本兼治,才能真正取得学风建设的实效。

(三)营造良好的学风建设氛围

校园内浓厚的学习氛围具有渗透、感染作用,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润物无声的熏陶,能起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效果。一要加大宣传,让师生充分认识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二要以大型学术活动和文体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文化活动的层次、品位,形成蓬勃向上、探索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整个校园的指示刺激水平和学生的兴奋水平;三要树立典型,挖掘学

风建设中先进的集体、优秀的学生和教师,广泛宣传,发挥榜样引领的作用。同时,学校应加大投入,美化校容校貌,扩大图书馆和网络服务的软硬件设施功能,教室、自习室等所有可供学生自学的场所都应最大限度的开放,让学生对他们的服务和管理更满意,让学生们读书、借书、上网学习更容易、更方便。

(四)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

学工队伍要深入学生,贴近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作好学生个体的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工作,重点解决学生学习没有动力、目标不明确等问题,指导和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规划。建立与学生学习有关的约束、激励和引导机制,通过严明学习纪律,规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使学生的学习由他律逐渐转化为自律,形成学生自觉的行为模式;通过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和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风建设与教风相辅相成,而教师是教风的主体,要加强师德建设、完善学生评教、严格质量监控、实施岗位培训、树立优良教风,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第一,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发现和掌握学生的特点和优点,合理计划实施各个教学环节和教育过程,做到因材施教;第二,不仅做好经师,更要做好人师,树立为人师表的理念,对学生学习提出积极合理的建议和要求;第三,提高和完善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和品质,增进师生交流与沟通,加强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管理。

(六)学风建设要分层次实施

年级不同、入学层次不同的学生,学风建设的标准、内容和重点都不同,对一、二年级学生要加强大学学习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引导,使其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要指导高年级学生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学习计划。针对入学层次不同的学生,要用合格人才、优秀人才、创新人才的分层次培养目标指导具体的学风建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