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区域经济开发中的金融与辽宁振兴问题探究

区域经济开发中的金融与辽宁振兴问题探究

来源:爱玩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8卷第2期 Vo1.18.No.2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LIAONING TAXATION COLLEGE JOURNAL 2006年4月 Apr.,2006 区域经济开发中的金融与辽宁振兴问题探究 丁 宁 ,李卓莉。,保路阳。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辽宁 大连116025) 摘要:在论述金融对区域经济开发作用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区域经济开发与金融的现状,重点 探讨了中国发展区域经济的金融配套服务问题,并 ̄2il.宁省为例,提出了辽宁省在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中的 金融支持模式。 关键词;区域经济;金融;财政;老工业基地 中图分类号;F830.3,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t1008—2859(2OO6)O2一OO21一O3 一、金融在区域经济开发中的作用分析 二、中国区域经济开发与金融的现状分析 一般说来,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讲,金融和财政 (一)金融宏观的方式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开发。目 前,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尚不完善,在货币金融中主 要采用直接。虽然直接见效快,但它带有浓厚的行 是国家进行区域经济的两种重要的工具。这两 种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承的并且在不同国家的不用经 济时期,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本文侧重于论述金融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其主要作用表现在如下几个方 面: 政色彩。我们知道,区域经济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独 立性,并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实践已经证明:这种大一统的直 接金融宏观方式与区域经济的开发极不协调。 首先,金融促进区域经济的分工。区域分工是由于各地 区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和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而引起的 产业活动在区域上的差异。金融通过区域性的信贷、区域性 的资本市场及引进外资等手段,合理支持地区性优势产业的 发展,并使各地区形成不同的主导产业部门,从而促进了区 (二)性金融与非性金融没有彻底分离,抑制了 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性金融投资大,风险大,收益率 低,是为社会公益项目融资的,我国目前的国家开发银行、中 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就是由直接控制的 性金融机构,三大性银行无疑对区域经济的开发会 起到直接融资的作用。而非性金融机构是以追求利润为 首要目标的,只能采取市场化原则为地区性企业融资,但现 域分工的形成。其次,金融促进区域经济的合作 合理的区域 分工是有效的区域合作的基础,没有区域的分工,就没有区 域经济的协作,也就更没有区域间的开放。区域经济的协作 要以统一的、开放的金融体系作为基本前提。由于货币资金 实中往往使一些商业银行业务带有行政性色彩。区域经济的 开发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非性金融将为区域经 是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近而更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合作;一个 按照经济区设立的银行分支行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克服行为对金融系统的直接干预,这样更提高了区域经 济有效协作的可能性。随着区域性、全国性的资本市场的形 济的开发注入活力,如果使其具有性的色彩,那就使政 策性和非性金融的运作缺乏规范性和稳定性,从而阻碍 了区域经济发展中两种机制作用的发挥。虽然我国目前为两 种金融的分离创造了一些有利条件,但离真正彻底分离的目 标还很远。 (三)证券交易市场的区域分布严重不均。目前,我国只 成,资本市场本身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将使区域性主导产 业带动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协作。再其次,科学的区域性金融 投向能够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区域间的“梯度”差异的存在是 有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市场,这样,严重加剧了资金在地 区分布上的失衡。他一方面造成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大量资金 客观的事实,它是产业生命周期在空间上的一定程度的自然 表现形式,但“梯度”的差异不能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顺序的人 为的出发点。落后地区可以在区域性金融的直接支持 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流向沿海,使其更多地投向证券业和房 地产业,助长了的形成;另一方面造成了中西部地 区发展资金严重匮乏;更重要的是由于证券市场具有聚敛和 下,配合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对口支援等制度,区域间的差 距在一定时期内是可以缩小的。 