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用新的思路谋篇布局改革创新,推进高校内涵建设

用新的思路谋篇布局改革创新,推进高校内涵建设

来源:爱玩科技网
IEditorial 社评 用新的思路谋篇布局改革创新,--推进高校内涵建设 文/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李宣海 今年是世博会举办之年,是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深刻转变之年,也是国家、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发展规划纲要启动实施以及上海建设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之年。上海高校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和上 海市的重要精神,紧密联系高校实际,找准突出问题,用新的思路谋篇布局、改革创新,全面推 进高校内涵建设。 上海高校内涵建设进一步向纵深推进,要有新的动力,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以高教开放促进高教改 革和质量提升。要有新的重点,面向社会需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着力培养量大、质优、结构合理的 应用型人才。要有新的定位,建立高校特色办学的内生机制 促进每一所高校各安其位、追求卓越。 首先,要推进教育国际化。上海高等教育要领先全国,最大的优势、最佳的途径就是国际化。上海要 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定位必然要以国际化人才培养为前提, 以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发展为重要基础。因此,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必须充分依托上海经济活动全球化、 人才国际化流动、开放包容的海派文化积淀,以及外语教育等综合性优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 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资源,完善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 要构建上海高等教育国际化体系。要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规则、能够参 与国际竞争的多样化、多层次国际化人才;要建设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师队伍,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和学 科建设、科研项目的国际化,促进高校内涵提升;要打造国际教育品牌,加大留学生教育工作力度,增强 上海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其次,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高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多样化高素 质人才。面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高校要把发展工程 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 改变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设计,要以社会需求为重要导向。 不断完善校企互融的应用型人才教育培训模式,要探索中高职教育的“立交桥”,改革应用型本科人才培 养模式,将研究生培养从学术型为主转变为应用型为主。要培养“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让教师真正了 解产业技术发展和企业发展实际。 第三,要深化高校定位。进一步深化高校定位,要把握三个关键。一是要有定位的坐标。在高等教育 普及化和大众化的形势下,做好大学群的细分,并从中找出最能体现自己不可替代性优势的方位。在这个 坐标上,应该体现学校的办学类型,以及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学校的发展阶段等维度。二是要有定位的标杆。 每一所高校都要在国内外找准自己追赶的标杆学校,科学分析自己的差距,明确追赶的目标,努力争创一 流。所谓一流的标准,就是要看是否适应社会需求,得到社会认可,看办学水平和质量在同类型高校中是 否是一流的,在重点学科和专业课程、以及知识创新成果方面是否是独一无二的。三是要有实现定位的路 径。高校要围绕自己的办学定位进行目标分解,做好制度和设计,形成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通过深化高校定位更好地促进上海各高校特色办学、错位竞争、合作共赢,实现内涵建设、科学发展。 t 海数霄》豢润刊o3 约∞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