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赵普》教学设计 (1)

《赵普》教学设计 (1)

来源:爱玩科技网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苏教版)

第一单元 第五课 《赵普》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流畅地朗读课文。

2.能准确解释字词含义,流畅地翻译全文。掌握文言知识。 3.能发挥合理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多形式地诵读,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流畅地朗读课文。

(确立依据:课文篇幅短小,句式紧凑,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兴趣浓,多次诵读后能较好地理解课文大意。所以把诵读作为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能准确解释字词含义,流畅地翻译全文。掌握文言知识。

(确立依据:文言知识的掌握向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第一课时作为难点来逐步使学生掌握。)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诵读是解读文言文的敲门砖。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将朗读贯穿到课堂始终, 听课文朗读录音,教师示范读,引导学生按要求听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内容。个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欣赏。领悟短文的优美语言和意味,以达到教学目的。

2.讨论法:对课文字词句的朗读理解都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来思考讨论,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避免了一讲到底满堂灌的弊端,培养了自学能力。

3.练习法:本课各个环节都有练习题的设置,从听说读写各种内容到个体与集体不同形式均有,现了学生练习的高参与率。

4.讲授法:文言文的学习还有困难,因此对重点的讲析还是必不可少的。 学习方法:

1.多形式朗读课文, 体会课文内容,培养语感。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课文音义把握理解均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评价指正,培养了自学能力。

1

3.圈点批注法:学生在学习中随时记下自己的疑问和收获,便于知识的深究和巩固提高。 教学流程:

模块一:明确目标

教学板块1:导入

老师出镜同学们,你们知道“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吗?它和北宋政治家赵普有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赵普这篇课文,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节课,我们的主要学习任务是: PPT1 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流畅的朗读课文。 2、能准确解释字词含义,流畅地翻译全文。 3、能发挥合理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

(设计意图:简洁明了,直接引出人物,进入本课的学习。)

模块二:读准课文

教学板块2:介绍赵普

PPT2 (赵普图片)首先让我们先认识一下赵普。

赵普(922-992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后周时当节度使赵匡胤手下的推官。公元960年,赵匡胤率军北上,到达陈桥时,赵普为赵匡胤出谋划策,发动兵变。史称“陈桥兵变”。从此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史称宋太祖。接着,赵普又辅佐宋太祖东征西讨,统一了全国。后来,宋太祖任命他为宰相。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赵匡义继位,史称宋太宗。赵普仍然担任宰相。

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宋太宗随便问道:“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书。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便天下太平。”后来赵普因为年老体衰病逝,家人打开他的书箱,里面果真只有一部《论语》。所以又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教学板块3:读准字音

2

PPT3学习一篇文言文,我们首先要会读它,做到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先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画出文中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再自己查阅工具书或向老师、同学请教,扫清字词读音障碍后自由朗读全文。

读准字音

画出课文中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自己查阅工具书或向老师、同学请教。然后放声朗读全文。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朗读课文,交流不会读、读不准的字。)

PPT4大家读得很认真,下面老师要来考考大家,看大家是不是全会读了。 读准下面加点的字:

吏事 阖户 启箧 处决 ....既薨 龌龊 奏牍 掷地 ......补缀 卒用 ..

PPT4好,相信每一位同学都已经会读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读,每个词读两遍。 读准下面加点的字:

lì hé qiè chǔ 吏事 阖户 启箧 处决 .... hōng wò chuò dú zhì 既薨 龌 龊 奏牍 掷地 ..... zhuì zú 补缀 卒用 ..

(设计意图: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保证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板块4:读出节奏

PPT5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下面请同学们再听老师读一遍课文,请你边听边用竖线在文中停顿较明显的地方画上记号。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3

读出节奏

听读课文,要求做到:

在句中停顿明显的地方画上“‖”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听读课文,注音,画节奏。)

PPT6读文言文,除了句与句之间的停顿外,每个句子内部的适当的停顿也很重要。这种句内的停顿,我们称它为节奏。刚才老师读的时候,我请同学们记下这些节奏的。现在,老师要看看同学们是否认真记了,是否记得准确。请同学们朗读下面6个句子,注意读出节奏。

朗读下面句子,读出句中的节奏:

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2.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3.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4.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5.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6.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PPT7请再听老师把上面句子读一遍,同学们与自己刚才的朗读对照一下,看看还有哪些句子没读准的,自己再多读几遍。

朗读下面句子,读出句中的节奏。

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2.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3.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4.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5.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6.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PPT8下面我们要用多种方式把课文再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用以下多种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全班放声朗读;读给同桌听;推荐读的好的同学在全班范读„„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朗读、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好,通过多种方法、多次的朗读,相信每一位同学都已顺利完成文言文学习的第一步骤:

4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了。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文章的大意。

模块三:读懂课文

教学板块5:疏通词意

PPT9要读懂一篇文言文,关键先要理解文中字词的意思。下面就请同学们借助书下的注释和查阅工具书,重点解决以下几个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疏通词意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寡( )学术,及( )为( )相 ...2.晚年手不释( )卷( ) ..3.虽( )多忌克( ) ...

