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护理剖析定稿

护理剖析定稿

来源:爱玩科技网


护理专业剖析报告

通辽职业学院护理学院

二〇〇九年五月

目 录

第一部分:专业概况…………………………………3

第二部分:专业剖析…………………………………3

一、专业设臵和专业培养目标…………….3 二、课程体系和结构……………………….6 三、课程实施………………………………………….9 四、教学环节及其管理………………………………10 五、教学基本条件与环境……………………………11 六、校企合作…………………………………………13 七、师资队伍建设……………………………………14 八、学生素质…………………………………………16 九、学生就业与社会声誉……………………………17

第三部分: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8孔令楠

- 2 -

第一部分:专业概况

通辽职业学院护理学院高职护理专业是2004年申报的首批开设专业之一,其前身是有50年办学底蕴的哲盟卫校。2006年被评为院级品牌专业,2008年护理专业被评为自治区级品牌专业。《基础护理

学》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

目前护理学院护理专业共有二个层次,分别是三年制护理、五年制护理。在校班级共57个班,(五年制护理共29个、三年制护理28个)学生总人数2846人。在校班级48个班级,学生人数2346人,目前9个班级在实习基地进行实践学习,实习人数计有500人,期中专任教师17人,其他兼任教师(含折合后)78人。学院目前生师比为29.95:1。本专业自设立以来,获得学院经费投入累计116万余元(2006——2008),2008年招标项目140余万元,但所定仪器设备至今未全部到位;自2006——2008年以来,本专业累计创造效益3000余万元,办学效益良好,招生数量连年稳步提高。 第二部分:专业剖析

一、专业设臵和专业培养目标 (一)专业设臵背景及意义

1.根据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的要求,2015年我国应达到医生:护士=1:1,每千人口医护人员均为1.5,护士的数量应为232.3万,到2015年护士净增103.6万;平均每年净增11.5万,考虑到人口老龄化,社区服务扩大等带来的护理人力需求增长,专家论证,我国实际需要的护理人员应比预测的

- 3 -

数量更多一些(达到1.25倍),2005--2015年我国护理教育的年平均招生数量应在15万左右,护理人才招生数:中专占50%,大专30%,本科1.5%、研究生0.5%。只有按照这种比例进行卫生人力配臵,才有助于改变我国医护比例失调的现状,并有助于缓解护理人力短缺的问题,缩小同国际水平的差距。

2. 据统计,2008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624个,其中医院39个,卫生院192个,社区服务中心114个,其它卫生机构279个。卫生机构共有床位7141张,其中医院有床位4655张。每千人口(常住人口)拥有医院床位1.51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达到1086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425人,注册护士2708人。每千人口(常住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75人,注册护士0.88人。按护士条例规定床位与护理人员1:0.6 来折算,仅通辽市2008年缺口约4500人。因此,内蒙古医疗机构今年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确保临床一线的护士数量,提高护理质量。

3.从近几年的毕业生的分配情况来看,我院的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趋势良好,所以,我院的护理专业的设臵,是符合教学及护理人才市场发展需求的。

(二)专业设臵

护理专业为高职高专类,码630201,分为两部分教学:1—4学期在学校完成理论、校内实验(实训)学习;5—6学期在校外

实践教学基地(医院)完成实训学习,为2+1教学模式。 五年制高职为3.5+1.5模式。

- 4 -

(三)专业办学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1.办学指导思想 依据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理念来建设我院的高职护理专业,形成“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足通辽、面向全区、辐射东北、走向全国。

2.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及较强的专业技能,能够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保健、预防工作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知识结构

(1)掌握现代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够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和常见的危重病症的护理问题。

(2)能够运用护理程序为急危重症病人提供整体护理、监护技能以及有效的健康教育。

(3)了解本专业及各分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能力结构

(1)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广泛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能够学习、思考,具有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阅、计算机应用,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 5 -

(3)具有一定的护理管理能力。 二、课程体系和结构 我们在制订专业教学计划、设计开设的课程时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学校的办学层次、办学条件、办学环境。二是专业课与基础课的比例。三是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四是学生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关系。五是课程设臵要与职业标准相融合,教学内容覆盖国家职业护士资格考试标准。

