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简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简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来源:爱玩科技网
简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所谓劳动价值论,就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剩余价值学说阐明了劳动在价值形成中的决定作用。

简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复强调“劳动创造人”,“劳动者通过劳动改造自然、支配自然界”。由此可见,劳动创造财富,即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一关系却被颠倒了。不少人都把自己工作、劳动的出发点仅仅看作为了获得某种报酬或满足个人需要;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则是为了体现他们的才能和贡献。也有些人认为自己虽然参加劳动,但并没有付出任何具体的劳动,因而无须创造任何价值。其实,尽管劳动没有直接创造出价值,但它对于创造价值却有重要意义。例如,只要劳动引起产品的价值增殖,即使你没有付出任何劳动,那么你对于价值的贡献也是巨大的。劳动对价值增殖的贡献越大,你创造的价值就越多。如果你对价值的贡献不及创造者的一半,那就意味着,你对社会的贡献,仅仅相当于社会总贡献的百分之零点几,甚至更低。因此,从长远的观点看,只有让每个人的劳动都能够给社会带来价值,整个社会才会有更高的效率。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根本标志。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但是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

- 1 -

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不存在什么富裕阶层。同时,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人口众多,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如果实行公有制,那么一部分人将无法解决温饱问题,必然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因此,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必须坚持的,私有制必须坚决摒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党在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国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生产不发达,不适宜采取单一的分配制度。

- 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