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

浅谈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

来源:爱玩科技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

作者:彭思洋

来源:《商情》2015年第10期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广东省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广东省教育厅2014年公布的数据,从2006年开始实施职业教育发展壮大工程起,全省已建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11所,职业院校近800所,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总数的1/10,广东高职规模全国第一。广东高职生就业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为增强高职院校就业力,现高职院校已开设就业指导课,而提高就业指导课实效性对培养大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树立积极正确的工作价值观、促进未来职业发展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指导课 大学生 对策

高职就业指导课因其时代性和变化性,使它不同于传统课程,仅仅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不利于学生未来就业发展。以广东省G高职院为研究对象,G校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明确列入教学计划,贯穿整个大学阶段,是全程化模式;在课程实施上采取合班上课,以课堂讲授和案例教学为主。通过对G高职院调查分析,当前就业指导课内容缺乏针对性、偏重理论化;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实操性。 一、就业指导课课程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G校的调查G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为全程化模式,课程贯穿整个大学阶段,但未以时间为导向。目前就业指导课课程存在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内容缺乏针对性,偏重理论化。课堂上教师讲的多,学生体验少;学生职业规划意识不强。虽然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对学生的学业和人生进行了科学规划,国家的就业也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就业形势;但对于学生对所学的专业岗位的发展及阶段特点还有劳动力市场的动向并未掌握。学生的创业意愿不强烈,缺乏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存在就业期望过高,职业定位不准等问题。

另一方面,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实操性。传统的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是就业指导课的主要教学方式,学生接受度较低,就业指导课教师主要是由学生工作队伍的教师担任。学生希望教师多提供信息化服务和职场经验指导,在这些方面老师们缺乏培训难以胜任;高职学生对于就业较为看重实际利益,关注环境、待遇,不愿意到一线工作岗位;单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自我认知、职业认知、求职技巧和职场适应都存在困惑。 二、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的策略

面对G校就业指导课主要问题,就业指导课亟待建立新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应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展开,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课程设置和组织形式表现应多样化,有针对性和互动性,学生容易接受亲身体验式的教学,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社会实践等。建议就业指导课理论与操作相结合,增加角色体验教学,在课堂上多提供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成功职场案例,在教学中多增加一些教学视频。 这样让学生亲自体验行业情况,组织学生去企业、人才市场参观,增强职业体验和竞争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累经验,认识不足,科学定位就业期望。 (二)建立职业化、专业化、专业化的职业队伍

校内不同专题应分配不同专长的教师主讲;校外请专业人士为学生作报告,将作报告并入课堂内容,特别是对于面临毕业的大三学生,即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就业指导课对个人准备职业、选择职业、获得职业和转换职乃至今后的自主创业道路上所起的重要引导作用。校内校外结合的职业队伍促使学生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激发他们学习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意识地自我反思、自我体验,把社会对从业者的要求内化到自身的学习、生活中去,而不是纯粹为了考试、修学分。

(三)教学手段科学实效,强调个性化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岗位认知、求职心态、职业意识、职场适应等方面应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指导。如针对大一新生应注学生人格养成教育,关注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关注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大二学生针对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加强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培养;而大三学生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调整就业心态,引导学生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 三、结束语

在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中,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特别是在实施的过程里,其复杂性远远不仅限于此。因此,高职就业指导课需要往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发展,我们要重视它研究它。

参考文献:

[1]黎奇主编.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谭蔚沁,罗雪红.对高校大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的思考[J].昆明大学学报,2007,(0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张楠,许春秀.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存在的困境[J].管理观察,2015,(01). [4]杨红霞.高校就业指导课效果差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2011,(21) . [5]刘伟,余晓宏.从职业生涯管理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课程系统的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