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德国政治制度

德国政治制度

来源:爱玩科技网


联邦德国政治制度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德国。二战后分为西德与东德;1990年,东德并入西德。

一、德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1)德意志联邦时期的政治制度

843年凡尔登条约,形成了国家;11世纪末开始使用德意志这个名称。1618--18年的三十年战争,德国的割据更加严重;1815年组成松散的联合体;1849年《法兰克福》宣称德意志实行君主立宪的联邦制的政治制度,但未实现。

(2)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俾斯麦通过18年丹麦战争,1866年普奥战争,1870年普法战争三次王朝战争,统一了德意志,史称“第二帝国”。1871年通过《德意志帝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实际上是一个军事的国家。

(3)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919--1933年间的德国。1919年通过《德意志联邦法》,第一任总统艾伯特。明确主权在民的原则,开创了德国共和政体的历史。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理论上确立了议会民主制政体。

(4)第三帝国的统治

又称纳粹德国。指1933--1945年间的德国。意识形态是国家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和极权主义的变体)。希特勒解散国会,实行统治,并取缔了纳粹党外的所有政党。

(5)《基本法》的制定及其特点

1945年,德国在投降书上签字,第三帝国告终。1948年,美英法三国将占领区合并为西占区,并于1949年通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简称《基本法》),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苏联也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1990年两德统一,《基本法》经过修改后,于1994年生效。

特点:突出了对公民的基本权利保护;明确禁止对外侵略和对内实行法西斯统治;为防止党国合一、法西斯一党的再度出现,就政党的法律地位作出规定;设立联邦,保证实施;本国国家主权,将国家部分权力移给有关国际组织,并承认国际法的效力优于国内法;修正传统的议会内阁制,议会倒阁的权力,实行“建设性不信任案”制度。

《基本法》体现了民主、法制和分权的原则,成为德国的根本大法,是德国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一部。

二、德国现行政治制度

1

德国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支柱;联邦、州、地区三个级别。其中,外交、国防、货币、海关、航空、邮电属联邦管辖。

(1)联邦制度

国家结构形式是联邦制。由16个州组成,各州的必须与《基本法》相符。1871年俾斯麦建立了联邦制的国家结构。联邦德国的地方是指州一下的县市和乡镇,二者并无上下关系,而是平行的关系。

(2)联邦行政制度

联邦总统。是国家元首,经联邦大会选举产生(这也是联邦大会的唯一任务)。任期5年,只能连任一次。没有副总统;联邦总统离任时,由联邦参议院议长代行职务。联邦总统没有实权,但拥有很高的威信。主要是在与议院之间、党派之间起协调作用。

联邦总理。是首脑,国家行政机构的最高领导人,任期4年。由总统提名,经联邦议会选举产生;2005年,第一位女总理默克尔。提名各部和高级;制定的施政纲领;主持内阁会议;可以提请总统解散议会。

如果总理下台,各部必须同时下台。联邦外交部、内政部和司法部是中最主要的部门。

(3)联邦议会制度

两院制,是德国的最高立法机构,由联邦议院(下院)和联邦参议院(上院)组成。 联邦议院。任期4年,每届议员656名;议长、副议长由联邦议院全体大会选举产生。作为德国最高立法机构和对的监督机构,主要职权包括:立法权(制定和通过法律;修改需要三分之二多数通过);任免权(内阁对联邦议院负责,但议院无权过问内阁成员任命);监督权。主要由联邦议会团、元老委员会(顾问性)、各种常设委员会组成。

联邦参议院。对联邦议院和的职权进行一定的制约和补充。议员69名,由16个州的州委派和指定的,而非民选产生。任期不定,各州可随时更换,代表各州的利益。议长轮流担任,任期1年。

(4)联邦司法制度

法律分为私法和公法两类,私法是处理公民之间的法律关系;公法是涉及国家或拥有管理机构之间的关系。州与地方从属于联邦,使用同样的法典。

联邦。最高司法机构,负责解释《基本法》,监督《基本法》的执行,由16名法官组成,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各推选一半,总统任命,任期12年。由两个审判委员会组成。主要裁决议院、与总统之间,联邦与州之间的争执;有权联邦总统和联邦法官。

