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拼图教案大班
【篇一:有趣的房子大班美术】
美术教案《有趣的房子》
大班级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简单了解房子的基本构造,并学会创造性的各种材料设计制作房子。
2、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幼儿积极的参与活动,并能大胆的想像创作。
3、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幼儿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情感,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幻灯片、电脑。
2、学具:记号笔、油画棒、绘画纸、橡皮泥、积木、剪刀、浆糊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引导幼儿讲述生活中所见过的房子,找出房子的构造的共同点。(玩一个简单的房子拼图游戏)
里,生活得非常幸福!是啊,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每个小动物们都有一个能够遮风避雨的房子。小朋友们,除了你们居住的房子以外,你们在生活中,在电视里,书本里,还见过哪些奇特、有趣的房子呢?(幼儿回答)
2、师:小朋友们回答的真好,那么,你们见过的所有的房子都有些什么呢?
看呢?
二、观看幻灯片。
欣赏各种不同形状,不同构造的房子。(激发孩子的创作欲望)
1、观看幻灯片2.提问:你看到了哪些房子?这些房子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欣赏时,师问:这座房子有趣吗,特别吗?你觉得哪个地方特别?(幼儿观察回答,房屋的房顶、门、窗的形状各具特色。)
3、欣赏梦中的房子(儿童作品)(课件出示一些大胆想象,造型独特美观的房子。)
三、讲述故事,引出课题
1、教师讲故事,激发幼儿设计房子的欲望故事:动物园要来很多的动物客人,可是动物园太小,住不下,需要给动物们建房子,该建个什么样的房子呢?你们能帮它们出个好主意吗?(幼儿讨论回答)
2、幼儿为小动物们设计房子提问:
①你喜欢什么动物?
②你想帮助它设计一座什么样的房子?(幼儿发挥想象)各种线条或者用大面积色块装饰房子。用橡皮泥(搓、捏、团、切)做房子、剪贴,搭建房子。小朋友们可以自由选择,把心中最漂亮、最有趣的房子设计出来吧!
五、幼儿作品展示,讲评(造型、线条、色彩)
【篇二:幼儿园有趣的现象教案】
篇一:幼儿园50篇优秀教案
1、主题名称:数字在身边(科学)
中班:数学《生活中的数字》
活动目标:
1、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字,体验发现的乐趣。(情感)
2、了解急救电话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数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不同的作用。(认知)
3、感知数字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认知)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数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不同的作用。
难点:感知数字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实物:钟表、温度计、图书、尺子、电话、日历、水彩笔、药盒、食品盒等。
2、ppt:警车、消防车、救护车。
3、数卡:1—10.
活动过程:
一、游戏:听一听、做一做,巩固10以内的数。
1、教师学小动物叫声,幼儿听声音说出数量。
2、教师出示数卡,幼儿看数卡拍手。(除拍手还可以点头、跺脚做其他动作,可以进行分组比赛)
二、参观数字王国,发现生活中的数字。(认知,通过情境导入)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各种物品上的数字。
师:这些物品上藏着许多数字,请你们仔细找找,告诉大家你在什么物品上发现了数字?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数字?
小结: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字。
三、理解数字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作用。(理解数字的含义,解决重点目标)
1、师: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字,那么数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什么意思?他们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小结:钟表上的数字表示时间,日历上的数字表示日期,尺子上的数字表示长度,温度计上的数字表示温度。数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不同的意义。
四、观看ppt,了解急救电话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重点介绍了生活中常用的电话号码,使幼儿知道数字的重要作用,解决难点)
1、出示警车、消防车、救护车。
师:这是什么车,车上的数字有什么作用?
