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下⾯是为您整理的⼋年级下册地理练习册⼈教版答案,仅供⼤家查阅。 第五章第⼀课时答案地理差异显著答案 【⾼效图析导学】 [知识点⼀]
1.⽐较我国⾃然环境的差异 (1)升⾼降低长夏⽆冬长冬短夏 (2)东南沿海西北内陆湿润⼲旱 (3)阶梯状下降 2.⽓温降⽔地势 [知识点⼆] 1.牧耕稻麦 2.密疏 3.东部西部 [知识点三]
1.⾼于0℃少于800毫⽶,多于400毫⽶平原、⾼原有⼤半湿润、湿润区*带、热带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2.旱地⽔稻油菜⼀年两熟⾄三熟陆路运输屋顶坡度⼤、墙体⾼ 【增效提能演练】
1.C2.A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温的南北差异。第1题,从图中看,穿⾐指数南北差异很⼤,说明我国南北⽓温差异很⼤,图⽰⽇期最不可能出现在夏季,因为我国夏季南北普遍⾼温。第2题,造成我国南北⽓温差异很⼤的原因主要是纬度差异。
3.C解析:我国年降⽔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4.B解析:秦岭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秦岭以南耕地以⽔⽥为主,植被以*带常绿阅叶林为主。
5.A解析:从上联中我们能提取的地理信息有:这⾥森林⾯积⼴,积雪多,粮⾷作物为⼩麦,在此基础上可根据“沃野龙江”推断出此省为⿊龙江省。从下联中我们能提取的地理信息有:这⾥是⼀个临海的热带地区.且环境优美,有沙滩、椰林,稻花⾹⽓扑⿐,从⽽可以利⽤排除法判断出该省为海南省。
6.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差异。A项.昆明四季如春;B项,拉萨位于青藏⾼原,因冻⼟、⽣态脆弱等原因,交通设施建设相对落后;C项,北京位于北⽅地区,冬季寒冷⼲燥,夏季炎热多⾬,在这种⽓候条件下鲜花不可能四季争艳;D项,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州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故A项正确。
7.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各地作物熟制的差异。根据题意分析:该地作物⼀年收获三次,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位于青藏⾼原,作物⼀年⼀熟;⼭东、吉林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东的作物⼀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吉林的作物⼀年⼀熟,四个省级⾏政区域中只有湖南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8.C解析:不同的⾃然环境下适宜⽣长不同的植物,同⼀物种会随地理环境的改变⽽发⽣变异。淮南纬度较低,⽓温较⾼,降⽔较多,柑橘汁多⾁肥;淮北纬度较⾼,⽓温较低,降⽔较少,汁多⾁肥的柑橘变成了⼜⼲⼜涩的枳。当然两地的⼟壤条件也有所不同,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候。
9.A10.B11.A12.A13.B解析:本题组考查秦岭⼀淮河以南、以北的⾃然和⼈⽂羞异。第9题,①⼭脉为秦岭,秦岭以北地区作物熟制为⼀年⼀熟、两年三熟或⼀年两熟。第10题,秦岭以南地区降⽔多。河湖众多,因此常见的活动是赛龙⾈;跑旱船、扭秧歌为我国北⽅的活动项⽬;摔跤则常见于我国内蒙古⾃治区。第11题,②⼭脉为太⾏⼭脉,是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段,此⼭脉以西、以东分别属于第⼆、第三级阶梯,因此甲区域的地势⾼于⼄区域。第12题,图中河流为黄河,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冬季有结冰现象,径流量⼩于长江,下游为“地上河”,⽔运条件较差。黄河主要流经青藏⾼原区、中温带和暖温带。第13题,①⼭脉南侧是我国南⽅,银装素裹描述的是我国北⽅冬季降雪后的景象;⽔⽜、稻⽥是我国南⽅常见的牲畜和景观;沙漠⼽壁⼴布是我国西北地区的⾃然特征;⼤⾖、⾼粱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
14.C解析:本题考查造成我国饮⾷习惯差异的原因。不同区域的温度、降⽔以及光照条件不同,作物种类不同,⼈们的饮⾷习惯也不同。例如,西北内陆地区⽓候⼲旱,以牧业为主,⼈们喜吃⽜⽺⾁,喝奶茶。我国北⽅冬季寒冷⼲燥,粮⾷作物以⼩麦为主,⼈们喜⾷⾯⾷。我国南⽅⽓温⾼、降⽔多,粮⾷作物以⽔稻为主,⼈们爱吃⽶饭。
15.C16.B解析:本题组通过不同的旅游路线考查各地⾃然和⼈⽂景观的差异。第15题,路线①穿越天⼭南北;路线②穿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东西⾃然条件的差异使得农业⽣产存在东耕西牧的特点;路线③经过的民族聚居区⾃北向南有内蒙古⾃治区、宁夏回族⾃治区、⼴西壮族⾃治区;路线④⾃北向南穿过旱地与⽔⽥,能见到⼩麦与⽔稻。第16题,四地中,甲地温暖湿润,富有⽔乡特⾊;⼄地处于黄⼟⾼原,流唱粗犷⾼昂的秦腔;丙地位于青藏⾼原,耐寒的牦⽜为代表性畜种;丁地位于牧区,⽜⽺⾁⾷品较多。
17.(1)冬夏(2)低⾼(3)升⾼降低(4)A
解析:本题结合图⽂资料考查我国⾃然和⼈⽂环境盼差异。⼴州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纬度较低,⽓温⾼,冬夏温差⼩,属*带季风⽓候;哈尔滨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冬夏温差⼤,属温带季风⽓候。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冬半年⼴州⽩昼时间⽐哈尔滨的⽩昼时间长,所以,⼀般情况下⼴州⼈的户外活动时间⽐哈尔滨⼈的户外活动时间要长。 18.根据我国温度带图,回答下列问题。 (1)⽔⽥坡度⼤⾼ (2)⼩麦 (3)丙⼄
(4)*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19.填表: 序号
