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时,y=8+2(x-3),(x为整数),故图象是分段函数.故选D.8.C【解析】图象应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慢步到离家较远的中山公园,在这个阶段,离家的距离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第二阶段:打了一会儿太极拳,这一阶段离家的距离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第三阶段:坐公交车回家,在这个阶段,离家的距离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因公交车的速度大于跑步的速度,第三阶段的图象要比第一阶段的图象陡.故选C.
9.D【解析】小芳离开家不久,即离家一段路程,此时A、B、C、D都符合,发现把课本忘在家里,于是返回了家里找到了课本,即又返回家,离家的距离是0,此时C、D都符合,又去学校,即离家越来越远,此时只有D返回,只有D符合情境.故选D.
10.B【解析】当点P在AD上时,△ABP的底AB不变,高增大,所以△ABP的面积S随着时间t的增大而增大;当点P在DE上时,△ABP的底AB不变,高不变,所以△ABP的面积S不变;当点P在EF上时,△ABP的底AB不变,高减小,所以△ABP的面积S随着时间t的减小而减小;当点P在FG上时,△ABP的底AB不变,高不变,所以△ABP的面积S不变;当点P在GB上时,△ABP的底AB不变,高减小,所以△ABP的面积S随着时间t的减小而减小.故选B.
二、11.7.09【解析】由图像可得,100升汽油共用709元,所以这种汽油的单价为每升7.09元. 12. 60012200【解析】观察图象可知, 水泵抽水前,河道内有600米的水,水泵最多抽12 小时,水泵抽8小时后,河道剩水量是600-600÷12×8=200米.
13.①③④⑤【解析】从图象上来看,甲先到达终点,所以①正确;甲乙的起跑点是一样的,在起跑后到1小时之间,乙的图形都比甲的图形高,说明起跑后1小时内,乙在甲的前面,所以②错误;通过图象观察,一小时时该点的纵坐标是10,所以第1小时两人都跑了10千米,所以③正确;观察图形,当时间为2小时时候,乙已经到达终点,而此时甲还没到达,所以甲比乙先到达终点是错误的,所以③错误;观察图形,从0.5到时1.5这段时间内的乙的速度是一样的,0.5到1时,乙跑了10-7=3
3
3
千米,所以1.5小时时,乙跑的路为10+3=13千米,所以④正确;观察图象可知,两人都跑了20千米,所以⑤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①③④⑤.
14.18【解析】两个函数图形的交点的横坐标是10,说明10小时后,乌龟追上兔子,此时的时间为:8+10=18时.
三、15.【解】(1)根据图象可以看出:这一天的最高温度是37℃,是在15时到达的,最低温度是23℃,是在3时达到的;
(2)温差为37−23=14(℃),经过的时间为:15−3=12(时);
(3)从3时到15时温度在上升,在0时到3时、15时到24时温度在下降. 16.【解】 (1)图象表示了时间、距离的关系,自变量是时间,因变量是距离. (2)由图象看出10时他距家15千米,13时他距家30千米. (3)由图象看出12:00时他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离家30千米. (4)由图象看出11时距家19千米,12时距家30千米,11时到12时他行驶了30- 19=11(千米). 由图象看出12:00~13:00时距离没变且时间较长,得12:00~13:00休息并吃午餐. (6)由图象看出回家时用了2小时,路程是30千米,所以回家的平均速度是30÷2=15(千米/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