小结:生活中会发生一些紧急情况,我们应该记住这些急救电话。
五、讨论: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通过讨论内化为幼儿的经验,从而对数字的重要性有更深的认识,解决难点)
1、师:数字的作用这么大,如果没有数字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小结:数字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小朋友们要和数字交朋友。
延伸:
唱歌曲《郊游》,带幼儿去户外寻找数字。
2、主题名称:爱(语言)
活动名称:大班语言诗歌《我的幼儿园》
重点领域:语言;涉及领域:社会。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排比句式。(认知)
2、迁移生活经验,大胆尝试用自己的语言仿编诗歌。(技能)
3、体会长大的快乐,激发热爱幼儿园的情感。(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园大门照片
2、自制图书相关ppt 2个
活动重难点:重点:帮助引导幼儿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特点。
难点: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自己的语言仿编诗歌。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观察法讨论法导入)
出示幼儿园大门照片,唤起幼儿园的回忆。
师:这是什么地方?
师:喜欢我们的幼儿园吗?为什么?
二、 基本部分:(完整欣赏—部分—完整欣赏,结构清晰)
1. 完整欣赏,教师配乐朗诵。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首关于幼儿园的诗歌,和大家分享。
师:这首诗歌的名字是什么?
师:诗歌中的幼儿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2. 重点画页讨论,理解诗歌内容。(ppt1)(以教师提问为主,幼儿较被动,可以选择 2-3幅让幼儿自己描述)
图1 师:这是哪?你看到了什么?
图2师:这么多人,他们都是谁?你认识吗?
师:在幼儿园你还会认识哪些人?这些人为我们都做了什么?
图3师:看看这些小朋友都在做什么?
师:你们在幼儿园都会做些什么事情?
图4师:这个女孩子在干嘛?猜猜她为什么这么开心?
师:你们在幼儿园里有开心的事情吗?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分享你的快乐。 图5师:这个女孩子怎么哭了?发生什么事情了?
师:在幼儿园你有掉眼泪的时候吗?什么事情你会掉眼泪?
图6:师:看出什么来了?
图7师:她在做什么?在想些什么?
教师小结: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里发生了许多快乐有趣的事情。幼儿园是让我开心、让我笑、让我长大的地方。
3. 再次完整欣赏诗歌《我的幼儿园》,播放ppt2。
师:我们一起欣赏诗歌—《我的幼儿园》
4. 幼儿尝试仿编诗歌。(分组创编)
师:大家都很喜欢我们幼儿园,能不能说一说喜欢幼儿园的理由?就像今天的诗歌中说 的那样。
师:大家说的这么好,我们也一起编一首诗,你们觉得取个什么名字好呢?
三、 结束部分
师:交大幼儿园在我们大家的心中这么美好,那我们回去把它画下来,去和我们周围的 人一起分享。
活动延伸:绘画在幼儿园的点滴生活的记忆。与同伴合作制作纪念册。
3、主题名称:和身体做游戏(健康)
活动名称:中班健康:会动的关节
1、了解人体主要关节的名称及作用,知道关节能使身体弯曲,对人体活动有重要作用。 (认知)
2、学会简单保护关节的方法。 (技能)
3、愿意积极参加到活动中。(情感)
活动重点:知道各个关节的名称以及它的作用。
活动难点:学会保护关节的方法。
活动准备:
已有经验准备:幼儿已有玩过木头人的游戏。
物质准备:
1、 玩具娃娃;两份同样大小数量的积木若干;音乐《幸福拍手歌》。
2、 图片:幼儿操场上游戏的照片三张。
活动过程:
一、游戏:“木头人”导入活动。(游戏调动幼儿参与兴趣)
教师:“你们玩过木头人的游戏吗?”(教师带领幼儿游戏2-3次)
提问:“你们刚才在玩的时候身体的什么地方在动呢?怎么动的?谁来跟大家说说!” 小结:刚才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胳膊在动,手腕在动,膝盖在动,脚也在动。这些连接身体的地方都是关节,也就是我们的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二、出示玩具娃娃,感知关节与人体活动的关系。(重点)
1、出示玩具娃娃,请幼儿观察,找出娃娃哪里都可以活动?
