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灯谜的构成
⼀条完整的灯谜,⼀般由四个要素构成,它们依次是: 1、谜⾯:是⼀条灯谜的主题内容。
2、谜格:是为了扣合谜底⽽设计的辅助规则。 3、谜⽬:是指所要猜射事物的属性、分类范围和数量。 4、谜底:是指根据谜⾯猜射出来的⽬标,也即是谜题的答案。
灯谜的四要素中,谜⾯、谜⽬、谜底三者最为重要、缺⼀均不成谜,⽽谜格则需根据具体情况⽽设定,有的灯谜需要⽤格,但有的却⽆须⽤格。
⼆、 猜谜的基本⽅法
灯谜是⼀种⽂字游戏,具有其独特的游戏规则。猜谜主要靠“字义会意”和“字形离合”两⼤法门。有的灯谜是⽤这两种⽅法制成的,猜射时主要⽤“形义综合法”(俗称“混扣法”)。 (⼀)、字义会意的⼏种⽅法:
1、 别解法:
“别解法”在灯谜中⼀向被推为正宗⼿法,⼀条灯谜有了别解才有谜味。“别解法”是利⽤汉字⼀字多义或多⾳的特点,使灯谜的谜⾯、谜底经过“不作本意商”的别解⽽产⽣妙趣。谜例:
(1)、没有字的信(⽔产⼀)黄花鱼 (2)、招待不周(黄⼭名胜⼀)迎客松 (3)、战俘营(《阿房宫赋》⼀句)输来其间 (4)、重赏之下得千⾦(字⼀)婴 2、借代法:
“借代法”是灯谜中最常见的⼀种⽅法,可供借代的,有的是表述同⼀事物的词语,有的是虽不相类但⼜相关,可在谜中互相代替的词。借代的范围⽆所不包,如⼈名、物名、⽂字作品、历史朝代、天⼲地⽀、时间、⽅位等。最常见的如“美⼈”代“鱼”,“杜康”代“酒”等。谜例:
(5)、同盟领袖是中⼭(古⼥⼀)⽂成公主 (6)、⼆⽉春风满⾦陵(游戏名⼀)剪⼑⽯头布 (7)、荐⾷客与平原君(成语⼀)引⼈⼊胜 (8)、未⼊灯谜之门(成语⼀)⽺落虎⼝ 3、运典法:
顾名思义,猜射此类灯谜必须从谜⾯领会典故⼊⼿。运典谜⼀般应该采⽤⼤家熟知的典故,取材于古典⼩说、诗词、戏曲、轶事、史实、名⼈传记等较为常见。猜射运典谜,能扩⼤知识⾯和观察事物的视野,并能从中得乐趣。谜例:
(9)、骊⼭烽⽕戏诸侯(县名⼆)烟台、博乐 (10)、包胥哭秦庭(军事⽤语⼀)申请退伍
典出《东周列国志》,申包胥恳请秦国发兵打退伍⼦胥的吴国。 (11)、吕奉先辕门射戟(外国⾸都⼀)布拉格 4、抵销法:
⽤“抵销法”猜谜较易掌握,因其特征⼗分明显,即谜⾯或谜底上有可以互相抵销的字或词,通过抵销之后使谜⾯或谜底变得简单。此类灯谜⼀般分为谜⾯抵销和谜底抵销两种类型。谜例:
(12)、啤酒⼚出酒(字⼀)碑 (谜⾯抵销)
(13)、凤凰岭上凤凰游(《桃花源记》⼀句)便得⼀⼭ (谜⾯抵销)
(14)、⽆颜见江东⽗⽼(⽔浒传诨号三)⼩霸王、没⾯⽬、⼩摭拦(谜底抵销) (15)、闰六⽉(中药三)莲蓬、茯苓、省头草 (谜底抵销) 5、正扣法:
这是猜谜时常⽤的⼀种会意法,即通常所说的正⾯会意,其谜底虽也产⽣别解,却不象“别解法”那样底⾯意思相差殊远,扣合显得⽐较平顺,因⽽容易为⼈所理解。谜例:
