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雏鸡阶段易患疾病的防治

雏鸡阶段易患疾病的防治

来源:爱玩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临床诊治・ 雏鸡阶段易患疾病的防治 许忠柏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 绵阳621000) 【中图分类号1S8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078(2006)07—0039—03 1新城疫 血清治疗效果较好,最好的办法是进行定期免疫 鸡新城疫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 接种。 性疾病,多见于春、夏两季发病。鸡新城疫潜伏期 2鸡白痢 一般为3~5天,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可分为最 急性、急性和慢性3种类型。 鸡白痢主要侵害小鸡,以下痢和败血症为特 最急性型:病鸡常无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多 征,病原为鸡白痢沙门氏杆菌。通过种蛋传染给下 一见于此病流行初期,流行快速,死亡率高。 代;病鸡粪便污染的孵化器,常成为主要的传染 急性型:病初体温高达43~44℃,突然减食 媒介。鸡群一旦发病,就会造成长期传播。主要症 或停食。鸡冠和肉垂呈紫黑色。精神萎顿,离群呆 状是拉白色稀粪,粪便粘连在肛门周围,张口呼吸, 立,垂头缩颈,双翅下垂。腹泻,粪便呈黄绿色,混 有时伴有尖叫声。发病雏鸡多在出壳后l~2周 有血液。病鸡口、鼻、喉头积聚大量粘液,摇头频 内死亡,5~10 d内发病的雏鸡死亡率很高。剖检 咽,张口呼吸,发出咯咯喘鸣声和咳嗽。嗉囊内充 可见心、肺、肝、肠、肌胃有死点,雏鸡卵黄吸收不 满液体和气体。病程2~5 d。 良,成年鸡卵变形、变色。 慢性型:病初症状与急性型相同,不久出现神 该病应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严禁 经症状,腿、翅麻痹,跛行或卧地。头颈向后或向 引进病鸡种蛋,种鸡场或养鸡专业户应注意坚持自 一侧扭转,伏地旋转,共济失调,一般经l0~20d 繁自养的原则;孵化用种蛋人孵前要用2%来苏尔 死亡。 (甲酚皂溶液)喷雾消毒,干后人孵;育雏室应保持 清洁干燥,室温适宜、稳定。 1.1 适时预防接种 2.1 对种鸡群要定期进行鸡白痢检疫工作,发现 鸡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具体的免疫接 病鸡及时淘汰。 种措施。7~10日龄用鸡新城疫II系(或克隆30 2.2种蛋、雏鸡要选自无白痢病的鸡群:在孵化之 或Ⅳ系)弱毒疫苗滴鼻、滴眼或大雾滴喷雾均可进 前,种蛋和孵化器可用熏蒸消毒:育雏舍 行首免;25~30日龄用鸡新城疫Ⅳ系疫苗饮水进 及饲槽、饮水器等一切用具要经常清洗消毒。 行二免。采取饮水免疫时,免疫前必须彻底停水 2.3育雏舍要经常保持清洁干燥,每天及时清除 3~4 h,如果气温低,应适当延长停水时间。用量 粪便,勤换勤晒垫草:保证合理的饲养密度和正常 按每毫升疫苗免疫100只鸡计算,用水量首免按 的育雏温度,严防舍温过低:消灭苍蝇、老鼠,禁止 每只鸡8~10mL,二免按每只鸡l5~25mL计算。 无关人员随便出入鸡舍。 疫苗稀释后装在饮水器内,使鸡在短时间内饮完, 2.4饲喂雏鸡全价饲粮,防止雏鸡发生啄食癖。当 间隔45min左右,再按上述疫苗量重复一次,然后 白痢病发生时,应适当降低曰粮中粗蛋白质水平, 再给清洁饮水。 增加维生素用量,以帮助病鸡康复。 1.2治疗 2.5 正确使用某些药物是预防鸡白痢的有效方法 在生产中不妨这样操作:雏鸡初次饮水时,饮用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早期病症采用高免 0.05%~0.1%的高锰酸钾水;l~2日龄,用庆大霉 素2 000~3 000单位/只饮水,日饮2次;也可以从 1日龄开始,在饮水中加入“百病消”(1 mL百病消 加水4 ),连饮3 d。不论哪种方法,均可收到预期 收稿日期:2006一O6一l3 吉林畜牧兽医 2006.07电话/043 l一7989877/7989866/7989766 囫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临床诊治・ 的预防效果。 