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土木工程实习报告范文2000字(三)
一个多月的实习生活虽然辛苦却过得相当充实,而且我为自己能真正帮上忙而感到高兴.回想起7月_日我到工地时已经是南2区二层刚浇完混凝土正在弹线放样,直到现在屋面等主体工程的完工,我经历了一层楼面一层屋面的施工过程.
根据伸缩缝把每层分为南北各2个区,即四块,但却不是四个施工段.为了赶工期,采取成倍加速施工,就是南北各一个施工员和各一个施工班组.一个施工段分为1.柱钢筋焊接与扎筋;2.承重架搭设;3.支模.包柱.柱砼浇注;4.板梁扎筋;5.楼板砼浇注;这样的五个基本步骤.
作为施工员在楼板浇注后,应着手进行弹线放样工作,把每跨的轴线.柱头线放出来.具体而言是先从下层用铅垂线引点,在_.Y方向各确定一条线(一般距离轴线1m),在风不大且没有障碍物.距离不远的情况下可用尼龙绳拉线,然后用钢卷尺量出每跨距离,描点紧接着弹线放样.操作时两边拉线的人一定要清除石子.钢管等障碍物,并且拉紧绷直,描点的人应弹几下再描,一般6-9m一个点.不过这种顺利的日子不常有,在你弹线时,脚手架.钢筋等一般都会 从天而降 ,这时候拉线是不可能了,不过可以用经纬仪来定点.描点.比较复杂的弹线放样(有角度的弧型等建筑)也是靠经纬仪来确定点的.
对于柱钢筋焊接采用的是电渣压力焊.因为它多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构件内竖向钢筋的接长,且与电弧焊比较,工效高,成本低.作为施工员须检查焊接接头上下钢筋的轴线是否保持一致,其最大偏移不得超过0.1d(d为钢筋直径),同时也不得大于2mm,而且接头不得有裂纹和明显的烧伤缺陷.质量检查为每300个接头一批,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如有一根不合格,则再双倍取样;重做试验,如仍有一根不合格,则该批接头为不合格.柱钢筋的加箍与绑扎有点难,既要矫直钢筋又要加箍.加箍筋得从上面套下去,工人得在承重架上爬上爬下,还有每格一米要
放块混凝土保护层.
承重架搭设时施工员要在每根柱钢筋旁的脚手架打上标高.听郑工说,一般第一根脚手架在离地面1.8m 2.0m的位置.这样设置法的原因是一般人身高为1.7m左右,戴上安全帽不容易撞到头,太高则工人搭设时手够不着或者太费力.听他这么一说,感觉还真是合理,既考虑了行人的安全又考虑到工作的方便.不过,在走楼梯或楼面高低不同处时还是常常撞到头,所以工地上的人一般都是 俯身 走路.
支模.包柱.柱砼浇注时,楼面的模板是在一个水平面上一般不怎么会做错,但是屋面是结构自防水,所以有2.3%的坡度,而50米的长度高低相差就1m多,每跨梁的宽高一般都是要验证一下,例如350_800的梁,除去板厚1_则为690,但是有时量出700也没关系.梁或板的跨度大于4m时,应使梁或板底模起拱,防止新浇筑混凝土的荷载使跨中模板下挠.设计无规定时,其拱高度应为每跨长度的1/_00~3/_00(木模板为1.5/_00~3/_00,钢模板为1/_00~2/_00).包柱时要用柱宽的板和方模密密麻麻的钉住,然后四边用槽钢与 步步紧 固定好以防止弹模,而且在柱的上.下两端要用脚手架固定以防止侧移.浇筑时应先在底部填筑一层50 _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不过现在采用商品砼的话,一般不 坐浆 了而是在模板底部的外面弄上点自配混凝土以防止其漏浆.
梁板扎筋,这可是我的 老本行 .三层.屋面的南2区三块地方都是我把的自量关.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 这三块地方的钢筋在数量上绝对没有多一根或少一根的情况,但不能肯定的说没有一点问题. 我在混凝土浇注的时候还发现有些梁才垫了几个保护层或者垫块没放下去;二排钢筋与上排筋的距离都有50甚至_0的距离,与25的距离相差甚远;底筋中的个别钢筋1~2m才箍了几个箍筋;板筋的垫
块常常被踩碎,双层双向板的马凳如果如果不绑扎也很容易滑脱,在没有马凳的时候用2块垫块撑着板筋.为了工期,对于这些小错误也就默认了.对于我查的这些日子里记忆最深的几句话是 你怎么查的这么积极啊!? 不知道是不是每天上去走走看看是不是多了?但几乎每天都能查到点问题,真不知道我不积极点的话,多一根或少一根钢筋的情况能不能让监理答应浇注. 我会给你做好的. 这句是个带班对我说的.是我听得最不爽的话,他们自己配错了钢筋或者工人拿错了,被我查出并要求改正,却认为是给我完成工作.最可恶的是,这也是句搪塞的话,明天复查还是没 给我做好 . 监理都没意见,你这么处处都是问题?不能都照书上的啊! 这是个干了7年钢筋的带班对我说的.的确时间可以磨练人,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工作时的差异另我瞠目结舌.楼板砼浇注前施工员要在柱钢筋上打上标高以方便测板厚.大约2500平方米的梁板一般要800~900方左右的商品砼.
