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应用TECHNOLOGYANDMARKET
Vol.25,No.11,2018
浅析影响凸凹体配合间隙的工艺因素
张焕可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摘 要:凸凹配合体的加工作为机电专业实训课程中的一个课题,其正确的加工工艺和步骤对后期将要进行的所有具有对称形体工件的锉配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就如何通过正确合理的加工工艺减小配合间隙为重点进行简单的分析讨论。
关键词:配合间隙;对称度误差;转位互换精度;实际尺寸;间接测量doi:10.3969/j.issn.1006-8554.2018.11.031 引言
凸凹配合体加工是在进行完简单的錾、锯、锉等平面加工之后所接触到的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平面加工练习,而且还是一个具有对称形体的工件加工,因此在整个加工工艺中我们必须要考虑其对称性对最终配合间隙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正确合理的工艺步骤提高最终的加工质量及精度要求。
具有对称形体工件的划线对配合间隙的影响1.1 对称度误差
对称度误差是指被测表面对称平面与基准表面的对称平面间的最大偏移距离Δ。如图1所示。对称度误差的测量是,其差值之半即为对称度测量被测表面与基准面的尺寸A和B
的误差值。图2所示为对称度误差的测量示意。
图1 对称度误差
1.2 对称度误差对转位互换精度的影响
图2 对称度误差的测量
80°后做配合就会产生两侧面基准面偏位误差,其总差值为换1
0.1mm,如图3(b)。
如果凸凹件都有对称度误差0.05mm,并且在同方向位置上锉配达到要求间隙后,得到两侧基准面对齐如图3(a),而调
(a)同方向位置的配合
(b)转位后的配合
图3 对称度误差对工件互换精度的影响
1.3 具有对称形体工件的划线
具有对称形体的工件在加工前的划线正确与否直接影响
最终的加工精度和配合间隙的大小,所以我们必须采用正确划线方法即:达到尺寸60±0.05mm、①按要求锉好外廓基准面,
80
技术与市场技术应用
0mm的尺寸误差值(本处应控制在实际尺寸,通过控制680mm实际尺寸减去200~0.05mm的范围内),从而保证达到200~0.05mm的尺寸要求;同样根据60mm处的实际尺寸,通0mm的尺寸误差值(本处应控制在1/2×60mm的实过控制4
0+0.025~0.05的范围内),从而保证在取得尺寸际尺寸加1
200~0.05mm又能保证其对称度在0.10mm内。
2)间接测量控制工件的尺寸精度,必须控制好有关的工艺尺寸。
0mm处的对称度要求,用间接测量法控制有为保证凸件2
关工艺尺寸(见图4),用图解说明如下。
2018年第25卷第11期
80±0.05mm,及垂直度和平行度要求。②由于60mm是尺寸0mm误差范围,因此在划线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自己加工的6处实际尺寸的一半划出凸凹体的对称中心线,然后再以对称中心线为划线基准划出凸凹体两侧各加工界线,否则将会对最终的加工质量及精度以及最后的配合间隙带来很大的影响。+ 正确的加工工艺及步骤对配合间隙的影响
加工凸凹配合体一般应遵循先凸件再凹件的加工原则,尤其是在加工凸件时一定要保证在完成一直角的所有尺寸及精度要求之后才能锯去另外一直角进行加工。
1)加工凸件第一个直角时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是:按划线锯去垂直一角,粗、细锉两垂直面。如图4所示,根据80mm的
图4 间接测量法控制时的尺寸
图4(a)为凸件的最大与最小控制尺寸。图4(b)为在最9.95mm,这时对称度误差最大左大控制尺寸下,取得的尺寸1偏差值为0.05mm。图4(c)为在最小控制尺寸下,取得的尺0mm,这时对称度误差最大右偏值为0.05mm。因此,在寸2
加工第一个直角时必须按照间接测量的方法把尺寸严格控制在这个范围才能保证最终的加工精度和质量,同时还可减小配
合间隙。
3)垂直度误差对转位互换精度及配合间隙的影响。为达到配合后换位互换精度,在凸凹件各面加工时,必须把垂直度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如果凸凹件没有控制好垂直度,互换配合就会出现很大间隙,如图5所示。
(a)凸形面垂直度误差产生的间隙
(b)凹形面垂直度误差产生的间隙
图5 垂直度误差对配合间隙的影响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工各垂直面时,为了防止锉刀侧面碰坏另一垂直侧面,应将锉刀一侧面在砂轮上进行修磨,并使0°(锉内垂直面时),刃磨后最好用油其与锉刀面夹角略小于9石磨光。
) 结语
凸凹配合加工工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了最终工件的精度和质量以及配合间隙大小。而在此中,具有对称形体
(下转第85页)
81
技术与市场技术应用
在将“滑枕移动对工作台面垂直度”调整到位后,为确保镗出的孔椭圆度不超差(或者钻孔方向与滑枕移动方向保持一致),除铣轴端跳、径跳满足要求外,还需检测镗轴旋转中心线与滑枕移动方向的平行度。通过前面的叙述,由于已将工作台回转中心线与滑枕移动的平行度调整到偏差范围内,即可以通过检测“工作台回转中心线与铣轴旋转中心线的同轴度”来反映该项精度,而且此项精度还包含了铣轴中心线与工作台中心线的重合度。
若“工作台回转中心线与铣轴旋转中心线”偏差较大,则可能造成钻孔时钻头断裂或者镗孔时镗刀受力不均振动损坏等现象。由于此项几何精度与滑枕内的铣轴自身安装有关,正常使用一般很难出现精度超差现象,但该项几何精度也应进行经常性的检测,并了解其如何影响加工精度。参考文献:
[1] 樊兆馥.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
2004.版,
[2] 机修手册:第3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社,2011.
