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玩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甘露醇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甘露醇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来源:爱玩科技网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 年第 40 卷第 8 期 Journal of Qiqihar Medical University,2019, Vol.40,No.8• 953 ・表4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PRA,AT-U ,ALD水平对比(元土$)组别PRAAT-IIALD尼卡地平组(n = 30)联合组5=30)/值P值ti 12h0.78±0.140.76±0.290.76±0.13ti t2 t3 95.14±15.36 96.45± 17.4595.97±8.0977.24±9.5976.56±7.725.414h197.51±31.97194.55±31.39174.65±31.08176.77±31.352.8080.0072.1950.032»3192.51±31.971.65±31.083.4220.0010.56±0.150.57±0.150.58±0.135.87372.93±8.3710.8413.1875.3630.0005.7090.0000.0020.0000.0000.000(收稿日期:2019-01-27)(本文编辑:隋会敏)甘露醇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 效果及安全性分析刘丈泓杜红兵杨逢生【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甘露醇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16年6月一2018年6月在本院进行输尿管结石治疗的1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

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按常规给予口服坦索罗辛,观察组采用甘露醇联合坦索罗

辛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岀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其它治疗手段的

介入率,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排

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排出时间要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

疗期间对药物不良反应率分别为5.13% ,7.6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其它

治疗方法介入率分别为0.00%,3.8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甘露醇联合坦索罗 辛治疗输尿管结石(结石直径«6 mm)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快速排出结石,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可靠,在

临床管理中,值得推荐应用。【关键词】甘露醇;坦索罗辛;输尿管结石[中图分类号 JR69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 1002-1256.2019.08.012泌尿系结石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全球发病率 约为12%⑴,根据结石部位可分为肾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

一、资料与方法1. 基础资料:选择2016年6月一2018年6月在本院进行

输尿管结石治疗的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按不同

石、输尿管结石⑴。输尿管结石发病率最高,在泌尿系结石 发病率中占到65%以上⑶,多数输尿管结石都来源于肾脏,

且受代谢、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⑷,输尿管结石

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78例。其中观

察组男49例,女29例;年龄31-58岁,平均(41.52±8.51)岁;

结石位置:输尿管下段46例,中段17例,上段15例;对照组

患者常常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肾绞痛,若治疗不及时,容易引

起肾积水、泌尿系统感染等严重后果。目前手术是临床上治 疗主要输尿管结石的一种常用方法,但手术对患者机体会造

男51例,女27例;年龄32~56岁,平均(40.61 ±9.62)岁;结石

位置:输尿管下段44例,中段18例,上段16例。(1)影像学

成不同程度的创伤,影响术后功能恢复。有研究显示,输尿管 下段结石直径小于4 mm,通过适量蹦跳运动,90%以上的患

者可以自行排出⑴。但输尿管下段结石直径大于4 mm,需要

资料诊断为输尿管结石;(2)临床症状符合输尿管结石相关

症状;(3)结石直径大小在6 mm以内;(4)患者及其家属知

情、自愿且并签署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知情同意书。排除

标准:(1)临床资料不全者;(2)重度肾积水或多发性肾结石 者;(3)肺、心、肝等脏器功能不全者;(4)孕妇、肾功能衰竭 者;(5)伴有活动性脑出血者。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

配合药物治疗或其它治疗才能排出。坦索罗辛是一种选择性

a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可以促进结石排出,缓解肾绞痛症 状。而甘露醇是一种参透性利尿剂,具有高渗脱水作用,可促

进结石排出。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甘露 醇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探讨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完成泌尿系B超、KUB等相 关检查诊断和病情评估。对照组按常规给予口服坦索罗辛

作者单位= 518081广东深圳,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泌尿 外科(生产厂商:安斯泰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81,

规格:规格:0.2 mgxlO粒/盒)治疗,晚饭后口服0.2 mg,每天

• 954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 年第 40 卷第 8 期 Journal of Qiqihar Medical University,2019, Vol.40,No.81次,持续服用1个月或于结石排净时停药。观察组在对照 组的基础上增加静脉滴注甘露醇(生产厂商:华润双鹤药业

量资料以(£±$)表示,进行'检验;计数资料(%)表示,进行X?

