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七年级语文上学期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试题及答案

来源:爱玩科技网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测试卷

满分120分

一、语言运用(60分)

1.书写:请从下列各句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两句写到田字格中。(6分) (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组是(4分)( C ) A.诱惑(yîu) 凝视(nínɡ ) 嶙峋(xún) 目眩(xuàn) B.茁壮(zhuï) 伫立(zhù) 虬龙(qiú) 撤销(châ) C.猝然(zǔ) 论语(lún) 湛蓝(zhàn) 唱和(hâ) D.竦峙(sǒnɡ) 骸骨(hái) 峰峦(luán) 静谧(mì) 3.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4分)( C ) A.贮蓄 梦寐 嫩芽 匿笑 B.缥缈 炫耀 赏赐 陛下 C.笑柄 敖然 宽恕 憔悴

D.海域 喧嚣 喑哑 狩猎

4.关于作品、作家、朝代(或国别)搭配不当的一组(4分)( B ) A.《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沈复——清代文学家 B.《论语》——孔子——春秋时思想家、教育家 C.《聊斋志异》——蒲松龄——清代文学家 D.《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作家

5.指出下列句子判断不正确的一项(4分)( A )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排比)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排比,比喻)

C.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拟人)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对偶)

6.下面一段空白处,应该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4分)( C )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尊敬,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__________。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④③①② 7.在原题上修改病句:(4分)

(1)是否具有团队精神,是衡量一个球队优秀的标准之一。

(2)春天的西湖是个旅游的好季节。

8.名著填空(4分) 《繁星》《春水》是 代著名作家 的诗集,它是诗人在印度诗人泰戈尔《 》的影响下写成的,在诗集中,她把 视为最崇高最美好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

9. 请写出出自《童趣》一文中的两个成语:(4分)

(1) (2) 10.补全成语:(4分)

(1)千里之行 (2)一言既出 11.古诗文填空(18分)

(1)《论语》论述学和思关系的句子是 , 。 (2)唐朝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给

人春天般的温暖,被誉为千古名句。东晋才女谢道蕴的咏雪佳句“ ” 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3) ,小桥流水人家。

(4)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一诗中,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 。

(5)唐朝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直接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6)《观沧海》一诗中,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 , 。 (7)《龟虽寿》一诗中千古传诵的名句是 , 。 , 。

(8)晏殊的《浣溪沙》中“ , 。” 两句,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

二、阅读(60分)

(一)阅读刘义庆的《陈太丘与友期》一文,并请回答文后问题。(3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

中, , ;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1.把文中划横线部分的内容写在下面:(8分)

12.解释加点词语:(8分) (1)期日中 (2)相委而去 ..(3) 下车引之 (4) 入门不顾 ..13.翻译句子:(6分)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4. 本文正文与标题不般配,你觉得拟什么题目更合适呢?(3分)

15.文章结尾写“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是否失礼?为什么?(3分)

16.请写出一条关于诚信的名言。(4分)

(二)阅读选文,回答11—17题。(28分)

女教师的47个吻

①查(zhā)文红,从上海自愿来到安徽省砀(dàng)山县曹庄镇魏庙小学,当一名不拿一分钱工资的“编外教师”。开学第一天,当她兴致勃勃走进教室时,家长和孩子一看教师是个上海人,都用一种不信任的眼光看她。有的家长竟带着孩子离去,转到另外的班。这当头一棒把查文红打得摸不着头脑。她找到校长,问是怎么回事。校长道:“我们这里上课都是用土话,家长和孩子担心听不懂你的普通话,所以跑了。”

②查文红感到委屈,但她还是硬撑着上完了第一节课。下课时,一名学生用土话问她:“老师,‘狠狠’还来吗?”查文红没听懂,便问道:“‘狠狠’是什么意思?”学生们哄笑了,一个小男孩不客气地说“‘狠狠’就是‘狠狠’,你连‘狠狠’都不知道,还来教我们吗?”教室里再次爆发哄堂大笑。查文红有些恼火,但她不便对刚进校门的一年级孩子说什么,便又去问校长:“‘狠狠’是什么意思?”校长笑着说:“这是我们的土话,就是下午的意思。”“这校孩子怎么教?”查文红激动地说:“我热爱我的事业,自愿来当一名编外教师,就是想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为农村孩子做点什么,可他们„„”校长表情有些凝重,叹了口气说:“以前来了几个教师,都没坚持几天就走了,送给你这几个看看,你再想想吧!”

