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医药2008年第26卷第4期(总第ll6期) 15 虚标实证,本虚主要是心气(阳)虚或心阴虚,心脉 的人群监测(中国MONICA方案).I.发病率和死亡率监测结果.中 失养;标实主要是瘀血、痰浊和寒凝,闭遏胸阳,阻 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6-11. 滞心脉。心痛是胸痹的表现,阳微阴弦为其主要病 【2】艾尔肯・阿吉,张向阳,杨坤河,等.229例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冠 机。芪红汤方应用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予黄芪取 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对比分析.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2(4): 324-327. 其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瘀祛络通,则 【3】Duits A A,Aulvenvorden H J,Boeke S,et 81. e course of anxiety 诸症自可愈;红景天,为民族特色药材,具有扶正固 na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8∞graft 本、调和阴阳作用;红花是一种常用中药具有活血 surgery【J】.J Psychosom re¥,1998,45(2):127-130. 通经、祛瘀止痛之功效;桂枝具有温经通阳作用;丹 [4】Eagle KA,Guyton RA,Davidff R,et 81.ACC/AHA guidelines for coronary artery byp8∞graft surgery../Am coll Cardlol,1999,34: 参具有活血化瘀、养心通脉之功效。诸药配伍,共奏 1262-1346. 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可显著改善CABC ̄后 【5】叶任高.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10-312. 患者胸闷、心悸、气短等临床症状,显著提高中医证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胸痹急症协作组东北分组.胸痹心厥 候疗效。能改善心肌收缩力,扩冠改善循环,心脏泵 (冠 病心肌梗死),急症诊疗规范[J】.中国中医急症,1995,4 血功能及冠状血流量,明显改善左心收缩功能,显 (4):183—184. 著提高每搏量和左室射血分数。 [7】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医药科 技出版社。2002:72. 本研究结果表明,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为主 【8】罗发强,尹梅祥.充血性心衰患者早期运动康复的应用研究.岭 要功效的芪红汤在对冠脉搭桥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南心血管病杂志,2001,7(2):101—103. 具有以下作用:能够显著改善搭桥术后患者心功能 【9】王家良.临床流行病学——临床科研设计、衡量与评价.第2版.上 情况,减轻相关症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实际生活 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69—373. 能力,在冠脉搭桥患者的体能恢复中显示出明显优 【1o】魏朝晖.生命质量sF一36测定量表的应用.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 册,1997,(4):145—147. 势,是冠脉搭桥术后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辅助药 【1 1】 Kellermann-JJ.Ratational of exercise therapy in patients wiht 物。 nagina petlor is wiht normal and impaired Ventricular function. 参考文献 Chest,1992。101(5):322—325. 【1】吴兆苏,姚崇华,赵冬,等.我国多省市心血管病趋势及决定因素 (收稿日期:2008-03—31;修回日期:2008-04—24) 调肝养血汤治疗月经过少3 6例临床观察 马秀兰 ,程慧莲 ,何 慧 (1.医科大学28期研究生,乌鲁木齐830054;2.自治区中医医院,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 目的:观察调肝养血汤对月经过少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观察用药前后的疗效、症状评分、血红 蛋白的改变及安全性。结果:调肝养血汤对月经过少患者的月经量、色、质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神疲乏力、面 色枯黄、腹痛、少气懒言、白汗、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等症状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对患者血红蛋白的改变无统计学 意义。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未见明显影响。结论:调肝养血汤能够明显改善月经过少患者的症状,并 且安全。 关键词 月经过少;调肝养血汤:安全性评价 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 保持生育能力、延缓衰老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调肝 或行经时间不足2天,甚或点滴即净者【u。