联邦普通。所有的民事和刑事案件。分为地方(初级普通)、地区(州中级普通)、州上诉(州高级普通)、联邦最高(联邦普通);实行三审终审制和陪审制。

2

联邦专门。如行院(非性质的行律纠纷)、财院、劳工、社会福利等。

(5)联邦公务员制度

德国公务员以素质、效率、协作精神和优良传统为世界各国所称赞。1737年,建立了司法官吏的考试录用制度。1879年颁布了职业文官的考试录用标准。二战后重建公务员制度。

是指国家各级中工作的事务性的行政(非政务性的),经国家考试录用,不与政党共进退。分为普通事务员、初级公务员、中级公务员、高级公务员四级。国家公务员的考试采用公开竞争和机会均等原则,择优录用。待遇比较优厚,退休后有养老金。(养老金一般不超过最后一个月工资的75%)

三、德国的选举制度

1850年,普鲁士实行三级选举制;1871年实行单选区二次投票制;魏玛共和国时期实行比例选举制。现行选举制度主要有:

混合选举制。采用多数选举制和比例选举制相结合的双重选举制度。每四年一次的联邦议员选举,实行普遍、直接和自由选举,不记名投票。年满18周岁的公民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候选人一般由政党提名。议员的半数按照多数选举制原则产生,称为第一轮选举;另一半按照比例选举制产生,成为第二轮选举。【选民投票给候选人所在的政党】一般来讲,第一轮选举着眼于候选人的人品和素质;但第二轮选举着眼于意识形态和政治信仰(因为是投票给政党)。

百分之五条款。有利于较大的政党。未得到5%选票的政党,不得进入联邦议院。 选举和竞选活动。选举活动主要是联邦议院和州议会议员的选举。选举前,会进行大量的测验。竞选活动的主要对象是那些无固定投票的选民。

执政党必须在联邦议院中占据绝对多数,才能组织。一般都是联合。州议会的选举结果往往是联邦议院和联邦组成的晴雨表。

四、德国的多党制度

(1)多党政治的形成与发展

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后,政党开始真正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德国一直是多党联合执政,政党制度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主要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5--1953年:法西斯制度崩溃,多党政治制度形成;

第二阶段,1953--1966年:联盟党占据绝对统治地位;(与自由民主党联合执政) 第三阶段,1966--1982年:社会民主党与联盟党、自由民主党联合执政; 第四阶段,1982--1998年:联盟党与自由民主党重新联合执政;

3

第五阶段,1998--2005年:社会民主党和绿党组成联盟联合执政;

第六阶段,2005--现在:社会民主党与联盟党组成联合,联盟党默克尔任总理。 从1961年开始,进入联邦议院的政党就只有3个了;20世纪80年代绿党迅速崛起。其他政党则无法进入议院。

(2)主要政党

德国社会民主党。实力最雄厚、组织最严密的党。1966年首次成为执政党。主要成员是城市工人、职员、知识分子、、自由职业者、家庭妇女。1959年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阶级斗争学说,主张用改良手段实现社会主义。

联盟党。全称:教民主联盟和教社会联盟,又称姐妹党。思想基础是教教义。主张实行生态社会市场经济,保护私有财产。对外主张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党员主要是大企业家、大农场主、银行家等。教社会联盟是唯一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地区性政党。

自由民主党。战后初期成立的。是德国执政时间最长的政党,但从未成为主要执政党。主要成员是中小企业主、财团代理人、中产阶层等。组织松散,党内斗争不断。标榜推行中间路线,是联邦德国第三势力。

联盟90——绿党。简称绿党。1980年成立,把恢复生态平衡、建立公正社会、实行基层民主、反对暴力作为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提出“让共和国变绿”“对子孙后代负责”的口号引起强烈反响。打破了原先的三党制格局,成为四党制。

民主社会主义党。简称民社党。主张民主社会主义的新型左翼路线。反对德国现行。

极右翼政党组织。包括德国国家民主党(被称为新纳粹党)、共和党、德国人盟等三个主要政党。鼓吹“德国是德国人自己的德国”,种族主义思想严重;近年来的选票越来越少。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