护理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遵循“三个结合”(即素质教育与技能培养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建立了由公共文化课、公共技能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技能实训课和选修课构成的科学、合理、完整的课程体系。

本专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使课程设臵与职业标准相融合,教学内容覆盖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改进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教学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基本职业素质、岗位就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培养进行构建,使人才培养更好的与临床对接,做到临床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

制定以实训为主体、理论课程依附于实践课程的专业培养计划,探索护理专业的“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但在探索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顶岗实习的概念界定问题。

本专业在2004年成立“护理专业培养实用型人才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课题组,更新观念,优化课程结构。该课题2005年在自治区立项,2008年底已顺利结题。本专业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1.从2004年开始,在进入实习医院前的2个月让学生完全进入

- 6 -

实验室实训学习,让学生有一种完全进入医院的感觉,让实验室成为学生从课堂走向实习医院的过渡区间,对于文化课一部分删除,一部分缩减学时数,医学基础课:缩减总学时,增加实训课,增加学生一切动手操作项目。

2.减少公共基础课和医学基础课学时,淡化学科界限,构建综合性护理课程和增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课程;增加实践课时,早期接触临床。对传统课程进行删减或删除,合并部分医学基础课,增加护理礼仪、形体训练、人际沟通等人文课程

3.在第四学期后8周,共224学时为全部临床实验操作课。就临床上所有护理动手操作项目、临床护理实践工作、表格书写等反复练习,最后进行实际操作、实践考试。每个同学必须单个考核过关,操作考核分数占其期末考试总分的40﹪。强化技能培养,将实训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例调整为1:1,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4.对学生观察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及应变能力的培养加强,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经常与实习基地的护理专家学者交流沟通,举办临床带教教师的培训级经验交流,以便对现有的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大纲及时作出调整,使之更贴近临床,更能接触临床一线的新发展,我院还采取多种授课形式,增加课间见习(延长课间见习时间由原来的一周增加为两周),专业教师带队,把课堂搬到医院、病床,拉近理论与岗位的距离,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5.为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提高临床实际动手能力,在激烈的实习工作中脱颖而出,我院在对即将实习的学生进行操作培训时,制定了严格的“基础护理学”基本操作考核标准,和“内、外、妇、儿护理学” 基本操作考核标准,学生在进入实习基

- 7 -

地前,以实训考试的形式,每一项操作必须达到“操作考核标准”方可实习,安排实习医院。通过这种强化措施,使职业技能型护理人才的培养更加规范化。

6.我院在2008学年,根据我专业有蒙语授课学生的特点,组成了两个“蒙汉双语授课实验教学班”,这两个班级的学生同时进行“汉语基础”和“现代蒙语”的授课,已经进行了2个学期的教学。希望通过同学自身的努力,在毕业时能够同时通过普通话二级乙等水平和蒙语标准音的水平测试,这样不仅为蒙语授课的学生解决了和汉族学生一同上课跟不上的问题,也为内蒙古地区培养了“蒙汉兼通”的紧缺的高级护理人才。该项研究2008年已在自治区立项。

7.应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能力

(1)通过全国英语等级(三级)考试。 (2)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证书。 (3)普通话二级乙等水平以上。

以上证书获取率除普通话证书以外,其他项目目前难以达到80%,原因:一是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尤其五年制学生,过关率几乎为零,二是学院目前无更多的计算机机房提供给学生在课外使用,课堂实训的时间严重不足,学生过级主要通过校外电脑班自学。三是学生对职业资格认识不够。建议学院能够将公众机房开放,供学生课后掌握电脑知识,同时应加强对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的宣教。其他如心理咨询师、营养师、按摩师等技能考试因为我们是采取自愿原则,虽过关率可以达标,但总体学生报名不够踊跃。

三、课程实施

- 8 -

(一)课程建设

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做到一是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合理性、科学性、适用性。二是根据学院教学条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强调技能操作和人文知识的获取制定课程体系。

为落实好课程建设计划,我专业成立了由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的课程评估小组,每年的暑假前,对教研室的教学进行评估。

(二)教学大纲建设

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有统一、规范的教学大纲,教研室及教师所制订的教学大纲都以教育部的统一大纲为基础,由本专业骨干教师根据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时安排等统一制定。