检验。a = 0.05,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861,规格:250 ml:50 g)治 疗,每次125 ml,每天2次。考虑到该药物的作用特性,在使

二、结果1.两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比

较:两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比较 发现,观察组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用甘露醇过程中,医护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呼吸、肾

功能、钾离子等,若发现患者出现头痛、头晕、呼吸困难等不良 情况,应立即査明原因并停止使用甘露醇。在治疗和随访过

(P<0.05);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排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排出时间要短于

程中叮嘱患者每日饮水不低于2 000 ml,告知患者饮水时要 使用水杯外刻有水容量的杯子,以便清楚每日和每次的饮水

量。同时告知患者要进行适量的蹦跳运动。在随访中记录患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两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者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结石的排出时间、肾绞痛发作情况等。

并嘱咐患者定期复查,复查时发现结石全部排净后则立即停

时间比较5( %)](元土$)组别疼痛发生率结石排出率止治疗。若持续1个月的治疗结石仍然未排出,则在患者的 同意下进行输尿管镜碎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等其他手段

介入治疗。结石排出

[«(%)]15(19.23)35(44.87)11.7740.0015(%)]71(91.03)61(78.21)时间(x±5,d)5.31±1.698.92±1.78观察组(n = 78)对照组(n = 78)3. 观察指标:(1)疗效评价: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 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2)安

全性评价: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所发生的药物不良反 应(头晕、恶心、皮疹、乏力)情况;同时记录其它治疗手段的 介入率,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x2/t{6p值4.9240.02612.6780.0002.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对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观察组和

对照组治疗期间对药物不良反应率分别为5.13%和7.69%,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4.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

表2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对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组别观察组(n = 78)对照组(n = 78)X?值P值头晕2(2.56)恶心1(1.28)0(0.00)皮疹1(1.28)3(3.85)乏力0(0.00)2(2.56)总发生率4(5.13)6(7.69)0.4271(1.28)0.5133.两组患者其它治疗方法介入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它治疗方法介入率分别为0.00%和3.85%,两组比较差异

不被肾小管再吸收,只是经肾小球滤过,在近端肾小管内形成 高渗压力作用,从而促进结石排岀。同时还能增加血浆渗透

无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3。液和肾小球滤过率,从而提高尿液的动力学指标,诱导输尿管

表3两组患者其它治疗方法介入率比较[“(%)]组别其它治疗方法介人率0(0.00)3(3.85)快速膨胀,最终促使结石排出体外。考虑到甘露醇药物作用 的特性,在使用过程中,需动态监测患者的血压、呼吸、肾功

观察组(n = 78)对照组(n = 78)X?值P值能、钾离子等,若发现患者有头晕、头痛、呼吸困难等不良情

况,应立即停止使用甘露醇。坦索罗辛是一种高效的选择性

3.059a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可起到很好舒张输尿管平滑肌、抑

制输尿管平滑肌痉挛,减弱收缩蠕动幅度和频率,降低输尿管

0.080压力,增加尿液传输和尿流脉冲,最终形成一个较强的推力,

讨论大多数输尿管结石都是由肾结石下降至输尿管内

促使结石排出体外⑺。同时还可隔阻al受体与交感节神经 疼痛信号向中枢神经系统传导,从而缓解患者肾绞痛和降低

疼痛发生率⑷〕。而甘露醇联合坦索罗辛的应用,具有高渗 脱水+较强的尿流脉冲+隔阻受体与感节神经疼痛信号,在促 进结石快速排出时,也同步减轻了患者疼痛概率。因此甘露

形成的,输尿管结石会引起输尿管梗阻,从而诱发疼痛(肾绞 痛、绞痛)。对于输尿管结石尚未引起肾绞痛时,有学者提出 观察治疗⑹。但在观察治疗的过程中,常容易引发各种并发

症(泌尿系感染、肾脏积水等)。为把风险降到最低,积极排

石是根治泌尿道结石最好的方法。以往主要以药物进行排石

醇联合坦索罗辛药效会更加明显。治疗,但随着近些年微创技术的发展,各种腹腔镜切开取石 术、输尿管镜取石、碎石术等治疗方法使输尿管结石患者有了

本研究通过对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甘露醇联合坦索罗辛

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更多选择,可是任何手术对人的机体多少都会带来一定程度 的创伤,尤其是介入性操作,容易破坏腹部内环境,降低患者

术后肠道功能及泌尿功能恢复速度。药物治疗在输尿管结石 治疗中的作用仍不可代替,甘露醇作为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渗

