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旅行社企业集团的组建模式
作者:刘洁灵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年第06期
摘要:组建旅行社企业集团是摆脱目前旅行社行业“经营分散、实力弱、规模小、效益差”的现状和提高旅行社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中国旅行社业的现状叶对旅行社企业集团的组建模式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并比较他们之间的优劣。 关键词:旅行社;企业集团;组建;选择
一直以来“散、小、弱、差”都是旅行社行业的写照。从整体上讲,我国旅行社之所以缺乏竞争力,其矛盾的症结在旅行社资本在企业之间分布过散,旅行社规模过小。旅行社资本这种过分分散的情况,严重损害了我国旅行社的竞争能力,因此必须采取战略性的重组,使这些以存在的存量资本实现流动和重新配置。在重组的过程中,组建企业集团是盘活存量资本和吸收外部资本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旅行社竞争能力的重要出路。 一、我国旅行社企业集团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各地相继涌现出一批旅游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它们有的成为行业中的领路者,有的雄踞一方,成为各地旅业的强势企业。但是目前中国的旅行社集团尚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大部分旅行社集团存在着结构性缺陷,内部管理与规范的母子公司还有差距,集团内部成员之间缺乏资产利益关系,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的基础和资产纽带关系;另一方面,许多旅行社集团是由国家行政力量所形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旅行社集团往往“集而不团”,不能发挥整体优势,名存实亡。因此,在加快旅行社集团化发展的同时,依靠市场形成实力强大、结构合理、管理规范、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旅行社集团。 二、旅行社集团的组建模式 (一)行政组合式
在西方国家,大型旅游集团的成长大都是自然成长的过程。在我国,由于旅游企业集团自身的吸引力不足,兼并收购的开展也受到了众多的,而一方面具备了强大的行政资源,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建立旅游企业集团的方式促进本行政区域内旅游企业实力的增强。在上述因素下,除民营旅游企业集团以外,我国大多数大型旅游企业集团的形成都是行政主导的结果。行政划拨方式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将一个企业的全部或部分国有产权授权给集团母公司持有,形成母子公司的产权关系,比如首都旅游集团、锦江旅游集团和岭南国际企业集团等;二是主管部门用行政手段,将若干旅游企业捏合在一起,形成算术式相加,然后多出一个集团机构来进行管理。集团成员之间是基于经济利益的一种契约式关系,从一开始就潜伏着不稳定性。行政组合模式尽管不是市场自然渐进的结果,但由于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度下,旅行社所有制结构不合理,企业资本积累时间短,地方和行业割据严重,因此主导行为在有效克服集团化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障碍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也是无可替代的。但是,一些旅行社企业集团组建后,上仍沿袭原有,无法建立以资本为纽带的经济联系实施资本运营。这是当前旅行社企业集团经营中最突出的情况,使许多旅行社集团不能发挥整体优势。
(二)股权联结式
股权联结式的旅行社企业集团是由资产经营一体化而形成的,股份制是资产经营一体化企业集团的典型形式。它是凭借着一个企业对另一个企业的资金参与而建立起来的控股与被控股或参与被参与关系,形成以母公司为核心的参股公司、关联公司组成的稳定结构,它也是我国组建旅行社集团的最主要方式。股权联结有利于促进企业产权主体的多元化,规范集团的经营活动,促使企业集团遵循市场规律,按经济规模办事;有利于突破资本量对企业集团扩张的,通过资本市场获得增量资产,即通过发行股票或转让股权吸引外部投资,帮助企业集团发展;通过产权市场扩张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减少行政干预。但是要形成这种模式的集团是要有一定条件的。首先核心企业必须有相当的经济规模,而且要有比较完善的管理,因此,这种模式目前主要只适合一些大型的旅行社。股权联结式具体实现方法多种多样,通常有以下两种方式:(1)投资购买兼并式。企业集团通过发挥集团的主体作用,进而采用投资、购买、兼并等方式,形成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2)横向持股式。的企业购买企业集团的股份,对母公司参股,以股东的身份加入集团。中国的旅行社集团已经出现了这种股权联结式的形式,中旅总社实现规模扩张的“控股并购”模式是这方面的成功代表,其集团化运作值得研究和效仿。 (三)联合发展式
目前,我国旅行社在成长过程中大量采用了联合发展的方式。这种方式突破了资本量的,有利于提高企业集团扩张速度,同时减少了风险,而且一般不涉及企业的产权问题,因此,在进行跨地区、跨所有制或跨系统扩张时集团遇到的阻力较小。在旅行社业中常见的联合发展方式有如下两种:(1)特许经营(加盟)即通过特许权转让来发展企业集团。(2)战略联盟也叫策略联盟、企业联盟,是指两个以上的企业出于共同的利益和目标,相互合作,共担风险,形成一种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松散联合。战略联盟实质是企业之间的长期协定,联盟双方是长期的合作关系,它超出了正常的市场交易,但又未达到合并的程度,联盟的各个企业是的,仍保持着自己的经营自主权。在中国目前的条件下,自我发展速度是相当缓慢的,相对而言,联合发展是目前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集团化成长模式。 (四)内部发展式
内部发展即企业利用现有的内部资源拓展业务,即旅行社通过自身经营积累缓步发展的传统模式。内部发展的优势在于对新设企业加强业务的控制力,而且通过内部发展的方式,企业的核心能力通常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挖掘,现有的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利用。但是,内部发展方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与其它发展方式相比,发展速度较慢,易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制约,而且不利于企业获得新的资源和能力。这对于资金、人力资源都比较有限的中国旅行社而言,不是一种很好的目标模式。
三、旅行社集团组建模式的选择
上述四种模式在我国旅行社集团化发展过程中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空间,我们可以作以下比较(见下表4.1)。
结论:旅行社集团化发展模式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行业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和规模生产的必然趋势。旅行社集团化发展不能盲目,应该从自身特点出发,采取不同的集团化模式。对于拥有相当经济规模、先进技术和相对完善的管理的中国大型旅行社,比较适合股权联结式的集团化模式。对于中国中小型旅行而言,生产规模较小,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因此,这类旅行社在走集团化道路时可以并入大社,加入集团化公司,实行股份制经营,依附于大型旅行社并受其管理,这是我国中小型旅行社走出价格竞争低谷的有效途径;当然,中小旅行社还可通过战略联盟来建立旅行社联合体。在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虽然出现了行政组合的集团化发展模式,但是,市场化取向的发展模式应当成为我国旅行社集团化发展的目标模式和最好选择。
参考文献:
[1]申思.旅游企业集团化经营的可实现模式初探[J]. 河南大学学报,2004,7. [2]董媛. 旅行社集团化发展战略[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6.
[3]李玉新. 旅游业集团化经营的优势分析和实现模式的探讨[J]. 社会科学家,2003,1. [4]都索. 关于我国旅游企业集团化问题的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