(16)、⼈⼈要守婚姻法(歌曲名⼀)都是⼀个爱 (17)、独⽣⼦⼥⼀枝花(歌星)单秀荣
6、反扣法: 此法与正扣法相反,猜射时不从谜⾯的正⾯去想,⽽是通过对谜⾯进⾏反⾯或对⾯的联想会意来得出谜底,即所谓的反⾯会意。此类灯谜谜底对谜⾯虽是“反其意”,然⽽在整体上仍不失谜⾯所要表达的含义,仅是通过“反扣”来达到“正扣”的⽬的。谜例:
(18)、伪劣商品可调换(四字常⽤语⼀)好不容易 (19)、读新书,读好书(成语⼀)不念旧恶 7、归纳法:
此法是将谜⾯上的各种因素、条件进⾏概念上的归并或数量上的积累,然后在谜底中归纳体现出来。谜例:
(20)、游遍三⼭五岳(北京名胜⼀)⼋达岭
(21)、⼤理布⾕满杜鹃(成语⼀)⼀⽯三鸟
(22)、⼀截遗欧、⼀截赠美、⼀截还东国(⽇本⼩说家⼀)⼭本惠三 8、问答法:
此类灯谜采⽤谜⾯设问,谜底作答的⽅式,⽐较⽣动有趣。谜例: (23)、马谡何以失街亭?(京剧⼀)定军⼭ (24)、为什么战旗美如画?(歌曲名⼀)⾎染的风采
9、承启法:
“承启”是“承上启下”缩称,此类谜对谜底有特定的要求,即底句必须与⾯句是上下⽂或者有承上启下的内在联系。猜这类灯谜,要熟悉古⽂、诗词中的名句或历史典故等知识。谜例:
(25)、先国家,后集体(外国影⽬⼀)第三个⼈ (26)、笑问客从何处来(五唐⼀)⽣⼩不相识 (27)、此曲只应天上有(外影⽬⼆)在⼈间、绝唱 (28)、桃花潭⽔深千尺(成语⼀)⽆与伦⽐ (29)、鸳鸯⽡冷霜华重(家具⼀)独睡凉床
(⼆)、字形离合的⼏种⽅法: 1、增补法:
根据谜⾯带有增加意义的词汇作提⽰,⽤增补字或部⾸、偏旁、笔画的⽅法求得谜底。谜例:
(30)、长安⼀⽚⽉(字⼀)胀 (31)、⼀⽇千⾥⼈跃进(字⼀)⾹ (32)、增添⼈⼝⼼倍愁(节⽓⼀)⽴秋
2、 损减法:
此法主要是在谜⾯中巧妙安排损减词,然后从谜⾯有关字中减去字或部⾸、偏旁、笔画,从⽽求得谜底。谜例:
(33)、明⽉当空⼈尽仰(字⼀)昂 (34)、绝代佳⼈闺中去(字⼀)⼷
3、 ⽅位法:
按谜⾯所⽰东西南北、上下、左右等⽅位,将谜⾯中有关的字、偏旁或者笔画作相应的处理,巧得谜底。谜例:
(35)、孔雀东南飞(字⼀)句 4、离合法:
此法综合了“增补”和“减损”⼆种技巧,谜中含增含损,增损交错。这种⽅法是猜谜中常⽤的⽅法之⼀。谜例:
(37)、⼤河上下,顿失滔滔(字⼀)奇 (38)、残花⽚⽚留余⾹(字⼀)昆
4、 包含法:
此法多⽤于猜字谜,猜法⽐较简单,其规律是谜⾯中直接包含了谜底所要猜的字或词。谜例:
(39)、提倡晚婚,个个有份(字⼀)⽇
(40)、昆明春景般般在,漓江清波⼀边来(字⼀)汨 5、 移位法:
汉字中有⼀些字的笔画、部⾸只要稍加变动,就能组成另⼀个字,制谜者利⽤这⼀特定的⽂字现象,作出了⼀些⽣动有趣的谜作。这类谜往往通过谜⾯中“调”、“易”、“反”等字的提⽰进⾏移位,从⽽组成谜底。谜例:
