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卷第1期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0URNAL 0F TAIYUAN N0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1.14 No.1 Mar.2015 2015年3月 太原城区城市公园绿地的分布、功能与发展定位 王 萍 ,苗海涛 (1.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山西晋中030619;2.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 通过对太原尖草坪区、杏花岭区、迎泽区、晋源区、万柏林区、小店区的城六区公园绿 地2003—2013年统计数据和130家公园百度搜索资料分析看出,太原城区公园绿地呈自西、北向 东南递减趋势,中心城区、城区边缘、城区外围由内向外形成历史文化、重工业基地和红色文化与自 然生态景观三个公园景观圈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发现太原人均公园绿地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 区东南部公园绿地严重缺乏,绿化功能突出游憩功能不足等分布和功能定位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 整体优化空间布局、功能主题化定位和投融资模式改革发展建议. (关键词]城市公园;分布;功能 (文章编号] 1672—2027(2015)01-0083—06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 A 0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研究范围:为太原城区,指尖草坪区、杏花岭区、迎泽区、晋源区、万柏林区、小店区(简称为“城六区”),总 面积为1 460 km。,2012年城区人口347.34万人,城区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部和南部为汾河盆地,地势平 坦,是城市主要建设区域. 研究对象: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规划建设用地之中绿地大类(G)的亚类(G1),指“城市中向公众开放 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 绿化用地(《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其又分为综合公园(G11)、社区公园(G12)、专类公园 (G13)、带状公园(G14)和街旁绿地(G15)5类和11小类,其中综合公园(Gl1)分为全市性公园(G111)和区 域性公园(G112).太原城区城市公园绿地年度数据来源于山西统计信息网2004—2013年历年《山西统计年 鉴》和《太原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但由于统计口径变化,《山西统计年鉴》缺失2006年 之前城市公园数据.各个城市公园情况(表1)均来自百度网页和百度地图搜索,本文共收集到130家城市公 园,其中已建成的综合公园(全市性和区域性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均已包括,社区和街旁绿地尚不 全面. 表1 2014年太原市已建城市公园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序名单 收稿日期:2015—01-11 作者简介:王萍(1981一),女,河北保定人,硕士,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地理科学研究 84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14卷 1 太原城区公园绿地的分布与功能现状 1.1 总体绿化水平大幅改善,城市公园快速增长 近十余年太原市建成区绿化水平一直快速增长(图1),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从2003年的6 384公顷提 高至2013年的12 762 ha,年均增速7.42 ;绿地面积也由2003年的5 150 ha增加到1l 19O ha;城区人均 建成区绿化率从2003年的25.5 m 跃升至35.5 m .与此同时,城六区内的城市公园面积逐年快速增加, 2007到2013年年均公园绿地增长率高达10.83 ,远高于同期城区人口年均增长率4.75 ,到2013年城 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05平米,比七年前提高了四成多(表2). 140()00 12OfX】o l00DO 8000 6(X】0 4 0()0 200O O 2003 2OO4 20【)5 2fJ06 2OO7 2()【)lj加()9 2()10 2()l1 21)12 2o13 图1 2003—2013年太原城区绿化覆盖率、公园绿地和城区人口情况 1.2城市公园重心明显偏重汾河西侧的万柏林、晋源、尖草坪三区 太原城六区公园绿地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万柏林区公园绿地面积占总量超过三分之一,晋源区达到五分 之一,尖草坪占十分之一,换言之,汾河以西的万柏林区、晋源区和尖草坪区三区公园绿地面积之和占总比 84 .从面积前十位的公园(表3)可以看出,沿城区西部边缘数十公里整体向西延绵的万柏林万亩生态园面 第1期 王萍,等;太原城区城市公园绿地的分布、功能与发展定位 85 注:1为《太原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太原市城镇人口数据. 积高达948 ha,位于城西南晋源区的太原最大人工湖晋阳湖公园多达557.26 ha,穿过城市中部的汾河公园 有673.06 ha,城区北部的森林公园也有183.82 ha.这些远离中心城区的大规模人工森林或者邻近河流和湖 泊而修建的公园,是影响城区公园分布重心严重偏斜的诱因之一.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太原市东西北三面 环山的地形条件和近代人口、商贸经济汾东发展为主的长期积累造成城市经济以汾河以东为主,汾东平原土 地紧张. 