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教育公平
高188 班 孙涛
教育公平问题是我国目前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领域的热 点,教育公平不同于教育平等 ,教育公平包含教育资源配置的三种合 理性原则 ,即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通过经济公平、政治 公平来促进教育公平 ,是走向真正高水平教育公平的唯一正确的路径 选择,但不能因此否认教育自身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对于推进教育公 平的责任和作用 ,也不能因此低估教育和教育公平对于推进社会公平 的意义和价值。 教育效率是指教育对于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的贡献率 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不是对立关系 ,也不是主次关系 ,教育公平与教育 效率是两个可以的、 同等重要的教育追求或者教育目标。 现代教 育应该坚持“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并重”的原则 ,通过教育公平提升 教育效率应该且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国家战略和选 择。
我们作为教育一线的工作者, 做到教育公平, 是我们容易忽视的 问题,对教育公平理论的认识不足,理解不透,造成教育方法不当, 不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或多或少制约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合 工作实际,笔者就如何实现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尽量做到教育公平谈 几点看法:
一、以角色互换去认识学生,平等对话,知道他们需要什么。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我们往往按教师自己的理解、 已有的经验、 惯用的方法去实施教育教学工作, 没有与学生沟通, 没有充分地了解 学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出现“供”与“求”的不对应现象,导致 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行厌烦。这要求教师做到角色互换,多与学生 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
界,选择适合有效的教育教育内容和方法。 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意愿,做到选择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公平。
二、 对学生智力的全面认识。凭笔者十多年的教学见闻和体会, 大部分教师对“学生智力”的认识是不全面的。
三、 评价多元化,公正,全面。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们对学生的评价大多以分数为 重要标准,这对学生是不公平的,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驱动起决 定性作用,评价不当或不全面会严重影响一个孩子的成长。 不见得分 数高的学生将来就一定成才,一个人是否有作为,对社会贡献大小, 是要看他的综合素质。我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多元化,彻底改变唯 分论,纵横对比,重结果,更重过程,重态度,重情感,重发展。一 分为二,重赞美,更重建议。重实事求是,而不带师个人情绪,不因 学生成绩好忽视他的缺点,更不因学生成绩差而小看他的进步。 还要 注意点上的评价与面上的结合,重点突出,全面兼顾。做到对学生评 价的公平、全面。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发挥潜力。
四、 正确认识以往教育教学方法的误区。由于教育工作者对学 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不够,会出现一些表面看来是爱护、帮助学生的行 为,反而伤害了学生。我就听到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教师非常关心 一位庭贫困的学生,每当开学时都会买一些文具在班上送给这位学
生,老师这样帮助也是几年了,可没想到到五年级的一个学初,当老 老师把墨水送到学生手里时,学生却当面砸了墨水瓶,冲出教室。让 老师百思不得其解,帮助学生难道有错吗?这就凸显了教育公平的重 要性,教师这样做是不公平的一种自私,表面看是帮助学生,实质也 是在班上宣扬自己是多么关
心学生啊, 他却没想到这更伤害了学生的 自尊,这个学生家是多么的贫穷,连墨水也买不起,同学们会投以异 样的目光,把它看成“不平常”的伙伴,这时一般人难以接受的。这 给们启示,帮助、关心学生固然要做,但要注重方法和场合。
建立开放自由,安全、和谐的课堂,实现全员参与的教学模式。教师 要做到教育公平,重点应是在课堂教育教学中,要让全体学生得全面 的发展,必须建立开放自由,安全、和谐的课堂,实现全员参与的教 学模式。让每一个学生有机会、有时间、有胆量进行不同方式的学习, 尽发其能,尽展其才。打消各种顾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参与 学习。把过去教师教学主导,讲解传授的角色转变成活动组织、、 帮助者。不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哪怕是错误的结果,只要学生在思维, 在合作交流,在表达展示,他们就得到了训练。我们都应该作出一分 为二的评价。给出恰当的鼓励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