[4] 冯辛安.机械制造装备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5] 王春福.机床夹具设计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
2000.版社,
[6] 王兴民.钳工工艺学[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6.[7] 蒋增福.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
2001.保障出版社,
[8] 刘汉蓉、张兆平.钳工生产实习[M].北京:中国劳动出
1996.版社,
[9] 李柱.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M].北京:计量出版社,
1984.- 结语
通过采用线间检测仪进行端子柜校线,切实提高了班组校线工作效率。传统人工校线,需两名作业者协同工作一整天,如今只需不到3h即可完成4个端子柜的校线工作,效率提高了近3倍。同时有效避免了人工查线时漏测的现象,减少了端子柜的接线回修工作。将线间检测仪校线技术应用到电力机车检修过程中是企业实现智能化的重要途径。参考文献:
[1] 中国铁道部,TB/T1507-93,机车电气设备布线规则
[S].1993.
[2] 刘友梅.韶山4B型电力机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
社,1999.
作者简介:
王芳(1988-),女,河北石家庄人,2011年毕业于北京交2015通大学电气工程系,同年加入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年加入其子公司沧州中车株机轨道装备服务有限公司,先后从事机车组装电气工艺、调试工艺、质量管理、部门管理等工作。
2018年第25卷第11期
因为首先工件是通过旋转工作台来找正,其次工件在跟随工作台旋转加工时,与工作台面的水平度没有多大关系,所以说在进行该项精度检测及调整时,必须以回转中心线为参照依据。Z平面和YZ平即首先找出工作台回转中心线方向(分别在X面内调整),再把滑枕移动方向调整到与其平行的偏差范围内。以上这点是容易在进行精度调整时被忽略但又非常重要的控制点,特别是针对工件圆锥度和镗孔的同轴度有严格要求时的情况。调整时的关键步骤则是用平尺调整出假想的工作台水平面。
以上反复强调“滑枕移动与工作台的垂直度”必须与工作台回转中心线为依据,是因为在加工需钻孔或镗孔的工件时(一般情况下孔均布在圆周上),首先是靠旋转工作台来找正工件(这样是让工件的回转中心线与工作台回转中心线重合),在工作台分度将每个孔旋转到滑枕铣轴时,铣轴移动方向均能与孔的轴心线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每个加工后的孔的精度有保证;如未对该项精度按此调整,孔深越大,则孔的轴心线与工件回转轴心线的偏差越大。(上接第81页)
工件的划线、对称度误差及对转位互换后的精度影响、正确的加工步骤和方法、以及间接测量中对有关工艺尺寸的准确把控和凸凹体各处垂直度的精确加工都会影响整体工件配合后的质量及配合间隙,因此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注意这些工艺因素。参考文献:
[1] 范崇洛.机械加工工艺学[M].上海: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
[2] 胡兆国.机械加工基础[M].成都:西南交大出版社,
2007.
[3] 傅水根.机械制造工艺学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上接第82页)3.3 汇编校线程序
根据端子柜接线图,汇编线缆“通断测试”命令。例如插座N25的L3点位与N106的L1点位互通,则输入程序如下“X-N25-L3、C-N106-L1”。依次类推,将接线端子排上的导通点位均录入程序。
根据端子柜插座点位图,输入线缆“空点位测试”命令。例5插座的D3、E3、G2、H2点均为空点位,则输入程序“T-如N
N5-D3、T-N5-E3、T-N5-G2、T-N5-H2”,依次类推,将插座的所有空点位输入程序。
根据端子柜接线图及插座点位图,输入“绝缘测试”命令。5插座上A1、A2、A3、A4点位均不互通,则依次输入“F例如N
-N5-A1、F-N5-A2、F-N5-A3、F-N5-A4”,依次类推,将插座不互通的点位均输入程序。3.4 修正测试程序
程序输入系统后,调试测试程序、记录异常信息、修正故障项点,确保校线程序的准确性。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