表3太原城穴区面积前十位的公园 1.3综合公园分布最广且自“西、北”向“东南”递减,其他类相对均匀 在五类公园中太原城区综合公园(Gl1)面积分布范围最广,其中5家全市性综合公园(Gll1)面积 1791.16公顷,12家区域性综合公园(G112)192.21公顷,两类共占公园绿地总量的近六成;而且高度集中于 万柏林、晋源、尖草坪的汾西三区(图2),汾河东岸的迎泽、杏花岭和小店区两类综合公园面积则相对偏低, 从全城区范围看形成自西、北向东南的由多到少的递减之势.太原城六区社区公园和街旁绿地的共同特点是 规模小,数量较多,分散分布,各区域相对差异较小,小店区、万柏林区、杏花岭区和迎泽区无论是数量还是面 积都比较高,而晋源区均为最少(图3.图4). 图2各区G11和G13公园面积 20 图3各区G12、G14和G15面积 18 16 l4 -全市级公园 -区域性公园 一专题公园 l2 l0 ・带 公园 -社区公园 8 6 ^一 .一街旁绿地 ●~ 硼 r J ■ 小店一 汾河公园 万柏林晋源尖草坪杏花岭迎泽图4各区各类公园数量 86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14卷 1.4 中心城区专类公园显地域历史,城区边缘则突出老重工业基地和红色文化 太原城六区有十三家专类公园,绝大多数布局于人口密集的杏花岭区、迎泽区为主的中心城区(表4). 本文中心城区指北起府东街南至长风街,东起建设路西至滨河东路的区域.位于中心城区的碑林公园、盆景 中心、唐槐公园(狄公故里)三家专类公园,与文瀛公园、崇善寺等历史古迹,共同展示着太原两千五百多年历 史的文化底蕴.城区东部的永祚寺,比肩林立的明代双塔是太原的地标性建筑.后,城区外围修建了四座 抗战英勇烈士陵园,是纪念近代战争和无数英烈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还有城区北部上世纪末太钢将炼 钢渣废料变资源的创举“渣山公园”,城区西南部在太化公司和煤气化公司旧址上改造而成的雕塑艺术群扎 堆的化工公园.由此,形成了中心城区依托古建筑、文物古迹的专类公园,城区边缘附近纪念近代战争和 重工业发展的工业遗迹公园,城区外围的大面积山地森林生态公园的三个景观圈层. 表4太原城六区专类公园基本情况 2太原城区城市公园分布和功能的主要问题 2.1 人均公园绿地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经过十余年快速发展太原市公园面积逐年增加,但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按城六区统计,2013 年城区人口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升至1O.05 m ,全市人口人均8.46 m ,远低于同期全国人均公园绿地 12.26 m ,因此仅从数量上看,太原市未来仍然需要新建更多公园绿地. 2.2城区南部公园绿地严重不足 城区各类公园分布不均,南部的小店区是唯一没有全市性公园的区域(表5).虽然太原市在城南新修了 学府公园以弥补南部缺乏公园绿地.但是,如果考虑到近二十年太原新建设用地快速向南拓展,大量新建楼 盘、新建商业区、高新区拔地而起,未来人口还将继续向南迁移,地价持续高涨,城南地区缺乏公园绿地问题 将更为严重. 表5太原城六区公园绿地各类型面积和数量情况 万柏林 晋源 尖草坪 948 557.26 183.82 8.85 15 1 Z 11_48 2.01 7.73 6.41 10 1 5 8 33.01 7.7 7.46 10.47 11 1 048.84 2 2 10 645.37 306.21 175.O9 56.72 1O2.85 35.65 9.64 2 2 4 2 杏花岭 迎泽 39.66 62.42 7.27 7.48 12 9 12.93 27.88 9 18 l27.66 75.83 小店汾河公园 合计 0 一 1 791.1 第1期 王萍,等:太原城区城市公园绿地的分布、功能与发展定位 87 2.3 日常休憩的社区公园不及需求量的十分之一 全市性综合公园、区域性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的服务半径较大,主要满足居民周末休闲游玩需求,涵盖了 道路环岛绿化游园、道路两侧游园、广场等的街旁绿地其交通安全的作用实际远大于居民游玩,反而是规模 不大却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日常健身、散步、游戏户外场所的社区公园实用价值非常大.目前,太原城区社区 公园总数45个,总面积42.38 ha;而事处有5O多个,社区居委会470多个,其中杏花岭区社区数量有 100余个,社区公园的供给量远远低于现有社区数量,供给比率不足十分之一. 2.4城市公园主题特色化、专业化发展不明朗 城市公园体系不仅需要形成合理的规模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构,在功能上应体现专业化和特色化发展.太 原城市公园主要由投资和管理,由现有自然资源条件设计各类公园,这是传统的自然资源型公园发展模 式.近二十年沿海大城市主题公园的发展表明,市场化、差异化、主题化的各类公园,明确目标人群,增加游憩 设施和服务水平,才能更好的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和周末短期休闲、娱乐、度假需求. 3 以城市游憩为导向的太原城区公园功能和发展定位构想 第一,整体布局,分类分区域功能定位有所侧重.从单一公园功能定位转变为全市域的整体设计.1)全市 性综合公园和专类公园,以服务全市和全省某项专门领域的休闲、娱乐、学习等的高水平需求为目标,配建专 业化的硬件设施和专门服务.2)社区公园,其中小区游园应以服务周围居民的日常健身、散步、儿童游戏等综 合活动场地为主,以生态绿化景观的差异化体现特色.3)居住区级社区公园,应从市辖区级层次在区内统一 分配篮球场地、乒乓球场地、羽毛球场地、排球场地、网球场地等户外运动场地,并配合四季植物来表现自然 景观美.4)区域性综合公园,以乔木、灌木为主构建自然生态景观为基础,从全市区整体安排规模较大的活动 场所,如游泳馆(场)、溜冰场、钓鱼乐园、小型足球场等.5)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生态涵养为主,加宽乔木种 植带,配建散步步道、桌椅、康体器械等. 第二,开发内容的深化,促进大型公园专题化发展.目前城市公园已经成为市民缓解压力、疲劳,进行体 育锻炼、散步、跳舞、唱歌、聚会聊天的主要场所,但是近年来主题公园、运动公园的快速发展折射出市民对休 憩娱乐要求的正在不断提高,未来太原城区公园应建立一批深度开发的主题公园,注重艺术文化、科技和商 业设施的融入.例如,改建迎泽公园南区、东区和西侧分散的老式游乐设施,优化布局和更新娱乐设施,建成 辐射山西的大型专业游乐公园.再如,在上世纪80年代文瀛公园曾经被称为儿童公园,可是经过近十几年的 改造已经完全不是专门为儿童提供游玩的公园,变成了服务周边市民的综合公园,建议在城区南部新修一座 儿童游乐公园. 第三,创新开发投资和运营管理方式,尝试引入民间资本.