小结:娃娃的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踝关节都可以动,我们的关节能够弯曲,有的关节还能转动,这样我们的身体就能够灵活地活动了。
2、讨论:有了这些关节人体才能怎样?没有这些关节人体又会怎样?
小结:没有这些关节身体就是僵硬的,不能灵活的活动。(引导幼儿结合生活实际体验关节的重要作用。 )
三、 游戏“机器人与小精灵”,感知关节的作用。(游戏前应让幼儿学一学机器人和小精灵工作) (幼儿分成两队,一队幼儿扮机器人一队幼儿扮小精灵,教师扮“工程师”发出口令。两队分别取放积木盖建房子,比赛看哪队先将房子盖好,两队互换角色重复游戏。)
1、讨论:为什么小精灵队盖的快,机器人队盖的慢?
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人体如果没有关节行动起来很困难,有了关节活动起来很灵活方便。关节对人体活动和运动有很重要的作用。
四、教师出示图片,幼儿观察,感知保护关节的重要性。(结合幼儿生活经验,通过讨论解决难点) 图一:幼儿互相推拉。提问:“他们在干什么?这样做会怎么样?” 图二:幼儿奔跑。提问:“奔跑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容易怎么样?”
图三:幼儿玩老鹰捉小鸡的画面。提问:“玩的时候容易发生什么问题?”
讨论:“这些现象会使小朋友怎样?容易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关节,避免伤害?”
小结:活动时注意不硬拉、拽同伴的胳膊,不推撞同伴;体育活动中注意互相躲闪避免摔
伤;跳跃或提拿重物时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关节,不使关节拉伤或扭伤。
五、随音乐《幸福拍手歌》离开活动场地。
总结:我们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关节和身体,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做个健康、快乐的小朋友。
4、主题名称:珍惜时间(社会)
活动名称: 大班社会:—分钟有多长
重点领域:社会;涉及领域:数学
1、 了解一分钟的时间长短,知道一分钟时间长短的相对性(认知)
2、 初步发现时间与生活的关系,知道要守时,珍惜时间。(技能和情感)
活动重点:了解一分钟的时间长短,知道一分钟时间长短的相对性
活动难点:发现时间与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钟表、ppt时钟配音效的图片、拼板玩具、汉字:长和短
活动流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来园。怎样做一个守时的孩子?
二、基本部分:(解决重点、难点)
1、发现一分钟。
讨论:时钟有什么用?每个时钟上边都有什么?
小结:时钟能告诉我们时间,让我们遵守时间。
2、感受一分钟。(感知时间的相对性,解决重点,游戏法、讨论法)
讨论:那么一分钟我们能干什么?一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呢?
① 第一次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认知分别站在长和短两个汉字旁边
② 游戏:木头人(感觉一分钟时间很长,忍也忍不住)
③ 第二次请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站在长和短的汉字旁
④ 游戏:玩拼图(体会有时时间会感觉变得很短,时间不够用)
⑤ 谈论:一分钟时间到底有多长?用钟表走一分钟请幼儿专心数表。
⑥ 小结:一分钟是60秒,专注于一分钟能完成一些重要的事情。
2、 珍惜一分钟.(可以让幼儿列计划清单,解决难点)
讨论: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
播放ppt(可以救起一个人、清点许多钞票、完成作业等)
讨论:怎样珍惜时间,做守时的孩子?
三、结束部分:(对照清单来完成任务)
分组活动:在一分钟之内完成自己想做到的事情。
5、主题名称:有趣的“体”(科学)
活动名称:大班数学:认识球体和圆柱体
活动目标:
1. 比较球体和圆柱体,说出他们的名称和主要特征。(技能)
2. 体验并能区分平面和立体图形的不同。(情感和技能)
活动准备:
教具:皮球、篮球、足球,圆片纸1张,圆柱体积。
学具:乒乓球、皮球、篮球、足球若干;大小不一的圆柱体积木、薯片桶、露露筒。 活动重点:能够说出球体和圆柱体的名称和主要特征。
活动难点:区分平面和立体图形的不同。
活动过程:
一、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初步感受球体和圆柱体。
1、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方式感受球体和圆柱体。
师:教师里有很多的物品,你们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选一个喜欢的放在桌子上。
2、讨论:你喜欢哪一个物品,为什么?
