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教研
小学语文,诗风意蕴
——小学语文诗词教学实践探析
周国华
(荆楚理工学院,湖北…荆门 448000)
摘 要:我国是一个拥有上下5000年文明历史的古
国,其中古典文学作品可以说得上是5000年文明中发展最好的文学之一。古典文学作品当中的唐诗、宋词、元曲又可以用中华文化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来进行比喻。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必须要做好文化的传承工作,并将我国传统的古诗词文化发扬光大。因此,需要我们教师对如何做好古诗词教学进行积极有效的探寻,找到切实高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小学生提高他们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化内涵和文学素养。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古诗词对学生的影响,让古诗词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生活情趣,让古诗词不单单只是教学过程的全部,让孩子们把学习古诗词当成一种乐趣,唤起小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热爱;让孩子们在朗读古诗词的过程当中,感受古诗词韵味,感受美好意境,感受它的独特之美;让古诗词陶冶学生的情操,涵养品德性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词教学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当中,最为重要的一块瑰宝,它将中国汉语语言的魅力充分地表现出来并且发挥到了极致,它在世界文化历史当中也是一枝独秀。古诗词鉴赏教学在我国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当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古诗词大多内涵较深刻,小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古诗词教学做到充分的指导,如果教师没有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古诗词教学,就会让学生在理解古诗词的内涵上产生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教师必须要重视古诗词鉴赏的教学方法,注重小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提高,使小学生热爱古诗词学习,使我国的古诗词文化发扬光大。
1 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1 教师只注重诗词的背诵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对诗词美的感受
在目前的教学要求当中,“朗读并背诵整首诗”这句话经常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的诗词部分,这一要求本是教材新大纲所规定出来的内容。教师要求学生背诵出整首诗这一要求无可厚非,但需要注意的是背诵必须要建立在学生的理解之上的。教师要对整篇诗词进行完整的教学,让学生理解诗的意思,并能够从诗中体会出一定的含义。但是在目前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对于诗词的体会,只是一味地追求背诵,使学生对古诗词慢慢地产生了抵触情绪。
1.2 诗词讲解枯燥,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对诗词进行讲解的时候,大多数教师选择利用传统的板书加口述的模式对学生进行讲述;在指引学生进行内容的理解时,通常采用逐字逐句翻译的方式,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让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变得枯燥无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3…学生缺乏对古典诗词重要性的认识部分学生缺乏对古诗词重要性的认识,并没有意识到学习古诗词是多么重要。他们往往认为这些古诗词只是古代历史资料而已,不用进行学习,从而使得古诗词教学出现一些难度。
2 小学语文诗词教学的措施2.1 转变传统教育思想
我国传统的教育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教育,把学生当成了只会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对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束缚和压制了他们的学习能力。而只有综合能力强、思维敏捷的人才能在学习和工作当中发挥更大的优势。所以我们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也将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提高。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更要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2.2 运用多媒体,引导想象
教师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让同学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古诗词加以欣赏;这样既能够做到有效改善古诗词因年代久远而使学生产生的距离感,又能够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另外,新媒体环境对小学语文方面的影响日益增加。尤其是在教学模式上,将互联网融入教学中,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对时间和空间的依赖性极大减弱;无论在哪里都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优秀老师的讲解,做到了教育资源共享。有了多媒体的支持,教师也可以将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扩展到课外教学。在课堂上解决课外的内容,将课外的素材融入课堂中,增加了文学作品的现实性与交互性,学生仿佛亲耳所闻亲眼所见,让语文课堂更加有趣与“触手可及”。比如,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利用古典音乐帮助教师进行诗词教学,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氛围;再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诗词的内涵,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2.3 在熟读中背诵、理解诗词有句古话是这样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就充分地说明了熟读背诵的重要性。对古诗词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再现诗创作时的情景,有利于让学生体会作者创作诗词时所怀揣的感情。所以,教师想要做好诗词教学,就需要要求学生做到理解诗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同时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在朗读过程当中的技巧与方法。首先带领学生一起确定一首诗的感情基调,然后教学生朗读诗的重音与节奏,利用抑扬顿挫的朗读方式,可以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让他们理解作者,理解诗词,培养他们对文化的敏感度,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