(三)教材建设 选用面向二十一世纪规划教材和其他精品教材,同时根据学院教学要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主要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对学生的要求,邀请医院专家,合作编写校本教材。其中基护教研室教师和内蒙古民族大学共同主编完成20万字的《护理基本技术操作学习指导》教材主要针对护理专业中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临床实践应用工作的目的、操作规程、操作方法、操作注意事项、操作评估标准等都做了详细的示范、讲解、图解。护理学院与天津、北京深圳等八家实习医院共同主编的《护士实习实用手册》,结合护士执业上岗考试编写了思考题、作业题,制定了实训课达标率。本书已由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四)考核办法

针对课程特点制订了规范的考核办法。考核重点为学生的技能运用能力,考核内容中包含适量的课外自学内容。考试方法多样化,如:技能操作测试、笔试及撰写小论文等考核形式,但无论何种形

- 9 -

式的考核,均有明确的评分标准。此外,为落实学院的题库建设制度,确保考核办法的顺利实施,本专业教师已经建立了相关课程的题库。

四、教学环节及其管理 (一)教学进度、计划的制订

任课教师在接受教学任务后,必须在开学前一周根据该课程教学大纲、教科书以学时或以周为单位,认真填写教学进度计划,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

本专业教师实施集体备课制度,做到备教材、备大纲、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手段;统一进度,统一教学目的,统一每一章节授课的共性内容,统一重点难点,统一考查。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对象,自己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使教案具有个性化特征。 (二)必修实践实训课程开出率100%,并开设基本功训练课,制定了详细明确的考核方案。其他课程均有考核标准,考核形式灵活多样,包括笔试、实际操作、撰写护理病历等形式

(三)要求教师使用多媒体授课,使用多媒体授课教师占教师总数80%以上。目前本专业还无法实施“教、学、做”的一体化教学方式 。原因及解决措施见“教学基本条件与环境”。

(四)专业配备齐全的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管理人员,建立有健全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执行情况良好,对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师教学档案管理按照学院统一要求,齐全、完备,管理规范。

五、教学基本条件与环境

- 10 -

(一)实验实训设备场所 1.护理专业现有基础护理技能示教室、注射室、无菌护理技术示教室、急诊抢救室、手术室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20个(包括3个一体化实训室)和2个库房,仅以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为例,共在20个实训室开出4134个实训学时,(基础护理实训室准备2470学时,临床护理实训室准备16学时),要容纳(07级三年制护理1—11班、08级三年制护理1—10班、05级五年制护理1—10班、06级五年制护理1—10班、07级中专护理1—7班、08级中专护理1—7班)50个班级,近3000学生的实践实训教学,现有的20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远远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学生实训课程只能保证开出率达标。

原因在于:一是学生数量过多,导致实训室压力过大,二是场地偏少,设备不足,2008年年底招标项目,设备到位率不高。解决办法:一是取消五年制招生,控制中专招生人数,避免和普专学生争资源;二是在既定的教学计划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实训课程进行局部微调,缓解场地紧张的情况;三是随着五年制专业学生离校,实训场地情况会有好转。

2.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训指导教师师资严重不足,仅有4位教师要承担几千实践教学学时的实训指导。

3.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仪器设备总值151.2万,2008年招标仪器设备基本没有到位,仅一体化实训室电子设备(教师自动跟踪摄像系统、集成式中控设备控制)共计30万到位,但在2008年招标一体化

- 11 -

教室配备的实验座椅、演示台、仪器柜,均未到位,所以无法完成一体化实训教学。

4.本专业生均实验仪器设备值为2142元 。

(1)其中护理学院仪器设备值为151.2万元,与药学院共享仪器设备值为340万元,与基础医学院共享仪器设备值为118.62万元 。共计609.82万元。

(2) 在校班级48个班级,学生人数2846人。 6. 实验室利用率为100﹪,实习基地利用率为100﹪。

表1: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指导人员名单 姓名 沙木嘎 刘桂芳 刘琳 柴哲 张秀英 张巍 王鹏 焦萌 孙博 柳茁 邱福翠 杨菊花 王艳红 孙艳红 尹玉华 性别 年龄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男 男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51 48 25 28 41 27 24 30 30 30 28 31 31 38 33 专业 基础护理学 基础护理学 基础护理学 基础护理学 基础护理学 基础护理学 基础护理学 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学 儿外科护理学 儿科护理学 妇科护理学 内科护理学 职称 副主任护师 副主任护师 护师 护师 主管护师 护师 护士 主治医师 医师 主管护师 护师 护师 主管护师 主管护师 主管护师 以上教师中,有12人具有临床经验,包括护理部主任和护士长的工作经历。