③查文红回到宿舍,展开了那张纸,一首诗呈现在眼前: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

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 那凛然的正义,

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 那博大的胸怀,

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 那永恒的炽热,

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④这不是总理的那首《仰望星空》吗?此时读起来又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就像温总理说的那样: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她想到农村的落后与闭塞,如果这些孩子长大后还只晓得“狠狠”,他们将永远走不出这贫瘠的土地,也将永远不能与外界对话沟通。此刻,她明白了老校长的用意。

⑤她决定倡导用普通话教学。为了让学生首先能听懂她讲课的语言,然后学会讲普通话,她开始刻苦学习当地土话,一有机会便向村民们学习。上课时,她总先用普通话讲,再“翻译”成学生能听懂的土话。在她的推动下,普通话渐渐成了校园里“时髦”的语言。

⑥查文红为了让启蒙阶段的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通过讲故事与编顺口溜的方式进行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高涨,期末考试时,全班的语文成绩平均达到了91.87分,名列全镇第一。家长们闻讯,纷纷买来鞭炮,来到学校放了起来。一位家长激动地说:“这么好的成绩,我们多年没见过了,感谢查老师!”面对此情此景,查文红激动得哭了,她庆幸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⑦春节已经临近,学校照顾查文红,让她把剩下的课集中讲完,好早点儿回家过年。孩子们听说老师要走,心里都很难过,竟不能集中精神听课。查文红有些生气,正要批评他们,一个名叫丁丽的小女孩站了起来,很失落地说:“老师,你不走行不行?”

⑧“不行啊,老师要回家过年。”

⑨“那你到我家过年,行吗?”

⑩“不行,因为上海的家里还有一个姐姐正等着老师回去呢。” ⑪听到这里,小丁丽哭着说:“那,那你亲我一下好吗?”

⑫查文红眼圈红了,走过去亲了亲小丁丽,止不住流下泪来。这时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站起来,都说:“老师,你也亲亲我吧。”于是,班上47个学生,她一一亲到。亲完最后一个学生,全班同学放声大哭起来。孩子们觉得,查老师这一去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⑬47个孩子一起大哭,那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哭声传出,全校师生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纷纷跑了过来,附近的村民也闻声从家里赶来了。哭声是如此具有感染力,一时间全校学生都哭了,面对如此感伤的场面,一些老师和村民也不知不觉地流下泪来。

⑭“那惊天动地的哭声,我从未听到过,至今还在我心中回荡,这一辈子我忘不了那感人的哭声。”查文红每忆及此,还是感动得双眼湿润„„

工 (原文有改动)

15.理清选文思路,补全情节。(6分)

16.研读选文第⑥段中画“ ”线的句子 ,概括回答出查老师付出了哪些“努力”,

又得到了怎样的“回报”。(4分)

17.选文第⑫段画“ ”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8.诗歌在选文中有怎样的作用?(3分)

校长赠诗 深受感动 回家过年 吻别学生 19.请指出《仰望星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3分)

20.你认为查老师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4分)

21.查老师的到来,使她的学生们有哪些变化?学生的变化将对他们自己的生活

有什么影响?(4分) 答案 CCBAC

“陈元方斥‘父友’”或“陈元方护礼”。

15.

等待录取通知书的那个夏天

那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一个夏天。

我的高考成绩很不理想,仅高出本科录取线3分。如果幸运垂青我,我会走进大学的校门,而一旦稍有闪失,我就会名落孙山。

我的忐忑在逼人的暑热里不断发酵、膨胀,我开始失眠。

父亲常年在外,有一天,他突然出现在我面前。“陪爸爸到乡下转转吧。”父亲说。我不大情愿,但又不愿让父亲失望。 我们骑着车,穿过郊区……

父亲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总骑在我前面。我们到了一条河边。说是河,水却枯了,裸露的河床是一片开阔的沙滩。对岸一片树林,蓊蓊郁郁的。父亲说:“咱们到那儿乘凉。”沙子被日头烤得炭一样烫,脚刚踏上去,就被烧得跳起来。

我唏嘘着,下意识地调转车头。父亲说:“都大男子汉了,还那么娇气?”说着,自顾在前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虽吃力,却沉稳。我无奈,只得跟随。脚上的感觉渐渐只剩下了热,后来,连热也没有了,只有麻木。半个小时后,父亲上了岸,我还有段距离。我不能不钦佩父亲。父亲向我招手,给我加油。我也上岸了,一霎间,我有点儿想哭。

树林的确是个好地方,阴凉很厚,而且有风,把疲惫一点点地舔了去。坐下来扳起双脚,才知父亲和我都有了轻微的灼伤。父亲说这算个什么呀,他小时候天天就这样光脚跑,一点儿事没有。但是父亲还是从附近掐了一些草,揉碎了,敷在我的脚上。 父亲说:“现在感觉怎样?”