秦岭淮河以北2、3、4、5、6 秦岭淮河以南8.10.11.12.14 【核⼼地图笔记】 提⽰:描图、标注略。
(1)⾃南往北,纬度逐渐升⾼,⽓温逐渐降低。
(2)⾃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越来越少。 (3)⾃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第五章第2课时四⼤地理区域答案 【⾼效图析导学】 [知识点]
1.地理区域划分的⽅法 (1)⾃然经济⽂化
(2)地理位置⾃然地理⼈⽂地理 2.南⽅地区北⽅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3.与秦岭淮河⼀线接近与400毫⽶年等降⽔量线的分布最接近与我国地势第⼀级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 4.⽓候(⽓温、降⽔)降⽔地形 【增效提能演练】
1.B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区域的类型,“暖温带”是我国5个温度带中的⼀个,属于⾃然区,划分依据是⽓温差异。 2.D解析:华北平原、长江三⾓洲属于⾃然区,上海市属于⾏政区。
3.C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区域的类型,在题中涉及的地区中,黄⼟⾼原、半湿润区、青藏⾼原、*带属于⾃然区,⿊龙江
省属于⾏政区,辽中南⼯业基地属于经济区中的⼯业区,牧区和东北林区属于经济区中的农业区。所以,全部都是⾃然区的是C项。
4.B解析:本题考查对四⼤地理区域的整体认识情况。四⼤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综合了地理位置、⾃然地理、⼈⽂地理的特点,每个区域都有显著的地理特征,但区域内部地理差异仍然明显。四⼤地理区域中南⽅地区和北⽅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候。
5.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四⼤地理区域的界线,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南⽅地区与北⽅地区的界线,400毫⽶年等降⽔量线是我国西北地区与北⽅地区的界线,地势第⼀、⼆级阶梯的界线是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理区域的界线,200毫⽶年等降⽔量线不是我国四⼤地理区域的界线。
6.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北⽅地区与西北地区的界线。800毫⽶年等降⽔量线⼤致是南、北⽅地区的界线,400毫⽶年等降⽔量线⼤致是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线,1600毫⽶和200毫⽶年等降⽔量线不是四⼤地理区域的界线。
7.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四⼤地理区域的界线。秦岭⼀淮河⼀线是南、北⽅地区的界线;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线⼤致是经过⼤兴安岭的400毫⽶年等降⽔量线,青藏地区与其他地理区域的界线是昆仑⼭脉祁连⼭脉⼀横断⼭脉组成的青藏⾼原边缘线。天⼭⼭脉位于西北地区,不是四⼤地理区域的界线。
8.C解析:青藏地区与其他地理区域的界线基本上是我国地势第⼀、⼆级阶梯的分界线。
9.C解析:①为西北地区,②为南⽅地区,③为北⽅地区,④为青藏地区。北京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于北⽅地区。 10.D解析:本题考查四⼤地理区域的地势差异。在四⼤地理区域中,青藏地区位于青藏⾼原,是我国平均海拔的区域。 11.C解析:北⽅地区⼤部分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西部⼩部分位于我国地势第⼆级阶梯上;南⽅地区⼤部分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青藏地区位于地势第⼀级阶梯上。
12.D解析:本题考查四⼤地理区域的⽓温差畀。在四⼤地理区域中,南⽅地区、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夏季普遍⾼温;青藏地区地势,是夏季⽓温最低的地⽅。
13.C解析:本题考查四⼤地理区域的⾃然特征。在四⼤地理区域中,南⽅地区和北⽅地区位于我国东部,5-9⽉受夏季风影响,10⽉⾄次年的4⽉受冬季风影响;青藏地区因地势⾼,受冬、夏季风的影响较⼩。冬季风来源于西伯利亚⼀蒙古⼀带,西北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最近,受其影响也。
14.B解析:⽢肃省地跨北⽅地区、南⽅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选项中A是四川省,B是⽢肃省,C是陕西省,D是湖北省。
15.C16.D17.B解析:第15题,根据图中数据,四地区的⼈⼝密度由⼤到⼩是⼄⼀甲丁~丙。第16题,甲、⼄、丙、丁四区域分别是北⽅地区、南⽅地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南⽅地区和北⽅地区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候。第17题,“⼩桥、流⽔、⼈家”是南⽅地区的景观。
18.读我国四⼤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昆仑⼭脉秦岭 (2)400降⽔
(3)地势第⼀级阶梯的边界线地形 (4)西北地区北⽅地区南⽅地区青藏地区
19.(1)南⽅⽔⽥⽔稻(2)早青藏晚⼀低(3)秦岭0 20.(1)C(2)少(3)D青藏(4)地势(5)DAB 【核⼼地图笔记】 提⽰:填图略。
(1)西北北⽅400毫⽶降⽔
(2)这条界线是北⽅地区和南⽅地区的分界线,⼤致与秦岭淮河⼀线接近,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候
(3)这条界线是青藏地区与其他地理区域的分界线,与地势的第⼀级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