二、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球体的主要特征。(观察法、比较法、发现法突破重难点)
1、出示皮球,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皮球是什么样的?
2、比较圆片纸和皮球,了解球体的特征。
提问:这张纸是什么形状?他们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3、鼓励幼儿找出教室里是球体的物品。
小结: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往哪边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
三、幼儿动手操作,了解圆柱体的主要特征。(操作法、比较法突破重难点)
1、出示圆柱体积木。
提问:它是不是球体
为什么
上面和下面这两个圆一样大吗?
2、幼儿动手操作,比较上下两个圆,了解圆柱体的特征。
师:请你在筐子里找一个和你的圆柱体上面大小一样的圆形,比一比圆片和下面的一样大吗? 小结:像这样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的大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
四、鼓励幼儿讲述生活中球体、圆柱体的相似物。
延伸活动:
带幼儿到户外寻找球体和圆柱体的相似物。
6、主题名称:十二生肖(语言)
活动名称:大班语言《十二生肖》
活动目标:
1、知道十二生肖是中国人特有的代表年份的十二种动物。(认知)
2、能说出十二生肖中所包含的动物及其排列顺序。(技能)
3、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图片。
幼儿课前了解家里人和好朋友的属相。
活动重点:十二生肖的名称、排列顺序。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了解十二生肖轮回的规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1、出示羊的图片。
师:这是谁?对这是老师的属相。
谁来说说你几岁?是什么属相?你还知道哪些属相?
小结:属相也叫生肖,都是由动物代表的,是中国人特有的代表年份的十二种动物。
二、欣赏故事《十二生肖》,了解十二生肖的名称和顺序。(故事欣赏法来解决重点)
1、提问:十二生肖中都有哪些哪些动物? 它们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2、引导幼儿尝试讲述十二生肖的顺序。(可以让幼儿边讲述边操作图片)
提问:谁排在第一?为什么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
三、欣赏儿歌“十二生肖”,帮助幼儿记忆。(通过学习儿歌巩固重点)
1、教师念儿歌,幼儿欣赏。
2、引导幼儿看图片并念儿歌。
四、了解十二生肖的循环规律。(提问法解决难点)
1、提问:你还知道哪些人的生肖?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属羊(猴),有的爸爸、妈妈也属羊(猴)呢?一个那么小,一个那么大,肯定不是同一年生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篇三:幼儿园教案,,有趣】
篇一:幼儿园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十二生肖》
《有趣的十二生肖》
【设计意图】
十二生肖是我们中国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每年过年的时候无论是电视上还是大街上还是家里都可以看到这一年所代表的动物肖像,大家在互相拜年的时候也不忘带上吉祥物说几句吉祥话,所以对于幼儿来说这些动物他们都不会陌生。每个幼儿都知道自己有一个属相,但他们并不理解十二生肖的,另外十二生肖究竟是由哪十二个小动物组成的,自己为什么是这个属相,幼儿一点也不了解。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有必要从小了解中国有悠久历史的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为了让幼儿初步了解十二生肖,我特别设计了这节课,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幼儿更好的掌握我们中华民族的本土文化。
本活动将钟点数字与生肖顺序匹配,引导幼儿把对 钟的认识迁移到12生肖,使抽象、复杂的生肖变的简单有趣。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和亲人的属相,培养幼儿和家人之间的情感。
2、感知十二生肖所包括的12种动物、12生肖的轮回及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时钟
2、经验准备:幼儿事先了解自己及家中成员的属相。
3、课件十二生肖、钟、高山、山洞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老师请小朋友猜一个谜语:小小马儿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滴答滴答走不停,提醒人们记时间。(时钟)
点击课件时钟:小朋友猜的真对,小朋友数一数钟面有多少 数字?
