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1 盖斯定律
1.在化学科学研究中,常常需要通过实验测定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但是某些反应的反应热,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直接测得,只能通过化学计算的方式间接地获得。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不管化学反应是________完成或________完成,其反应热是________的。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而与反应的________无关,这就是盖斯定律。 2.意义
利用盖斯定律,可以________计算一些难以测定或无法直接测定的____________。 从能量守恒定律理解盖斯定律 从S→L,ΔH1<0,体系____________; 从L→S,ΔH2>0,体系____________。
已知:C (s)+O2(g)
CO2(g) ΔH1= −393. 5 kJ/mol
CO(g)+O2(g)CO2(g) ΔH2= −283. 0 kJ/mol
则C (s)+O2(g)CO(g)的反应热ΔH3=ΔH1−ΔH2= −393. 5 kJ/mol−(−283.0 kJ/mol)=
−110.5 kJ/mol
【答案】1.(1)一步 分几步 相同 始态 终态 途径 2.间接地 反应热 放出热量 吸收热量
盖斯定律的应用方法
(1)“虚拟路径”法
若反应物A变为生成物D,可以有两个途径 ①由A直接变成D,反应热为ΔH;
②由A经过B变成C,再由C变成D,每步的反应热分别为ΔH1、ΔH2、ΔH3。 如图所示:
则有ΔH=ΔH1+ΔH2+ΔH3。 (2)“加合”法
运用所给热化学方程式通过加减乘除的方法得到所求的热化学方程式。 ⇒⇒⇒⇒
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的3个关键
(1)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加倍,ΔH也相应加倍。
(2)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同种物质之间可加减,反应热也相应加减。 (3)将热化学方程式颠倒时,ΔH的正负必须随之改变。
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 (1)CH3COOH(l)+2O2(g)(2)C(s)+O2(g)(3)H2(g)+1/2O2(g)
2CO2(g)+2H2O(l) ΔH1=-870.3 kJ·mol
-1
CO2(g) ΔH2=−393.5 kJ·mol
H2O(l) ΔH3=−285.8 kJ·mol
CH3COOH(l)的反应热为
B.ΔH=−244.15 kJ·mol
-1 -1
则反应2C(s)+2H2(g)+ O2(g)A.ΔH=+488.3 kJ·mol
C.ΔH=−977.6 kJ·mol D.ΔH=−488.3 kJ·mol
【答案】D
1.下列关于盖斯定律描述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的焓变不仅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也与反应的途径有关 B.盖斯定律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C.利用盖斯定律可间接计算通过实验难测定的反应的焓变 D.利用盖斯定律可以计算有副反应发生的反应焓变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过程的中间途径无关 B.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无关 C.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条件有关
D.盖斯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具体体现 3.下列关于盖斯定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管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相同,则ΔH=ΔH1+ΔH2=ΔH3+ΔH4+ΔH5。
B.根据盖斯定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中ΔH直接相加即可得目标反应的反应热 C.有些反应的反应热不能直接测得,可通过盖斯定律间接计算得到 D.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4.已知部分键能数据如表,则H2(g)+Cl2(g)
化学键 -12HCl(g)的反应热应为
H—H Cl—Cl H—Cl 243 431 键能/(kJ·mol) 436
A.+183.0 kJ·mol-1 B.-366.0 kJ·mol-1 C.-183.0 kJ·mol-1 D.+211.0 kJ·mol-1 1−1
5.已知:①H2(g)+2O2(g)===H2O(g) ΔH1=a kJ·mol
②2H2(g)+O2(g)===2H2O(g) ΔH2=b kJ·mol 1−1
③H2(g)+2O2(g)===H2O(l) ΔH3=c kJ·mol ④2H2(g)+O2(g)===2H2O(l) ΔH4=d kJ·mol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ad>0 C.2a=b<0 D.2c=d>06.已知在101 kPa时:CH4(g)+2O2(g)列说法正确的是CO2(g)+2H2O(g) ΔH=-820 kJ·mol-1,则下−1−1A.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关系可用图表示 B.CH4的燃烧热是820 kJC.11.2 L(标准状况)CH4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410 kJ热量 D.该反应发生断裂的化学键只有极性键 7.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Zn(s)+CuSO4(aq)===ZnSO4(aq)+Cu(s) ΔH=-216 kJ·mol,则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B.相同条件下,如果1 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1,1 mol氢分子的能量为E2,则2E1=E2C.101 kPa时,2H2(g)+O2(g)===2H2O(l) ΔH=-572 kJ·mol,则H2的燃烧热为-572 kJ·molD.H(aq)+OH(aq)===H2O(l) ΔH=-57.3 kJ·mol,含1 mol NaOH的氢氧化钠溶+--1-1-1-1液与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出57.3 kJ的热量 8.