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栈桥搭设安全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中交三航局 钢栈桥搭设工程 项目总工 交底部门 安全部 交底人 建设单位 作业单位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交底人 施工期限 交底内容: 一、危险源告知:1、溺水 2、坠落物伤人 3、机械伤害 4、触电伤害 二、危险源危险因素分析: 1、溺水:①栈桥防护栏杆不满足1000牛抗冲击。②水上焊接作业未佩戴并正确系挂安全背带。③日常未对安全背带进行检查使用的安全背带损坏人员掉落水中等。 2、坠落物伤人:施工现场起重机械吊运物件时缺失保险销发生脱钩、钢绳断裂、作业人员操作失误、作业人员违章操作、选择吊物吊点承载力不够等,使用吊运物件坠落伤人。 3、机械伤害:①履带吊、汽车吊超重起吊,设备发生倾斜或者倒塌伤人。②作业半径违规站人发生碰伤。③装载机失控伤人,装载机运送物件,物件滚落伤人。④设备日常维修保养检查不到位发生机械事故。 4、触电伤害:①施工现场配电箱无三级保护。②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电线绝缘层破损导线外漏被作业人员徒手接触。③施工现场用电设备无接地保护。④施工现场配电箱以及用电设备无防雨措施,下雨天设备导电作业人员接触触电。⑤非持证人员操作用电设施设备。 三、安全措施: (一)一般规定 1、所有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2、所有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要求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救生衣等。 3、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并听从现场管理人员安排。 4、禁止酒后山岗作业,进入施工现场严禁嬉戏打闹。 5、吊车、装载机、挖掘机、电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二)溺水安全措施 1、水上焊接栈桥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正确穿戴救生衣、佩戴安全帽。 2、配备水上应急救援船。 3、栈桥采用两排钢管桩基础,栈桥与平台四周用L75 ×5角钢和钢筋焊接1.2m高的栏杆,内侧设置悬挂警示灯(牌),随时注意来往船只,保证既不影响航道通行。又不耽误正常的施工作业。 (三)起重吊装安全作业措施 1、起重机行驶和工作的场地应平坦坚实,保证在工作时不沉陷,不得在倾斜的地面行
驶和作业,视其土质的情况,起重机的作业位置应离沟渠,基坑有必要的安全距离。 2、作业前应首先检查发动机传动部分,作业制动部分、仪表、钢丝绳以及液压传动等部分是否正常,当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正式作业,严禁酒后作业。 3、起吊前须检查确认绳进滑轮槽,各部位置正确到位,增加的压重就位,结合部的紧固等情况为可靠。 4、启动起重臂时,须检查起重臂头部与塔身的固定是否解除,各部绳索、滑轮是否都在位。 5、桁架在起吊前应进行试吊。即将桁架平行起吊到距地面200~300mm高度,检查各钢丝绳受力是否均匀,持续5min后,再看有无下沉现象,如情况良好,可正式起吊。 6、构件提升时严禁构件下人员走动。起吊前应有专人检查吊点、吊钩、索具、电源及吊装系统,起吊时应速度均匀,下落时应低速稳放。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纪律。 7、起重机吊运重物时,其下方不得有人员停留或通过,更不得在吊起来的重物下面进行作业,严禁起重机吊运人员。 8、当遇大风时(5级以上)不得进行吊装,并及时检查已安装的钢桁架,必要时用缆绳固定。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必要时应在下面铺设安全网。 9、尽量避开双层作业,确属无法避开时,应对下层采取隔离防护措施,确认完善可靠后,方可进行作业。 10、在使用起重机械作业时,应严格遵守有关机械的安全操作规定,不得要求司机违章起吊。禁止斜吊。斜吊会造成超负荷及钢丝绳出槽,甚至造成拉断绳索和翻车事故。斜吊还会使重物在脱离地面后发生快速摆动,可能碰伤人或其他物体。吊装散装构件时必须捆绑牢固,并保持平衡方可起吊。 11、钢结构拼装遇到螺栓孔错位时,应用尖头工具校正孔位,严禁用手指头在孔内探摸,以防挤伤。 12、钢结构拼装时,高空一定要拉好安全绳,作业人员必须把安全带挂到安全绳上。操作人员不得穿硬底皮鞋上高空作业,高空作业时应搭设平台,平台栏杆不得低于1.2m。 13、作业人员来回走动,应做好安全通道,吊装现场周围应设置临时栏杆,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 14、吊装过程中要做好防滑,钢丝绳要捆绑牢靠,钢丝绳与构件之间应加垫方木等以防构件滑落。 