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议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
作者:钟达莉
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03期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更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履行的职责和肩负的重任。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结合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呢? 一、在数学教学中,首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着大量的思想品德教育素材。只要每个教育者真正树立起育人观点,就能有机地把思想教育渗透于整个班级活动和教学工作中,使学生的思想素质得到提高和培养。
1、联系教学内容,自然渗透
数学知识教学方法本身就充满了唯物思想和辩证法。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揭示它,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到感觉,从而自然地受到教育。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充分让学生割补、观察其前后图的形状变了,但面积大小没变。促使学生感觉到\"变\"与\"不变\"矛盾的双方同处一个整体之中,两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2、见缝插针,适时渗透
数学课不是思品课,它有其自身的教学要求和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善于见缝插针,抓住每一个教育时机,适时地向学生渗透。如学生在回答0.706与0.76比较大小时说:\"0.706小、0.76大。\"我立即趁机设问:\"请想一想,说0.706小、0.76大对吗?还是说0.706比0.76小,0.76比0.706大更合适,为什么?\"通过讨论对比,适时地向学生渗透了事物相对的观点。
3、持之以恒,不断渗透
一种正确的思想、科学的观点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需要长期的实践,反复不断地认识,逐步形成。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持之以恒进行不断渗透。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苹果、月饼、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不断渗透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渗透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二、在数学教学中,着重学生智力素质的提高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只是长知识,更重要的是增长智力,提高能力。现在的学生是跨世纪生力军,学习智力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科学技术的提高,人类社会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发展,因此我们教育者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思想、科学的教学方法,精湛的教学艺术,使学生的智力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 1、坚持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获取知识
数学知识是人类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智慧的结晶。由于这些知识对学生仍是陌生和未知的,因而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巧妙设疑,启发引导,学生就能身临其境,亲自发现问题,探求新知,使智力素质得到提高。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当学生根据面积意义会用面积单位测量出长方形的面积后,我马上设问:\"你能用面积单位去测出一个游泳池水面的大小吗?\"当时学生大吃一惊,这怎么方便呢?适时启发学生自觉地去动脑筋,认真仔细地观察思考,最终让学生讨论后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的大小,只要知道长和宽各是多少这两个条件就可以用一个固定的公式,长×宽来计算,今后遇到再特殊长方形都能计算了。 2、注重思考过程,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发展
抽象的逻辑思维是一种高级的思维形式,一个人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越强,对复杂的问题反应就越快,解决问题的速度也越迅速,能力就越强,智力水平越高。教学中,我们必须注意学生的认识过程,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促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尽快发展,使智力素质得到提高。如教学质数和合数,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写出1-20各数的约数,并根据所得个数的多少分类。通过分析综合,学生整理分类出只有一个约数的,只有两个约数的,有三个约数的数,接着让学生观察,着重比较这些不同个数的约数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用最简法的语文抽象概括出其特点,一类是只有约数1和它本身的数,一类是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的数,再有一个特殊数1,并板书在黑板上。最后结论出质数和合数。这样有目的地进行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的训练,就能帮助学生发展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 3、突出学习方法,教会学生科学地思考问题
会科学地思考问题方能正确地解决问题,它是一个人智力素质的具体表现。科学地思考问题不仅与人的知识水平高低有关,还与思考问题的方法紧密相连。教学中,我们必须把学习数学的方法有计划地逐步教给学生,让他们学会科学地思考问题,使智力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如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我先引导学生理解课题。明确要找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应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先写出一些能被2整除的数,然后引志学生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征,最后归纳出,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当教5整除的数的特殊时,就让学生试着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我着重让学生观察,能被3整除的数的各位数字之和与3有什么关系。从而逐步学会通过枚举、归纳、认识问题的方法。 三、在数学教学中,着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特曼对智力超常儿童的追踪研究结果是:智商高的儿童成年后25%的人有成就。其中成就最大的那些人,某些心理品质明显高于成就最小的那些人。说明心理素质在人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生成长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因此,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1、激发学生情感,磨砺坚强意志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心理过程,意志在困难中得到体现,并在克服困难中得到磨炼。实践证明,意志坚强的人,无论在怎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终能克服重重困难,到达胜利的彼岸。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意志是受其情感支配的。情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来的,教学中,我们应精心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促使他们在克服学习困难中磨砺坚强的意志。因为是新知识,要学生正确地计算并说算理,有一定的困难,然而被老师激发的学习情感与好胜心,迫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想方设法战胜困难。这样从中既增长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又磨砺了他们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2、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学习、生活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更改的行为或倾向。\"数学知识的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精确性\"。而小学生的认识水平较低,可塑性强。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养成教育,充分利用数学知识所固有的特性,从小促进良好习惯的形式。如在区分1立方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不同时,我要求学生必须准确地回答,1平方厘米是一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平面的大小,是用来计量面积大小的标准,而1立方厘米是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的大小,是用来计量体积大小的标准。要求学生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养成虚心好学的好习惯,养成一丝不苟的好习惯。要求学生、整洁、按质、按量完成作业养成思考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