二、了解十二生肖、理解其含义。
1、欣赏十二生肖中的动物
老师还带来了十二种动物。看看有哪些动物?
点击课件十二生肖
2、根据生肖钟理解十二生肖
点击课件生肖钟、
老师要把这些动物变到钟里面。变变变。小动物变到钟里面了吗?
(1)请幼儿说出钟面上有多少种动物。
我们来数一数,看看是不是12种。从1老鼠开始数,
鸡排第几,猪排第几?
(2)幼儿说说自己的属相和家人的属相
老师知道这些小动物中有小朋友的属相。
那小朋友你的属相是什么?
你还知道谁的属相?
(3)采访客人老师的生肖
那你想知道我们的客人老师的属相是什么吗?那你们去问问吧。
(4)结合生肖钟观察一共有12种属相。
除了小朋友有属相是属鸡的、属猴的。还知道了客人老师的属相有属猪、有狗的。那到底有多少种属相呢?
小结:原来,钟面上的12种动物就是人的12种属相。也叫12生肖。12生肖是我们中国人很早的时候发明的。每年都用一种小动物作为标志。一共有12钟生肖。
(5)讲解12生肖的轮回规律。
为什么有的客人老师的属相和小朋友是一样的?
通过生肖钟了解12生肖的轮回。
小结:12生肖每次轮回要12年。一次轮回完了再重新开始。老师的属相是以前轮到的,小朋友的属相是后来轮到的。
三、讲解故事,帮助幼儿了解十二生肖排列的由来
(1)十二生肖为什么会这么排队,你知道吗?(鼓励幼儿按经验讲述)
(2)介绍 一个神奇的关于体育比赛的故事。
点击课件讲述故事。
四、教师根据故事提问,幼儿熟悉生肖的排列顺序。
点击课件提问:
体育比赛有哪些项目?
钻山洞有谁?谁第一?
爬高山有谁?结果呢?
比跨步有谁?谁第一?
比跳高有谁?结果呢?
五、十二生肖歌曲欣赏。
十二生肖还按顺序编成了歌曲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六、歌曲表演结束。
我们也来学学十二生肖中的小动物吧!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幼儿在美工区绘画十二生肖小动物。
2.家园共育:家长带领孩子阅读一些有关十二生肖的有趣故事。
篇二:幼儿园大班公开课教案:有趣的蛋宝宝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教案:有趣的蛋宝宝
活动目标:
1.探索在清水里加入一定量的盐后,鸡蛋沉浮状况的变
化,初步感知悬浮现象的存在。
2.幼儿能两两合作进行操作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学习记录和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
活动准备:两只透明玻璃杯(分别装有等量的淡水和盐水)、鸡蛋、盐、勺子、碗,水彩笔,
记录表,抹布等,每组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猜猜蛋宝宝沉浮的状态并记录。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杯水,你们仔细看看,这两杯水一样多吗?(出示装有等量淡水、盐水的杯子,引导幼儿比较。)
2.师: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呀?(出示一个鸡蛋,教师以蛋宝宝的口吻讲话)。大家好,我是蛋宝宝,今天我想和水做个游戏。你们猜猜看,我到了两个水杯里会怎么样?
