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当下我国网络直播的发展及其研究趋势

当下我国网络直播的发展及其研究趋势

来源:爱玩科技网
当下我国网络直播的发展及其研究趋势谢 蓓(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摘 要:时下手机直播成为新兴的移动互联网传播形态,从直播主体到直播内容,再到传播机制,以及相关行业规范滞后所带来的诸多媒介伦理问题等,都成为业界及学界讨论和思考的热门话题。本文从分析当下国内对手机直播的学术研究成果出发,理清网络直播发展研究的动向,并探讨未来对这一领域发展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关键词:网络直播;发展趋势;研究 2016年被传媒业称之为“中国网络一种新型节目形式,因其多元化的直播临哪些法律风险》,其中提出网络直播直播元年”,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已内容和多样化的直播方式在社会上形成行业首先面临的法律风险是经营资格或达1.86亿,网络直播平台也成为投资新了一股收视热潮,形成了独特的发展特网络表演经营单位的经营资格问题,然“风口”,仅上半年融资金额就已超过点:即时的互动性、弹幕文化、受众的后是直播内容失范问题。网络直播平台10亿。网络直播从出现到发展至今,其年轻化、极强的网感。”以及其表演者如若涉及直播内容违法、传播平台从PC端逐渐转向手机移动端,朱妍在《传播学视角下网络直播的传违规行为,该网络直播平台以及表演者网络视频直播的门槛逐渐降低,直播主播要素分析》一文中,对网络直播的传播应承担相应主体责任及法律责任。题与观众(粉丝)的交互方式日趋多元要素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网络主播运用郭雁云在《新媒体视域下网络直播化。当前,网络直播平台大致包括三种:个性化内容资源,借助视频互动的传播形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中认为,鉴于网电竞游戏类直播、秀场直播和新闻及生式,通过各类社会化媒体向用户传播信息,络直播平台进入门槛较低,在行业成长活服务类直播,越来越多网络用户乐于满足其获取资讯、释放情绪、消遣娱乐的过程中开始逐渐出现一些存在法律风险接受这一活泼新奇的视频内容传播形式,心理需求,对用户从信息、态度、行为层的直播行为,文化管理相关部门已经逐网络主播队伍逐步扩大,直播内容逐渐面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互联网传媒行业格渐开始加大对其的管理和约束。呈现出细分和专业化发展的态势。局,推动“网红经济”发展。杨胜忠和陈勤的《网络直播行业政1 我国网络直播的发展及研究动向1.2 网络直播行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策走向》认为,“文化部、全国‘扫黄网络视频直播业务、行业发展及管赵梦媛在《网络直播在我国的传打非’办公室及地方文化执法部门,相理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在近两年逐渐成为播现状及其特征分析》一文中,从网络续加入到网络直播行业的监管队列当中,业内热点,在CNKI数据库中以“网络直直播在国内的传播现状、传播特征及发网络直播行业进入了‘管控时代’。”播”为关键词,共检索到中文研究文献展前景三部分展开系统论述,网络直播2 未来网络直播发展的研究趋势608篇,其中,2015年81篇,2016年与其他传播方式相比具有独特的传播优当下,从国家相关部门到各级传统401篇,2017年126篇;研究方向以社势——平台开放性、互动传播的实时性、媒体都在关注直播行业,这对于该行业科领域为主,如行业指导201篇、社科无法“编辑”的现场真实性,获得了越发展大有益处,视频直播行业一定要在基础研究157篇、职业指导52篇、来越多用户接受与推崇。监管和自律中回归理性发展,这样才能研究40篇;涉及学科领域主要有新闻与崔秋霞在《网络直播的模式分析及吸引更多专业人员和研究学者加入。传媒278篇、信息经济相关80篇、中国未来发展趋势》中借助“使用与满足”2.1 完善传播新形态的理论架构政治与国际政治23篇、电信技术20篇、理论剥离出网络直播的几种模式,展望传播学“结构—功能”学派认为,行与地方法制18篇。在对援引率较网络直播的发展趋势及对新媒体的启示。传播的构成要素包含传播者、受众、传高的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后发现,主要研刘朝祥在《网络直播行业发展问题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效果五方面内容。究方向包括以下几方面。及其对策》中指出,“网络直播提供了网络直播也包含这五个要素,对网络直1.1 网络直播的理论特征及业务实新的强大的传播方式,但也存在低俗、播的传播要素进行分析,对于扩展传播践运用暴力等有害信息传播,给我国网络管理学方面的研究、梳理网络直播这个新兴叶玉露在《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综艺带来新的风险。”的网络形态,都具有一定现实意义。节目的现状及发展策略》中指出,“目1.3 网络直播行业相关法规和2.2 把握传媒文化行业发展的新动向前我国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综艺节目作为杨小军和陈建科撰文《网络直播面2016年4月,文化部为加强网络文1THE FOCUS▲聚焦化市场监管下发第25批违法违规的互联网文化活动查处名单,斗鱼、虎牙等多家网络直播平台都在名单之中,这些网站因涉嫌含有淫秽、暴力等内容被有关部门查处。网络直播的兴起对融合发展的互联网文化生态来说,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种新兴的移动传播形态?网络直播行业未来又将走向何方?