发散信息的功能,而信息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是至关重要的 收稿日期;2005—12—01 基金项目12004-2005年度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04G088) 作者简介:丁宁(1973)。女。山东诸城人,讲师.博士研究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2・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18卷 (四)外资投向在我国地区分布上严重不均。由于我国 东、中、西部区位条件、基础设施和各地区利用外资的的 差异,导致我国东部地区的筹资能力明显高于中西部。有 80 多的外资投向东部地区.即使如此,投向中、西部地区的 外资也存在“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使得我国在利用外资上存 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三、振兴辽宁嗜老工业基地的金融支持模式 (-)财政融资 财政资金介入的意义在于:一是确保转型的平稳过渡; 二是作为资本金及资金的最先投入者引导后续资金的介入; 三是利用财政投融资的优势加大转型资金的利用效率。财政 对转型的支持可概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财政发债筹措 转型资金,主要是财政发债,利用我国积极财政的 契机,加大对辽宁省财政资金的投入.同时可考虑发行 地方特种国债,作为建立转型基金的一项来源;二是有效利 用辽宁省地方财政资源。加快对辽宁省重点城市重点项目投 人期先期资本金的投入.进一步吸引其他形式资金的投入; 三是加大对辽宁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的规模.明确对辽宁省 失业保险基金缺121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缺121的补 助,并提高下岗职工经济补偿金、国家补助资金的比例; 四是为了提高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应对人世冲击和挑 战,对于替代进121的数控机床、重要基础件等基础装备,输变 电设备、石化设备、矿山设备等重大技术装备,环保、医疗、通 信和新型农机等新兴装备业.以及对重大技术装备研制所需 的国内不能生产的进121元器部件和自动控制技术等。实行减 免税;五是加大与性银行的合作力度,在双方互利 的基础上为资源城市转型提供资金支持。此外,财政资金的 投入同时应兼顾赢利性 周期性,以形成财政资金系统内的 良性循环 (二)II业银行融资 由于我国银行体系的组织形式主要采取总分行的设置, 因此。辽宁省吸引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前提是国有商 业银行、国家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能够适当下 放审批权限,扩大辽宁地区的信贷规模或存贷比例,并在再 贷款、再贴现等方面给予支持。 此外,还可吸收外资银行、国际信贷组织贷款,中国加人 WTO将吸引大量外资银行来华投资,其中辽宁大连为首批 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开放城市之一,这将更有利于辽宁省吸 收外资银行的资金。同时辽宁省应积极争取全球性、区域性 的金融组织的贷款,比如亚洲银行贷款等。当项目资金规模 较大时,可采用银团贷款方式,银团贷款亦称“辛迪加贷款”, 它一般是由五家以上的银行或金融机构联合共同参与的贷 款。 (三)资本市场融资 企业上市、发行股票是目前国内企业资本市场融资较为 热衷的做法,企业上市不仅募集了大量的生产建设资金,而 只改变了股本结构、股权结构和资产结构,在企业资产质量、 规模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开展资本运营、资产重组创 造了条件。辽宁省的上市公司坚持从实际出发,在这方面取 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国有企业,通过增资扩股,引进国内外 优良资本,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和机制.使企业经营质量迅 速提高,增强了国有资产的控制能力和保值增值功能,巩固 了国有经济的基础地位。目前辽宁省上市公司已达到5O多 家.但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上市公司以国企改制公司居多。 “一股独大”、“三分开”等上市公司治理方面的深层次问题还 未解决。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规范运作水平较 低,直接导致了部分上市公司经营效率低下。因此,借助资本 市场融资渠道,辽宁省在进一步扩大上市公司数量的同时, 重抓上市公司的质量,通过优良上市公司的示茳效应吸引广 大投资者的投资,并通过股权的分散化和新股东的介入,完 善公司治理 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通过“买壳”、“借 壳”等资本市场重组兼并手段转换公司经营机制,最终实现 辽宁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型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如果 在转型中,辽宁省重点企业能够在资本市场得以成功运作。 将可获得持续的资金支持.上市公司可通过配股、增发新股、 发行可转债等多种方式吸引国内投资者的资金,在兼顾投资 者利益的同时.为辽宁省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转型提供强 有力的资金保障。 同时.我们可积极借助于海外资本市场,通过推荐省内 优质的企业在上市、在海外上市吸引外资,在这一方面 目前辽宁省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海外上 市仍存在一定难度的情况下。我们可通过发行DR(存托凭 证,ADR为美国存托凭证)、国际债券等金融工具间接在海 外资本市场集资,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应。 (四)项目融资 项目融资作为一种新型国际融资方式,前面我们已经作 了详细的介绍。 