我笑了笑。我很久没有这么轻松地笑了。

父亲说:“再难的事,一咬牙,也就挺过来了。”①

休息了一阵后,父亲还未尽兴。我们骑上车,又启程了。

这次,我们进了一片农民收摘后的果林。父亲说:“这树上肯定还有果子,你能给爸爸摘一个解解渴吗?”我点点头,很快发现了一个果子,但长得很高。我不怕,脱下鞋子爬树。爬到了粗大的树杈上,再爬,树枝越来越细,心里越来越虚。我不能再爬了,但我多想把果子摘下来。这时,父亲在下边叫我:“下来吃果子。”我循声望去,父亲的手里竟托着好几个果子!,我爬下树,心灰又自惭。父亲拍拍我的头:“长果子的树不止一棵啊,总有适合你摘的。”②

第二天,父亲走了,我的心情却好了很多。我开始冷静地想一些事情,心中渐渐踏实了。 一段日子后,父亲又回来了。父亲拎着网,说:“咱们去河里捉鱼吧。”父亲过去捉鱼捉得上瘾,只是这些年调往异地,少有闲暇,很少下河了。

我们沿着过去经常捉鱼的河岸走着。该下网了,可父亲不下。父亲说:“走,往上游走。”这是我极熟悉的一条河,却又是我极陌生的一条河。古朴的桑树、老槐,一人高的藤草,和愈来愈分不清路的小径。水清得像空气一样透明,螃蟹在临水的洞口和水中的石块上悠然地爬行…… 我有些沉醉了。

父亲说:“多走几里路,不一样了吧?”③ 我使劲点点头。

忽然,父亲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递给我。

我接过来,意外的惊喜让我一下子手足无措,幸运之神站在了我这边!

父亲说:“祝贺你,孩子!以后,还要走得再远一些,像这河,追求无止境啊。” 12.认真阅读文题,想想看,你从文题中得到了什么?(回答两点即可,2分)

13.本文围绕“我不愿让父亲失望”而陪父亲到乡下转转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 ,第二件事是 ,第三件事

是 ;这三件事叙写了“我”在父亲的诱导下 的过程。(4分)

14.文中加点的“厚”和“舔”这两个字,在用字炼意上非常讲究,请分别揣摩其妙处(3分)。 厚: 舔:

15.文中加横线的三句话,是父亲对“我”饱含深意的教育和启发,第1句话告诉我 ,第2句话告诉我 ,第3句话告诉我 。(3分)

16.朱自清的《背影》与本文都表现了如山的父爱,但父爱的表现形式却不一样,《背影》一文侧重于写父亲为我 ,本文侧重于父亲为我 。(2分)

17.等待不仅仅是一种煎熬,更是一种成长。请围绕等待,写一段80字以内的文字,表达你的见解。(3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1分)

1、请在下面诗句,用你认为最好的字,抄写在横线上。(2分)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女娲wā 称职chân B.滑稽jī 随声附和hâ C.勋章xūn 堕落duî D.虐杀nuâ 竦峙sǒng 3.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漠不关心 B.谈笑风声 C.骇人听闻 D.川流不息

4、修改病句(2分):大家对于新来的同学都很热情和友好。

5、请介绍一部你在本学期来读过的文学名著,至少要包括书名、作者、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等,不少于30字。(3分)

二、古诗文阅读(16) 6、根据课文填空(5分)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江春入旧年。 (2)、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 。 (4)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 。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A、项为之强 强: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 C、吾日三省吾身 三省: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及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于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的地方。(1分) 元 方 入 门 不 顾

9.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2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 ②尊君在不 ( )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尾写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3分) (一)海中变色龙(8分)

①说起变色龙,谁都知道那是描述避役(爬行动物,体长约30厘米,能改变皮肤颜色)。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海里也有变色龙,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章鱼。

②章鱼挺着个圈圈的大肚子,长在头上的腕足在水中随波摇曳,翩翩起舞,远远看去,像一条花在海里翻动,非常美丽。章鱼其实不是鱼,它属于软体动物。

③章鱼和避役一样,皮肤下布满了各种色素细胞,红橙黄绿,样样齐备。它可以利用细胞的伸缩来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便和周四环境的颜色保持一致。