并采用泵送,一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最多是8方的量,也就是要_0多辆次的,浇注时间长达_小时.一般为了不留施工缝,甚至要做好夜间施工被处罚的准备.混凝土的浇筑成型工作包括布料摊平.捣实和抹面修整等工序.施工员此时的工作是监督他们连续浇筑,抹面修整避免蜂窝麻面,并且注意板厚.用钢筋插入测其板厚,楼梯处一般较厚些.如果不可避免的要留施工缝,则定要留在结构受力(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而对于有次梁的楼板结构,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而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待其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方可进行.且应除去表面的水泥薄膜.松动的石子和软弱的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不得积水.浇筑时,施工缝处要先铺水泥浆(水泥:水=1:0.4)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一层,厚度为_~_mm,以保证接缝的质量.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施工缝应细致捣实,使其结合紧密.气候炎热,空气干燥,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水分蒸发过快,出现脱水现象,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粘结力,从而在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剥落,影响混凝
土的强度.此外,在混凝土尚未具备足够的强度时,其中水分过早的蒸发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裂纹,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和耐久性.所以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_小时内加以养护.养护方法有:自然养护.蒸气养护.蓄热养护等.我们这里一般采用自然养护中的洒水养护和喷洒塑料薄膜养生液养护(不易洒水养护的高耸构筑物和大面积混凝土结构).
拆模的顺序一般是先拆除侧模板,后拆除底模板.侧模板的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一般夏季为1天,冬季为2~3天.多层楼板模板支架的拆除,应按下列要求进行:上层楼板正在浇筑混凝土时,下一层楼板的模板支架不得拆除,再下一层楼板模板的支架仅可拆除一部分;跨度在4m及4m以上的梁下均应保留支架,其间距不得大于3m.
最后的工作是在拆模后进行的,就是打楼面的柱标高,用来砌墙.安装门窗.铺地砖等用处.打标高看似简单,其实要打得准还是有一定难度,常常会在反复检验中发现差了那么几毫米.一般2mm是允许也是正常的,它是由于拿标尺的人在划线或对线等工作时造成的,当然也不排除测的时候有时候太暗或者尺斜了也照样打上去的关系.不过如果能与基准点(原始点)时时核对的话,或者打一圈后能闭合的话,那么打的标高就算相当不错了.不过我也发现,打得准弹得不一定准.弹出的墨线与打的线高差有时在正负2mm左右.经我观察与体验,弹线在两根邻近柱子时一根柱子上已弹完线,此时两柱长的长度可能弹出一条与原来不重合的线.本以为是两柱中间的伸缩缝处地基沉降引起的,但是伸缩缝是横向的变形,所以估计就是误差造成的.不过在_0m的距离内不允许超过5mm的误差.
砌筑的主要工序为:铺灰.砌块安装就位.校正.灌浆.镶砖等.铺灰时水平缝采用稠度良好的水泥砂浆,稠度5~7cm,铺灰应平整饱满,长度3~5m.而校正用托线板检查砌块垂直度,拉准线检查水平度.小型砌块水平缝与竖缝的灌浆厚度宜控制
在8~_mm.由于本工程采用的是加气砼砌块,灌浆厚度在3~5mm,而且每两皮就要装上 连墙件 ,就是一块铁皮用射钉与柱钉住,而且每两皮的墙上还要放拉结筋,外墙每隔3米1个构造柱,内墙为4.5米1个构造柱.由于楼层有4~5m的高度,所以每两层之间设一道过梁,但是楼层之间又有梁的话可不做过梁.
1个月的实习生活结束了,从中我体验到了社会生活的辛酸苦辣.不过我深深的体会到一个工程想要做的好.做的快,必须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只有他们认识到了工程质量的重要性,认识到了多筋破坏少筋破坏等严重性,他们才能真正地做好工作,加快工程速度.在这样的条件下,施工员们才能真正开展工作,不至于像我实习时得把问题层层上报解决.从实习中我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了印象,增强了劳动观念,加深了对于社会.国情和专业背景的了解.而且工作勤勤恳恳,积极勤奋,认真负责,在完成一项工作后能主动申请工作,得到了带我的郑委明施工员的肯定,给项目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塑造了理工学院学生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