量,再用2周。 3球虫病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尔属球虫引起的,对雏鸡的 3.3 治疗 每lOkg饲料中加入氯苯胍300mg充分拌匀, d;土霉素和金霉素以每羽每天6~8 mg 危害最为严重。每年5~9月份是流行季节,尤以 连喂3~7 5%浓度 潮湿的雨季为爆发期。一般为l5~5O日龄的小鸡 用量混料,连喂4~7 d;磺胺二甲嘧啶O.2%浓度饮水,连喂3 d,停3 d,再喂3 d。 发病率最高,死亡率可达8O%。病鸡主要症状是 混料或O.下痢,内有血丝状或肉色状血块,后期出现痉挛或 4鸡痘 昏迷并很快死亡。剖检可见肠道炎症、出血。 鸡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 3.1 饲养管理 3.1.1雏鸡最好采取网上饲养,减少其与粪便接触 的机会。从而减少球虫病的发生。 3.1.2采取地面平养时,坚持每天打扫粪便,勤换 垫草,保持鸡舍和运动场地下燥,通风良好,以抑制 球虫卵的发育。同时,饲养密度要适宜。 3.1.3饲槽、饮水器、鸡笼等用具要彻底刷洗消毒, 鸡舍地面可用20%的石灰水或30%的热草木灰水 消毒。 3.1.4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大小雏鸡 要严格分群、分舍饲养。各鸡舍饲养人员和饲养用 具要固定。防止流动传播疫病。 3.1.5保持饲料、饮水的清洁卫生。供给雏鸡营养 全面的饲粮,尤其要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A及维 生素K的供给。 3.1.6病死鸡必须焚烧或深埋,不可乱扔或食用。 鸡粪应及时收集到场外指定地点堆积发酵,以便杀 死球虫卵囊。 3.2 药物预防 3.2.1 使用抗球虫药物可以预防鸡球虫病 药物可按规定剂量均匀地混合在饲料中喂 饲,严防混合不均而引起药物中毒。如果是常发 本病的鸡场,于l2日龄就要给药预防,连续投药 3O~45 d。 3.2.2球痢灵(二硝苯甲酰胺) 预防用药,每kg饲料加入球痢灵125 mg,连用 3~5 d;治疗用量,每kg饲料加入250 mg。 3.2_3氨丙啉(安普罗啉) 每千克饲料加入氨丙啉125mg,连用5~7d, 然后再以半量喂饲14 d。 3.2.4氯苯胍(罗比尼丁) 每千克饲料加入氯苯胍3O~33 mg,从7日龄 开始连喂56 d。 3.2.5盐霉素(沙利诺麦新) 从雏鸡10日龄之前开始,每吨饲料加入盐霉 素6O~100 g,连续用到8~1O周龄:然后减半用 圈 染病,以雏鸡和青年鸡多发,特别是雏鸡可引起较 高死亡率。病鸡症状一般可分为皮肤型、粘膜型、 混合型和败血型4种,皮肤型表现为裸露皮肤上发 生结节性痘症;粘膜型以口腔、咽喉和上呼吸道粘 膜的纤维性坏死炎症为特征。 4.1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及时隔离病鸡,春、秋两季用鸡 痘弱毒疫苗刺种。 4.2 治疗 ’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一般可用碘酒或 龙胆紫消毒患部,或涂以土霉素软膏或红霉素软 膏。 5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该病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多发于 40日龄以内的雏鸡,死亡率很高。鸡群多呈突然 发病,出现呼吸道症状,表现为伸颈,张口呼吸, 咳嗽,气管罗音,精神萎靡、食欲废绝,羽毛松乱。 剖检可见气管炎症,气囊壁增厚,囊内有干酪样 渗出物。 5.1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防止饲养密度过大,搞好鸡舍 的环境卫生,保持通风良好,冬季要防寒保暖,避免 鸡群拥挤。 5.2 免疫 雏鸡接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可以预 防此病。其免疫程序为:7~10日龄用鸡传染性支 气管炎弱毒疫苗H与鸡新城疫II系疫苗混合滴鼻、 点眼,或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H120与鸡 新城疫Ⅳ系疫苗混合饮水:35日龄用鸡传染性支 气管炎弱毒疫苗H52饮水,这次免疫也可与鸡新城 疫II系或Ⅳ系疫苗混用。 