(二)校外实践教学情况

目前护理专业拥有北京世纪坛医院、天津三中心医院等30家区外高等级医院和10家本地区医院作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都签有实

- 12 -

习协议,学生在校外实习过程,都有相应实习基地的专门带教和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提供指导和生活帮助。这些基地每年可接纳我专业1000余名学生实习,对本专业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今年这些实习基地将接受本专业实习学生1334人。

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主要开展生产实习项目,实习按教学大纲规定的与护理专业相关的内容进行的。护理专业由于涉及到职业的特殊性,不能进行顶岗实习,因为护理专业要顶岗实习,必须要持有护士上岗证(护士执业证书),此证书必须在毕业后持有护理专业毕业证以后,方可参加上岗证的考试,所以目前本专业的顶岗实习的概念如何界定,有待探索。

(三)生均馆藏图书严重匮乏,本专业依托护理学院建立了图书室,但目前无任何图书资料。建议学院统一协调,将学院图书馆的部分相关医学类图书充实到二级学院,保证生均图书数量达标。

(四)校园网主要依托学院网站,功能单一,目前只有本专业的自治区品牌专业申报资料和自治区精品课程资料上传,还无法开展网络教学、答疑等教学活动。

六、校企合作

专业设臵以满足临床需要为根本,成立“护理专业教学工作委员会”,聘请临床知名学者和临床教师为委员,参与专业改革和课程建设,使人才培养方案与临床需求对接,并结合实习医院的实际情况,合作编写校本教材2部。

鉴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与行业内部的合作仅限于教材编写、教学科研课题、论文的合作与青年教师提高培训,其他合作项目暂时无

- 13 -

法深入开展。教师到临床挂职锻炼目前因教学任务过重无法开展。 七、师资队伍建设

护理学院现有教师49名,其中硕士4人,高级职称8人(含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高级讲师、副主任护师),中级职称7人(含主管护师和主治医师),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3人,“双师型”教师18人,学士学位17人,现本科学历的37人。

表2:护理学院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一览表

姓名 祖淑梅 出生年月 1963-5-27 专业 临床医学 类别 专业带头人 院级骨干教师 戴钦 焦萌 1959-11 1978-9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 院级骨干教师 系级骨干教师

表3:护理学院具有硕士学位教师一览表

姓名 祖淑梅 戴钦 宋庆梅 刘桂芳 沙木嘎 姓名 祖淑梅 阿拉坦巴根 刘兴和 于丽娜 出生年月 1963-5-27 1971-1 1970-10 1980-7 专业 临床医学 蒙古语言文学 临床医学 企业管理 学位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表4:护理学院高级职称教师一览表

出生年月 1963-5-27 1959-11 19-1 1961-12 1959-6 1971-1 专业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 生物化学 护理 护理 蒙古语言 学位 硕士 学士 学士 本科 专科 硕士 技术职务等级 高级 高级 高级 高级 高级 高级 名称 副教授 主任医师 高级讲师 副主任护师 副主任护师 副教授 阿拉坦巴根 - 14 -

吴特木勒 苏莉 1960-9 1960-8 蒙古语言 物理 学士 学士 高级 高级 高级讲师 副教授 1.护理专业大部分教师由于职业原因,(尤其是从医院临床一线来我院任教的教师)虽然具有“双师素质”但普遍第一学历偏低,就此我院一是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外学术交流活动;鼓励专业课教师从事科研工作,鼓励年轻教师在职或脱产进行研究生学习,二是努力创造条件引入高学历人才,三是鼓励在职专业教师尽可能教学临床双肩挑和聘任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临床医师护师到学校任教,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2.对新参加工作教师实行“岗前培训”,护理学院对新教师还实行“传、帮、带”即“老带薪”工作,促进新教师的尽快成长;另一方面,给年轻教师压担子,培养青年教师担任专业教师。