根据如图所给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48 g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 574 kJ/mol B.2C(s)+O2(g)C.2CO2(g)D.C(s)+O2(g)2CO(g) ΔH =−221.0 kJ/mol 2CO(g)+O2(g) ΔH =+283.0 kJ/mol CO2(s) ΔH =−393.5 kJ/mol9.[2017北京]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3OCH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C(s) + H2O(g)②CO(g) + H2O(g)③CO2 (g) + 3H2 (g)④2CH3OH(g)CO(g) + H2 (g) CO2 (g) + H2 (g)ΔH1 = a kJ·molΔH 2 = b kJ·molΔH 3 = c kJ·mol−1−1−1−1CH3OH(g) + H2O(g)CH3OCH3 (g) + H2O(g) ΔH 4 = d kJ·molA.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 B.反应③也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C.反应CH3OH(g)CH3OCH3 (g) +H2O(l)的ΔH =kJ·mol−1−1D.反应 2CO(g) + 4H2 (g) CH3OCH3 (g) + H2O(g)的ΔH = ( 2b + 2c + d ) kJ·mol1.【答案】A2.【答案】B【解析】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故A项正确、B项错误;反应热的测定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故C项正确;盖斯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体现,D项正确。 3.【答案】B【解析】应用盖斯定律求反应热时可能涉及几个热化学方程式的四则运算。 4.【答案】C【解析】ΔH =E1(反应物的键能总和)-E2(生成物的键能总和)=436 kJ·mol+243 kJ·mol-1-2×431 kJ·mol-1= −183 kJ·mol-1。 5.【答案】C【解析】H2和O2反应,ΔH应为负值,故推知B、D错误;又H2O(g)H2O(l)要放出热量,-1(1)、(3)反应热比较应为c6.【答案】C7.【答案】A【解析】A.当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则反应是放热反应,△H<O,故A正确;B.如果1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1,1mol氢分子的能量为E2.原子的能量比分子的能量高,所以原子灰结合成分子形成化学键放出热量,即2H=H2 放出热量,则2E1>E2,故B错误;C.H2的燃烧热必须是1mol物质燃烧生成最稳定的氧化物液态水时所放出的能量,故C错误;D.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1molNaOH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混合时,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所以导致△H<-57.3kJ•mol,故D错误.本题选A。 8.【答案】B【解析】48 g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热量为1 574 kJ,A项错误;根据图像-1可知,C(s)+O2(g)CO(g) ΔH=−110.5 kJ/mol,故2C(s)+O2(g)2CO(g)ΔH=−221.0 kJ/mol,B项正确;根据图像可知,CO(g)+kJ/mol,故2CO2(g)2CO(g)+O2(g) ΔH=O2(g)CO2(g)ΔH=−283.0+566.0 kJ/mol,C项错误;根据图像可知,C(s)+O2(g)D项错误。9.【答案】CCO2(g) ΔH=−393.5 kJ/mol,【名师点睛】本题以合成新能源二甲醚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简单化工流程的反应原理、能量的转化关系、化学反应焓变的概念、盖斯定律的运用等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同时关注了节能减排、工业三废资源化处理、开发利用新能源等社会热点问题。水果解酒不少人知道,吃一些带酸味的水果或饮服1~2小勺干净的食醋就可以解酒。因为水果里含有有机酸,如苹果里含有苹果酸,柑橘里含有柠檬酸等,而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有机酸能与乙醇相互作用形成酯类物质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尽管带酸味的水果和食醋都能缓解过量乙醇的麻醉作用,但由于上述酯化反应在人体内进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防醉酒的最佳方法是不贪杯。
6.已知在101 kPa时:CH4(g)+2O2(g)列说法正确的是
CO2(g)+2H2O(g) ΔH=-820 kJ·mol-1,则下
−1−1
A.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关系可用图表示 B.CH4的燃烧热是820 kJ
C.11.2 L(标准状况)CH4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410 kJ热量 D.该反应发生断裂的化学键只有极性键 7.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Zn(s)+CuSO4(aq)===ZnSO4(aq)+Cu(s) ΔH=-216 kJ·mol,则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B.相同条件下,如果1 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1,1 mol氢分子的能量为E2,则2E1=E2
C.101 kPa时,2H2(g)+O2(g)===2H2O(l) ΔH=-572 kJ·mol,则H2的燃烧热为-572 kJ·mol
D.H(aq)+OH(aq)===H2O(l) ΔH=-57.3 kJ·mol,含1 mol NaOH的氢氧化钠溶
+
-
-1
-1-1
液与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出57.3 kJ的热量 8.根据如图所给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48 g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 574 kJ/mol B.2C(s)+O2(g)C.2CO2(g)D.C(s)+O2(g)
2CO(g) ΔH =−221.0 kJ/mol 2CO(g)+O2(g) ΔH =+283.0 kJ/mol CO2(s) ΔH =−393.5 kJ/mol
9.[2017北京]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3OCH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C(s) + H2O(g)②CO(g) + H2O(g)③CO2 (g) + 3H2 (g)④2CH3OH(g)