15、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吊装施工。 16、遇有恶劣气候影响安全生产时,应及时停止施工作业,做好施工期间突发事件的防范和救护。 17、储备棚布、塑料薄膜等防雨用品。汛期和暴风雨期间组织昼夜值班,注意天气作好记录。 18、在雷、雨施工期间应设专人收集气象资料,以便及时作好安排,在整个工程施工期间,做好防雷雨措施。随时做好雷雨袭击的准备。设专人关注天气预报,作好记录。并与市气象台保持联系,如遇天气变化及时报告,以便采取有效措施。 19、施工现场配备灭火器并保持有效。气割及电焊区域应严格作好防火工作。油漆、涂料由专人负责,施工现场及库区严禁烟火。 (四)电焊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1、电焊作业人员必须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作业。 2、电焊作业人员必须佩带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方可焊割作业。实施作业前,认真检查焊机和导线路的安全技术状况,发现问题应立即整改。必须做好焊接的所有工作后方可作业。
3、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其电源的装拆应由电工进行。 4、电焊机要设单独的开关,开关应放在防雨的闸箱内,拉合时应戴手套侧向操作。 5、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应戴手套,在潮湿地点工作,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 6、严禁在带电和带压力的容器上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 7、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必须清洗干净并将所有孔口打开。 8、在密闭金属容器内施焊时,容器必须可靠接地,通风良好,并应有人监护,严禁向容器内输入氧气。 9、焊接预热工件时,应有石棉布或挡板等隔热措施。 10、把线、地线禁止与钢丝绳接触,更不得用钢丝绳或机电设备代替零线,所有地线接头,必须连接牢固。 11、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应切断电源并不得手持把线爬梯登高。 12、清除焊渣或采用电弧气刨请根时,应戴好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止铁渣飞溅伤人。 13、多台焊机在一起集中施焊时,焊接平台或焊件必须接地,并应有隔光板。 14、雷雨时应停止露天焊接作业。 15、施焊场地周围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覆盖、隔离。 16、工作结束应切断焊机电源,并检查工作地点,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五)安全用电措施 1、电力干线采用非裸体电线架设,统一布置电力线路,不准私接乱拉电线。 2、电器设备的安全措施:对电器设备的外壳要进行防护性的接地,防护性接零或绝缘,严禁带电移动电焊机等用电设备;派专人负责电器的安全工作;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定期检修电器设备。 3、通过水中的电线要套在橡胶管内,保证良好的防水性。 4、配电箱、开关箱内电气设备完好无缺,箱体下方进出电线符合“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电保护”的要求,门、锁完善,有防雨、防尘措施,箱内无杂物,箱前通道畅通。 (六)现场安全管理 1、凡进入现场的人员,服从现场技术员的指挥,遵守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禁止穿拖鞋、光脚、赤膊、穿高跟鞋进入施工现场。 2、夜间施工作业时必须具有足够的照明强度,危险区要悬挂警告标志,夜间施工作业人员必须至少三人一组,不得单独作业。作业人员上岗前应经工班长或安全员教育和检查后才能入岗,任何人员未经安全员批准,不得擅自进入现场。 3、氧气乙炔要分类摆放,氧气、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小于5米,明火作业间距不小于10米,禁止在工程内使用液化石油钢瓶和乙炔放生器具作业。氧气乙炔使用时必须安装防回火阀,避免发生爆炸事故。乙炔管出现漏气必须及时修补或者更换气管。 4、施工现场材料应分类整齐堆放,施工废料与垃圾也必须统一收集堆放在指定地点,做到文明施工。
参加交底管理人员签字: 交底时间: 参加交底施工作业人员签名: 交底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