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论校园广播发展现状及途径
作者:王深圳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第20期
摘 要 高校校园广播作为特殊领域的传播媒体,有着特殊的育人职责与功能,其职能和功能的实现随着校园要素的的变迁,要求传播之间萌生新的思路。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校园广播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能否结合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引起了师生的注意。 关键词 广播 信息 网络 校园 中图分类号:G1 文献标识码:A
校园广播系统是小功率有线或无线调频广播电台播发的、面向全体师生的公共性教育电台,具有收听时效高、使用灵活、音质清晰优美等特点,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通过校园广播,用声音传递激情,用激情传达心声,用心声铸造梦想,用梦想成就未来的辉煌,是高等教育教学的辅助工具。随着网络时代的的到来,校园广播面临对电脑、报纸和短信等媒体带来的冲击和压力,给广播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正视校园广播的优缺点,更新发展思路,整合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校园广播这一传统教育方式能够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1校园广播的育人功能 1.1传递情感功能
高校广播的情感传递功能突出表现在音乐点播类节目、谈话类节目及校园服务类节目等。比如,音乐点播类节目,通过点歌来传递祝福、纪念等活动,充当学生交流的媒介,一些流行歌曲、经典歌曲等,配以主持人对音乐的解读,在校园网上传动的是师生间纯真的感情。众人皆可参与的谈话类节目,征求听众意见,选定话题,共同阐述生活的意义,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教育功能。 1.2教育导向功能
广播站作为校园的主要宣传阵地,是在大众需要的情况下投其所好,是在众人的影响下制作节目,设置广播内容和主题的。新闻评论节目中,广播站及时公布时事要闻、校园发展动向,用正确的引导学生,号召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校园发展的新动态。当然,诗歌朗诵、美文欣赏等广播内容弥补了学生艺术审美不足的空间。 1.3氛围营造功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为一种公共传播工具,校园广播播出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节目,倡导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营造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比如,情感故事节目,运用生活中的真实故事,关注师生的内心,给师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构建健康人格,个人的灵魂与学校的内涵融为一体。 2校园广播运行中的问题
2.1设备质量跟不上,播出效果不良
现存的校园广播主要有有线广播和无线广播组成,无线广播使用时,安保性差,广播信号泄露到很远的地方,引起误导。受天气、地理条件的影响,接收信号时好时坏,频率稳定性不强。有线广播因接受设备和终端需要使用电源,容易受到雷击、雨水的腐蚀,一旦发生故障,维修困难。
2.2节目形式单一,听众流失
校园广播一般在固定的时间播出,栏目板块也相对固定,不同的听众对不同的节目有不同的喜爱程度。如果听众在节目的时间段内没收听到自己喜欢的节目,广播内容索然无味,必将降低学生的兴趣。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自主空间大,节目内容不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听众数量迅速流失。 2.3互动意识不强,缺乏观众参与
校园广播由于技术设备和人员力量的原因,基本上不能做到延时播放,在力保广播安全的情况下,校园广播是不可能做到电话对话的播出形式的。所以,校园广播基本上是一种单向的传递,长期处在主持人不断地说,音乐不断地放,听众被动地听,没有听众的互动环节,播出效果弱化。
2.4忽略校园特色建设的作用
所有的高校校园广播工作者都希望将节目办好,学生作为受众主体,他们的需要决定了主流节目的定位。校园广播也受到外界商业电视台节目制作的影响,从自己的爱好出发,没有从学校长期的发展战略目标上考虑,忽视了广播内容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突出作用。 3改善广播发展现状的措施 3.1建立健全广播制度
广播工作做得好,离不开严明的纪律,校园广播的制作多是由学生完成,没有纪律的广播队伍是成不了大气候的。出台一个具体完备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工作的行为,严肃工作纪律,搞好内部的团结,增强团队凝聚力,为做好广播站的工作做好准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2科学编排节目,提高内容质量
校园广播节目编排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广播的质量,是衡量广播工作成败的标志。及时调整节目机制,以一个季度作为一个周期,建立适时的动态管理体系,观众想听什么,广播就播什么,满足听众的心声,做好节目提要,设计柜架结构,切实提高节目播出质量。 3.3培养好广播站新一代人才
校园广播站学生工作多是由学生中的播音爱好者组成,工作素质与专业团队相比,实力相差悬殊。广播站学生工作人员一般分为编辑、记者和播音员,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广播的播出。在条件允许下,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专业培训的机会,以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调动学生的的工作热情。 3.4建立创新,注入广播事业新活力
如今的校园广播,从节目设置到内容、形态以及管理机制方面都存在走形式情况,鼓励工作中的创新点,提倡超越自我,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本校广播站人员与外校甚至是社会广播电台建立学习伙伴关系,适时开办经验交流会,听取他人的意见,总结规律经验,建立科学的节目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