CO(g) + H2 (g) CO2 (g) + H2 (g)
ΔH1 = a kJ·mol
ΔH 2 = b kJ·mol
ΔH 3 = c kJ·mol
−1
CH3OH(g) + H2O(g)
CH3OCH3 (g) + H2O(g) ΔH 4 = d kJ·mol
A.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 B.反应③也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
C.反应CH3OH(g)CH3OCH3 (g) +H2O(l)的ΔH =kJ·mol
D.反应 2CO(g) + 4H2 (g) CH3OCH3 (g) + H2O(g)的ΔH = ( 2b + 2c + d ) kJ·mol
1.【答案】A
2.【答案】B
【解析】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故A项正确、B项错误;反应热的测定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故C项正确;盖斯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体现,D项正确。 3.【答案】B
【解析】应用盖斯定律求反应热时可能涉及几个热化学方程式的四则运算。 4.【答案】C
【解析】ΔH =E1(反应物的键能总和)-E2(生成物的键能总和)=436 kJ·mol+243 kJ·mol-1-2×431 kJ·mol-1= −183 kJ·mol-1。 5.【答案】C
【解析】H2和O2反应,ΔH应为负值,故推知B、D错误;又H2O(g)
H2O(l)要放出热量,
(1)、(3)反应热比较应为c6.【答案】C7.【答案】A【解析】A.当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则反应是放热反应,△H<O,故A正确;B.如果1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1,1mol氢分子的能量为E2.原子的能量比分子的能量高,所以原子灰结合成分子形成化学键放出热量,即2H=H2 放出热量,则2E1>E2,故B错误;C.H2的燃烧热必须是1mol物质燃烧生成最稳定的氧化物液态水时所放出的能量,故C错误;D.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1molNaOH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混合时,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所以导致△H<-57.3kJ•mol,故D错误.本题选A。 8.【答案】B【解析】48 g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热量为1 574 kJ,A项错误;根据图像-1可知,C(s)+O2(g)CO(g) ΔH=−110.5 kJ/mol,故2C(s)+O2(g)2CO(g)ΔH=−221.0 kJ/mol,B项正确;根据图像可知,CO(g)+kJ/mol,故2CO2(g)2CO(g)+O2(g) ΔH=O2(g)CO2(g)ΔH=−283.0+566.0 kJ/mol,C项错误;根据图像可知,C(s)+O2(g)D项错误。9.【答案】CCO2(g) ΔH=−393.5 kJ/mol,【名师点睛】本题以合成新能源二甲醚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简单化工流程的反应原理、能量的转化关系、化学反应焓变的概念、盖斯定律的运用等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同时关注了节能减排、工业三废资源化处理、开发利用新能源等社会热点问题。水果解酒不少人知道,吃一些带酸味的水果或饮服1~2小勺干净的食醋就可以解酒。因为水果里含有有机酸,如苹果里含有苹果酸,柑橘里含有柠檬酸等,而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有机酸能与乙醇相互作用形成酯类物质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尽管带酸味的水果和食醋都能缓解过量乙醇的麻醉作用,但由于上述酯化反应在人体内进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防醉酒的最佳方法是不贪杯。
7.【答案】A
【解析】A.当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则反应是放热反应,△H<O,故A正确;B.如果1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1,1mol氢分子的能量为E2.原子的能量比分子的能量高,所以原子灰结合成分子形成化学键放出热量,即2H=H2 放出热量,则2E1>E2,故B错误;C.H2的燃烧热必须是1mol物质燃烧生成最稳定的氧化物液态水时所放出的能量,故C错误;D.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1molNaOH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混合时,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所以导致△H<
-57.3kJ•mol,故D错误.本题选A。 8.【答案】B
【解析】48 g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热量为1 574 kJ,A项错误;根据图像
可知,C(s)+O2(g)CO(g) ΔH=−110.5 kJ/mol,故2C(s)+O2(g)2CO(g)
ΔH=−221.0 kJ/mol,B项正确;根据图像可知,CO(g)+kJ/mol,故2CO2(g)
2CO(g)+O2(g) ΔH=
O2(g)CO2(g)ΔH=−283.0
+566.0 kJ/mol,C项错误;根据图像可知,C(s)+O2(g)D项错误。
9.【答案】C
CO2(g) ΔH=−393.5 kJ/mol,
【名师点睛】本题以合成新能源二甲醚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简单化工流程的反应原理、能量的转化关系、化学反应焓变的概念、盖斯定律的运用等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同时关注了节能减排、工业三废资源化处理、开发利用新能源等社会热点问题。
水果解酒
不少人知道,吃一些带酸味的水果或饮服1~2小勺干净的食醋就可以解酒。因为水果里含有有机酸,如苹果里含有苹果酸,柑橘里含有柠檬酸等,而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有机酸能与乙醇相互作用形成酯类物质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尽管带酸味的水果和食醋都能缓解过量乙醇的麻醉作用,但由于上述酯化反应在人体内进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防醉酒的最佳方法是不贪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