3.教师设疑:鸡蛋宝宝到了第一杯水里(淡水)会怎么样呢?它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请你们把猜想的结果写到记录表上。(↓表示下沉,↑表示上浮。)等会我们再来比比看,你们猜的和操作结果是否一样。(幼儿猜测鸡蛋在淡水里的沉浮状态并记录。接着实际操作,记录鸡蛋的沉浮现象。教师给予指导。)
4.教师继续设疑:鸡蛋宝宝到了第二杯水里(盐水)会怎样?它在水里是沉下去还是浮上
来?(幼儿再次猜测鸡蛋在盐水里的沉浮状态并记录。实际操作,记录鸡蛋的沉浮变化,初步感知悬浮现象。)
二、引导幼儿对探索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找找鸡蛋宝宝悬浮的秘密。
1.师:小朋友刚才都将自己的猜测和实验结果记在了记录表一上。那么,你们的猜测 到
底对不对呢?通过刚才的实验,把你的想法和问题提出来好吗?(幼儿针对自己观察的现象自主提问。)
2.教师顺应幼儿提出的问题设置悬念:为什么鸡蛋宝宝在第一个杯子里是沉在水底的,到了第二个杯子里却浮上来呢?这里究竟有什么秘密?小朋友快快想一想,找一找。
3.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寻找鸡蛋宝宝悬浮的原因,启发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区分出淡水和盐水的不同,从而找到问题的缘由:鸡蛋装在淡水杯里是沉下去的,在盐水杯里是浮上来的。
4.进一步把问题引向深入,探索悬浮秘密:是不是鸡蛋宝宝只要在盐水里都会浮上来呢?加了多少盐后才会浮上来呢?我们再一起猜猜看,动手试一试,记录下来好吗?(幼儿猜测并在记录表上画上自己猜想的位置――实验验证――观察结果――记录鸡蛋在水中的位置)
三、讨论与交流实验情况,说说鸡蛋宝宝悬浮的规律。
1.提出实验要求:两两分工合作,明确怎样加盐、搅拌、记录注意点等等。
2.展示幼儿记录纸,幼儿实验操作,教师观察幼儿实验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适时适度的指导。
3.交流实验情况。师:为什么鸡蛋宝宝在加入1勺、2勺盐的水中没有浮起来,在加入第3勺、第4勺盐后会浮起来呢?(幼儿根据记录表二中讲述自己的实验感受,发现鸡蛋的悬浮规律。)
4.师:鸡蛋宝宝除了在盐水里能浮起来,你还有什么办法能让鸡蛋宝宝浮起来?(幼儿回
忆生活经验,自由讲述。)
活动延伸:
屈老师
篇三:幼儿园优秀美术教案 有趣的脸谱 获奖教案
大班美术活动:有趣的脸谱
设计意图: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艺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涵非常丰富。然而幼儿对京剧接触很少,充满了神秘感。所以,我以中国传统艺术——京剧脸谱作为欣赏对象,一方面以京剧脸谱精致、绚丽、独特的装饰风格来吸引孩子,引起创作兴趣,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另一方面让京剧脸谱与其他内容相互渗透、推进,共同来实现大主题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活动目标:1、会用对称图形、色彩装饰、设计脸谱。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内容:有趣的脸谱
活动准备:课件、画纸(有半脸、有轮廓、有白纸)水彩笔、水粉,脸模 幼儿对京剧艺术已有简单的了解。 活动重点:能用对称的方法表现脸谱。
活动难点:理解对称美,并有创意的表现脸谱。 活动过程: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通过使用多媒体的播放功能,以欣赏京剧表演入手,更直观地看到了京剧表演艺术家们的脸部化妆和服饰,以及动作造型,感受了京剧的氛围。在对脸谱课件的欣赏过程中,我采用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幼儿先欣赏脸谱的色彩,再欣赏脸谱夸张的图案、线条等,这样易于幼儿的理解。在活动中,我注重激发幼儿兴趣,利用了tbk白板的多媒体手段,以拼图找对称和画对称的游戏方式,通过幼儿与白板的互动,解决了活动的重点——对称。之后,幼儿自主选择想画的京剧脸谱,开始创作。在幼儿作画时,我没有
采用示范京剧脸谱中的眉、眼、口、鼻的方法,这样使幼儿的思维没有受到束缚。因此,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夸张地、尽情地进行重组、改造,创造出各种不同的京剧脸谱。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的表现不够大胆和突出,须在以后的活动中更加注重拓展幼儿思维,引导幼儿大胆表现。
教师:郭娜
单位:北京市丰台区芳庄第三幼儿园
2
篇四:幼儿园大班教案:有趣的扑克牌
幼儿园大班教案:有趣的扑克牌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扑克牌
活动目标
1、认识扑克牌,能根据扑克牌的特征进行分类。
2、通过猜数游戏,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及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4、感受操作活动带来的快乐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扑克牌没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认识扑克牌
1、导入活动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扑克牌)
(2)老师给你们每组发了一副扑克牌(除j、q、k)
请你们观察一下,看看扑克牌上都有什么?它们有什么规律?
