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CDMA2000

CDMA2000

来源:爱玩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oo2年3月 天津通信技术 TIANJI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ar 20O2 №.t 第1期 CDMA2000中软切换的研究和实现 谢海荣,刘郁蓉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黾实验室,江苏南京摘210096) 要:详细论述了CDMA2000系统中软切换技术的胜能、依据及软切换实现的过程,并针对轼切换会造成无线 资源使用率降低的问题,分析了Is一95向CDMA2000过渡过程中所做的改进。 关键词:软切换;导频;宏分集 中图分类号:TN929 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7442 c2002)01—0024-03 1引言 移动通信以其特有的灵活、便捷的优点适应了 的技术。在硬切换发生时.因为原BTS与新B 的 载波频率不同,MS必须在接收新BTs的信号之 前,中断与原BTs的通信 因此往往因在与原BTS 现代社会对通信技术的要求,成为8O年代中期以 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一种通信方式.而CDMA技术 则已成为移动通信的“宠儿” 在短短的几年里, 链路切断后,MS不能立即得到与新Frs之间的链 路而使通信中断。另外,当硬切换区域面积狭窄时, 又会出现新BTs与原BTs之间来回切换的“乒乓 效应”,而影响信道业务的传输。在CDMA系统中 提出的软切换技术,很好地利用了直接扩频系统的 特点,与硬切换技术相比,有以下良好的特征: (1)在软切换发生时,MS只有在取得了与新BTs CDMA在技术上获得了巨大的突破.其中软切换就 是被突破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软切换技术已成功 地应用于Is-95/CDMA系统,并被第三代移动通信 系统(3G)所采纳。本文将重点讨论在CDMA20oO系 统中应用的软切换技术及其实现的方法。 的链接之后.才会中断与原BTs的联系,因而大大 降低了通信中断的概率。 (2)在软切换进行中,MS和BTS均采用了分集 接收的技术,增强了抵抗衰落的能力,因而不必过 多的增加MS的发射功率。同时,BTS宏分集的接 收方式也使参与软切换的MS得到了保证,即只要 有一个BTS能正确接收MS的信号就能保证通信 的正常进行 另外,还可以通过反向功率控制,使 2软切换技术及其性能 软切换是CDMA移动通信系统特有的技术. 其基本概念是:当移动台处于同_一个基站控制器 (BSC)控制下的相邻基站03TS)间的区域时.移动台 (MS)在维持与原B 无线连接的同时,又与新BTS 建立无线连接.然后释放与原BTS的无线连接,这 一过程即称之为软切换。如发生在同一个BSC控 制下的同一个BTS间的不同扇区间的软切换则被 称之为硬软切换。 MS的发射功率降至最小.进而降低了MS对系统 的干扰。 在FDMA和TDMA系统中广泛采用了硬切换 作}茼夼 (3)进入软切换区域的MS即使不能立即得到 与新BTS的链路,也可以进入切换等待排队的队 列,因而降低了系统的阻塞率。 谢海荣(1976一):男.末南太学移动通信国享重.最 宾验宣99级硕士研宽生,主要从事CDMA 2000信夸软件的研发工作。 3软切换的依据和实现 3.1软切换的依据和MS宏分集 在CDMA数字移动系统中,切换的标准取决 列椰蓉(1969一):女,东南太学移毋通信田零重点 耍验室副教授.目家863 C3G CDMA20∞项 目信争鞋件的主要壹责人。 收稿日期:2001—10—20 于导频信号的强度。导频信号是每个BTS连续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期 谢悔荣.刘郁蓉:CDMA2030中软切换的研究和实现 25 射的未经调制和被直接序列扩频的信号 主要用 MS不断搜索激活类、侯选类、临近类和剩余 类等各种导频的强度.并且根据导频强度判决各类 切换。当MS靠近切换区时,即开始进行如下操作: (1)当导频P2的强度超过T_ADD时,MS会 将这个导频穆到侯选类。 于使所有在[iTS覆盖区内的MS能同步地工作。而 导频信号的强度则是接收到的导频能量与接收全 部能量的比值。BTS利用一个周期为32 768 Chip 的最大长度随机序列(PN)的时问偏置来标识每个 前向CDMA信道(由BTS到MS),此PN也称做导 频序列。不同的前向信道需使用不同相位的I11序 (2)当导频P2的强度超过了[(SOFT_SLOPE/8) 10 logl0(PS1)+ADDINTERCEPT/21时,MS会发 送导频强度测量消息。 列进行调制,相位至少相差64 Chip,因此PN可使 用的相位为512个。在CDMA系统中大部分小区 都采用同一个频率,MS则可根据接收到的BTS导 频信号的不同偏置来区分各个BTS。每个小区的导 频只要与同一CDMA信道中的正向业务信道相配 合就会有效,当MS检测到一个有足够强度的导频 而未与任何一正向业务信道相配合时,就会向BTS 发送一份导频强度测量的报告,BTs则根据此报告 来决定是否进行切换,这就是软切换的依据。 在越区软切换的过程中,MS接收到来自两个 或多个BTS发射的相同的信息后,对其进行分集 合并和判决,并改善Ms处于越区切换时接收信号 的质量,以保证越区切换时数据不会丢失,因此这 种分集方式对应于多径分集,被称之为宏分集。由 于CDMA系统中MS独特的RAKE接收机可以同 时接收两个或两个以上BTS发来的信号,进而保 证了CDMA系统软切换的实现 软切换的引入,大大改善了切换的性能,消除 了切换过程中通信的中断和小区边界处的“乒乓 效应”以及切换所引入的噪声 3.2软切换实现的过程 MS进出切换区的全过程如图l所示。 L^呻 lr_DR[)P 圈1 MS进出切换区的全过程 (3)MS收到扩展切换指示消息后,将P2移人激 活类,开始进行宏分集,然后发送切换完成的消息。 (4)当导频P1的强度下降低T[(SOFr_SLOPE/ 8) 10 logl0(PS ̄+DROP_INTERCEPT/2]时,MS开始 启动切换下降定时器 (5)如切换下降定时器超时,则Ms发送导频强 度测量消息。 (6)MS收到扩展切换的指示消息后,将P1移 人侯选类,然后发送切换完成消息。 (7)当导频P1的强度下降低于T—DROP时,MS 开始启动切换下降定时器。 (8)如切换下降定时器超时,MS则将P1从候 选类移到临近类。 由此看出对于MS,切换的过程就是在复杂的 无线信道的条件下.不断、准确地测量各导频的强 度和在切换区内不断支持宏分集的过程。 4 Is-95与CDMA20oO软切换的比较 众所周知,CDMA系统中的软切换技术具有切 换中断率低、可靠性高的优点,但由于Ms在软切 换过程中支持宏分集,使其在切换区中需同时与两 个BTs保持通信,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叉影响了 BTS无线信道的利用率。叉由于MS在切换区中逗 留的时间与MS自身的速度大小、方向和切换区的 大小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因而这种切换方式,尤 其是在BTS较繁忙时,反而会影响系统切换的成 功率 这个问题解决起来也是比较复杂的,可以比 较Is-95和CDMA2o00两个系统在这个问题处理 过程中的区别。 首先,在Is-95中,当MS在靠近切换区并搜 索到邻区导频强度大于T ADD~s时,会立即把这 个导频加入候选集,同时向BTS报告导频的强度, 井准备接受BTS的切换指示消息及开始宏分集。 而在CDMA2000中,当MS搜索到邻区导频强度大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天津通信技术 2002芷 于T_ADD~s时,只是把这个导频加入候选集,直到 MS搜索到强度满足: 容的同时,CDMA20oO采用了相对门限的判断方 法,即用与激括类BTS内部相对大小产生的门限 就可以进行判断。因此这个门限值更为有效,更为 实际。再有,CDMA2000还针对软切换的不足,在保 证软切换成功的同时,还相应减少了切换区的大 lOfogPs>[SOFT_SLOPE_s 10 lg(乞Ps.)]/8+ rl∈^】 ADDjNTERCEPT~s/2 时,才认为强度足够大、再向BTS发送导频报告和 小,进而减少了宏分集的时间,对于提高整个系统 无线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切换的成功率,均有着重 要的意义。 准备宏分集: 其次,在MS准备离开切换区时,对门限的判 断方面。在Is-95中,当原BTS导频的强度低于 T DROP s时,MS即启动下降定时器,因此判断的尺 度比较单一。而在CDMA2000中,MS对参与宏分集 BTS的导频不断按照大小进行排队,然后按以下式子 进行判断,看最小的几个是不是到达了下降门限值: 5结束语 软切换是CDMA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具有 切换过程中不中断通信的优点,东南大学移动通信 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承接863 C3G项目的过程中通过 刻苦攻关,在北京完成了软切换的现场实验,对商用 101og(Ps.)<Max{[SO ̄SLOPE s 10 lg(乞Psi 8, lI> - 一手机信令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l 2 T I)ROPS/2l _[参考文献]3  4 5 式中i=1 2一・ 一1 Ps1( …<Ps 且都是激活类的BTS导频 Upper Layer(ayerL 3)Signaling Smnd ̄d for CDMA2Oo0 Spread Spectrum Systems.TIA/ 由此可以看出,CDMA2000在保持了与Is一95 兼容性的同时、大大增加了灵活性。当激活类中强 EIA/IS一2000.5-A.2Oo0.3. Signaling Link Access Control(LAa Standard for CDMA2000 Spread Spectrum Svstems. nA/ EIA/IS一200 4一A.2000.3. 度较大的导频足够大的时候,MS将不再理会 T_DROP s这个死门限,而果断地提出让导频强度 较小的基站脱离宏分集状态,进而减少了链路被不 必要的占用。 还可以看出.在Is一95向CDMA2000过渡的 Medium Aecess Control(MAC)Standard for CDMA2000 Sprcad Spectrum Systems.TIA/ EIA/IS一2000.3一A.2O00.3. 过程中,针对软切换所造成的信道利用率低的问 题,CDMA2Oo0提出了更为有效的门限判断方法, 吴伟陵.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北京:邮电 大学出版社.1993, 而在Is一95中各个门限值都被定得比较单一,即门 屈海宁.CDMA2000基站信令系统的研究和实 现.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3. 限值即是绝对值,因而不能有效地应对MS在切换 区内复杂的情况。另外,当CDMA2000与Is—95兼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oft IIandoff in CDMA2000 XIE Hai-rong.UU Yu-rong (National Communication Lab.Sourest University,Jiangsu Nanjing 210096,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eatures,basis of soft handoff technology"and process of soft handoff in CDMA 2000 systmn.It analyses the improvements that had been done from Is一95 to CDMA 2000 ac— cording the problem of soft handoff can decrease the use rate of radio resources. Key Word:Soft Handoff;Pilot;Macro—diversity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