(41)、连⽉调查分析(中药⼀)胆⽊ (42)、⼤胆改⾰(影⽬⼀)明天
(三)、象形法:
在灯谜的猜射中,象形法是独⽴的⼀个法门,它是利⽤汉字的某些笔画和字形可以象形⽐拟某些事物的特点制谜,这类谜作显得具体⽣动、别具⼀格。谜例:
(43)、远树⼆⾏⼭倒影,扁⾈⼀叶⽔平流(字⼀)慧 (44)、残星⼏点雁横塞(字⼀)汰
(盟主注:象形法⽬前很热门,抽空专贴说明) (四)、形义综合法(混扣法)
以上介绍的种种猜谜⽅法在此⼀⼀列举讲解。实际上,猜谜过程中往往是会意、拆字、象形等多种⽅法兼容交叉,综合运⽤。⼀条灯谜通常都由⼆种或⼆种以上的⽅法作成,猜射时也必须将各种⽅法融会贯通,灵活运⽤。猜谜过程犹如寻觅通幽曲折,此路不通两者选别路。你熟悉的路⼦多,选路的⽅法巧,你就能较快找到捷径。 (五)、提⾼猜谜⽔平的⽅法
要提⾼猜谜⽔平,必须做到“四多”。⼀要多看谜的谜⾯、谜格、谜⽬、谜底以及此谜的解释,从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多看谜例才能开阔视野、拓宽谜路;⼆要多看有关灯谜⽅⾯的理论⽂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理性上认识谜;三要多看书,多学习,灯谜的内容包罗万象,天⽂地理、古今中外、历史⽂学、风⼟⼈情、科技信息等⽆所不涉及,只有书读得多了,知识⾯⼴了,猜谜才有较⾼的成功率。四是要多参加猜谜活动,理论只有在实践的检验中才能证明其正确与否,参加活动多了,思维⾃然就变得开阔,反应⾃然就变得敏捷,这个道理就象“熟读唐诗三百⾸,不会作诗也会吟”⼀样。
· 0位粉丝⼀、 灯谜的谜体
谜体是灯谜的体裁。灯谜的谜⾯与谜底之间的扣合离不开⽂字的声⾳、形态和意义的变化。根据字的⾳、形、义的别解变化,产⽣了⼏种扣合迥然不同的谜体。主要有会意、增损、象形、拟声诸体。
1. 会意体:是灯谜中⽤得最普遍的体裁,它是从谜⾯的含义去领会,直接扣合谜底。如“太阳出来喜洋洋”猜祝颂语“⽣⽇快乐”。
2. 增损体:⼜名“离合体”,“增损离合体”。这种体裁是使⽤增加或减少(也包 括 转移)内容的⼿段使谜底与谜⾯吻合。如“⼀⼀给予关⼼”猜⼀字“美”,是“增”;“占”猜⼀军事名词“战略武器”则是“损”。
3. 象形体:取字体酷肖之象,使底⾯得以吻合。如“平地盖起三层楼”猜⼀字“且”。4. 拟声体:⼜名象声体,专以模拟声⾳作为扣合⼿段的谜体,如“⽺叫(词牌名)声声慢”,以“慢”作为⽺叫的象声字来与谜⾯吻合。
谜体是表⽰谜⾯与谜底扣合⽅法特点的体裁。它在谜条上是不注明的,需猜者⾃⼰去琢磨、判断。不过,不同体裁的谜,在谜⾯上总露出些“破绽”来,只要我们细⼼观察,凝神思考,便不难发现各体的特点和规律。譬如谜⾯仅有⼀个字,或字⾥⾏间出现含有增加、减损、分离、转移、组合等意思的词语,⼤都属“增损体”。如果谜⾯有许多形象性的描绘,则往往是“象形体”的标志,倘使谜⾯上出现对声⾳的描摹⽂字,那可能是“拟声体”了。假如与上⾯⼏种不相符,那就应该作“会意体”去猜。