4.而能以( )天下事为( )己任 ..5.尝( )奏荐某人为( )某官 ..6.普明日复( )奏其人 .7.普颜色( )不变 ..

8.太祖乃( )悟,卒( )用其人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回答。)

PPT10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正确答案,同学们你们做对了吗?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寡(少)学术,及(等到)为(做)相 2.晚年手不释(放下)卷(书) 3.虽(虽然)多忌克(对人忌妒刻薄) 4.而能以(把)天下事为(当作)己任 5.尝(曾经)奏荐某人为(做)某官 6.普明日复(又、再)奏其人 7.普颜色(脸色)不变

8.太祖乃(才)悟,卒(终于)用其人

教学板块6:疏通句意

PPT11相信同学们对上面的字词翻译一定是对答如流。下面请同学们看看下面的几句话,文言文中经常会在句中省略一些句子成分,你能把省略的成分补出来吗?

5

疏通句意

补出下列句子的省略成分: 1.太祖常劝以读书 2.普明日复奏其人 3.碎裂奏牍掷地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回答。)

PPT12这些句子中的省略成分你都说对了吗? 补出下列句子的省略成分: 1.太祖常劝(之)以读书 2.普明日复奏(荐)其人 3.碎裂奏牍掷(于)地 教学板块7:疏通文意

PPT13明白了单个字词的解释,会补充句子省略的成分,可以说已基本读懂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用现代汉语,把全文翻译一遍。在翻译之前,老师首先要和大家一起来复习一下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翻译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1.保留法:保留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等。 2.对译法:变单音节为双音节词。 3.添加法:添加句中的省略成分。 4.调整法:调整前后语序等。

5.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老师介绍的方法,把全文翻译一遍,要求做到意思准确,句子通顺。翻译后,同桌交流,互相帮助,再做一次认真的修改。

PPT14 疏通文意

用现代汉语,准确通顺地翻译全文。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翻译、交流、评价。)

PPT15同学们刚才翻译了全文并进行了认真的交流和进一步的修改,现在把老师的译文与大家交流一下。

第一段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拿读书这

6

件事劝他。他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在读.到了第二天,办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人打开书箱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

PPT16 第二段

赵普性格深沉而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多忌妒刻薄,但能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代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许多都拘谨顾小节而遇事沉默不言,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个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章举荐这个人,太祖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还是上报这人。太祖生气了,把赵普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没有改变,跪在地上把碎纸片拾起来带回家,过些日子把这些旧纸片修补、连结起来,重新像当初一样拿去上奏。太祖这才清醒过来,最终任用了这个人。

(设计意图:这部分教学完全体现了学生为主,自主学习的内涵。使学生参与到了知识形成过程当中去,知识掌握较牢固。)

模块四:读活课文

教学板块8:复述故事

同学们,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疏通了文章的大意,你能脱离书本,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赵普的故事吗?

PPT17下面请同学们试着复述赵普的故事, 简要复述故事:

要求:忠实于课文原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讲给同桌听。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讲述故事,并做评价。)

模块五:课后延伸

教学板块9:课后学习

PPT18刚才是请同学们简要的复述故事内容,下面啊,老师有更高的要求,你能展开自己合理的想像,特别是对一些细节的想像,来生动地复述课文故事吗?由于时间关系,在这节课上我们就不进行交流了,请大家在课后列出复述的提纲,做好复述准备,下节课大家再来交流。另外,请同学们课后熟读课文,争取能熟练的背诵课文。

课后学习

1.合理想像,列出生动复述赵普故事的复述提纲。

7

2.熟读课文,要求能熟练背诵。

(设计意图:既是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巩固,也是下节课学习的准备。)

老师出镜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教学反思:

1.充分发挥多媒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

2.没有偏废基础知识 ,基础的厚薄决定着楼层的高低,要想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基础不可偏废。本课的课前积累背诵评点、课中对演的评价、课后作业都体现了这个观点。

3.本课的教学,我改变了精讲全文字词的做法,实行重点突破,展示学习过程,让学生抓住重点进行学习,效果明显。

4.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弄懂文意,再由教师评点强调,可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既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学会探索,又能强化基础知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