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年级生命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学校特点、结合学科教学、结合专题教育、结合课外活动,组织开展生命教育活动,通过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关怀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成为具有身心健康的、富有高昂斗志的、勇于开拓创新的、承担光荣使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
二、具体目标:
引导和帮助学生认识和感悟生命价值,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尊重、关怀、欣赏他人生命,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学习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
三、实施计划:
1、在教育过程中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在五年级,可让学生了解身体生长情况,懂得同情、关心别人,初步认识体验生命可贵。
2、在内容安排上坚持提炼统整原则。知道生命教育是将散落在课程中的内容进行提炼。同时,还包含一系列专题教育,比如健康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因此,在开展生命教育中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第 1 页 共 3 页
3、在学科教学中坚持挖点渗透原则。在注重发挥显性学科优势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发挥隐性学科所蕴涵的生命教育内容,比如语文有很多关于生命教育的生动感人材料,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三维目标落实,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通过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联系现实生活提高思想认识,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自我调适,感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通过情感熏陶,陶冶心灵,提升审美情趣。
4、坚持教学形式灵活多样的原则。要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
四、保障机制:
1、把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工作计划内容,全部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中去思考去落实,同时在学校网站上开设网页,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信息交流活动。
2、按照“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在推进课程教材改革中做到深入挖掘学科教学的民族精神内涵,同时把民族精神教育有机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3、认真探索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方法和途径,把弘杨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研究列入学校科研项目,主要研究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认知规律,以提高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持效性,同时为了保证民族精神教育纲要和生命教育纲要的贯彻落实,学校在资金上的应用上给予充分的支持,以确保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4、生命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要具有强烈的生命教育意识和有效实施生命教育的能力。教师要开展研究,研究教材,研究教法,需要积极探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提高实施生命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日常教师的人格魅力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观,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这种教育资源是活生生的动态的。
第 2 页 共 3 页
五、课时安排:
间周一课时。
莱阳市前淳于中学
2013.9.8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