⼆、 猜谜的法门
我们识别了谜体后,就能针对不同的谜体,采⽤相应的猜法。由于同⼀谜体其扣合⾓度⼜是多⽅⾯的,故⽽具体的猜法⼜各不相同。倘若将这些猜谜法门归类,则⼤体可分为四⼤类。
(⼀).会意转义类
通常遇到“会意体”之谜,应使⽤这类法门破解。
(1) 正⾯推敲法 猜法:依照谜⾯所⽰的内容,正⾯领会其意思,直接推敲出谜底。 例谜:挠痒要使劲(三字常⾔) ----抓重点。
(2) 反⾯领会法 猜法:它与“正⾯推敲法”正相反,要求从反⾯领会悟出谜底。此类谜在底和⾯中常含有“不”“⾮”“⽆”等词。 例谜:从不⾃量(称谓)----⽼丈⼈
(3) 分段扣合法 猜法:它要求把谜⾯上的⽂词,视需要分成⼏段,然后根据谜⾯意思逐段各个扣合,求出谜底。此法常⽤同义、近义词置换的⼿段。 例谜:鲁迅全集(曲艺形式)----⼭东快书
(4) 旁敲侧击法 猜法:依据谜⾯暗⽰的含义,旁敲侧击,猜出谜底。这种猜法与“反⾯领会法”有相似之处,但它不是运⽤⾮此即彼的⼀正⼀反扣合⽅法,⽽是从与谜⾯⽂字有密切关系的“左邻右舍”词语去探求谜底,如果谜⾯上出现有“左”“右”等字,那么可旁敲侧击出“中”,如果出现“⼉⼦”等字,那么可以从“⽗母”上捕捉谜底。 例谜:爷爷,我来了(电影演员)----孙道临
(5) 拾遗补缺法 猜法:假如谜⾯中故意将⼀句完整的成语或词句遗漏掉个别词,那么就要专从这些被谜作者“遗忘”的字词上去费⼼思,把它⼀⼀补齐,再配以适当的衬字(⼀般为具有否定或摒除意义的字词),那谜底便可唾⼿可得了。 例谜: 1. ⾚、橙、绿、蓝、紫(成语)----青黄不接 2. 春、夏、冬(节⽇)----中秋节
(6) 因果推理法 猜法:按照谜⾯⽂字内容,运⽤逻辑推理,求出因果关系。 例谜:三顾茅庐(中国现代作家)----张贤亮
(7) 有问必答法 猜法:谜⾯若是提出了个问题,只要将问题的答案配上有关的衬词就是谜底。 例谜:南昌谁领导(数学名词)----周率
(8) 承上启下法 猜法:有些谜,谜⾯⽂字多为诗、词、曲、⽂成句,⽽往往只写出⼀些名句的⼀半,我们只要依此推出另⼀半名句的含义,谜底就和盘托出了。 例谜: 1. 春⾊满园关不住(外交⽤语)----中英外长 2. 打起黄莺⼉(字)----蹄
(9)运⽤典故法 猜法:有些灯谜,谜⾯常⽤成语故事、历史事件等内容制成,猜射时,要联想到这些典故的情节,去识破谜底。 例谜: 王羲之愿写《黄庭经》 (动物名)----企鹅 按: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常喜欢鹅。相传,有⼀次他听说⼭阴有位道⼠养了⼗⼏只⼤⽩鹅,便去索求,道⼠与他谈妥条件:要⽤鹅换取他亲笔写的《黄庭经》。王羲之为企求得到鹅,便欣然同意了。此谜便根据这个典故⽽制。