一般认为月 养血汤为导师程慧莲主任医师自拟方,由柴胡、枳 经量少于20mL为月经过少,月经过少常与月经后期 壳、当归、白芍、熟地黄、茯苓、甘草(蜜炙)、川芎组 同时并见,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成为闭经、不孕、卵 成,具有补气血、调经的功效,用于贫血虚弱,产后体 巢早衰等。故及早治疗本病对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虚,萎黄肌瘦,月经不调,经行腹痛,产后血虚。临床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6 中医药2008年第26卷第4期(总第116期) 治疗月经过少36例,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36例为2006年8月至12月就诊于我院妇科门 诊,符合月经过少及经期腹痛(气血虚弱证)的中医 证候诊断标准及西医诊断标准,年龄21~44岁,平均 (33.5 ̄6.9)岁;病程2~72月不等。 2治疗方法 2.1服药方法 每日服用调肝养血汤1剂,早晚分服,从月经第 1天开始,连服3周,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痊愈病 例随访3个月经周期。 2.2有效性评价指标 主要指标为月经过少(气血虚弱证)症状,次要 指标为气血虚弱所致的经期腹痛及其他证候,进行 症状分级量化,用药前后均进行中医证候评分[2】。 2.3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治疗后月经周期、经量恢复正常,经期腹 痛消失,其他症状消失,积分和减少395%;显效:治 疗后月经周期恢复(28±7)天;月经过多者,经量较 治疗前减少 ;月经过少者,经量较治疗前增 ̄nv'3; 经期腹痛时间缩短,疼痛明显减轻;其他症状消失 或减轻,积分和减少≥70%,<95%;有效:治疗后月 经周期、经量较治疗前改善,经期腹痛时间缩短,疼 痛减轻,其他症状较治疗前减轻,积分和减少≥ 30%,<70%;无效:治疗后月经周期、经量均无改善, 经期腹痛也无改善,积分和减少<30%。 2.4安全性指标 一.般体检项目检查心率、体重、血压;妇科检 查,有无妇科疾病;化验及辅助检查:血常规、肝功、 肾功、尿常规、心电图。 2.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包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处 理。对计数资料采用配对舛佥验, 取0.05。 3结果 3.1治疗前后主要证候评分标准(表1) 采用调肝养血汤治疗月经过少患者36例,治愈 7例,占19.4%;显效25例,占69.5%;无效4例,占 11.1%。总有效率88.9%。对用药前后中医证候评分 进行配对 佥验, 取0.05。经统计分析得出:调肝养 血汤对月经过少患者的月经量、色、质的影响均有 统计学意义,对神疲乏力、面色枯黄、腹痛、少气懒 言、自汗、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等症状的改善有统 计学意义。 表1治疗前后主要证候评分比较 主要症状疗前评分疗后评分 差值 t P 月经过少4.44 ̄1.66 2.0o±O.83 2.44±1.52 9.648 O.O00 色淡质稀4.56 ̄1.48 1.50 ̄0.88 3.06 ̄1.22 15.057 O.O00 神疲乏力1.39 ̄0.55 O.25 ̄0.44 1.14±O.8O 8.560 O.O00 腹痛程度1.36 ̄0.68 O.52 ̄0.4 l|1 1 ̄0.67 10.Oo0 O.O00 P<0.05有统计学意义 3.2 两组治疗前后理化指标变化(见表2) 本试验安全性检测结果表明,治疗前后均未见 对血、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指标有明显影响。对36例 治疗前后安全性检测结果表明,血红蛋白(HGB)、 谷草转氨酶(AST)、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 (C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谷丙转氨酶(ALT)用药 后较用药前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l<0.05)。提示调肝 养血汤临床应用安全可靠。由此,在显示了中医药 治疗月经过少取得临床疗效的同时,还显示了本方 药无明显不良反应,适应范围广泛,无需权衡利弊 问题的优势。 表2治疗前后主要理化指标比较 检测指标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 t P HGB 139.75 ̄9.70 135.81 ̄12.20 3.94 ̄13.64 l|633 0.113 ALT 20.47 ̄13.40 16.09 ̄1 1.37 4.38 ̄1 1.46 2.160 0.039 AST 18.69 ̄6.17 18.25 ̄5.63 0.4±6.92 0.357 0.723 BUN 4.28 ̄1.24 4.45±o.99 -0.16 ̄1.42一O.645 0.524 CR 68 95 ̄6.90 7】99 ̄】4.86 -3.03 ̄】.62一】.O64 O.296 4小结 有关月经过少,古籍有称“经水涩少”、“经水 少”、“经水量少”等。早在晋代王叔和《脉经》中即有 “经水少”之记载,认为其病机为“亡其津液”。月经 过少其病因归纳起来有虚实两个方面。虚者可因素 体虚弱,肝肾不足,或后天损伤,营阴暗耗,或脾虚 不运,化血乏源,以致血海空虚,无血可下;实者因 痰湿瘀血明阻于冲任,以致经行不畅,血量涩少。月 经的产生是脏腑、天癸、气血、经络协调作用于胞宫 的生理现象。《临证指南医案》中说“女子以肝为先 天”,因肝藏血,主疏泄,具有储藏血液、调节血量和 疏泄气机的作用。在月经的产生中,肝血下注冲脉, 司血海之定期蓄溢,参与月经周期、经期及经量的 调节。若肝之藏血、疏泄失常则会引起月经失调,正 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言“肝气厥逆,冲任皆病”。