5-3 治疗 可试用鸡喉净、喉炎灵等药物。 7989766/7989866/7989877.043 1/电话2006,07 童盐查塑叁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临床诊治・ 6鸡马立克氏病 的鸡易感,其中3~5周龄的雏鸡最易感。发病快,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自然感 发病率高.死亡集中在几天之内。 染的鸡,有的在3周龄时即能发病,但大多是发生 7.1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对各种理化因素均有 于2~5月龄之间。死亡率高,对养鸡业影响很大。 较强的抵抗力,患病鸡舍病毒可较长时间存在。因 6.1对种蛋和孵化器需要用熏蒸消毒, 此.对种蛋 孵化全过程、育雏各阶段进行伞面彻底 以防止雏鸡刚出壳即被蛋壳上及孵化器中的马立 地消毒。保证鸡场各生产环节的卫生。消毒药以 克氏病病毒感染。 次氯酸钠、和强碱效果较好。 6.2 1日龄雏鸡要用马立克氏(火鸡疱疹病毒)疫苗 7.2 目前普遍应用传染性法氏囊炎弱毒疫苗D78, 或二价苗(自然弱毒及火鸡疱疹病毒),采用注射法 分别在雏鸡的l4日龄和32日龄进行饮水免疫,也 在颈部背侧皮下接种,注射量一般应确保4 000个 可进行滴鼻或点眼免疫。 蚀斑量。 参考文献: 6.3 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同日龄的鸡不 [1】 付友山.雏鸡常见病的主要预防措施[J】.家禽科学, 能混群饲养。对l5日龄以内的雏鸡,应在严格隔 2006.03.-21—22. 离的条件下培育。 【2】 干金玉.雏鸡五大疾病的防治【J】.家禽养殖,2004,6:15. 【3】 郭宝兴,李柏康.雏鸡常见病防治[J].畜禽养殖,2005,6 6.4严格检疫,发现病鸡即淘汰,育雏舍及饲养用 :15. 具要定期消毒。 【4】 沈光华.春季雏鸡常见病的综合防治【J】-农技服务, 7鸡传染性法氏囊炎 2005,3:45-46. 【5】 梅清.雏鸡常见病的综合防治【J】.农家顾问,2006,3:49-50.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 【6】 鲁晋秀,杨峰.鸡新城疫与流感的诊断与防制【J】.山西 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l5周龄 农业,2006 1:34、 (上接第38页) 苗,效果理想。目前该病在疫苗的应用方面有以 下几种。 剂、乳酸杆菌制剂),调整体内微生态平衡以提高疗 7.2.1 油乳剂灭活苗 效。免疫调节剂与益生菌制剂联用对本病有积极 的防制效果。 在该病发病高峰期前l0~15 d肌肉注射该 苗,0.5~l mL,免疫期可维持3~6个月。 7预防 7.2.2蜂胶灭活苗 7.1 预防措施 用蜂胶灭活菌免疫后,免疫期也可维持6个月。 应采取综合性防制,主要是搞好环境卫生,对 以上两种苗的有效保护率均可达80% 100%。 禽舍和用具经常清洁和消毒,注意通风,控制鸡舍 但是这两种苗均是以特定的血清型菌株制备的菌 苗,只能对本血清型的致病性菌株起到免疫作用。 氨气、粉尘、温湿度,减少应激诱因。加强饲养管 理。勤换饮水,认真检查水源是否被大肠杆菌污 为有效地控制该病,应用大肠杆菌当地分离株制备 染。对环境、饮水、空气、孵化设备应定期进行消 多价灭活苗可收到良好效果。 毒;防止饲料、饲具等被粪便污染。对饲料中的大 目前,科研单位研制的基因工程无毒活菌苗、 肠杆菌含量要定期监控;种蛋应来自无本病的鸡 基因工程灭活苗,正在生产中应用。 群,加强种蛋收集、存放和整个孵化过程的卫生消 毒管理,种蛋产出后1.5~2h应熏蒸或消毒,淘汰 有裂纹和被粪便污染种蛋,入孵前再次消毒。注意 育雏期保温及饲养密度,排除密集饲养。根据本地 本场具体情况,找准主要传播途径,控制并发和继 发感染。 7.2 免疫预防 对大肠杆菌发病严重的鸡场应及时用疫苗进 行免疫注射。最好使用本场分离细菌制作的疫 吉林畜牧兽医 2006.07电话/043 1.7989877/7989866/7989766 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