(9) 异称借代法 猜法:这是会意体⽤得最为⼴泛的⼀种⽅法。⼀般采取部分代指全体,特殊代指⼀般的⽅法去猜度谜底。它⼜可细分为下列⼏种情况。
(10) A、⼈名姓⽒借代法 猜法:⼤凡谜⾯上出现⼈名、别号、封号、官职等,往往谜底中藏有那⼈的姓⽒。 例谜:少年有为(新名词)----⼩康
B、朝代帝王借代法 例谜:唐代瑰宝(古代医学家名)----李时珍
C、⽣肖地⽀互代法 猜法:灯谜中常⽤传统的⼗⼆⽣肖与同它相对应的⼗⼆地⽀互相借代。谜⾯中如有⽣肖字出现,应往相应的地⽀上想,反之亦然。 例谜:庆⽣⾠(将帅名)----贺龙
D、物名借代法
来扣合这⼀类事物的统称。甚⾄更有在谜⾯上列举⼀望可知其物性、颜⾊等的物名来扣其物性特征及颜⾊特征。如⽤糖代甜,药代苦,冰代冷,⽕代热,⾎代红,雪代⽩,花代⾹等。 例谜: ①鸦⽚战争(⽤物名)----烟⽃ ②杜鹃泣⾎(⽔果名)----花红
E、时间借代法 例谜: ①刚交⼗⼆⽉(宋代⼈)----⽅腊 ②望穿(昆剧⽬)----⼗五贯 F、地名借代法 猜法:通常把地名别称与原称、简称与全称互代,或以⾸都代国名,省会代省名来扣合。 例谜: ①北京—巴黎(化学名词)----中和法 ②⼭东剧团(古代科技⼈物)----鲁班
除此之外,“异体借代法”还含有“数字借代法”,“韵⽬借代法”等,有的较为简单,有的已不常⽤,这⾥不再细述。
(11) 谜⾯包含法 猜法:这类谜是从谜⾯部分字中找出共同包含的偏旁或字以求得谜底。 例谜:加劲劳动,个个有份 (字)----⼒
(12) ⽐较求异法 猜法:这种谜是⽤谜⾯所给的两种不同情况相⽐较,找出特殊点⽽得出谜底。 例谜:①刘邦闻之则喜,刘备闻之则悲(字)----翠 ②有它⼤,天没它⼤(字)----⼀
按例①谜底“翠”字分解为“⽻卒”,分别曲解为“项⽻卒(死)”和“关⽻卒”以扣合谜⾯。(13) 间隔扣合法 猜法:此法不同于“分段扣合法”,“分段扣合法”是在谜⾯顿读后分段扣合,较有顺序,⽽此法则为间隔扣合 例谜:① 博物(省、⾃治区各⼀)----⼴东、⼴西 ② ⾃古英雄出少年 (泊⼈⼆)----童威、童猛
(14)⾃⾏抵消法 猜法:有些灯谜中谜底中有⾃我抵消的⽂字,猜时把握住这些字眼,就能很快破出谜底。 例谜:①啤酒⼚出酒(字)----碑 ②防暑降温(中药)----消炎痛、去痛
(⼆)变形拆字类
这类猜法是⽤来对付“象形体”和“增损体”灯谜的。具体法门如下:1. 象形拟物法
猜法]谜作者受汉字中象形⽂字的启发,将谜底⽂字的部⾸或全字视作图像⼊谜,如
将“⼍”、“⼌”象形为“桥”,“⼲”象形为“蜻蜓”,“、”象形为“星星”、“鸟⼉”、“⾬滴”等。 例谜] ①树上的鸟⼉成双对(字)----⽶ ②⼀钩残⽉带三星(字)----⼼
2. 增添⽂字法
猜法:在谜⾯或谜底的字中,适当增加某⼀个字,或某个偏旁,部⾸、笔画,使它成为另⼀个字或词语,从中猜出谜底,如果⾯和底中都是字、词或成句,那么⾯和底可互换。 例谜:①⽫(成语)----⼀针见⾎ ②添了两粒丸,变作两颗丹 (字) ----册