传统公园绿地由投资建立,投资数额巨 大,偏向城市绿化、环境改善、防洪防灾等基本公共利益,但限于开发资金庞大和机构不能进行市场化经 营管理等因素,现代娱乐、休闲的设备投入和服务不足.建议借鉴国家体育馆鸟巢的经验,尝试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公私合作)运营模式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投人和运营相关商业服务设施. 参考文献: [-13 2004—2013年山西统计年鉴[-DB/OL].http://www.stats—SX.gov.cn/html/ndsj/index.htm1.2015-01—07 [2]太原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B/OL].http://211.】42.23.166/tongjijuWW/news/news.jsp?id一 2O172.2O15—01-07 -[33陶晓丽,陈明星,张文忠,白永平.城市公园的类型划分及其与功能的关系分析——以北京市城市公园为例[J].地理研究, 20l3(1o):1964-1976 E43 田逢军.城市游憩导向的公园绿地深度开发——以上海市为例口].旅游学刊,2006,21(8):18—23 88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l4卷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Park in Taiyuan Wang Ping ,Miao Haitao (1.Colleg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Jinzhong 0306 1 9; 2.Institut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CAS&MWR,Yangling 712100,China)  ̄Abstract3 By the analysis of statistics data of Jiancaoping,Xinghualing,Yingze,Jinyuan, Wan Bailin,Xiaodian district and 1 30 parks whose were surveyed on baidu,it showed that in Taiyuan park in the west and the north was much larger than the southeast.Moreover,from the city center to the periphery there were three kinds of parks,that were the historical one,in honor of developing heavy industry last century and China’S War of Liberation at Taiyuan,and the nat— ural landscape.However,some problems were founded that at Taiyuan park was still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level,especially in the southeast,and the function of park was dul1.Thus, suggestions were given such as optimizing layout,determ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forming the investment of parks in Taiyuan. CKey words]park;layout;function (上接第48页) [63催贯勋,李梁,王柯柯,等.关联规则挖掘中Apriori算法的研究与改进[J].计算机应用,2010,30(11):2952—2955 [73宋余庆,朱玉全,孙志挥,等.基于FP-tree的最大频繁项目集挖掘及更新算法[J].软件学报,2003,14(9):1586—1592 [8]Anthony J,Lin wan—chuen.Mining association rules with multi—dimensional constraintsFJ].The 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 ware,2006(79):79-92 Sequential Pattern Algorithm of Association Rules Based on Constraint Zhang Yu,Liu Yuwen (Computer Department,Bengbu Medical College,Bengbu 233000,China) [Abstract] Constrained association rules is a major aspect of data mining,According to the constraint conditions can be mining user given targeted.Most of the studies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constrained frequent itemsets mining,very few mining constrained association sequence pat— tern.Proposes a sequential pattern mining algorithm of association rules based on constraint,It also deals with two constraint:anti monotonicity constraints and monotonicity constraint.Ac— cording to constraint conditions for mining causal correlation between data.Through experimen— tal verification,The algorithm has good effect on the running time and scalability. [Key words] sequence;monotonicity constraint;anti—monotonicity constraints;constrained frequent itemsets:sequential association ru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