(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3)教师可适时引导:扑克牌上有什么?(数字)
都是些几啊?那除了数字,还有什么颜色呢?(红色、黑色)
相同的颜色,图案一样吗?(梅花、方块、红桃、黑桃)
(4)小结:每副扑克牌都是有顺序的,按数字1-10排列,
同样的数字上有四种图案:扑克牌上的图案数量和数字是相对应的。
2、分类游戏
(1)教师:原来扑克牌上有不同的数字,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图案。
玩分一分的游戏,好吗?
(2)请每位幼儿拿10张扑克牌,找到特征,进行分类
(3)幼儿操作
(4)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二、扑克牌接龙(小组合作游戏)
1、每位幼儿10张扑克牌,小组共同商量,进行扑克接龙
2、建议:
(1)按两种颜色
(2)按四种图案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4)按单双数
(5)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小组代表介绍接龙规律 那我们今天就来
三、扑克猜数(两人合作游戏)
1、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玩扑克猜数的游戏,需要两个好朋友共同合作,你们想玩吗?
2、介绍游戏规则:
一名幼儿手拿1-10同一花色的扑克牌,把扑克牌洗好,另一名幼儿任意抽去一张,藏起来,
第一名幼儿猜猜藏起来的是哪一张牌
3、教师示范,幼儿共同寻找方法
4、幼儿操作,轮流游戏
篇五:幼儿园中班教案—有趣的数字
有趣的数字(中班)科学+艺术
活动目标:1、能手口一致的点认数字。
2、凭借对数字字形的认知经验,大胆尝试运用数字构造图形,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想象创作的乐趣。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1、由数字组成的小兔、松鼠的图片。
2、电话号码卡片、卡纸做的平面电话。
3、蜡笔和画纸。
活动过程:1、手指游戏导入:(老师:)小朋友们好,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小朋友一起做个游戏。(1头牛、2匹马,3只小羊找妈妈。4只鸡吃米米、5只鸭嘎嘎嘎,6只小鸟叫喳喳。7条鱼游游游、8只螃蟹横着爬,9条小虫慢慢爬。10个数字真有趣,我们一起做游戏)。
2、通过故事引出有数字组成的小兔、松鼠,感受运用数字构造带来的乐趣。(教师:)刚刚的手指游戏中我们是不是念到了很多数字?(幼儿:)是的,有1、2、3…… (老师:)这些数字除了能编出很多有趣的儿歌让我们做游戏,还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有趣的事,小朋友们想知道吗?(幼儿:)想。(教师:)那老师就告诉你们,今天大象伯伯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帮帮它,明
天它要举行生日聚会但它今天太忙了,还有一些小动物没通知到,它想请小朋友给这些小动物打个电话告诉它们明天来参加它的生日聚会。我们看看要
给谁打电话?(出示由数字组成的兔子和松鼠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形是有数字变形后组合而成。如:兔子长长的耳朵是由数字3变形而来的,兔子的眼睛其实就是0等等)。
3、认识了这两位神奇的数字朋友,现在我们要帮大象伯伯打电话了,教师引导幼儿在卡纸做的电话上手口一致的点读电话卡片上的数字。
4、让幼儿用画笔在纸上大胆地运用数字创作一些图形。
5、教师总结,结束活动。(今天我们认识了有趣的数字,还用数字画了一些漂亮的小东西,还帮助了大象伯伯,老师觉得小朋友非常棒,我们夸夸自己吧。嗨嗨嗨,我最棒;嗨嗨嗨,我真棒。)
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数字造型作品展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