3.促使和鼓励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进修学习、培训。护理专业主干课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学习6人,进修学习8人。

4.本专业的教师还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进行了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应用的实践与研究,制作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任课教师已能自行制作教学课件,并且进行多媒体课件教学,在2009年学院组织的首届多媒体教学大赛中本专业教师分别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

5.从2006年至今,本专业教师共发表国家级和省级论文20多篇,支持研究自治区级课题3项。 八、学生素质

- 15 -

本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型高级护理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美德教育,加强学生管理,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作为载体,加强学生素质的提高。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涌现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1人、2008年北京残奥会青年志愿者1人。本专业学生多次参加通辽大型活动的演出,如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十一运会开幕式演出、大会志愿者,内蒙古自治区残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志愿者,内蒙古大学生运动会团体操表演等活动,受到会议组织者的一致好评。

开展学生岗位练兵活动,以5.12护士节为契机,自2006年开始,先后组织“超级护士”技能操作大赛、护士节授帽仪式等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强化学生文明行为规范,坚持日常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对违纪违规的学生以说服教育为主,强调教育,淡化惩处。

1.护理专业注重学生的英语的学习和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从而适应护理国际发展,开展涉外护士活动,把护理专业的就业发展到国际。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英语三级辅导的学习,使英语口语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努力,护理专业学生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通过率逐年提高。通过全国英语等级(三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证书的学生数量增加,毕业后完全胜任大中型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的临床工作。

2.我们还为学生参加了各类培训创造条件,学生在毕业前有机会获得心理咨询师证书、营养师证书等职业技能证书。

- 16 -

3.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科技文化活动,在学院组织的首届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论文分别获得了一、二等奖,两项制作获得二等奖。“卡拉OK”演唱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4.护理专业近三年报到率

表5:护理学院三年普专护理专业学生报到率 年份 招生数 报到数 报到率 2004年 122 66 54.1 2005年 531 361 70.37 2006年 406 329 80.03 2007年 837 721 86.14 2008年(护理) 575 485 84.3 2008年(助产) 68 76.4 九、学生就业与社会声誉

1.为保障学生就业,护理专业成立了就业指导小组,与学校就 业处一起,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就业信息、联系用人单位。到目前为止,护理专业累计有毕业生412 人。

2.我院对各地实习医院的调查结果显示:我院实习学生进入实习医院后,虽然实习生存在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由于我护理学院教学改革的成功,应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总体来说大部分实习学生较其他院校的学生的适应能力、动手能力较强。没有其他院校的学生到实习医院后不知如何是好的现象,不存在难以适应的现象。

- 17 -

能够与患者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达到医院人文护理及温馨护理要求。与其他医护人员的合作关系密切,能够熟练的完成各项护理操作,灵活应用临床护理新技术新规程。实习生受到实习医院的欢迎、好评。用人单位对我专业的毕业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称他们“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业务能力较强、作风朴实、吃苦耐劳”。我院佟艳梅同学在抗击“非典”战役中表现优秀,还获得“北京市优秀护士”称号。我系充分发挥外地高等级医院实习优势,学生在毕业后,基本被当地各级医疗机构留用或在当地直接就业。近2年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88.3%。

第三部分: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一)护理专业教师普遍存在第一学历偏低的问题,护理专业任课教师严重不足,工作量大,尤其表现在实训指导教师配备不足,制约了专业内涵建设的进一步提升。

(二)日常工作

1.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管理难度增加。 2.学生数量多,教学工作、院务工作繁琐。 (三)校内实训基地

实训场地、仪器设备不足,难以保证高质量的完成实训教学。 二、改进措施

1.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外学术交流活动;鼓励专业课教师从事科研工作,鼓励年轻教师在职或脱产进行研究生学习。

2.努力创造条件引入高学历人才。

3.鼓励在职专业教师尽可能教学临床双肩挑和聘任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临床医师护师到学校任教,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 18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