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利用项目融资吸引外资的重 点应集中在高精尖技术项目,国外在这一领域发展很快而我 们刚刚起步,或者是需要双方合作通过各自的专利技术结合 来开发新研究成果的领域。此外,考虑到转型对于我们来说 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为了把转型成本(包括经济成本和社会 成本)降为最低,我们要借鉴国外经验,这里对于一些涉及转 型的制度和决策安排的项目,我们同样可按照项目融资的方 式处理。 (五)转型基金 转型基金的建立应根据基金投向类别不同分别建立一 般性的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一般性的产业基金主 要为辽宁省资源型产业的升级服务,风险投资基金主要投向 高科技、转型风险较大的项目,并且要与资本市场紧密结合。 转型基金的设立应采用契约型、开放式,并以公募方式发行, 基金的主要来源可通过提高资源税集中程度、开征社会 保障税、向一次性能源用户征收“煤炭附加费”或“煤炭补贴 税”、发行特种国债、外国或国际金融组织长期低息贷款 等多种渠道筹集。基金的使用应专项用于发展接续和替代产 业投资,职工安置、转岗培训等,井冲销银行呆坏帐。 (六)投资环境 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融资体系得以建立的一个重要前提 是确保一个优良的投资环境。投资环境综合包括了该地区的 政治环境、社会与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服务环境、 自然环境六大要素。对一地区投资环境的评价有多种方法, 如多因素评分分析法、冷热对比法、美国道氏化学公司评估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丁宁等:区域经济开发中的金融与辽宁振*问题探究 ・23・ 法、关键因素评估法、抽样评估法等。我国国内一些学者利用 EDI计量模型对中国各地区投资环境指数进行了测算,辽宁 省排名第8位.投资环境指数仅为2.05,这说明辽宁省的投 资环境尚需进一步改善。 辽宁省对资金缺乏吸引力,原因是投资回报率低,投资 在建立优良投资环境的基础上,分批分计划的逐步吸引 内资和外资。首先,在向辽宁省倾向和优惠的基础上,通 过财政的部分项目资本金的注入,形成重点转型项目的启动 资金。在加强辽宁省信用制度建设的同时.积极鼓励和保护 金融机构和民营资本的介入,形成稳定的资金来源。在企业 转型期间,支持一些优质的企业上市融资,并树立辽宁省高 质量的上市公司形象 随着全省经济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化, 以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吸引更多的外资来辽宁省投资.从而真 回报率与投资的整体环境有很大相关性。应该说,辽宁省的 投资环境并不是出在投资硬环境身上,因为辽宁地处沿海, 位于东北亚中心,有发达的交通运输和通讯网络,有雄厚的 产业基础,而是投资软环境问题。投资软环境主要是和 正建立起辽宁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支持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晓红,李新权 关于有效利用外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 服务问题 必须承认,在转轨时期,地区间投资回报 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地方优惠多少.特别是税费优惠, 辽宁在这方面是远远不如南方一些省市,实践中就会表现出 企业税费重而利润少。这里面有思想观念问题,也有历史条 略思考[EB/OL].博客中国网,2005—03—26. [2] 黄群慧.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代化问题研究lj].改革,2004, (1). 件问题 在新世纪,辽宁必须把改善投资环境,以提高投资回 报率作为一项战略问题来抓。针对薄弱环节,切实制定改正 措施。要深化改革,精简机构和人员,减轻企业税费负 [3]金果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成为招商引资新“招牌” [EB/OL].广西经济信息网.2003一l1—10. [4]林家彬.国外如何发展区域经济[N].中国经济快讯,2001 07 09. 担。要转变服务作风,提高服务效率。自觉贯彻,公 平对待非公有经济成分。 Research into the financial polic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the revitalization of Liaoning Province DING Ning ;l l Zhuo—li。;BAO I u—yang。 (School of Finance,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Dalian,Liaoning,1 1 6025,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the effect of finance polic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using the experiences of other countries for reference,the paper lays the emphasis on the issue of necessary financial servi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n China.Taking Liaoni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the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the pattern of financial support in revitalizing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Key words:regional economy;financial policies;fiscal policies;old industrial bas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