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效率

浅谈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效率

来源:爱玩科技网


浅谈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效率

复习课既不同于新授课.更不同于练习课。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关键是要使学生在复习中把旧知识转化,并产生新鲜感,努力做到缺有所补、学有所得。把平时相对地进行教学的知识,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把重要的是把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如何上好复习课呢?如何提高复习课的质量与效率呢?

一、教师的课后反思

有人说,上课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节课上,总会留下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和深刻的感受,深思这节课的整体印象,自己最得意的地方,最不利的地方,并找出原因,并提出整改方案。有时还要记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反应,学生听课的质量,回答问题的情况等等。这样对复习的最终效果作出客观的评价,及时有效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数学教师对数学课的补救途径。

二、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使概念结构系统化

任何事物都是由系统构成的,而系统都是有结构、分层次的。小学数学教材也是一个整体,各单元之间联系紧密,在一定的阶段,就要引导学生对概念间作纵向、横向联合的归类、整理,找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将平常所学孤立的、分散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这样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以便记忆和运用。当然,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各异、互助评价,开展争辨。这样有利于主体性的发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如“数的意义整理和复习”一课中.开始我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数.然后根据学生的回忆逐一出示知识点.接着请同学们根据这类知识点和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整理(用列表、图的方法),要求整理出来的内容一定要简洁清晰,一目了然。

三、复习中要总结知识,揭示规律,获得新鲜见解

在复习中我通过总结以往的数学知识,使学生集中温习,集中理解,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见多识广的基础上,加强概括、分析、综合、比较,揭示解题规律和思考方向,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获得新鲜见解。

如:在四则运算的意义复习中.就接触到加、减为互逆运算,乘法是同数连加的简便运算.除法与乘法是互逆运算,唯独没揭示除法与减法间关系。复习中.我绘制图.补上除法与减法的联系线,揭示知识固有的联系:除法是同数连减的简便运算。从除法的竖式中只要不断做减法可以得到验证。补上这一笔,认识得到深化.获得全新的知识感受。

四、复习中要允许学生质疑问难

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只是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要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活动时间与思维空间:给学生提问题及质疑问难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在复习中动手、动口、动脑、多实践、多思考。引导学生自己检查、自测、自评、查漏补缺、质疑问难,针对各自的学习缺陷,进行温习补救.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不应当面面俱到、满堂灌.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安排、点拨总结、答疑引导和评估反馈上。如,在复习“异分母加、减法”时,有的学生问:“通分母”和“通分子”都能比较分数的大小.为什么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只通分母而不通分子?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出:比较分数大小时,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是指它的分数单位多的分数比较大:而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是指分数单位的个数相同,平均分的份数少的分数比较大。计算分数加、减法时,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通过质疑问难,学生加深了理解。

总之,数学复习课是一门综合学问,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须有着不同的复习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去创新复习方法。这样才能深挖出较好的数学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国风.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2)

[2]陈志贤.浅谈小学数学启发式[J].教学教育教学论坛,2009(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