(P<0.05);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排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排出时间要短于对照组(P<0.05);说

明甘露醇联合坦索罗辛治疗具有很好的排石效果,同时也能

减轻患者的肾绞痛症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

透性利尿剂,能够通过高渗脱水的作用下,即不进入细胞,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 年第 40 卷第 8 期 Journal of Qiqihar Medical University,2019, Vol.40,No.8• 955 •期间对药物不良反应率分别为5.13%和7.69%,两组比较无

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其它治疗方法介入率 分别为0.00%和3.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5] [6]

lithotripsy for upper urinary tract stone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 J ].Urolithiasis, 2015,43 (6) :501-505.05)。与刘文泓等研究报道具有一致性。进一步佐证了甘 露醇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综上所述,应用甘露醇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结石

[7]

王新建.甘露醇联合坦索罗辛促进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出的效果 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 19) :2505-2507.那彦群,孙光,叶章群,等.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北 京[M].北京:人民卫生岀版社,2009:105王春仙,宫香宇,张素英,等.前列欣联合盐酸坦索罗辛和非那 雄胺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

2017,28(8) :1108-1111.(结石直径W6 mm)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快速排出结石,缓

解临床症状且安全可靠,在临床管理中,值得推荐应用。参考文献[1 ] Brener ZZ, Winchester JF, Salman H, et al. Nephrolithiasis: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J ] .South Med J,2011,104( 2) : 133- 139.[2] 戴志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

的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 8): 1154- 1155.[3] iirk C, Petrik A, Sarica K,et al.EAU guidelines on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for urolithiasis[ J].Eur Urol,2015,69(3) :475-482.[4] Epeler A, Sninsky BC, Nakada SY. Flexible ureteroscopic laser

[8]

张军,刘佳,谷现恩.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策略[J].中国临床 医生,2013,41(10):24-25.[9] 易晓明,唐朝朋,周文泉,等•排石颗粒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

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观察[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6,36(5) :661-663.[10]刘文泓,李宝兴,杜红兵,等.甘露醇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

下段结石的临床研究[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5):1-3.(收稿日期:2019-01-09)(本文编辑:王小龙)银杏叶片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留 症状临床研究徐嘉黄孝华 温延辉【摘要】目的探究银杏叶片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手法复位后残留症状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6月一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

察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前庭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前庭康复训练的过程中,配合实施银杏 叶片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2周和4周后的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结果 干预前,对

照组和观察组DH1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和4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DHI评分均有

所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片应用在手法复位治疗良性

阵发性眩晕后伴残留症状患者中,可以有效减轻眩晕残障程度,消除残留症状,值得推广。【关键词】银杏叶片;BPPV;手法复位;残留症状;效果[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ssn. 1002-1256.2019.08.01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属于周围型眩晕,常被 临床称之为耳石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⑴。相关调査报告显 示,在眩晕症患者中,BPPV占到了总数的17%~42%⑵。临

床常采用手法复位手段进行治疗,该治疗手段有着简单、便

究为进一步了解银杏叶片治疗BPPV手法复位后残留症状的

效果,针对100例该疾病患者展开了探究,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6月一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 治疗的行手法复位治疗后仍有残留症状的BPPV患者进行研 究,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0例。

捷、安全、有效的特点,应用在BPPV的治疗中效果明显,可促

进患者的健康恢复。但是从临床实践来看,尽管手法复位治 疗BBPV效果较理想,但是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残留症

对照组中男17例,女33例;平均(56.78+2.34)岁;平均病程

状,影响进一步康复。临床为解决BPPV手法复位后残留症

(8.24±2.31)d;受累半规管方面,左后、右后、右水平、左水平 各有17例、20例、8例、5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34例;平 均年龄(56.52±2.27)岁;平均病程(8.18±2.09 )d ;受累半规管

方面,左后、右后、右水平、左水平各有16例、21例、9例、4 例。两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

状问题,治疗后需配合相应的康复性训练,取得了较为满意的 效果。近年来,临床对银杏叶片在BPPV手法复位残留症状

中的应用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对其应用效果意见不一。本研作者单位:523000广东东莞,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 外科通信作者:徐嘉,Email:xxujjia@ 163.com

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分会关于

BPPV的诊断标准⑶;(2)年龄20-70岁;(3)自愿参与并签

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它耳部疾病或既往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iwanbo.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