这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2.3 着力研究网络直播主播准入机制互联网的勃兴使每位持有移动智能终端的人都具备了成为主播的充分条件,但各类网络直播平台目前还缺乏科学合理的主播准入机制,基本上处于“零门槛”状态,这是滋生直播乱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区别于传统媒体中播音员主持人的上岗资格,行业领域内理应设置一系列符合当下网络媒体生态,同时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准入机制,构建健康向上、内容积极、弘扬正确价值观的网络直播环境,这在未来关于网络直播的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2.4 实现新媒体社会管理系统的良性协调目前,网络直播呈井喷式发展态势,在促进互联网文化行业创新、扩大和引领文化消费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部分网络直播平台传媒责任缺失、管理运营机制混乱,部分网络主播以低俗、色情等内容吸引点击,对社会风俗和网络文化造成恶劣影响,危害了传媒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网络直播与其他传播形态相比,有其明显的独特优势,其传播的开放性、用户交互的实时性、无法“编辑”的现场感,得到了新媒体用户的青睐与追捧。网络直播平台在形象塑造、品牌营销、信息传播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但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直播行业仍2然收益模式单一,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对平台实现实时监管较困难,部分直播平台内容浅薄且同质化严重,上述问题都严重干扰了网络用户的使用,并也将大量潜在用户拒之门外,直接影响未来网络直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2.5 为各级互联网发展提供策略支持网络直播行业刚刚兴起,还没有形成成熟、系统的行业规范。国家相关部门已于2016年4月实施发力监管,接下来文化部还将出台一系列加强网络表演管理,在经营主体管理、事中事后监管方面对网络直播表演关键环节进行规范。2016年4月13日时,20多家主要网络直播表演企业负责人联合发布了《北京网络直播行业自律公约》,承诺将对所有主播进行实名认证,对于播出涉政、涉、涉毒、涉暴、涉黄内容的主播,情节严重者将列入黑名单。2016年8月17日,国家在京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就网站履行网上信息管理主体责任提出要求,其中针对网络直播也有明确规定,“加强对网络直播、弹幕等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上线的安全评估。”2016年9月9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重申相关管理规定,要求直播平台表演者必须持证上岗,经资质审核后方可从事直播的内容传播。未来针对该领域的研究将从现有国家、地方法规、直播平台自律等方面入手,理清管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及相关走向,为网络直播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和科学管理等问题提供策略参考。网络直播彻底了传统大众传播的信息交互方式和用户消费模式,为粉丝用户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内容及服务,满足受众多元化信息接收和精神文化需求。网络直播行业的发展趋势十分明显,业内对未来网络直播发展的趋势预测有名人化、商业化、移动化、短视频等。当前,直播平台主要集中于“网红”和“电竞”方面,未来还不止这两个领域,会有很多行业都将通过直播来实现服务,而这正是网络直播领域存在更多商业变现机会的原因。此外,传播技术的发展将促使直播功能和服务升级,平台提供专业、优质内容将是普遍需求,网络信息与直播形式有机结合,势必会改变互联网时代以生活娱乐为主的内容格局,为用户提供精品化、精准化的内容和服务。最后,要降低网络直播平台的违规运营风险,理应加强法规的引导与监督,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针对目前网络直播行业存在的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及在新执行过程中收到的各方反馈,应重点加强网络直播经营主体的监督管理、实时内容监督和主播职业资质准入等机制的建设与规范。参考文献:[1]赵梦媛.网络直播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及其特征分析[J].西部学刊:新闻与传播,2016(8).[2]金侠飞.我国网络直播平台可持续发展方式探究[J].科技传播,2016(6).[3]王江山.透视中国网络直播当前的问题与发展趋势[J].新闻研究导刊,2016(13).[4]朱兵杰.网络视频直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闻世界,2016(7).[5]崔秋霞.网络直播的模式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J].新媒体研究,2016(17).[6]李黎丹.网络直播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J].南方电视学刊,2016(4).[7]严小芳.场景传播视阈下的网络直播探析[J].新闻界,2016(15).作者简介:谢蓓(1980—),女,河南,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网络传播、网络政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