④章鱼遇上敌人,会先施展“变色术”,一会儿变成白色,一会儿变成红色,几种颜色不停地变换,以此来吓唬敌人。如果这招不行,它才会动用自己肚子里的墨囊,急剧收缩身体,喷出墨汁状的“烟雾弹”,把周围的海水染成一片漆黑,趁进攻的鱼儿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之机,逃之夭夭。

⑤当章鱼见到猎物的时候,全身会变成令人恐怖的鲜红色;它用腕足抓住猎物,送到嘴边。章鱼的唾液腺能分泌出高效麻醉液,很快将猎物麻醉,然后就可以慢慢享用美餐了。有些海洋公园利用章鱼给游客表演。只见它忽而萎缩成一团,忽而伸展开来,腕足不断摆动,摆出各种姿势,同时还不停地变换体色,让人们欣赏它那绝妙的变色术。

⑥章鱼非常警觉,即便在洞中或礁石下栖息时,也会留两条腕足在外面轻轻摇动。一旦有什么情况,章鱼会立刻警觉起来,或躲避得更深,或用腕足牢牢缠住对方,把它缠死或毒死。

⑦雌章鱼可以称得上是海洋动物中的慈母,一产卵后,便不吃不喝,精心孵化小宝宝。在此期间,它不准其他任何动物靠近,即使章鱼爸爸不小心进入,也会被毫不留情地咬死。平时,章鱼妈妈会用腕足轻轻翻动孵粒,并从肚子里的“口袋”中喷出水来逐个给孵冲洗,使它们获得充足的氧气,并保持清洁。当小宝宝出世后,章鱼妈妈一般会因饥饿和劳累,辛苦地死在子女身旁。

⑧章鱼中的“巨人”大王章鱼,其腕足可长达18米,是异常凶猛且好战的动物,在海中称王称霸。它不仅四处追逐鱼虾,而且经常自相残杀,甚至时常偷袭渔船,或将船拦腰斩断,或用大大的腕足冲上渔船抓住人,吞入口中,然后迅速消失。因而.渔民们称它为“海底恶魔”。 12.为什么把章鱼称为“海中变色龙”?(2分)

答: 13.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2分)

答: 14.请你用简洁的文字概括第③段的内容。(不超过10个字)(2分) 答;

15.文中第⑥段加点的词语“有什么情况”指的是什么?(2分)

答:

(二)(15分)

①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亲早逝,她是他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②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了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③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稍一犹豫,10岁的他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④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临床上的妹妹微笑。手术完毕后,男孩声苦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⑤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做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⑥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⑦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⑧医生微笑着,充满耐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人每人活50年!”

⑨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同别人平分生命,即使亲如父子,恩爱如夫妻,又有几人能如此快乐如此坦诚如此心甘情愿地说出并做到呢? 16、给上文标一个合适的题目: (2分)

17、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概括回答。(4分) 答: 18、第⑦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男孩”眼中为什么会“放出光彩”?(3分)

答: 19、文中的“男孩”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答:

20、第③段中说,男孩“经过一番思考”。根据上下文,发挥合理想象,具体描写出男孩的“一番思考”的内容来。不超过100字。(4分)

答: 姓名: 班级: 四、作文

题目:我二十年后某一天的日记

要求:(1) 想像丰富,情节合理;(2) 语言准确、语句通顺;(3) 书写整齐、干净; (4) 600字左右。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100 200 答案 1、略 2、D 3、B

4、“对于”改为“对” 5、略、

6、(1)、海日生残夜 (2)、小桥流水人家 (3)为有源头活水来。(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7、A、通“僵”,僵硬。 B、通“悦”,愉快。C、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8.元方/入门/不顾 9.1)约定 2)通“否”

10.过了中午还没有来。太丘就不再等候走了,离开后那朋友才来。 11.开放性试题

12.因为章鱼的皮肤能像变色龙那样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颜色。 13.形象地说明了章鱼的外形特点,表现了它“软”体特性。 14.章鱼变色的生理机制。(意思对即可) 15.遇到敌人来袭击

16、平分生命(只要合文意即可)

17、给妹输血的行动,和妹妹平分生命的言行。

18、神态和语言描写;听了医生的话,知道了输血不会死,而且妹妹也有救了。 19、勇敢、无私,富有爱心和献身精神;

20、抽血要牺牲自己生命,不抽妹妹会死,宁愿自己死,要让妹妹活,决定抽自己的血。(合理即可,要求语句通顺,想像合理)

七年级语文上期末考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其中,试题142分,卷面8分)

亲爱的同学,七年级的上学期快要结束了,想检验一下语文学得怎样吗?请你认真解答下列问题。要坚信:真情的体验、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创新永远是最有价值的!