3. 删减⽂字法
猜法:与“增添⽂字法”相反,它是减去⼏个字或⼀部分笔画,使之成为⼀个新字或新词,去找到谜底的所在。 例谜:(1)俄(成语)----舍⼰为⼈ (2)座中⽆⼈(字)----庄
按:“删减⽂字法”谜中,有两种较为独特的形式,即“节字谜”和“半字谜”,它是指谜中(多在谜⾯)含有“节”和“半”字的灯谜,只要我们将其它字“节省”⼀下或取其⼀半相加就能得出谜底。 例:①国庆节(字)----因 ②泼⽔节(字)----发 ③半导体(字)----付 ④半条⾹烟 (字)----揪
4. 综合⽂字法
猜法:将⼏个字或偏旁、部⾸等合并起来,去求得谜底。 例谜:①兵 (打北京名胜⼀)----⼋达岭 ②说话⼗分得体 (打字⼀)----谢
5. 结构移植法
猜法:有⼀种灯谜,谜⾯仅有两个汉字,中间由⼀破折号相连,这就是运⽤汉字字形变化所制成的改字谜,破折号意味着由此⾄彼的趋向。猜时要从两字变换的内容上打主意,除了要观察字形的变化外,还要加⼀些表⽰“增加”“减少”“转变”三类的衬词。 例谜:奏→春(成语)----偷天换⽇
6. 星转⽃移法
猜法:通过移动谜⾯上的⽂字部⾸或笔画,重新搭配组合成它字别词来猜出谜底。 例谜:(1)岗位调动(字)----岖 (2)本位(交通名词)----⽴体交*
7. ⽅位标⽰法
猜法:在谜中,如见到有上、下、左、右、东、西、前、后等⽅位词时,我们可从其它字词的⽅位上着想,便不难探出谜底。 例谜:(1)团(字)----才 (2)喜上眉梢(字)----声 (3)孔雀东南飞(字)----孙
8. 综合拆字法
猜法:绝⼤多数的“拆字类”灯谜,都是综合运⽤“增损离合”的⼿法制成,因⽽猜射时,我们也要“并驾齐驱”以上⼏法,便能降龙伏虎。 例谜:(1)他去也,怎把⼼⼉放(字)---- 作 (2)妇⼥翻了⾝(字)----⼭
按:(1)是分句先各⾃减损,然后再相合。(2)是先减损,再移形。 (三)摹拟声⾳类
猜法:这是利⽤象声词来猜谜底的,凡在谜⾯上出现描摹事物的声⾳的词语时,倘⽤此法揣摹底蕴,每每获得成功。 例谜:(1)蟋蟀低唱(《⽊兰辞》⼀句)----唧唧复唧唧 (2)⽝声穿户出 (字)----润
(四)兼收并蓄类
前⾯所述三⼤类诸种谜法,⼤体是各⾃从义、形、⾳的⼀个⽅⾯进⾏扣合。还有些谜,扣合中融汇了上⾯的两⼤类或三类谜法。猜射时必须双管齐下,才能求得谜底。此类谜,按谜⾯⽂字声、形、义的使⽤情况⼜可分为两种。
1. 单纯兼并类
猜法:根据谜⾯⽂字所⽰,分须从⾳、形、义⽅⾯扣合,然后将各段⽂字扣合的内容相加,组合成⼀个完整的谜底。 例谜:(1)空中多云(电视⽤语)----⼋频道 (2)中国排球(字)----王 ( 3)王(地理名词)----地平线
按:(1)“拆字”加“意会”,(2)为“拆字”加“象形“, (3)是“会意”加“象形”。2. 复合兼并类