2.4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想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下转第213页)
·211·
文艺教研
教师都可以把自己实践过且效果不错的游戏活动进行详解投稿,集思广益,这样综合下来就相当于形成了一个丰富的资源包,且都是适用于韩国学生课堂的游戏实例。如此一来,教师们在搜集游戏时就更方便省时,也可根据自己的教材和学生特点做相应的修改设计,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
3.2 明确课堂奖惩制度学习者由于年龄的原因,大多自控能力较差,因此在游戏时会出现课堂秩序混乱的局面。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加强对课堂的控制,合理运用奖惩制度约束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通过加减分、适当惩罚、奖品奖励、设置纪律班长等方式来控制课堂,也要了解学生的“弱点”,有针对性地明确奖惩机制。
笔者所教学生对中国影视有强烈的兴趣,所以很珍惜观看机会,于是笔者曾尝试以此为奖惩,学生为避免失去观看机会会进行互相监督和约束,课堂效果较好;而有的学生很在乎平时表现分数,可以采取加减分来进行奖惩。
3.3 有目的性地设计游戏
对于调查结果中的游戏后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大多是忽略了游戏教学的原则。游戏活动是为教学服务的,是“边玩边学”,而不是单纯为了游戏而游戏。因此在设计游戏时,教师要明确该游戏是否练习了相应内容,要根据所学内容设计游戏,把知识贯穿于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巩固、强化所学内容才是关键。而且教师要灵活变通,班级和班级的氛围不同,有的班级学生整体比较安静内敛,有的班的学生更活泼好动,所以同样的游戏在不同的班使用后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教师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修改游戏,适应不同的班级和学生,这样的游戏教学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3.4 师生共同参与道具制作
道具作为游戏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词卡、角色头饰、纸盘时钟、小地图等。师生可以合作制作道具,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拉近师生感情,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比如笔者在进行“你是哪国人”和“现在几点了”这两课的教学时,组织学生一起动手制作了“小国旗”和“纸盘时钟”的游戏道具,减轻了教师准备多个道具的负担,学生也乐在其中并且记忆更深刻,同时也会更加珍惜游戏道具的使用。
4 结语
游戏教学法在韩国汉语课堂中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笔者仅对游戏教学的部分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策略,难免存在诸多不足。对游戏教学法的研究还需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以更好地应用于韩国汉语教学。
参考文献:[1]…程越.游戏型趣味教学手段在中小学汉语教学中
的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8.[2]…伦树萌.游戏法在韩国小学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
用情况调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3]…龚怡萍.游戏教学法在汉语国际教育综合课课堂
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4]…彭小卉.游戏教学法在零起点汉语口语课堂的运
用[D].复旦大学,2010.
王琳(1994—),女,河南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作者简介: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通讯作者:周金声
(上接第211页)对诗词的喜爱,只有让学生对诗词感兴
趣,这样才能让他们喜欢诗词,让他们能够认真地对待古诗词。
(1)让学生多了解古诗词作品。要想让学生培养对古诗词的兴趣,教师首先要让孩子们了解一些好的古诗词作品。比如给学生介绍一些有趣的古诗词或者是给学生讲解古诗词背后的故事,让他们可以从这些古诗词作品当中领悟出文字的魅力。用这种方法学生就非常容易被文字所吸引,也就自然而然地使他们对学习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古诗词。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是激发他们对学习古诗词兴趣,发展他们的文学底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让小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去,才能够充分地发挥出主观能动作用,激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发挥出他们的潜能,从而迸发出火花。(3)创立课堂情境。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古文学古诗词的热爱。相关研究表明:要想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关键的就是要给学生创造出一种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学习。所谓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就是指教师要尽量减少课堂上对学生的。这种当然包括行为和思维两个方面,要让学生
能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同时教师不可以对学生的一
些奇思妙想进行全盘的否定。一定要给他们充分的信任,要让他们消除顾虑,敢于表达出自己的不同见解。(4)结合生活,让学生热爱古诗词。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将古诗词中要表达的意思讲述给学生。这样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从而对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和素养起到良好的作用。
3 结语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是我国古人将他们的精神凝聚形成文化的成果,古诗词也是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灿烂文化的结晶。因此,教师在进行欣赏古诗词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注重教学策略和教学艺术,把培养小学生兴趣放在首要位置;让他们在身心愉悦的享受当中,感受诗词的韵味,让他们在欣赏诗词的过程当中,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和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1]…甘志梅.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新词古韵”运用研
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2]…张丽.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研
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
周国华(1995—),男,贵州安龙人,本科。作者简介: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