_________老师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1、请将下列词语写在方格内,看谁写的漂亮。(3分)

盘虬卧龙 水波粼粼 苦心孤诣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擎天qínɡ 枯涸 hã 炫耀xuàn

B、泯灭mǐn 霎时shà 称职chân

C、猝然cuì 静谧mì 栖息qī

D、肥硕 shuî 匿笑nì 唱和hâ

3、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3分)

(1) 我先是缀泣了一会儿。

(2) 请求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3) 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4) 这布是华丽的!景致的!无双的!

应改为 应改为 应改为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都能用其它词语替换,请你写在括号里,替换的词语可

以不限于一个,但要尽可能准确。(2分)

(1)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 )品味?

(2)这也真够滑稽( ),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5、本学期,我们通过语文课,接触了许多文化名人,你最喜欢哪一位?为什么?(3分)

6、寒假即将来临,这是读书的大好时机。下面是一张好书推荐卡,请你向大家推

荐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5分)

好 书 推 荐 卡 时 间 2003年元月 作 品

作 者

国 别

作品的

主要内容 我读后 的感受

7、晚饭后,一家人在看央视新闻联播,有电话找正在上初一的儿子王诚诚。妈妈只

听到诚诚说的话,却想象不出对方说了什么。请你发挥想象,在空格里填上对方

说的话。(4分)

诚诚:喂,小莉,你好!„„你说吧。

对方:

诚诚:不是吧,怎么会是这样呢? 对方:

诚诚:哦,原来是这样。我知道了„„再见。

8、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句子。(4分)

(1)余忆童稚时,能 ,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

理。

(2) ,江春入旧年。

(3) ,浅草才能没马蹄。

(4)明月别枝惊鹊, 。

9、根据要求默写。(6分)

(1)《〈论语〉十则》里有关于学习方法的内容,哪一种方法对你的学习很有启发?

请你写出来: 。

(2)默写《春》一文中形容野花满地的句子:

(3)请在横线上写出你课外掌握的诗句: , 。

二、阅读。(54分)

(一)一棵大树(19分)

从前有一棵树,她很爱一个男孩。每天,男孩都会到树下来,把树的落叶拾起来,做成一个树冠,装成森林之王。有时候,他爬上树去,抓住树枝荡秋千,或者吃树上结地果子。有时,他们还在一块玩捉迷藏。要是他累了,就在树荫里休息,所以,男孩也很爱这棵大树。

树感到很幸福。

日子一天天过去,男孩长大了,树常常变得孤独,因为男孩不来玩了。

有一天,男孩又来到树下,树说:“来呀,孩子,爬到我的树干上来,在树枝上荡秋千,来吃果子,到我的树荫下来玩,来快活快活。”

“我长大了,不想再这么玩。”男孩说,“我发娱乐,要钱买东西,我需要钱。你能给我钱吗?”

“很抱歉,”树说,“我没钱。我只有树叶和果子,你采些果子去卖吧,卖到城里去,就有钱了,这样你就会高兴的。”

男孩爬上去,采下果子来,把果子拿走了。

树感到很幸福。

此后,男孩很久很久没有来。树又感到悲伤了。

终于有一天,那男孩又来到树下。他已经长大了。树高兴地颤抖起来,她说:“来啊,男孩,爬到我的树干一来荡秋千,来快活快活。”

“我忙得没空玩这个。”男孩说,“我要成家立业,我要间屋取暖。你能给我间屋吗?”

“我没有屋,”树说,“森林是我的屋。我想,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来做间屋,这样你会满意的。”

于是,男孩砍下了树枝,背去造屋。树心里很高兴。

但男孩又有好久好久没有来了。有一天,他又回到了树下,树是那样的兴奋,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过了一会,她才轻轻地说:“来啊,男孩,来玩。”

“我又老又伤心,没心思玩。”男孩说,“我想要条船,远远地离开这儿。你给我条船吗?”

