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饰设计》说课稿
长安镇中心小学 李 丹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头饰设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美术)教材,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小学二年级第四册第九课的教学内容。属“造型〃表现”领域,意图是让学生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用简单的材料美化生活,初步培养事先预想和计划行为的习惯,进一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一课的内容集开放性、综合性、情感性于一体,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设计制作。 二、教学目标
二年级的学生对美术工具和材料已经有所了解,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也有了一定的掌握,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完成不同的选择、设计和制作。在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发展中占有相当显著的地位是自觉纪律的形成,师生之间容易沟通。这还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按照学生的兴趣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课《头饰设计》的教学通过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善学、爱学、乐学。
根据本课的指导思想、教材结构和内容来分析,结合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
学目标:(1)、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简单的材料美化生活。(2)、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学会自己动手来装饰和美化生活,提高学生声设计制作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创造的能力。 三、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二年级美术新课程标准,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目标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做一个有创意的头饰。 教学难点:制作过程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情境教学与示范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课中,我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教学观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强调了学生的能动作用。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采用联想学习法、动手尝试练习法,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习。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执教了二年级一节美术课《头饰设计》,在设计这节课时,首先激活我思维的是导入部分,因为好的导入
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这节课首先让一名学生配戴的头饰导入(用一个小白兔的头饰导入),让学生从而产生了对头饰深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满对头饰的好奇。为下面的学习开了一个好头。
在探究学习环节中,我以许多民族不同头饰为例,让学生认识头饰,理解头饰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同时,采用师生作品做比较,头饰范作,启发学生总结出制作头饰的方法,发现制作的步骤,能让学生产生创作头饰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实践活动环节,我把他们进行明确分工,让他们分组分角色创作头饰。在学生创作时,用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播放,使学生在音乐中快乐创作,并能及时点亮创作的灵感。学生创作完头饰后,我趁着他们意犹未尽时,引导他们戴上头饰表演童话剧,让他们运用自己的创作成果,体验、享受成功的快乐。
我感觉本节课的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整节课前后呼应,课堂效果比较完整。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果我把学生的作品仔细的点评一下就好了,让他们找到自己做的好与坏的地方,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断求知、善于实践、积极反思,就一定会有成功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