本 方重在调肝养血,柴胡条达肝气,疏肝解郁;枳壳、 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白芍养血柔肝和营;熟地 甘温味厚,而质柔润,长于滋阴养血;川芎活血行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医药2008年第26卷第4期(总第116期) 17 气,调畅气血嘲;茯苓甘淡平,益气健脾,与黄芪、当 归同用益心脾养血;炙甘草益气调和诸药。全方共 奏调肝益气、养血调经之功效,临床获效。. 参考文献 【2】郑彼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 版社,2002:239—241. 【3】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1 301. (收稿日期:2008—01—10;修回日期:2008一O4--O7) 【1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1.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87. 月经后期的中医证型号陛激素水平的关系研究 顾仁艳 ,指导:闫宏宇 (1.医科大学28期研究生,乌鲁木齐830054;2.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 目的:探讨月经后期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经中医辨证分型,将120例月 经后期患者分为肾虚3O例、血虚29例、血寒3O例、气滞31例四种证型,分别比较各组问促卵泡生成素(VSH)、促黄体 生成素(LH)、溢乳素(PRL)、雌二醇(E:)、孕酮(Prog)的水平有无差异。结果:对LH、Prog在四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均 无统计学意义(P<O.05)。对FSH、E:、PRL在四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虚寒型的FSH与其他三型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其他三型之间的FSH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虚型的E:分别与其他三型比较,均有统计学意 义(P<O.05);而其他三型之间的E: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尸>O.05)。气滞型的PRL与其他三型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O.05);而其他三型之间的PRL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尸>O.05)。同时,本研究分析发现月经后期患者年龄与LH星 负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O.01),患者年龄与E:呈正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O.O1);月经后期患者病程与 FSH呈负相关关系,与E:也呈负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FSH水平降低与虚寒型有关,E冰平降低与 肾虚有关,PRL水平升高与气滞有关。同时,本研究分析发现月经后期患者年龄及病程与性激素水平有关,当年龄在 1845岁时,随着年龄的增加,LH会降低,E:会升高;随着病程的增加,FSH会降低,E:也会降低。 关键词月经后期;中医辨证分型;性激素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与分组 虚、血虚、血寒和气滞。 1.3病例纳入标准 全部病例共120例,均来自医科大学附属 中医医院2007~2008年门诊及住院的月经后期患 者。年龄为18~45岁,其中18~25岁24例;26~35岁6o (1)年龄在18~45岁的患者;(2)符合月经后期 诊断标准的患者;(3)近6个月内未服用雌、孕激素 的患者。 例;36~45岁36例,平均为31.53岁。全部病例辨证分 型,分为4个证型:(1)肾虚型3O例,平均年龄31.63 岁,平均病程1.49年。(2)血虚型29例,平均年龄3O.24 岁,平均病程1.49年。(3)血寒型3O例,平均年龄 33.27岁,平均病程1.36年。(4)气滞型31例,平均年 龄3O.94岁,平均病程1.4年。以上数据经统计学分 析,各证型患者入选时在年龄、病程、抽血时间、民 族、婚况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衡性较好。 1.2诊断标准 月经后期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学》[1】的诊 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2002年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 1.4病例排除标准 (1)青春期月经初潮2年内,或围绝经期妇女; (2)育龄期妊娠妇女;(3)并月、季经、避年者;(4)因 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囊肿、垂体肿瘤等)引起的月 经后期者;(5)近期服用雌、孕激素者;(6)不符合诊 断标准者;(7)不能表达主观不适症状者;(8)合并 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疾病、精神病患者,伴有 影响观察指标的其他病理状况者。 1.5病例剔除标准 (1)月经周期延后3月以内的,抽血时间不在月 经第1~7天者;(2)辨证无法判断是属于何型者。 1.6基础性激素水平的测定 行)【根据《中医妇科学》将月经后期分4种证型[1】: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