“把我的树干锯下来做船。”树说,“这样你就能离开这里,你就会高兴。”

男孩就把树干砍下来背走,他真的做了条船,离开了这里。

树很欣慰,但心底里却更难过。

又过了好久,男孩重又回到了树下,树轻轻地说:“我真抱歉,孩子,我什么也没有剩下,什么也不能给你了。”

她说:“我没有果子了。”

他说:“我的牙咬不动果子了。”

她说:“我没有树枝了,你没去荡秋千。”

他说:“我老了,荡不动秋千了。”

她说:“我的树干也没了,你不能爬树。”

他说:“我太累,不想爬树。”

树低语说:“我很抱歉。我很想再给你一些东西,但什么也没剩下。我只是个老树墩,我真抱歉。”

男孩说:“现在我不要很多,只需要一个安静地方坐一会儿,歇一会儿,我太累了。”

树说:“好吧。”说着,她尽力直起她的最后一截身体,“好吧,一个老树墩正好能坐下歇歇脚,来吧,孩子,坐下,坐下休息吧。”于是男孩坐在了树墩上。

1、大树爱这个男孩,一生为男孩做了哪些奉献?(4分)

2、男孩后来长大了,老了,可大树仍然叫他“孩子”,为什么?(2分)

3、文中加点词语“树高兴地颤抖起来”中“颤抖”一词用得好吗?为什么?(3分)

4、男孩童年是爱大树的,长大后,他还爱大树吗?说说你的理由?(3分)

5、大树每次为男孩做出奉献,心里都感到“高兴”“欣慰”,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3分)

6、请你为这篇文章补上一个富有深意的结尾。(4分)

又过了好久,男孩重又回到树下。

(二)深闭的园子 (18分) 戴望舒

五月的园子

已花繁叶满了,

浓荫里却静无鸟喧。

小径已铺满苔藓,

而篱门的锁也锈了—— 主人却在迢遥的太阳下。 在迢遥的太阳下, 也有璀灿的园林吗?

陌生人在篱边探首, 空想着天外的主人

(写于20世纪30年代)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

苔藓( ) 迢遥( ) 璀灿( 。 )

2、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废园?(3分)

3、 诗歌的语言是凝练生动、意蕴丰富的,阅读中,要善于抓住关键的字或词加以品位,体会其中的诗情画意,请在诗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生动的字或词加以品析,说说它好在哪里?(4分)

我认为用得最生动的词是 。因为:

4、 读诗离不开想象。这深闭的园子,花繁叶茂,生机盎然,主人是谁?一个陌生人在篱边探首。请你发挥想象,这个陌生人此时心理活动怎样?(50字左右)(4分)

5、 仿照诗的第一节,续写句子。(4分)

十月的林子,

(三)陈太丘与友期(17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期日中 (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 (4)尊君在不

2、 解释下列每组词的意思,比较异同。(3分)

太丘舍去 尊君在不

舍 君

又渐如高舍 君与家君期日中

则是无信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3、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 友人的“无信”“无礼”表现在哪些地方?友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3分)

5、友人已认错了,元方仍“入门不顾”,这是否也是“无礼”?说说你的理由。(3分)

三、作文。(55分)

礼物,可以传达情感,可以奖赏成功,可以纪念物事,也可以表达特殊的意味„„。我们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收到或送出礼物,并在其中体会到各种人生滋味。请围绕“礼物”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一、1、抄写正确,字体端正得3分。 2、C 3、缀改为啜 撒改为撤 景改为精 4、(1)留连、留恋、回忆 (2)荒唐、可笑 5、略 6、略 7、想象合理,前后连贯即可 8、略 9、略

二、(一)1、奉献了果子,让男孩去卖钱;(2)奉献了树枝,染个男孩去建屋;(3)奉献了树干,让男孩做船离开了故乡;(4)奉献树墩,让男孩坐着休息 2、在大树的眼里,他永远是个孩子。大树想念他,关爱他,宽容他,甘愿为他付出一切,从不希图他回报。 3、好 (1)表现了大树高兴的程度;(2)抓住了大树的特征来写(意对即可) 4、答“爱”或“不爱”皆可,要能自圆其说。 5、联想到母爱的博大、联想到有关歌词、格言„„联想合理即可。 6、略 (二)1、略 2、“浓荫里却静无鸟喧。”“/小径已铺满苔藓,/ 而篱门的锁也锈了—— ” 3、略 4、言之有理即可 5、句式相似,内容连贯即可 (三)1、(1)约定 (2)才

(3)丢下,舍弃 (4)通“不” 2、舍:放弃 屋舍 君:尊君,对人父亲的尊称 对别人尊称,相当于“您” 信:讲信用 真诚,诚实 3、(1)陈元方那年七岁,在门外玩耍。 (2)那位朋友感到惭愧,便从车上下来,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4、“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友人惭,下车引之” 5、言之有理即可。 三、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