猜法:这种谜的独特之处是,谜⾯⼀般为两句,两句⽂字的内容并不相同,每⼀句都能单独扣合谜底,如为⼀句式,则为分段重复相加。如此反复咏唱,耐⼈寻味。 例谜:(1)⼀旦⽤⼼,长期坚持(字)----恒 (2)⽔依⼭⽽下其势猛且急 (字)----湍 (3)⾃⼩在⼀起,⽬前少联系(字)----省 (4)古城墙头听蛙声 (字)----凹
按:(1).和(2)为“拆字”“意会”重合,(3)为两次“拆字”重合,(4)“象形”&“拟声”重合。
: “⼂”可⽐做星星、浪花、球、⽔珠、泪滴、斑点、⾬点、⼩鸟等。 “⼀”可双做道路、板桥、扁担、平地等。“⼁”可⽐做笔、箭、桅杆、直道等。
“⼃”可⽐做鞭、⼑、剑、新⽉、柳丝、尖针等。 “⼅” 可⽐做钓钩等。
“⼄”可⽐做弯钩,尾巴,鹅等。“⼺”可⽐做风吹柳丝,⽵叶等。 “⼛” 可⽐做远⼭,三⾓形等。“乚”可⽐做⼩⾈,⽉⽛⼉等。“⼱”、“中”、“⾍”、可⽐做孤帆等。 “辶”可⽐做船等。
“⼮”可⽐做三⽚⼤帆。雁阵等。“册”可⽐做篱笆墙等。 “⽥”可⽐做轩窗等。
“⼧”可⽐做帽⼦,房⼦,桥等。 “⼍”可⽐做⼩桥等。
“⼈”可⽐做雁阵,飞燕,起脊的房盖等。“丰”可⽐做远树等。 “⼋”可⽐做眉⽑,双翼等。“个”可⽐做⽵叶,鸟⽖迹等。“灬”可⽐做蹄迹寺。“⼲”可⽐做蜻蜓等。“亦”可⽐做蝴蝶等。 “·”象滴⽔、孤星、球类 “×”象双浆
“⼸”象绣鞋、新⽉、残⽉ “⼇”象⼩笠 “⼜”象活椅 “⼠”象飞机
“⽈”象落晖、斜阳 “忄”象画戟 “⾆”象三弦 “丁”象珠帘 “亚”象栏杆 “丰”象远树
“⼘”象鸦⽚烟 “⼵”象划⾈ “⽹”象篱笆
“品”象画菊花 “⾍”象孤帆 “阝”象旗帜 “⽴”象孤帆
“凡”象吊钟 “平”象路标 “⽫”象碉堡 “⼥”象梅枝
“⽽”象犁耙 “门”象眼镜 “尔”象⾦蝉
“习”象残⽉
“卤”象鸟笼 “⼫”象残⽉ “图”象砚池 “曾”象猫头鹰“⿊”象计算机杨柳扣“腰” 樱桃扣“⼝” 芙蓉扣“⾯” 蒲叶扣“剑” 荷叶扣“⽥”燕尾扣“剪” 菱花扣“镜” ⽉⾊扣“⽩” ⼤夫扣“松” 梨花扣“⽩”秋⽔扣“眼” 春⼭扣“眉” 君⼦扣“⽵” 昆仑扣“头” 蟾宫扣“⽉”⽟兔扣“⽉” ⾦乌扣“⽇” ⼴宅扣“额” ⽟楼扣“肩” 珠庭扣“顶”四围⼭⾊扣“⽥” 千⾥冰封扣“冯” 黄莺掷柳扣“梭” 紫燕穿帘扣“剪”漫画梅枝扣“⼥” 淡描菊蕊扣“品” 翩翩蝴蝶扣“亦” 款款蜻蜓扣“⼲”孤帆远影扣“⾍”
雁阵成⾏扣“⼈” 雁阵成⾏扣“⼀” 裙带宽余扣“要”朱颜消瘦扣“佥” 兽蹄踏遍扣“梅花” 鸟迹留痕扣“⽵叶” 朦胧⽉⾊扣“⽉”桥通两岸扣“⼯” 为郎颠倒扣“⾷” 挺枝荷叶扣“甲” 柳叶双垂扣“⼻”平分秋⾊扣“⾅” 蝴蝶翻飞扣“胡” 斜峰相映扣“⾅” ⽵叶飘风扣“⼺”颦蹙蛾眉扣“⼋” 旌旗招展扣“阝” 孤帆远渡扣“⽴” ⼀⽔平流扣“灬”针⼉欲坠扣“⼘” 发箭传书扣“中” 树影参差扣“杀” 远⼭叠叠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